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面橡胶密封混凝土抗渗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0155发布日期:2018-11-16 22:2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混凝土抗渗实验,属于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抗渗试验所用试件多为预制的小径175mm,大径185mm,高150mm的实心圆台体。试验前,先将石蜡与松香混合物或者黄油与滑石粉混合物等密封填料加热软化,均匀涂抹在圆台体试件侧面,然后用压机把试件压入模套。经过干燥固化,试件连同模套被搬上试验台,用螺钉连接固定。为保证模套与试验台之间形成可靠密封,每只模套须用6根连接螺钉,每个台架上有6个模套,紧固螺钉都是手工操作。混凝土试件压入模套的整体重量接近15公斤,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另外石蜡在加热过程中会分解出苯、芬等有害物质。试验后,模套清理也费工费时。这种试验装置已不能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面橡胶密封混凝土抗渗试验装置,其特点在于:①该装置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橡胶密封垫将试件上下端面环带密封,结构简单,减少了制造成本,且无污染。②模套用T形螺栓与试验台面固定,每次试验拆装模套时,不必取下T形螺栓的螺母即可移开螺栓,操作省时省力。

本发明技术方案包括模套和底板。所述模套是一个与试件具有相同锥度的中空圆台金属筒体。模套任一截面的内径略大于试件对应截面的外径。将模套与试件同心摆放且底面对齐,则模套与试件之间有均匀的单边间隙。所述模套大端外缘设有法兰,法兰周向均匀分布若干螺栓槽。螺栓槽内端是半圆柱面,向外在法兰外侧开口,螺杆可从开口推入螺栓槽内端。所述模套小端内缘设有止口,其内圆直径小于试件小端直径。止口下面是上密封垫。所述底板为圆形金属平板,底板上端设有密封环槽,它和底板外圆同心。密封环槽中填装下密封垫。所述底板上开了若干个T形螺栓槽,其较窄的槽口在上,较宽的槽口在下,将底板上下端面贯通。T形螺栓槽在底板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其内端是半圆柱面,向外在底板外侧开口,螺杆可从底板外侧推入T形螺栓槽内端。T形螺栓槽内端半圆柱面的圆心与模套法兰螺栓槽半圆柱面的圆心具有相同的分布圆半径。所述底板在中心设有管螺纹通孔,在靠近外圆处沿周向均匀布置螺栓孔。

所述模套与试件之间设有定位圈。将定位圈、模套依次套在试件上,且模套与试件底面对齐,则模套与试件之间的单边间隙约为3mm,与定位圈的单边间隙约为1mm。

所述止口下端面沿周向均匀分布若干根销钉。销钉为整体钢销,其一端嵌入止口下端面,另一端露出止口。销钉轴线与模套回转轴线平行。

所述销钉一端为圆柱体,另一端为圆台体。所述圆台体小端直径等于所述圆柱体直径。销钉圆柱端嵌入止口,圆台端大头朝下凸出止口下端面。

所述底板上端面设有上沉口,其外沿与底板外圆同心。底板下端面设有下沉口。

所述上密封垫由两层不同硬度的橡胶板制成,与试件接触的那层橡胶的硬度在10HA左右。下密封垫与上密封垫用材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试件、试验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2为试件、试验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3为试验装置左视示意图

图4为实验装置仰视示意图

图5为实验装置台架布置主视示意图

图6为实验装置台架布置俯视示意图

图中:1.止口,2.试件,3.管螺纹通孔,4.销钉,5.上密封垫,6.模套,7.下密封垫,8.试验台面,9.螺栓,10.底板,11.T形螺栓,12.上沉口,13.定位环,14.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试验仍采用实心圆台体混凝土试件。如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模套6 和底板10。所述模套6是一个与试件2具有相同锥度的圆台状金属筒体。模套6任一截面的内径略大于试件2对应截面的外径。模套6与试件2之间设有定位圈13。将模套6、定位圈 13套在试件2外面,模套6与试件2同心摆放且底面对齐,则模套6与试件2之间的单边间隙约为3mm,与定位圈13的单边间隙约为1mm。如图1、图2和图4,所述模套6大端外缘设有法兰,法兰周向均匀分布4个螺栓槽。螺栓槽外口位于法兰的外圆柱面,内端是半圆柱面。螺栓可从法兰外口推入螺栓槽内端。所述模套6小端内缘设有止口1,其内圆直径小于试件2小端直径。所述止口1下端面沿周向均匀分布6根销钉4。销钉4为整体钢销,其外形一端为圆柱形,另一端为圆台形。所述圆台小端直径等于圆柱直径。销钉4圆柱端嵌入止口1下端面,圆台端大头朝下露出止口1端面。销钉4轴线与模套6回转轴线平行。止口下面是上密封垫5,它靠销钉4定位。上密封垫5由两层不同硬度的橡胶板制成,与试件2 接触的橡胶层的硬度较软,在10HA左右。如图1,所述底板10为圆形金属平板,底板10 上端面有上沉口12,上沉口12外沿与底板10外圆同心,图4。上沉口12外侧设有密封环槽,密封环槽也和底板10外圆同心。密封环槽中设有下密封垫7,它与所述上密封垫5用材相同。如图1和图4,底板10下端面也设有与其外圆同心的下沉口。所述底板10上开了4 个T形螺栓槽。如图3,T形螺栓槽较窄的槽口在上,较宽的槽口在下,将底板10上下端面贯通。如图4,4个T形螺栓槽在底板10端面圆周上均匀分布。T形螺栓槽沿径向向外将底板10外圆柱面贯通,内端是半圆柱面,螺杆可从底板10外侧推入T形螺栓槽内端半圆柱面位置。T形螺栓槽内端半圆柱面的圆心与模套6法兰上螺栓槽半圆柱面的圆心具有相同的分布圆半径。如图1和图4,所述底板中心设有管螺纹通孔3。所述底板10的边缘均匀布置螺栓孔。如图5,底板10由螺栓9经底板边缘螺栓孔固定在试验台面8上。管螺纹通孔3连接将进水管13。

试验前先检查上密封垫5和下密封垫7是否完好。将试件2放在底板10上,套上定位套 13,再套上模套6。注意模套6法兰上的螺栓槽与底板10的T形螺栓槽的沟槽要对齐。将T 形螺栓11从底板10的外侧推入T形螺栓槽内端半圆柱面位置,依次旋紧螺母将模套6与试验台面密封固定。打开进水阀,高压水自进水管13流入上沉口12,按规定时间保压。观察试件上端面有无渗水,若有渗水关闭进水阀,停止试验。

采用端面密封与将试件2侧面完全密封的通常做法相比,试验结果会略有差异。因为在试件2侧面完全密封的条件下,试件2底面的高压水只能垂直向上渗透,而在端面密封条件下,高压水不仅向上同时也会沿水平或倾斜方向渗透到试件2与模套6间的间隙。因为间隙上下连通,故这部分水有可能通过试件缝隙渗透到试件2顶部。显然,这种曲折的渗漏路径与目前常用的向上渗漏试验不完全相符。然而,出现曲折渗漏现象的前提是试件2与模套6 间隙中的渗漏水有足够高的水压。因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试件与模套间的间隙足够大,所以,只有当试件2存在较大的横向孔隙时才会积累出高水压。判定这样的试件不合格显然也是合理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