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5319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金属检测器具领域,涉及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



背景技术:

比色管是化学实验中用于目视比色分析实验的主要仪器,可用于粗略测量溶液浓度。在食物的重金属检测过程中比色管是经常被使用的一种管件,目前的比色管存在以下这两个问题,首先,对于具有沉淀物的溶液目前的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经过过滤后通过滴管滴入比色管内,另一种为直接在比色管内沉淀,前者操作麻烦,还需使用额外的过滤设备,后者自然沉淀缓慢且由于沉淀物的存在后续计算浓度不精确。然后当比色管内添加溶剂完毕后,该类溶剂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或能够与空气发生反应,若是继续添加则需打开管塞,容易导致溶剂大量挥发或与空气发生较大反应。因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比色管结构进行创新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该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具有沉淀物过滤功能,能够减少塞口的大小有利于添加特殊溶液,解决了目前比色管不具备过滤功能,不利于一些特殊溶液的添加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色管包括:

封塞组件,所述封塞组件包括过滤筒一,管塞和塞头,所述过滤筒一呈圆筒形内部为空腔且上端为开口,所述过滤筒一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一,所述管塞呈柱状,截面呈T字形且下端紧配合于所述过滤筒一上端内壁上,所述管塞上开设有贯穿顶部和底部的呈圆形的添口,所述塞头呈圆柱形且塞头下端外壁紧配合在所述添口的上端内壁;

管体,所述管体为圆管,上端为开口且下端为封闭;

其中,所述过滤筒一的上端外壁紧配合在所述管体的上端内壁上。

上述的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中,所述过滤筒一的上端外壁一体成型有呈圆环形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底面抵靠于所述管体的上端端部。

上述的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中,所述管塞由均呈圆柱形的塞部和头部构成,所述塞部和头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塞部的外壁紧配合在所述过滤筒一上端内壁上,所述头部的底面抵靠在所述抵靠部的顶面上,所述添口贯穿所述塞部和头部。

上述的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中,所述封塞组件还包括呈圆筒形内部为空腔且上端为开口的过滤筒二,所述过滤筒二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二,所述过滤筒一可拆卸连接于过滤筒二,当过滤筒一和过滤筒二为连接状态时,所述过滤筒二的上端端部能够贴合于所述过滤筒一的下端端部上。

上述的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中,所述过滤孔二的内径小于所述过滤孔一的内径。

上述的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中,所述过滤筒一的下端端部一体成型有呈圆柱形的连接部一,所述连接部一的上端与所述过滤筒一为一体,所述连接部一的下端内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过滤筒二下端内底壁上一体成型有呈圆柱形的外壁具有螺纹的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二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一内。

上述的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中,所述过滤筒一的长度大于所述过滤筒二的长度。

上述的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中,所述过滤筒一、管塞、添口、塞头、过滤筒二、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均同轴设置。

上述的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中,所述封塞组件与管体的材料相同。

上述的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中,所述管体的外壁上具有刻度条,所述刻度条上读数为0mL-50mL。

现有技术相比,本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具有以下优点:

1、本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具有沉淀物过滤功能,且具有二次过滤。

2、本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能够减少塞口的大小有利于添加特殊溶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中管体的主视图。

图中,1、过滤筒一;1a、过滤孔一;1b、抵靠部;1c、连接部一;2、管塞;2a、添口;2b、塞部;2c、头部;3、塞头;4、管体;5、过滤筒二;5a、过滤孔二;5b、连接部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重金属检测用的比色管包括封塞组件,封塞组件包括过滤筒一1,管塞2和塞头3,过滤筒一1呈圆筒形内部为空腔且上端为开口,过滤筒一1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一1a,管塞2呈柱状,截面呈T字形且下端紧配合于过滤筒一1上端内壁上,管塞2上开设有贯穿顶部和底部的呈圆形的添口2a,塞头3呈圆柱形且塞头3下端外壁紧配合在添口2a的上端内壁;管体4,管体4为圆管,上端为开口且下端为封闭;其中,过滤筒一1的上端外壁紧配合在管体4的上端内壁上。本比色管具体如下:采用过滤功能时,只安装过滤筒一1,将具有沉淀物的溶剂倒入过滤筒一1内,实现过滤。将塞头3塞入添口2a内,将管塞2配合在过滤筒一1上,实现密封,当为特殊溶剂的再添加时,不能直接打开管塞2进行溶剂的添加,应当将塞头3打开,通过内径较小的添口2a进行溶剂的添加,普通溶剂则直接打开管塞2进行溶剂的添加,上述对于溶剂的添加均采用滴管进行。过滤筒一1的清洁则是直接将过滤筒一1取下进行清洗即可,过滤筒一1从上至下呈略微的缩口形,使过滤筒一1的上端外壁与管体4上端内壁实现紧配合。

过滤筒一1的上端外壁一体成型有呈圆环形的抵靠部1b,抵靠部1b的底面抵靠于管体4的上端端部。抵靠部1b使过滤筒一1和管体4实现连接。管塞2由均呈圆柱形的塞部2b和头部2c构成,塞部2b和头部2c为一体式结构,塞部2b的外壁紧配合在过滤筒一1上端内壁上,头部2c的底面抵靠在抵靠部1b的顶面上,添口2a贯穿塞部2b和头部2c。通过塞部2b实现紧配合,头部2c用于手持。封塞组件还包括呈圆筒形内部为空腔且上端为开口的过滤筒二5,过滤筒二5的下端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二5a,过滤筒一1可拆卸连接于过滤筒二5,当过滤筒一1和过滤筒二5为连接状态时,过滤筒二5的上端端部能够贴合于过滤筒一1的下端端部上。过滤孔二5a的内径小于过滤孔一1a的内径。当沉淀物颗粒尺寸较小或需要二次过滤时,将过滤筒二5与过滤筒一1实现安装,带有沉淀物的溶剂从过滤筒一1进入过滤筒二5内,实现二次过滤。过滤筒一1的下端端部一体成型有呈圆柱形的连接部一1c,连接部一1c的上端与过滤筒一1为一体,连接部一1c的下端内开设有螺纹孔,过滤筒二5下端内底壁上一体成型有呈圆柱形的外壁具有螺纹的连接部二5b,连接部二5b螺纹连接于连接部一1c内。所指的连接状态为螺纹旋紧时,此时过滤筒的上端端部贴合在过滤筒一1的下端端部上,防止液体不经过过滤直接进入管体4内。过滤筒一1的长度大于过滤筒二5的长度。过滤筒一1为主要过滤,过滤筒二5一般情况下为拆卸状态。过滤筒一1、管塞2、添口2a、塞头3、过滤筒二5、连接部一1c和连接部二5b均同轴设置。封塞组件与管体4的材料相同。管体4的外壁上具有刻度条,刻度条上读数为0mL-50mL。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具体部件尺寸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