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气象数据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3351发布日期:2018-10-12 21:0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监测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气象数据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压配电站和输电线路是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用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输电线路具有分散性强,分布广泛,距离长,难以维护和监控等特点。因为这些特点,一条输电线路的不同区域部分往往会处于不同的气候状态之下,而气象局采用气象卫星对区域的气象进行监测,覆盖的区域面积很大,无法具体到小范围小区域的具体气象情况,气象局提供的对某地区的定时定点的监测不能及时有效地反馈输电线路具体的气象,特别在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等重要区域,因此,及时了解周边的气象,对气象自然灾害采取及时的预防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急需一种能够及时反馈局部地区不同气象,数据更精准,反应速度更快的气象数据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气象数据监测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气象数据监测系统,包括若干采集终端和一个显示终端,所述采集终端包括壳体、支架、气象感应模块、摄像头、无线传输模块、gps模块和取电模块,所述壳体通过支架固定于输电线路支柱顶端,所述无线传输模块、gps模块和取电模块均安装于壳体内部,所述摄像头、气象感应模块安装于壳体之上,所述gps模块和气象感应模块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显示终端,所述取电模块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连接,实现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气象感应模块包括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降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安装于壳体顶端,所述雨量传感器安装于壳体侧面的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安装于壳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取电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感应线圈、整流电路、稳压电路和蓄电池,所述感应线圈安装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电缆之上,所述蓄电池用于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gprs通讯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终端包括处理器、报警器、显示器和储存器,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无线传输模块、显示器、报警器和存储器。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为市售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为声音报警器或灯光报警器。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内容为所有采集终端的位置分布地图,选择地图上某一具体采集终端后,显示内容为气象传感器和摄像头的数据信息,摄像头的显示内容位于屏幕左上方,风向传感器数据显示于右上方,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降雨量传感器的数据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每个传感器的数据从左往右按折线图显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设置了多个采集终端和一个显示终端,采集终端可以按照需求安装于在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各个重要区域进行气象监测,并且通过显示终端将气象信息反馈给工作人员,使得输电线路的所有区域都处于系统的监测范围内,覆盖监测盲区,对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每个采集终端均配有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降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摄像头,并且配有gps模块定位,能够非常精确的测量小块区域的气象数据,进行灾害的预测。

3、本发明的采集终端直接通过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上的高压电缆感应取电,无需配备独立的供电装置,结构紧凑,降低了改造成本。

4、本发明的显示终端设有显示屏,能够人性化地显示所有气象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同时设有报警装置,一旦气象数据出现异常,可自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注意。此外,显示终端配储存器,可连接当地的气象中心,为气象预报提供有效的数据补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取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显示具体气象信息的显示器页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采集终端,101、壳体,102、支架,103、无线传输模块,104、gps模块,105、摄像头,106、风向传感器,107、风速传感器,108、降雨量传感器,109、湿度传感器,110、温度传感器,111、气压传感器,2、显示终端,21、处理器,22、显示器,23、存储器,24、报警器,3、取电模块,31、感应线圈,32、整流电路,33、稳压电路,34、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气象数据监测系统,包括多个采集终端1和一个显示终端2,采集终端1分布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各个重要区域,数量大于两个,显示终端2设置在电力检测站或者电力公司的监控中心。每个采集终端1中设有取电模块3和无线传输模块103,该无线传输模块103为gprs通讯装置,用于连接显示终端2,取电模块3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连接,实现供电。

采集终端1还包括壳体101、支架102、气象感应模块、gps模块104、摄像头105、无线传输模块103、连接气象感应模块、gps模块104和摄像头105,其中,气象感应模块包括风向传感器106、风速传感器107、降雨量传感器108、温度传感器110、气压传感器111和湿度传感器109。风向传感器106和风速传感器107安装于壳体101的顶端,降雨量传感器108和摄像头105安装于壳体101一侧面的外侧,无线传输模块103、取电模块3、gps模块104、温度传感器110、湿度传感器109和气压传感器111安装于壳体101的内部。壳体101通过支架102固定在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支柱的顶端。

如图3所示,取电模块3包括感应线圈31、整流电路32、稳压电路33和蓄电池34,感应线圈31包裹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电缆外侧,通过感应高压电缆发出的电场,获取能量,通过整流电路32整流滤波后输出给稳压电路33,稳压电路33能够实时检测输出电压值,通过双向可控硅对线圈的磁通进行动态调节,起到稳压和调整功率的作用,线圈感应的输出功率受输电导线电流大小的影响,当输出功率能满足采集终端1正常运行时,充电电路对蓄电池34进行充电,直至充满;当输电导线上的电流过低导致输出功率不够时,蓄电池34自动进行供电,从而实现不间断供电。

显示终端2包括处理器21、报警器24、显示器22和存储器23,处理器21分别连接报警器24、显示器22和存储器23,并且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03与各个采集终端1相连接,处理器21采用市售单片机,报警器24采用声音报警器或灯光报警器。显示器22的显示内容首先为所有采集终端1的位置分布地图,当选择地图上某一具体采集终端1后,如图4所示,显示内容变换为所有气象传感器和摄像头105的数据信息,摄像头105采用实时网络直播,并将内容显示在屏幕左上方,风向传感器106数据显示于右上方,下方为gps的定位坐标,温度传感器110、湿度传感器109、气压传感器111、风速传感器107和降雨量传感器108的数据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每个传感器的数据以一小时为单位,从左往右按折线图显示,存储器23储存近半年的所有传感器数据。同时,显示终端2可连接电脑用于分析气象数据,或者连接当地气象中心,同享存储器23中存储的气象数据,使得气象播报的局部数据更加的精准和及时。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