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16373发布日期:2018-09-25 18:2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属于检测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等汽车尾气等废气不断排放,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口罩成为大多数人们的必备用品。目前,市场上的口罩五花八门,消费者难以分辨其优劣。为了让消费者能够选择出阻隔性能优的口罩,需要一种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出口罩对pm2.5等小颗粒的阻隔性能。

早在20世纪,研究人员就纷纷投入到口罩阻隔性能检测装置的研制中。但许多检测装置多为大型仪器,体积大,价格昂贵,不易移动操作,并不适用于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出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且能够有效测出口罩阻隔效率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让人们能简单、快速地甄别出口罩的优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装置。本发明的检测装置,体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方便移动,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检测出口罩对小颗粒的阻隔效率,能够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使质量检测部门和消费者能够快速、简便地甄别出口罩的优劣。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用于提供雾霾气体的供气腔体、用于检测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腔体、尾气管、连接管和空气质量检测仪;

所述供气腔体内设有横向的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活塞头和活塞杆;所述供气腔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出气口和供所述活塞杆穿过的孔;所述供气腔体的腔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有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进气口且开向供气腔体一侧的第一阀门;

所述供气腔体和所述检测腔体通过设在所述第二挡板上的第二通孔连通;

所述检测腔体远离所述供气腔体的一端设有第三挡板;所述检测腔体的腔壁上设有分流口、第一检测口、第二检测口和第三检测口;所述第一检测口与空气质量检测仪连通;所述第二检测口和所述第三检测口分别与两个风速风压风量仪连通;

所述检测腔体和所述尾气管通过设在所述第三挡板上的第三通孔连通;

所述尾气管和另一个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通过所述连接管连通。

本发明的原理:

活塞头与供气腔体的腔壁紧密配合,可在供气腔体内往复运动。将口罩放入检测腔体里,操作者先向第一挡板方向拉动活塞杆,再向第二挡板方向推动活塞杆,在与第一检测口连接的空气质量检测仪上,读取阻隔前雾霾气体的pm值;在与第二检测口连接的风速风压风量仪上,读取阻隔前雾霾气体的风压p1;在与第三检测口连接的风速风压风量仪上,读取经口罩阻隔后雾霾气体的风压p2;在与连通管连接的空气质量检测仪上,读取经口罩阻隔后雾霾气体的pm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供气腔体内通过中间设有第一通孔的隔板分隔成第一供气腔体和第二供气腔体;

所述活塞头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供气腔体内;所述活塞头和所述隔板之间的第一供气腔体的腔壁上,设有所述进气口;

所述第一通孔上设有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第一通孔且开向所述第二供气腔体一侧的第二阀门。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操作者向第一挡板方向拉动活塞杆时,进气口上的第一阀门打开,隔板上的第二阀门关闭,雾霾气体从进气口流入到活塞和隔板之间的第一供气腔体内部,活塞与第一挡板之间的第一检测腔体的空气由出气口排出。操作者向第二挡板方向推动活塞杆时,进气口上的第一阀门关闭,第一通孔上的第二阀门打开,第一供气腔体里的雾霾气体通过第二阀门流向第二供气腔体,第二检测腔体的空间能容纳第二阀门的开合,保证第二阀门能密封和打开隔板上的第一通孔,然后通过第二挡板上的第二通孔流向检测腔体,外界空气由第一挡板上的出气口进入活塞与第一挡板之间的第一供气腔体。通过活塞杆的反复拉动和推动,产生正压和负压,从而间断地向第二供气腔体内供气。上述供气方式,也是模拟人类的呼吸方式。因此,本发明的检测装置,能有效模拟出人佩戴口罩时的情形。

进一步,所述进气口设为2个,分别为自然雾霾进气口和仿真雾霾进气口,所述仿真雾霾进气口与仿真雾霾发生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设有2个进气口,是充分考虑到检测的实际情况。检测时,如果自然环境下的雾霾比较严重,可以采用自然雾霾进气口。反之,如果自然环境下的雾霾不严重,可以采用仿真雾霾进气口。操作者可以根据检测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是使用自然雾霾进气口还是使用仿真雾霾进气口。通过仿真雾霾发生器来产生仿真雾霾。

本发明的仿真雾霾发生器购自无锡泽福妍贸易有限公司,型号为sng-d,或者购自东莞市广思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flowmarker。

进一步,所述检测腔体内通过口罩样品池分隔成第一检测腔体和第二检测腔体;

所述口罩样品池包括用于固定口罩的口罩夹板和用于固定所述口罩夹板的固定板;

所述分流口、所述第一检测口和所述第二检测口均设在所述第一检测腔体的腔壁上;

所述第三检测口设在所述第二检测腔体的腔壁上;

所述分流口上设有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分流口且开向所述第一检测腔体一侧的第三阀门。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检测腔体的腔壁上设有分流口,可以对从第一检测腔体流出的雾霾气体进行分流阻隔,从而可以测量出不同气流量下口罩的阻隔效率。因此,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可以使测量更真实,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果雾霾气体的进气量较大,超出空气质量检测仪、风速风压风量仪的检测范围,需要进行分流阻隔。一部分雾霾气体经过分流口排走,剩余的雾霾气体通过口罩样品池,进入到第二检测腔体。在第一检测腔体的腔壁上还设有第一检测口和第二检测口,第一检测口与空气质量检测仪连接,通过空气质量检测仪读取阻隔前雾霾气体的流量、压力等参数的数值;第二检测口与风速风压风量仪连接,通过风速风压风量仪读取阻隔前雾霾气体的风速、风压、风量等参数的数值。在第二检测腔体的腔壁上还设有第三检测口,第三检测口与风速风压风量仪连接,通过风速风压风量仪读取经口罩阻隔后雾霾气体的风速、风压、风量等参数的数值。

更进一步,所述口罩夹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二夹板的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连接后,形成用于夹持口罩的第一容置腔。

采用上述更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可拆卸连接,操作起来更加地方便和简单。第一夹板的中间部位、第二夹板的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四通孔,可有利于雾霾气体顺利通畅地通过口罩。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置腔,可以起到固定口罩的作用。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板由一体成型的拉柄和位于拉柄下方的第一夹持部组成,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内侧面的外周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形状匹配的凸起;所述第二夹板由一体成型的拉柄和位于拉柄下方的第二夹持部组成,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通过所述凸起和所述卡槽卡接后,形成所述用于夹持口罩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口罩将所述第四通孔覆盖住。

采用上述更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夹持部的内侧面设有与第一夹持部形状匹配的凸起,第二夹持部的内侧面设有与凸起相匹配的卡槽,凸起和卡槽卡接后,形成用于夹持口罩的第一容置腔。这样既可以既可以实现夹持、固定口罩的目的,还又可以实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密封卡接。

更进一步,所述拉柄为梯形,并在外侧面设有防滑纹。

采用上述更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拉柄的形状设置为梯形并在外侧面设有防滑纹,是便于操作者拉取口罩夹板。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形状均为梯形、矩形、矩形和半圆形的组合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更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形状可为任意形状,操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作出选择。

更进一步,所述第四通孔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椭圆形、梯形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更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第四通孔的形状可为任意形状,操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作出选择。

更进一步,所述第四通孔的数量为2个,在第一夹持部或者第二夹持部上下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凸起的厚度大于等于口罩的厚度。

采用上述更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凸起的厚度不能超过口罩的厚度,否则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不能密封卡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一检测腔体远离所述第二供气腔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二检测腔体靠近所述第一检测腔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后,形成用于穿插、固定所述口罩夹板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和所述第一容置腔之间,设有密封垫。

采用上述更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而且第二容置腔和第一容置腔之间,设有密封垫。固定板、口罩夹板、密封垫三者相结合,构成口罩样品池。如此设置,第一检测腔体里的雾霾气体只能从第一夹板的第四通孔流向口罩,经过口罩的过滤阻隔作用后,再通过第二夹板的第四通孔流向第二检测腔体。如此设置,不会使雾霾气体从口罩夹板的侧边泄露,这些雾霾气体受限制性地只作用于口罩上,从而实现口罩对雾霾气体的有效检测。如此设置,既简单、方便、利于操作,又能实现第一检测腔体与第二检测腔体之间的密封连通。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穿插、固定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三容置腔,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外侧面朝向所述第一检测腔体,所述第三容置腔的顶部开口,所述第一夹持部封盖住所述第三容置腔顶部的开口;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穿插、固定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四容置腔,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外侧面朝向所述第二检测腔体,所述第四容置腔的顶部开口,所述第二夹持部封盖住所述第四容置腔顶部的开口;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对应位置均设有螺栓贯穿的第五通孔。

采用上述更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第三容置腔和第四容置腔的顶部开口,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封盖住第三容置腔和第四容置腔的顶部的开口,这样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拉柄的位置就高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操作者手握拉柄,就可以轻松实现口罩夹板在第二容置腔内灵活穿插和固定,非常的方便和实用。此外,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和简单。

更进一步,所述第五通孔的数量均大于等于4个,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四个角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第五通孔的数量大于等于4个,可以确保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供气腔体和检测腔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供气腔体和检测腔体横截面的形状可为任意一种,不会影响本检测装置的使用效果,操作者可以根据使用情况,灵活做出选择。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的材料为橡胶、塑料、硅胶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材料的密封性好,可以保证尾气管与空气检测仪之间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分流口上设有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分流口且开向第二检测腔体一侧的第三阀门。

更进一步,所述第二检测口和第三检测口的口径相同,所述第一检测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检测口和第三检测口的口径。

采用上述更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检测口和第三检测口是与风速风压风量仪相连通的,口径相对小一些。第一检测口是与空气质量检测仪相连通的,口径相对大一些。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装置进行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各种品牌类型的口罩,可在线实时监测,数据准确、灵敏、即时。本方法既适用于实验室检测,也适用于实地现场检测,既为生产厂家及检测检验机构提供了新的方法途径,也为行业制定相关标准提供了可靠依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上述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装置进行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口罩放入检测腔体里,操作者先向第一挡板方向拉动活塞杆,再向第二挡板方向推动活塞杆,在与第一检测口连接的空气质量检测仪上,读取阻隔前雾霾气体的pm值;在与第二检测口连接的风速风压风量仪上,读取阻隔前雾霾气体的风压p1;在与第三检测口连接的风速风压风量仪上,读取经口罩阻隔后雾霾气体的风压p2;在与连通管连接的空气质量检测仪上,读取经口罩阻隔后雾霾气体的pm值;

步骤2:再依次重复上述步骤1各两次以上,分别取平均值,通过公式1计算口罩的阻隔效率:

公式1:a=(b1-b2)/b1×100%,其中,a为口罩的阻隔效率,%;b1为口罩阻隔前雾霾气体的pm值,μg/m3;b2为口罩阻隔后雾霾气体的pm值,μg/m3

通过公式2计算口罩的透气性:

公式2:△p=p1-p2,其中,△p为口罩阻隔前后雾霾气体的压力差,pa;p1为口罩阻隔前雾霾气体的压力,pa;p2为口罩阻隔后雾霾气体的压力,pa;

步骤3:从检测腔体里取出口罩,即完成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

上述公式1可以评价口罩的阻隔效率。a值越大,说明待测口罩对雾霾气体的阻隔效率越高,防霾效果越好;反之,说明待测口罩对雾霾气体的阻隔效率越低,防霾效果越差。

上述公式2可以评价待测口罩的透气性能。△p值越小,说明待测口罩的透气性能越好,佩戴舒适度就越好;反之,说明待测口罩的透气性能越差,佩戴舒适度就越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检测装置,体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方便移动,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检测出口罩对小颗粒的阻隔效率,能够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使消费者能够快速、简便地甄别出口罩的优劣。

(2)本发明的检测装置,能有效模拟出人佩戴口罩时的情形,且可以测量出不同气流量下口罩的阻隔效率,使测量更真实,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3)本发明的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装置,可以准确的检测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口罩的防霾效果,对pm2.5、pm1.0都确切有效,能够真实地反应防霾效果,指导厂家对口罩工艺的检测与升级改造,提高口罩防霾性能质量,造福大众。同时也指导消费者对防霾功能的口罩进行选择,侧重防霾效果的择优使用,有利身心健康。

(4)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生产成本低,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推广应用。

(5)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各种品牌类型的口罩,可在线实时监测,数据准确、灵敏、即时。本方法既适用于实验室检测,也适用于实地现场检测,既为生产厂家及检测检验机构提供了新的方法途径,也为行业制定相关标准提供了可靠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口罩样品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夹板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夹板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夹板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夹板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夹板的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夹板的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一夹板的第八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一夹板的第九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一夹板的第十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第一夹板的第十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第一夹板的第十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供气腔体,2、第一通孔,3、隔板,4、第一供气腔体,5、第二供气腔体,6、活塞头,7、活塞杆,8、第一阀门,9、第二阀门,10、第一挡板,11、出气口,12、第二挡板,13、检测腔体,14、口罩样品池,15、第一检测腔体,16、第二检测腔体,17、分流口,18、第一检测口,19、第二检测口,20、第三检测口,21、第三挡板,22、第二通孔,23、尾气管,24、第三通孔,25、风速风压风量仪,26、空气质量检测仪,27、连接管,28、自然雾霾进气口,29、仿真雾霾进气口,30、仿真雾霾发生器,31、第一夹板,32、第二夹板,33、第四通孔,34、拉柄,35、第一夹持部,36、凸起,37、第二夹持部,38、卡槽,39、防滑纹,40、第一固定板,41、第二固定板,42、第三容置腔,43、第四容置腔,44、螺栓,45、第五通孔,46、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用于提供雾霾气体的供气腔体1、用于检测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腔体13、尾气管23、连接管27和空气质量检测仪26;

所述供气腔体1内设有横向的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活塞头6和活塞杆7;所述供气腔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12;所述第一挡板10上设有出气口11和供所述活塞杆7穿过的孔;所述供气腔体1的腔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有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进气口且开向供气腔体1一侧的第一阀门8;

所述供气腔体1和所述检测腔体13通过设在所述第二挡板12上的第二通孔22连通;

所述检测腔体13远离所述供气腔体1的一端设有第三挡板21;所述检测腔体13的腔壁上设有分流口17、第一检测口18、第二检测口19和第三检测口20;所述第一检测口18与空气质量检测仪26连通;所述第二检测口19和所述第三检测口20分别与两个风速风压风量仪25连通;

所述检测腔体13和所述尾气管23通过设在所述第三挡板21上的第三通孔24连通;

所述尾气管23和另一个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26通过所述连接管27连通。

其中,所述供气腔体1内通过中间设有第一通孔2的隔板3分隔成第一供气腔体4和第二供气腔体5;

所述活塞头6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供气腔体4内;所述活塞头6和所述隔板3之间的第一供气腔体4的腔壁上,设有所述进气口;

所述第一通孔2上设有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第一通孔2且开向所述第二供气腔体5一侧的第二阀门9。

操作者向第一挡板方向拉动活塞杆时,进气口上的第一阀门打开,隔板上的第二阀门关闭,雾霾气体从进气口流入到活塞和隔板之间的第一供气腔体内部,活塞与第一挡板之间的第一检测腔体的空气由出气口排出。操作者向第二挡板方向推动活塞杆时,进气口上的第一阀门关闭,第一通孔上的第二阀门打开,第一供气腔体里的雾霾气体通过第二阀门流向第二供气腔体,第二检测腔体的空间能容纳第二阀门的开合,保证第二阀门能密封和打开隔板上的第一通孔,然后通过第二挡板上的第二通孔流向检测腔体,外界空气由第一挡板上的出气口进入活塞与第一挡板之间的第一供气腔体。通过活塞杆的反复拉动和推动,产生正压和负压,从而间断地向第二供气腔体内供气。上述供气方式,也是模拟人类的呼吸方式。因此,本发明的检测装置,能有效模拟出人佩戴口罩时的情形。

所述进气口设为2个,分别为自然雾霾进气口28和仿真雾霾进气口29,所述仿真雾霾进气口29与仿真雾霾发生器30连接。设有2个进气口,是充分考虑到检测的实际情况。检测时,如果自然环境下的雾霾比较严重,可以采用自然雾霾进气口。反之,如果自然环境下的雾霾不严重,可以采用仿真雾霾进气口。操作者可以根据检测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是使用自然雾霾进气口还是使用仿真雾霾进气口。通过仿真雾霾发生器来产生仿真雾霾。

所述检测腔体13内通过口罩样品池14分隔成第一检测腔体15和第二检测腔体16;

所述口罩样品池14包括用于固定口罩的口罩夹板和用于固定所述口罩夹板的固定板;

所述分流口17、所述第一检测口18和所述第二检测口19均设在所述第一检测腔体15的腔壁上;

所述第三检测口20设在所述第二检测腔体16的腔壁上;

所述分流口17上设有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分流口17且开向所述第一检测腔体15一侧的第三阀门46。

第一检测腔体的腔壁上设有分流口,可以对从第一检测腔体流出的雾霾气体进行分流阻隔,从而可以测量出不同气流量下口罩的阻隔效率。因此,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可以使测量更真实,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果雾霾气体的进气量较大,超出空气质量检测仪、风速风压风量仪的检测范围,需要进行分流阻隔。一部分雾霾气体经过分流口排走,剩余的雾霾气体通过口罩样品池,进入到第二检测腔体。在第一检测腔体的腔壁上还设有第一检测口和第二检测口,第一检测口与空气质量检测仪连接,通过空气质量检测仪读取阻隔前雾霾气体的流量、压力等参数的数值;第二检测口与风速风压风量仪连接,通过风速风压风量仪读取阻隔前雾霾气体的风速、风压、风量等参数的数值。在第二检测腔体的腔壁上还设有第三检测口,第三检测口与风速风压风量仪连接,通过风速风压风量仪读取经口罩阻隔后雾霾气体的风速、风压、风量等参数的数值。

如图3-图4所示,所述口罩夹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所述第一夹板31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二夹板32的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四通孔33;所述第一夹板31和所述第二夹板32连接后,形成用于夹持口罩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口罩将所述第四通孔33覆盖住。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可拆卸连接,操作起来更加地方便和简单。第一夹板的中间部位、第二夹板的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四通孔,可有利于雾霾气体顺利通畅地通过口罩。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置腔,可以起到固定口罩的作用。

所述第一夹板31由一体成型的拉柄34和位于拉柄34下方的第一夹持部35组成,所述第一夹持部35的内侧面的外周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部35形状匹配的凸起36;所述第二夹板32由一体成型的拉柄34和位于拉柄34下方的第二夹持部37组成,所述第二夹持部37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凸起36相匹配的卡槽38;所述第一夹板31和所述第二夹板32通过所述凸起36和所述卡槽38卡接后,形成所述用于夹持口罩的第一容置腔。在第一夹持部的内侧面设有与第一夹持部形状匹配的凸起,第二夹持部的内侧面设有与凸起相匹配的卡槽,凸起和卡槽卡接后,形成用于夹持口罩的第一容置腔。这样既可以既可以实现夹持、固定口罩的目的,还又可以实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密封卡接。

所述拉柄34为梯形,并在外侧面设有防滑纹39。采用上述更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拉柄的形状设置为梯形并在外侧面设有防滑纹,是便于操作者拉取口罩夹板。

如图5-图15所示,所述第一夹持部35和所述第二夹持部37的形状均为梯形、矩形、矩形和半圆形的组合中的一种。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形状可为任意形状,操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作出选择。

所述第四通孔33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椭圆形、梯形中的一种。第四通孔的形状可为任意形状,操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作出选择。

所述第四通孔33的数量为2个,在第一夹持部35或者第二夹持部37上下设置。

所述凸起36的厚度大于等于口罩的厚度。凸起的厚度不能超过口罩的厚度,否则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不能密封卡接。

如图3-图4所示,所述固定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板40和第二固定板41;所述第一固定板40设于所述第一检测腔体15远离所述第二供气腔体5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板41设于所述第二检测腔体16靠近所述第一检测腔体15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板4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41连接后,形成用于穿插、固定所述口罩夹板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和所述第一容置腔之间,设有密封垫。固定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而且第二容置腔和第一容置腔之间,设有密封垫。固定板、口罩夹板、密封垫三者相结合,构成口罩样品池。如此设置,第一检测腔体里的雾霾气体只能从第一夹板的第四通孔流向口罩,经过口罩的过滤阻隔作用后,再通过第二夹板的第四通孔流向第二检测腔体。如此设置,不会使雾霾气体从口罩夹板的侧边泄露,这些雾霾气体受限制性地只作用于口罩上,从而实现口罩对雾霾气体的有效检测。如此设置,既简单、方便、利于操作,又能实现第一检测腔体与第二检测腔体之间的密封连通。

所述第一固定板40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穿插、固定所述第一夹持部35的第三容置腔42,所述第一夹持部35的外侧面朝向所述第一检测腔体15,所述第三容置腔42的顶部开口,所述第一夹持部35封盖住所述第三容置腔42顶部的开口;所述第二固定板41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穿插、固定所述第二夹持部36的第四容置腔43,所述第二夹持部37的外侧面朝向所述第二检测腔体16,所述第四容置腔43的顶部开口,所述第二夹持部37封盖住所述第四容置腔43顶部的开口;所述第一固定板40和第二固定板41的对应位置均设有螺栓44贯穿的第五通孔45。第三容置腔和第四容置腔的顶部开口,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封盖住第三容置腔和第四容置腔的顶部的开口,这样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拉柄的位置就高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操作者手握拉柄,就可以轻松实现口罩夹板在第二容置腔内灵活穿插和固定,非常的方便和实用。此外,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和简单。

所述第五通孔45的数量均大于等于4个,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40和第二固定板41的四个角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第五通孔的数量大于等于4个,可以确保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供气腔体1和检测腔体13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中的一种。供气腔体和检测腔体横截面的形状可为任意一种,不会影响本检测装置的使用效果,操作者可以根据使用情况,灵活做出选择。

所述连接管27的材料为橡胶、塑料、硅胶中的一种。上述材料的密封性好,可以保证尾气管与空气检测仪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分流口17上设有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分流口17且开向第二检测腔体16一侧的第三阀门46。

所述第二检测口19和第三检测口20的口径相同,所述第一检测口18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检测口19和第三检测口20的口径。第二检测口和第三检测口是与风速风压风量仪相连通的,口径相对小一些。第一检测口是与空气质量检测仪相连通的,口径相对大一些。

一种利用上述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装置进行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口罩放入检测腔体13里,操作者先向第一挡板10方向拉动活塞杆7,再向第二挡板12方向推动活塞杆7,在与第一检测口18连接的空气质量检测仪26上,读取阻隔前雾霾气体的pm值;在与第二检测口19连接的风速风压风量仪25上,读取阻隔前雾霾气体的风压p1;在与第三检测口20连接的风速风压风量仪25上,读取经口罩阻隔后雾霾气体的风压p2;在与连通管27连接的空气质量检测仪26上,读取经口罩阻隔后雾霾气体的pm值;

步骤2:再依次重复上述步骤1各两次以上,分别取平均值,通过公式1计算口罩的阻隔效率:

公式1:a=(b1-b2)/b1×100%,其中,a为口罩的阻隔效率,%;b1为口罩阻隔前雾霾气体的pm值,μg/m3;b2为口罩阻隔后雾霾气体的pm值,μg/m3

通过公式2计算口罩的透气性:

公式2:△p=p1-p2,其中,△p为口罩阻隔前后雾霾气体的压力差,pa;p1为口罩阻隔前雾霾气体的压力,pa;p2为口罩阻隔后雾霾气体的压力,pa;

步骤3:从检测腔体13里取出口罩,即完成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

实验例

取7种市售口罩,采用本发明的口罩阻隔性能检测装置,进行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的口罩检测装置对7种市售口罩的检测结果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口罩阻隔性能的检测装置,可以准确的检测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口罩的防霾效果,对pm2.5、pm1.0都确切有效,能够真实地反应防霾效果,指导厂家对口罩工艺的检测与升级改造,提高口罩防霾性能质量,造福大众。同时也指导消费者对防霾功能的口罩进行选择,侧重防霾效果的择优使用,有利身心健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