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3621发布日期:2018-07-07 03:0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电芯生产中常常要将两个或多个部件组合安装,如贴合、嵌接,这都需要确定各个部件的位置准确,才能完成精确的组合安装,否则会出现组合安装的位置偏离预设的位置,导致产品的外观甚至性能不合格。但是目前没有一个好的设备实现多种型号的电芯或其他部件快速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于多种电芯或其他部件的定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芯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治具、定位机构和视觉检测机构,所述的支撑架、治具和定位机构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的视觉检测机构安装在支撑架上并且位于治具和定位机构的上方位置;所述的治具用于装载待定位的产品,所述视觉检测机构用于测定待定位的产品与定位机构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视觉检测机构包括CCD相机(51)和光源(52),所述的CCD相机和光源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源包括环形光源和同轴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具滑动设置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具上设置有夹具,所述的夹具宽度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定位机构和视觉检测机构均为两个且构成两组,每组治具、定位机构和视觉检测机构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械手,所述的机械手设置在底座旁边,所述的机械手用于待测试定位产品的上下料。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治具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治具上的夹具宽度可调,方便了测试定位不同大小、尺寸的产品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和高效性;设置机械手,可以自动化、快速的上料,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双工位设置,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芯定位装置的底座与治具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支撑架,3-治具,31-夹具,4-定位机构,5-视觉测试机构,51-CCD相机,52-光源,6-机械手。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电芯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架2、治具3、定位机构4和视觉检测机构5,所述的支撑架2、治具3和定位机构4均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的视觉检测机构5安装在支撑架2上并且位于治具3和定位机构4的上方位置;所述的定位机构4可以是一个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长块体,其长度应与待测试定位产品的一边相当,所述的治具3用于装载待定位的产品,所述视觉检测机构5用于测定待定位的产品与定位机构4的相对位置,从而确认测定待定位的产品的位置、方向、外形等信息。

请参阅图1,所述的视觉检测机构5包括CCD相机51和光源52,所述的CCD相机51和光源52同轴设置,从而可以通过CCD相机确认待测试定位产品的位置信息,并通过光源来实现CCD相机的最佳拍摄效果,从而提高测试定位的精度。可以通过PLC系统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不仅可以控制工作过程的各个动作,还可以记录存储测试定位的信息。所述的光源52包括环形光源和同轴光源,可以更好的调光,满足CCD相机精确拍摄测试的需求。

参阅图1和图2,所述的治具3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的治具3上设置有夹具31,所述的夹具31宽度可调,这样方便了测试定位不同的产品,如产品较长时可以将治具3向后滑动一些,从而容纳产品,如果产品较宽,可以将夹具31是两个夹爪间的距离调宽来适应产品。

参阅图1和图2,所述治具3、定位机构4和视觉检测机构5均为两个且构成两组,每组治具3、定位机构4和视觉检测机构5的位置相对应。从而可以同时测试定位两件产品,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还包括机械手6,所述的机械手6设置在底座1旁边,所述的机械手6用于待测试定位产品的上下料,加上PLC系统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实现自动化作业。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工作时,先将治具3在底座1上的位置、夹具31的宽度调节到适合产品,再通过机械手6将两个产品,如电芯,上料到治具3的两个夹具31中,然后通过视觉检测机构5检测待测产品相对定位机构4的位置,再通过治具3的移动将电芯移动到下一个工位作业,完成后治具3复位,机械手6工作进行下一组产品的测试定位。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