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和装载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0144发布日期:2018-08-21 17:2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检测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和装载版。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皮肤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准确评估皮肤状态,选择合适的护肤品,对消费者和化妆品生产制造企业来说都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的皮肤测试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类:1.通过外接的图像采集设备来采集皮肤图像数据传输至电脑对其进行分析,专业稳定的图像采集设备体型大,不方便携带,而虽然移动端(智能手机)拍照方便,但对于光线、照片质量等稳定性重复性差;2.各种探头传感器,如测量皮肤的酸碱度、黑色素、皮脂、弹性、水分等,这些探头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随价格不同差别巨大,检测标准也各不一样,且结果的准确度受环境和人员操作影响。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法,都需要消费者拥有仪器或能够亲自到专柜或美容院等场所才能完成皮肤测试。

角质细胞为构成角质层的扁平细胞,其中具有很多皮肤信息,可以通过分析角质细胞,来了解皮肤状况。角质细胞位于皮肤的最外层,对抗外界的各种刺激进而包括皮肤;同时,由于角质细胞之间的结合力较弱,因此容易采集。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CN2013100128496公开了一种细胞的封入方法和细胞的观察方法,其通过将细胞封入在透明胶带的粘接层和透明胶带的粘接层之间,然后利用相位差显微镜进行观察封入的细胞,不使用染色液;然而,通过此方法仅能观察到细胞的大致形态,尤其对于细胞核、黑色素的呈现不清晰。而且,采用此种封装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进而影响检测结果。

为了更广泛便捷的实现皮肤测试,需要开发一种精准便利的皮肤检测方法,消费者在商场的柜台或商铺或用户家中自行采集皮肤样本,通过对消费者采集的皮肤样本进行分析,实现精准量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使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消费者可以在商场的柜台或商铺或用户家中自行采集皮肤样本,然后通过对消费者采集的皮肤样本进行分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包括装载板和透明胶带,其中所述装载板上设有一采集孔,所述采集孔的一侧设有倒角,所述透明胶带的粘接层固定在采集孔的无倒角的一侧,并且透明胶带完全覆盖采集孔。

优选地,所述装载板的材质为PE、PC或PVC等。

优选地,所述采集孔为圆形、多边形等任何便于显微观察的形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采集孔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采集孔的大小为1-30mm。可以理解为,当采集孔为圆形时,直径为1-30mm,当采集孔为多边形时,边长为1-30mm。进一步优选地,采集孔设置在装载板上的中上部分,更有利于角质细胞采集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倒角沿着采集孔的边缘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倒角的高度为0.5-5mm,倒角的宽度为0.5-5mm,倒角的高度和宽度的尺寸可以相同或不同;更优选倒角的高度和宽度的尺寸相同。所述倒角的作用在于:染色时,将染色液滴加在采集孔中,使染色液与透明胶带上的角质细胞充分接触,而倒角可以避免染色液溢出采集孔,进而可以起到准确染色、减少染色液用量等作用;此外,倒角还有利于添加和冲洗染液的操作,方便于染色结束后,将染液倾倒干净。倒角的高度会影响采样以及染色的效果。倒角太低,会造成染色液不足并且染色液易溢出;而倒角过高,则会导致采样困难,甚至采样量过少进而影响检测效果;更优选地,所述倒角的高度为0.5-2mm。

优选地,所述装载板的尺寸为长65-90mm,宽15-40mm以及厚度为1-5mm。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装载板的大小符合常规载玻片的规格设计,便于取得角质细胞后,直接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

所述透明胶带安全性、无毒、可直接接触皮肤,优选地,所述透明胶带的直线透过率为80%以上,直线透光率太低影响胶质细胞观察清晰度。优选地,所述透明胶带 180度剥离强度≧5.0N/25mm,不超过10N/25mm。透明胶带的粘性过大,撕下时会有痛感,损伤皮肤;粘性太小,不利于角质细胞的采集。所述薄膜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聚丙烯、玻璃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烯烃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透明胶带包括但不限于德国CK公司的皮肤角质层细胞剥落测试膜、美国Cuderm公司的角质细胞剥落测试膜。

优选地,所述采集孔的旁边具有直径为1-2mm的小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小孔与采集孔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一方面,所述小孔起到定位作用,采集角质细胞时,小孔对准眼角和鼻翼的交点,便于重复取样区域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所述小孔有利用采样完成后,采样工具的剥离,避免损伤皮肤。

优选地,所述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还包括一保护套。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保护套为纸基材、塑料基材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保护套为内部中空,两端开口,其设置在装载板上;所述保护套的内径大小设置为其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在装载板上滑动;例如,当准备采样时,可推移保护套,使其滑动至装载板的下部,进而使装载板上的采集孔完全露出,以方便采样;采样结束后,可推移保护套,使其滑动并完全覆盖采集孔,进而可以防止灰尘、细菌等污染透明胶带上采集的角质细胞。

更优选地,所述保护套的一侧上设有一孔,以方便观察采样工具是否已经进行采样。所述保护套上的孔靠近装载板上透明胶带的薄膜层的一侧,其大小为可以完全观察到透明胶带上的采样情况,优选保护套上的孔与采集孔完全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的采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推移保护套,使采集孔完全暴露出来,将所述工具带有倒角的一侧按压在皮肤上;

(2)用指腹按压采集孔;

(3)采样完成后,用手按住眼角周围,同时从下往上慢慢撕下所述工具;

(4)推移保护套,使保护套完全遮盖住透明胶带上采集有角质细胞的一侧。

优选地,在步骤(2)中,通过指腹从上往下以抚摸的方式按压采集孔至少三次。

一种通过皮肤角质细胞形态评估皮肤状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样:利用上述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采集皮肤角质细胞;

(2)染色:将硫酸亚铁溶液从带有倒角的一侧滴加入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采集孔的透明胶带上,使其浸没透明胶带上的角质细胞,微波加热后,用蒸馏水洗涤,优选洗涤三次,每次三分钟,以去除硫酸亚铁溶液;将核固红从带有倒角的一侧滴加入采集孔中进行染色后,用自来水洗涤,优选用自来水洗涤1-2min;

(3)将经过步骤(2)处理的工具晾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评估皮肤状况。

优选地,所述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为0.01-0.035g/ml。

优选地,所述微波加热的温度为50-100℃,时间为1-6min。

优选地,所述核固红染色的时间为5-10min。

优选地,所述核固红的浓度为0.1-0.2%。

评估皮肤状况的标准:

(1)将上述经过染色处理后的工具的采集孔置于40倍显微镜下,通过观察角质细胞剥落方式和状态可以评估角质细胞的聚合度;

聚合度好:分布均匀,无聚合,说明皮肤比较健康(如图4所示);

聚合局差:聚合严重,说明皮肤炎症或敏感现象(如图5所示);

(2)将上述经过染色处理后的的工具的采集孔置于100倍显微镜下,观察角质层细胞的排列方式;

排列方式好:细胞之间的重叠宽度适当,无间隙排列。细胞形状清晰,为五角形或六角形。(如图6所示);

排列方式差:细胞之间的重叠程度参差不齐,有间隙。形状不统一。说明易受刺激或容易干燥。(如图7所示);

(3)将上述经过染色处理后的工具的采集孔置于100倍显微镜下,结合图片处理软件系统,测算角质细胞的平均面积,角质细胞面积越大,肌肤新陈代谢速度慢,皮肤呈衰老趋势;

一般而言,20-34岁:580±20μm2/个;35-49岁:610±20μm2/个;50岁或50岁以上:670±20μm2/个;

(4)将上述经过染色处理后的工具的采集孔置于100倍显微镜下,结合图片处理软件系统,测算角质细胞数CE,坚固型角质细胞数rCE,rCE/CE比值与皮肤敏感呈现负相关性,即rCE/CE百分数越低,说明皮肤的敏感度越高,皮肤屏障功能越差,皮肤越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rCE/CE比值≥60%说明皮肤处于正常健康状态;

(5)将上述经过染色处理后的工具的采集孔置于100倍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细胞核,细胞在未完全成熟时到达角质层,有时会有核残留。当有核残留时,会变得容易受到刺激,应注意进行温和轻柔的护理;

(6)将上述经过染色处理后的工具的采集孔置于400倍显微镜下,观察到角质 (5)将上述经过染色处理后的工具的采集孔置于400倍显微镜下,观察到角质层细胞里的黑色素情况,黑色素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在每个人的体内都有。20-25岁是黑色素沉淀形成的活跃期。它们存在于皮肤基底层的细胞中间,而是一种叫"黑色素原生物质"的物质,也叫做"色素母细胞"。色素母细胞分泌麦拉宁色素,当紫外线(B 波、A波)照射到皮肤上(B波即UVB作用于皮肤基底层),肌肤就会处于"自我防护" 的状态,藉由紫外线刺激麦拉宁色素,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来保护我们的皮肤细胞。多巴其实就是黑色素的前身,经酪氨酸氧化而成,释放出黑色素。黑色素又经由细胞代谢的层层移动,到了肌肤表皮层形成雀斑、晒斑、黑斑等形状了。

通过分析角质层细胞中的黑色素量和分布情况,可以知道将来色斑的易产生度。

黑色素指标好:黑色素均匀分布,黑色素量少,如图8所示;

黑色素指标差:黑色素分布不均匀,黑色素量多,如图9所示;

还可通过分析角质层细胞中的黑色素含量指数(MCI(melanin content index),其中黑素含量指数是受检细胞中黑色素含量。它可以直观量化被检细胞中黑素颗粒的含量,同时结合黑素颗粒形态的大小,客观评估角质层黑色素状态。高出参考值,说明黑素开始沉积,并有加重趋势,色素代谢表现异常。

MCI值小于10.10表明角质层浅表部位无明显黑素呈现;MCI值在10.10-11.45 之间表示角质层浅表部位有少量黑素颗粒呈现;MCI大于11.45,黑素颗粒呈现帽状结构,表示色素沉积较严重。

一种装载板(如图13所示),其可用于染色及显微镜观察。所述装载板上设有一孔,所述孔的一侧的边缘设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装载板的尺寸为长65-90mm,宽15-40mm以及厚度为1-5mm。

优选地,所述孔为圆形或多边形等任何便于显微观察的形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孔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孔的大小为1-30mm。可以理解为,当为圆形时,直径为1-30mm,当孔为多边形时,边长为1-30mm。

优选地,所述倒角的高度为0.5-5mm,倒角的宽度为0.5-5mm,倒角的高度和宽度的尺寸可以相同或不同;更优选倒角的高度和宽度的尺寸相同。

在染色时,可将染色液滴加在孔中,使染色液与样品充分接触,而倒角可以避免染色液溢出孔,进而可以起到准确染色、减少染色液用量等作用;此外,倒角还有利于添加和冲洗染液的操作,方便于染色结束后,将染液倾倒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进行采样,简单、方便、快速、易操作;

(2)常规染色方法,需要将样本浸泡在染缸里进行染色,对于小批量多次染色时会造成染液大量浪费,而本实用新型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采样后可直接进行染色操作,方便快速,且节约染液;

(3)本实用新型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可直接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无需使用玻璃盖片来封入细胞;

(4)方便小批量染色操作,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的示意图;

图3为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的保护套的示意图;

图4为健康的皮肤角质细胞的聚合情况;

图5为皮肤炎症或敏感的人群的角质细胞的聚合情况;

图6为健康的皮肤角质细胞的排列方式;

图7为受刺激的皮肤角质细胞的排列方式。

图8为黑色素少,肤色均匀;

图9为黑色素多,肤色不均匀;

图10a-10c为实施例3处理后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分别为在40、100、400 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角质层细胞的显微图片;

图11a-11c为实施例4处理后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分别为在40、100、400 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角质层细胞的显微图片;

图12a-12c为实施例5处理后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分别为在40、100、400 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角质层细胞的显微图片;

图13为装载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包括装载板1、透明胶带2和小孔3,其中所述装载板上设有一半径为9mm的采集孔4,所述采集孔4的一侧设有高度为 1mm的倒角5,所述透明胶带的粘接层固定在采集孔的无倒角一侧,并且透明胶带完全覆盖住采集孔。所述装载板1为长76.2mm,宽25.48mm,厚2mm的PC板,所述透明胶带为德国CK公司的皮肤角质层细胞剥落测试膜。所述小孔直径为1.35mm,与采集孔的中心在装载板上的同一高度。

实施例2

参见图2,一种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包括装载板1和透明胶带2,其中所述装载板上设有一边长为9mm的采集孔4(正方形),所述采集孔4的一侧设有高度为 1mm的倒角5,所述透明胶带的粘接层固定在采集孔的无倒角一侧,并且透明胶带完全覆盖住采集孔。所述装载板1为长76.2mm,宽25.48mm,厚2mm的PC板,所述透明胶带为德国CK公司的皮肤角质层细胞剥落测试膜。

实施例3

志愿者甲,女,30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进行评估皮肤状况,包括以下步骤:

(1)采样:将实施例1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带有倒角的一侧按压在皮肤上,所述小孔对准眼角与鼻翼的交点,用指腹从上往下以抚摸的方式按压采集孔三次;用手按住眼角周围,同时从下往上慢慢撕下工具;

(2)硫酸亚铁染色:将浓度为0.01g/ml的硫酸亚铁溶液从带有倒角的一侧滴加入采集孔中,进行微波加热,温度为50℃,染色时间6分钟后,用蒸馏水洗涤,洗涤三次,每次三分钟;

(3)核固红复染:将核固红从带有倒角的一侧滴加入采集孔中,染色5min后,用自来水冲洗2min;晾干后,分别在40倍、100倍和400倍显微镜下,观察角质层细胞的状态,各指标如图10所示。

该志愿者的角质细胞聚合严重,排列方式中等,肌肤比较敏感,无细胞核,黑色素指标好,黑色素量少。

实施例4

志愿者甲,女,40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进行评估皮肤状况,包括以下步骤:

(1)采样:将实施例1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带有倒角的一侧按压在皮肤上,所述小孔对准眼角与鼻翼的交点,用指腹从上往下以抚摸的方式按压采集孔三次;用手按住眼角周围,同时从下往上慢慢撕下工具;

(2)硫酸亚铁染色:将浓度为0.01g/ml的硫酸亚铁溶液从带有倒角的一侧滴加入采集孔中,进行微波加热,温度为70℃,染色时间4分钟后,用蒸馏水洗涤,洗涤三次,每次三分钟;

(3)核固红复染:将核固红从带有倒角的一侧滴加入采集孔中,染色7min后,用自来水冲洗2min;晾干后,分别在40倍、100倍和400倍显微镜下,观察角质层细胞的状态,各指标如图11所示。

该志愿者的角质细胞聚合严重,排列方式差,肌肤很敏感,无细胞核,黑色素指标中等,黑色素量比较少。

实施例5

志愿者甲,女,45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进行评估皮肤状况,包括以下步骤:

(1)采样:将实施例1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带有倒角的一侧按压在皮肤上,所述小孔对准眼角与鼻翼的交点,用指腹从上往下以抚摸的方式按压采集孔三次;用手按住眼角周围,同时从下往上慢慢撕下工具;

(2)硫酸亚铁染色:将浓度为0.01g/ml的硫酸亚铁溶液从带有倒角的一侧滴加入采集孔中,进行微波加热,温度为100℃,染色时间2分钟后,用蒸馏水洗涤,洗涤三次,每次三分钟;

(3)核固红复染:将核固红从带有倒角的一侧滴加入采集孔中,染色9min后,用自来水冲洗2min;晾干后,在40倍、100倍和400倍显微镜下,观察角质层细胞的状态,各指标如图12所示。

该样本细胞聚合程度中等,排列方式教差,肌肤很敏感,无细胞核,黑色素指标差,黑色素量多。

有效性实验

选取年龄在16~75岁之间志愿者500名,采用实施例1中的角质细胞采样检测工具及使用方法进行测设,对皮肤纹理、毛孔和皮脂指标的判断准确度达90%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案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