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坎农-芬斯克逆流粘度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6294发布日期:2018-08-10 20:2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仪器,具体是一种新型坎农-芬斯克逆流粘度计。



背景技术:

测量流体粘度的实验中规定,测量流体粘度使用坎农-芬斯克乌氏粘度计时要求其恒温浴液面高于粘度计内试样液面20mm以上。因为,坎农-芬斯克乌氏粘度计在恒温浴内测量流体粘度时,如果恒温浴液面不高于粘度计内试样液面20mm以上或者粘度计内试样高于恒温浴液面,并且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会导致高于恒温浴液面以上的粘度计内的样品温度不能恒温于测定粘度时的设定温度,导致粘度计内高于恒温浴液面以上的样品以及接近恒温浴液面附近的样品温度接近于室温,尤其当测量的样品的粘温曲线较陡时,样品在常温下会出现凝结的状态,这种状况就会影响流体在粘度计中的流动速度,从而影响测得的粘度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实验精确度的新型坎农-芬斯克乌氏粘度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坎农-芬斯克乌氏粘度计,包括:

粘度计本体,其包括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和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环绕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上部设置,并与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固定连接;其中储液槽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储液槽底部环绕第一竖管、第二竖管的位置分别设置开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乌式粘度计,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槽的外侧还设置至少一个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开口不低于所述进水口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槽的顶部为封闭结构,储液槽的上沿与第一竖管、第二竖管的上端开口平齐或略高于上端开口。在储液槽内部(从顶部往下)设置一个或两个磨口塞,所述的磨口塞与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中的一个或两个的开口相互配合,使得储液槽与粘度计本体(第一竖管、第二竖管)之间实现固定连接的目的。

更进一步的,储液槽底部环绕第一竖管、第二竖管的位置设置的开孔分别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开孔优选为与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分别同心的圆环形开口。其中,所述开孔与两根竖管之间的面积小于或等于进水口的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坎农-芬斯克乌氏粘度计的本体,采用本领域的常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用于测量流体的粘度,它是在原坎农-芬斯克乌氏粘度计的基础上,在其两根竖管的外侧增加一个圆柱形的蓄液槽,测量流体粘度时,可以在水浴中放置一小型潜液泵,通过潜液泵将液体通过两侧的进液口送入蓄液槽,由沿两支竖管的蓄液槽底部圆形开口排出,当蓄液槽液位较高时从两侧的溢流口排出。从而解决了粘度计内高于恒温浴液面以上的样品以及接近恒温浴液面附近的样品的温度不能恒温于测定粘度时的设定温度,低于恒温浴的温度接近于室温的问题,尤其解决了测量的样品的粘温曲线较陡时,样品在常温下会出现凝结状态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实验精确性,有利于实验员数据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坎农-芬斯克乌氏粘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粘度计中的储液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粘度计本体、11-第一竖管,12-第二竖管,13-刻度、14-球槽、15-球形储液槽、16-毛细管;20-储液槽、21、进水口、21A-左侧进水口、21B-右侧进水口、22-开孔、22A-左侧开孔、22B-右侧开孔、23-溢流口、24-磨口塞,24A-左侧磨口塞、24B-右侧磨口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坎农-芬斯克乌氏粘度计,包括粘度计本体10和储液槽20。

粘度计本体10包括第一竖管11和第二竖管12。

储液槽20环绕第一竖管11和第二竖管12的上部设置,并与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固定连接;其中储液槽20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21,储液槽底部环绕第一竖管、第二竖管的位置分别设置开孔22,开孔22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开孔22优选为分别与第一竖管、第二竖管同心的圆环形开口。其中,所述开孔22与两根竖管管壁之间的面积之和应当小于或等于进水口21的截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乌式粘度计,所述储液槽20的外侧还可以设置至少一个溢流口23,溢流口23的开口应当不低于所述进水口21的开口。

储液槽20的顶部优选采用封闭结构,储液槽的上沿与第一竖管、第二竖管的上端开口平齐或略高于上端开口。在储液槽内部(从顶部往下)通常设置一个或两个磨口塞24,磨口塞与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的开口相互配合,起到固定连接储液槽与粘度计本体(第一竖管11、第二竖管12)的作用。

粘度计本体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结构。粘度计本体10的左侧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竖管11和三个球槽14,第一竖管11与球槽之间、球槽之间的管壁上均设置有刻度13。右侧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二竖管12、球形储液槽15和毛细管16(经过校准),毛细管16的下端与左侧第一竖管下方最下端的球槽14(中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左侧”、“右侧”、“上端”、“下端”、“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坎农-芬斯克乌氏粘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测量流体粘度时,可以通过在恒温浴中加入潜液泵,并通过泵将恒温浴中的液体通过进水口送入蓄液槽后,经过底部沿着两个竖管的圆形开口流入恒温浴中,形成一个液体循环回路。维持储液槽中的液面高度稳定,当储液槽中液位高于溢流口时,液体还可以从溢流口溢出蓄液槽。本实用新型的粘度计,解决了粘度计内高于恒温浴液面以上的样品以及接近恒温浴液面附近的样品的温度不能恒温于测定粘度时的设定温度,低于恒温浴的温度接近于室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粘度计,是在原坎农-芬斯克乌氏粘度计基础上,在两根竖管的中间增加一个储液槽得到的,其用于测量流体的粘度时,提高了实验的精确性,并有利于实验员对数据的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