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探针套管打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7306发布日期:2018-08-10 20:36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探针套管打点机,属于电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测试探针,K-50-QG无线路由器测试,是应用于电子测试中测试PCBA的一种测试连接电子元件。测试探针的种类有PCB探针、ICT功能测试探针(汽车线束测试探针、电池针、电流电压针、开关针、电容极性针、高频针)、BGA测试探针等。根据产地不同又分为美国QA 探针、美国ECT探针、美国IDI探针等,德国INGUN探针,德国PTR探针等,韩国LEENON 探针,中国台湾CCP中国探针,中国台湾UC佑传探针等。对于测试探针,套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测试探针的套管往往需要进行打点标记,但是现有的测试探针套管打点机打点头单一不可调严重制约了打点的效率,所以设计一种新型的测试探针套管打点机解决现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打点机打点头固定不可调,且打点头不可更换的缺陷,提供一种测试探针套管打点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试探针套管打点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侧连接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一侧连接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连接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连接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底部连接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部中央连接固定安装头,所述固定安装头底部连接打点头,所述安装架两侧连接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底部连接活动安装头,所述安装架下方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设有限位槽,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上装有导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机上设有变流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杆上设有与传动齿轮相配合的齿轮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两侧内腔设有与螺旋杆相配合的螺旋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安装头与活动安装头型号相同,且安装头上安装不同型号的打点头。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的安装架上通过活动螺杆连接有活动安装头,通过调节活动螺杆就可以灵活调节打点头之间的距离,这样就使得该测试探针套管打点机可以更加灵活的在测试套管上打出需要样式的点,增加了打点机的适用范围。此外通过固定安装头和活动安装头连接打点头的设计可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不同的打点头,这也增加了该测试探针套管打点机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架;3、电动机;4、转轴;5、传动齿轮;6、传动杆;7、安装架;8、固定安装头;9、打点头;10、螺旋杆;11、活动安装头;12、工作台;13、限位槽;14、导向架;15、导向轮;16、变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试探针套管打点机,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一侧连接支撑架2,支撑架2顶部设有电动机3,电动机3一侧连接转轴4,转轴4一端连接传动齿轮5,传动齿轮5连接传动杆6,传动杆6底部连接安装架7,安装架7底部中央连接固定安装头8,固定安装头8底部连接打点头9,安装架7两侧连接螺旋杆10,螺旋杆10底部连接活动安装头11,所述安装架7下方设有工作台12,所述工作台12顶部设有限位槽13,底座1顶部设有导向架14,导向架14上装有导向轮15。

电动机3上设有变流器16,变流器可以改变接入电机的电流的方向,从而实现电机的往复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杆6上下运动,传动杆6上设有与传动齿轮5相配合的齿轮槽,这一设计可以实现传动杆的平稳活动,安装架7两侧内腔设有与螺旋杆10配合的螺旋纹,这一设计有利于灵活调节螺旋杆10的位置,固定安装头8与活动安装头11型号相同,且安装头上安装不同型号的打点头9,这一设计使得该打点机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不同的打点头。

具体工作原理:该装置工作时,电动机3往复转动带动传动杆6上下运动,传动杆6上下运动带动安装架7上的打点头9上下运动实现打点功能,安装架7上通过螺旋杆10连接有活动安装头11,通过调节螺旋杆10就可以灵活调节打点头9之间的距离,这样就使得该测试探针套管打点机可以更加灵活的在测试套管上打出需要样式的点,增加了打点机的适用范围,此外通过固定安装头8和活动安装头11连接打点头9的设计可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不同的打点头,这也增加了该测试探针套管打点机的适用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