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6020发布日期:2018-07-08 05:1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架空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配套设施,主要为电力机车、动车和高铁提供动力能源,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普及、以及运营速度的提高,弓网动态性能对列车受流的稳定性影响巨大。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接触网线索会随之热胀冷缩,张力补偿装置作为架空接触网线材恒张力维持作用的重要装置,能否正常工作对于维持接触网的空间形态、弓网动态性能、机车受流及铁路运行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张力补偿装置有滑轮补偿装置和棘轮补偿装置,为了保证这些张力补偿装置传动效率的可靠性,通常需要采用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对这些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高效的张力补偿装置用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用以提高对张力补偿装置进行疲劳试验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用于测试张力补偿装置,所述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第一配重机构、力矩平衡机构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牵引机构;

在对张力补偿装置测试的情况下,所述支撑架用于将第一张力补偿装置和所述力矩平衡机构固定在所述牵引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一配重机构与所述第一张力补偿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配重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一张力补偿装置提供张力;所述牵引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张力补偿装置和所述力矩平衡机构连接,所述牵引机构用于牵引所述第一张力补偿装置转动。

可选地,所述力矩平衡机构由第二配重机构构成。

可选地,所述力矩平衡机构由第二张力补偿装置和第二配重机构构成;所述第二张力补偿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牵引机构和所述第二配重机构;所述第二配重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二张力补偿装置提供张力;所述牵引机构还用于牵引所述第二张力补偿装置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张力补偿装置和所述第二张力补偿装置在所述牵引机构的牵引下,转动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还包括两个绕线盘和两个连接机构,每个连接机构的一端固定在一个绕线盘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张力补偿装置连接或者与所述第二张力补偿装置连接;两个绕线盘设置在所述牵引机构上。

可选地,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曳引机;两个绕线盘设置在所述曳引机的滑轮上。

可选地,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变频伺服电机和齿轮组机构,所述齿轮组机构分别连接所述滑轮和所述变频伺服电机的电机轴。

可选地,当两个配重机构的配重不同时,所述变频伺服电机用于变频调节电机功率。

可选地,所述齿轮组机构包括牵引齿轮、传动齿轮和皮带;所述电机轴与牵引齿轮连接;所述传动齿轮通过所述皮带与所述滑轮连接;所述牵引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机轴与牵引齿轮之间采用键连接。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属于平衡疲劳试验机,该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并可以高效地对张力补偿装置进行疲劳试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选地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所述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用于测试张力补偿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第一配重机构、力矩平衡机构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牵引机构;

在对张力补偿装置测试的情况下,所述支撑架用于将第一张力补偿装置和所述力矩平衡机构固定在所述牵引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一配重机构与所述第一张力补偿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配重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一张力补偿装置提供张力;所述牵引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张力补偿装置和所述力矩平衡机构连接,所述牵引机构用于牵引所述第一张力补偿装置转动。

其中,第一配重机构可以包括配重块1、挂钩2和牵引绳3。

其中,力矩平衡机构可以只由第二配重机构构成,通过第二配重机构平衡疲劳试验时的力矩;第二配重机构可以包括挂钩、牵引绳和配置块10。当然为了提高疲劳试验的效率,力矩平衡机构也可以由第二张力补偿装置9和第二配置机构构成。

其中,牵引机构可以包括曳引机8。

图中没有示意支撑架,支撑架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属于平衡疲劳试验机,该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并可以高效地对张力补偿装置进行疲劳试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上述实施例的变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力矩平衡机构由第二张力补偿装置9和第二配重机构构成;所述第二张力补偿装置9分别连接所述牵引机构和所述第二配重机构;所述第二配重机构用于向所述第二张力补偿装置提供张力;所述牵引机构还用于牵引所述第二张力补偿装置转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张力补偿装置和所述第二张力补偿装置在所述牵引机构的牵引下,转动方向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还包括两个绕线盘和两个连接机构,每个连接机构的一端固定在一个绕线盘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张力补偿装置连接或者与所述第二张力补偿装置连接;两个绕线盘设置在所述牵引机构上。两个连接机构的结构可以相同,例如,其中之一连接机构包括通过线夹6连接的两个钢丝绳5、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曳引机8;两个绕线盘设置在所述曳引机8的滑轮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变频伺服电机14和齿轮组机构,所述齿轮组机构分别连接所述滑轮和所述变频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其中齿轮组机构包括牵引齿轮13、传动齿轮12和皮带11;所述电机轴与牵引齿轮13连接;所述传动齿轮12通过所述皮带11与所述滑轮连接;所述牵引齿轮13和所述传动齿轮12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连接。所述电机轴与牵引齿轮13之间采用键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当两个配重机构的配重不同时,所述变频伺服电机用于变频调节电机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对于每个配重机构,该配重机构包括配置块牵引绳3;所述配重块上设置有挂钩2,所述牵引绳的一端通过挂钩2连接该配重块,另一端连接一张力补偿装置。

以下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变频伺服电机14、具有轴的牵引齿轮13、具有轴的传动齿轮12、皮带11、曳引机8,在曳引机8两侧各设置一套张力补偿装置4、9,每个张力补偿装置通过挂钩2、牵引绳3与配重块1连接;钢丝绳5一端固定在张力补偿装置4上,另一端通过线夹6与钢丝绳7连接,钢丝绳7另一端固定在曳引机8上。

电机轴与牵引齿轮13之间采用键连接。传动齿轮12与牵引齿轮13之间采用齿轮传动。曳引机8与牵引齿轮12之间采用皮带连接。曳引机8与两侧的张力补偿装置通过钢丝绳7连接。两侧配重不一样时,变频调节电机功率。

曳引机8滑轮上有两个绕线盘与两侧的力补偿装置分别用钢丝绳进行连接。

为了描述清楚,将附图的左右侧定义为接触网张力补偿用疲劳试验装置的左右侧。启动变频伺服电机顺时针运转时,曳引机8进行顺时针转动。左测张力补偿装置4发生顺时针转动,拉动左侧配重块1上升,右侧待测张力补偿装置9发生顺时针转动,右侧配重块下沉。运行一定时间后,变频伺服电机逆时针转动,曳引机8也进行逆时针转动,左侧、右侧待测张力补偿装置发生逆时针转动,左侧配重块下沉,右侧配重块上升,从而完成两套张力补偿装置1次疲劳试验。重复操作,通过变频伺服电机来控制曳引机的转动方向,记录完成疲劳试验次数,当电机运行达到疲劳试验次数后停止转动,最终完成对张力补偿装置的疲劳寿命的检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