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检测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9553发布日期:2018-11-16 23:2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检测线。

背景技术

现有市售电机检测线均采用平板式输送方式,即电机插板和电机安装在一个输送带传输,操作人员取放电机、以及将电机的电源线插到插板上时需要做弯腰动作,操作极为不便,容易造成操作人员腰肌损伤。此外,电机的电源线较长时,为避免输送中电源线与其他设备发生干扰,需在插线前对电源线进行盘线处理,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可靠性差。

因此,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是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检测线,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检测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同步的电机输送带和插板输送带;

电机输送带,用于沿流水线方向输送电机;

插板输送带,用于沿流水线方向输送与电机的电源线相连接的插板;

其中,电机输送带与插板输送带的高度不同。

可选的,电机输送带与插板输送带的高度差与电机的电源线长度相匹配。

可选的,插板输送带的高度大于电机输送带的高度。

可选的,电机输送带的高度可调节,和/或,插板输送带的高度可调节。

可选的,还包括:老化装置,用于当电机输送带将电机输送到第一工位时,对电机进行老化测试。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电源器,第一电源器与老化装置一一对应配置,用于为对应的老化装置供电。

可选的,还包括:性能检测装置,用于当电机输送带将电机输送到第二工位时,对电机进行性能测试,第二工位位于第一工位的下游。

可选的,性能检测装置的个数为至少2个。

可选的,还包括:噪声检测装置,用于当电机输送带将电机输送到第三工位时,对电机进行噪音测试,第三工位位于第一工位的下游。

可选的,当包括第二工位时,第三工位位于第二工位的下游。

可选的,插板包括进电机构和供电机构;

进电机构,用于接受供电,包括多个设置在插板上的导电盘;

供电机构,用于与电机的电源线相连接。

可选的,当包括老化装置时,老化装置包括检测机构;

检测机构包括导电部件和驱动部件;

导电部件,与导电盘一一对应设置;

驱动部件,与导电部件相连接,所用于控制导电部件与导电盘相接触和相分离。

可选的,当包括性能检测装置时,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

检测机构包括导电部件和驱动部件;

导电部件,与导电盘一一对应设置;

驱动部件,与导电部件相连接,所用于控制导电部件与导电盘相接触和相分离。

可选的,导电部件包括至少2个并联的导电探针。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机检测线,电机输送带和插板输送带的高度不同,所以电机与插板所在的高度也不相同,因此,增加了电机和插板之间的间距,电机上的电源线无需盘绕,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操作人员操作,并且无需设置电机横模定位,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机检测线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电机检测线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机检测线的正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机检测线的右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检测机构与插板的装配图;

图6为图5中检测机构与插板的正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导电部件与导电盘相接触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导电部件与导电盘相分离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检测机构与插板的装配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检测机构与插板的装配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检测机构与插板的装配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检测机构与插板的装配图。

图中附图标记:1、电机输送带;11、电机;2、插板输送带;21、插板;211、进电机构;212、供电机构;3、老化装置;31、检测机构;311、导电部件;3111、导电探针;312、驱动部件;4、性能检测装置;5、噪声检测装置;6、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在现有技术中,用一个输送带输送电机和插板,从而保证电机和插板能够同步传输。操作人员在使用上述电机检测线时,需要将电机的电源线插入插板对应的接头上,一般情况下,输送带的宽度较小,而电机的电源线往往较长,操作人员为了防止电机的电源线与其他设备,例如其他电机的电源线反生干涉,因此需要对电源线进行盘绕处理,将其绕在横模定位上,这一方面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盘绕的电源线容易散开与其他设备发生干涉。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电机检测线,请参看图1-图12,包括:同步输送的电机输送带1和插板输送带2;所述电机输送带1,用于沿流水线方向输送电机11;所述插板输送带2,用于沿所述流水线方向输送与所述电机11的电源线相连接的插板21;其中,所述电机输送带1与所述插板输送带2的高度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输送带1上的电机11与插板输送带2上的插板21一一对应设置,电机11通过电源线与插板21连接,因此设定电机输送带1与插板输送带2同步运动,从而防止在输送过程中电源线从插板21上脱落或者电机11将对应的插板21拉下插板输送带2。电机输送带1与插板输送带2的流动方向相同,均是沿流水线方向,例如可以是图1中从左侧到右侧的方向。电机输送带1和插板输送带2的高度是指各自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由于两者的高度不同,所以电机11与插板21所在的高度也不相同,因此,增加了电机11和插板21之间的间距,电机11上的电源线无需盘绕,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由于电机与插板是竖直高度不同,因此其水平间距可以设置的较小,方便操作人员操作,并且因为所有电机检测项目都是通过对插板供电进行检测,因此对电机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无需设置用于准确定位电机的横模定位,从而降低了成本。可选的,可以包括电控箱6,用于控制电机输送带和/或插拔输送带的运动。可选的,电机输送带和插板输送带的水平位置可调节,电机输送带可以位于插板输送带的正上方或是斜上方。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输送带1与所述插板输送带2的高度差与所述电机的电源线长度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两者之间的高度差可以略小于电机的电源线长度,使得当电机的电源线插入插板时,呈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状态。在输送过程中,电源线不会因为电机11和插板21运动而大幅晃动,从而防止电源线与其他设备,例如另一个电机的电源线相缠绕而发生事故。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插板输送带2的高度大于所述电机输送带1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看图2,因为插板输送带2高于电机输送带1的高度,因此操作人员在插板电机的电源线时,减少弯腰和低头操作,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可选的,电机输送带1的高度与成年人的平均高度相适配。由于插板和电机采用分层同步输送,上层插板,下层摆放电机,使得电源线与电机主体间存在一定高度差,在将电源线端子插于插板上时,电源线自然理直,所以无需进行额外的理线操作,并且摆放电机时,无专用的电机模座定位,在电机不碰撞的情况下可随意摆放,大在减少电机上线操作人员的操作动作和操作难度,操作效率较平板式提升35%以上。可选的,电机输送带1的高度可调节,和/或,插板输送带2的高度可调节,可以通过调节电机输送带1或插板输送带2的转轴的高度,从而调节各自的高度,进而与不同的电机11或插板21相适配。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老化装置3,用于当所述电机输送带1将电机11输送到第一工位时,对所述电机11进行老化测试。电机11的老化性能是衡量电机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设置老化装置3对电机进行老化测试。在插板21流动的路径中设置任一区域,该区域的所有工位即为第一工位,当插板输送到该区域内时,电机输送带和插板输送带暂停,老化装置3可以以电机额定电压的1.3倍为插板供电,并通过插板传导到电机上,持续一定时间,对电机进行高压老化运转测试,从而测定电机的老化性能。可选的,还包括:第一电源器,所述第一电源器与所述老化装置3一一对应配置,用于为对应的所述老化装置供电。即老化装置可以为多个,并配置有单独第一电源器,各个第一电源器彼此互不干涉,独立为对应的老化装置供电,防止电机因运行故障等原因而影响相邻的其他电机,保证各个电机互不干扰。可选的,插板输送带上设置有定位感应器,用于定位第一工位。可选的,还可以包括防护罩,罩设在第一工位上方,防止因电机故障造成危险。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性能检测装置4,用于当所述电机输送带1将所述电机11输送到第二工位时,对所述电机11进行性能测试,所述第二工位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下游。当电机进行了老化测试后,需要对其实际运转的性能进行评价,因此设定性能检测装置4,其可以按照电机额定的电压为处于第二工位的电机的插板供电,从而通过插板对对应的电机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记录在控制系统中。可选的,所述性能检测装置4的个数为至少2个。第二工位也可以是多个,即不同于第一工位所在区域的另一区域为第二工位区,该区域的所有工位都是第二工位,例如可以有两个第二工位,设置于第二工位的个数对应的多个性能检测装置4,这样可以一次检测多个电机的性能,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报警装置,当任一电机的老化测试或性能测试不合格后发出警报。

优选的,还包括:噪声检测装置5,用于当所述电机输送带1将电机11输送到第三工位时,对所述电机11进行噪音测试,所述第三工位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下游。可选的,当包括第二工位时,第三工位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下游。电机经过老化测试和性能测试说明该电机可以正常使用,但在实际实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电机运转时的噪音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噪音测试,在第三工位所在的区域,可以罩设隔音板,将第三工位所在的区域与其他区域相分离,防止在进行噪音测试时被干扰。噪音检测装置例如可以是声音传感器,通过检测电机运行时的声音强度对其进行判断,当声音强度高于第一阈值时为不合格产品。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插板21包括进电机构211和供电机构212;所述进电机构211,用于接受供电,包括多个设置在插板21上的导电盘;所述供电机构212,用于与所述电机11的电源线相连接。进电机构211是接收其他设备对插板供电的组件,供电机构与进电机构电连接,将从进电机构211流入的电流导向与供电机构连接的电机电源线,从而为电机供电。在现有技术中,进电机构211可以是电源插头,在本申请中,将其设置为导电盘,并且导电盘位于插板21的上表面,即远离插板输送带的一面,一方面方便操作人员操作,另一方面因为不采用传统的插拔操作对插板进行供电,因此减少了损耗,延长了插板的使用寿命。可选的,导电盘设置在插板21的上表面,或者在导电盘上开设凹槽,将导电盘设置在凹槽内。优选设置在凹槽内,这样一来,当为导电盘供电时,如果用于供电的装置,例如导电部件,下降与导电盘接触存在水平偏差,将与插板的上表面接触,导致下降的高度不足,从而就可以得知未能与导电盘对准,从而方便操作人员迅速的确定故障原因。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包括老化装置3时,所述老化装置3包括检测机构31;所述检测机构31包括导电部件311和驱动部件312;所述导电部件311,与所述导电盘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驱动部件312,与所述导电部件311相连接,所用于控制所述导电部件311与所述导电盘相接触和相分离。在使用过程中,检测机构与一个插板上的导电盘相接触,然后插板沿流水线方向流动,然后检测机构与另一个插板上的导电盘相接触,进行检测。请参看图5和图6,导电部件311通过与导电盘的一面相接触的方式为插板供电,而不是现有的插拔方式,因此一方面减少了摩擦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直接观察到导电部件与导电盘是否接触成功,提高了可靠性,且便于维修。可选的,当包括性能检测装置4时,所述性能检测装置4包括检测机构31;所述检测机构31包括导电部件311和驱动部件312;所述导电部件311,与所述导电盘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驱动部件312,与所述导电部件311相连接,所用于控制所述导电部件311与所述导电盘相接触和相分离。

优选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部件包括至少2个并联的导电探针3111。通过多个并联的导电探针为插板供电可以提高最大电流,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的特点,以下提出一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通过开发新式结构的电机检测线,创新性的将插板和电机采用输送分层进行输送,即插板放在高层,电机主体放置于底层,通过电控系统使其同步输送。其优点如下:

电源插板和电机采用分层同步输送装置,上层摆放插板,下层摆放电机,使得电源线与电机主体间存在一定高度差,在将电源线端子插于插板上时,电源线自然理直,所以无需进行额外的理线操作,并且摆放电机时,无专用的电机模座定位,在电机不碰撞的情况下可随意摆放,大在减少电机上线的操作动作和操作难度,操作效率较平板式提升35%以上;

由于分层式结构符合人体工学,减少操作人员弯腰动作,有效的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各老化工位电源采用独立控制,各工位互不干扰,电机高压老化效果好;常规性能测试采用两台检测台同时对电机不同项目进行检测,提升了电机检测效率;老化和性能检测线路均采用导电探针连接,通过优化设计,有成本低、可靠性高和维修便捷等优点。

多工位同时老化,具通断冲击功能,并且电机各老化工位电源采用独立控制,各工位互不干扰;采用了分层设计,上层仅作插线板输送,采用小型伺服控制系统进行定位控制即可,下层电机输送带由于电机无需精确定位,该层采用普通皮带式流水线即可,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

在使用本申请提出的电机检测线时,电机上线操作人员从前加工工序取电机放于下层电机输送线内,随后手持电机电源引线在上层插线工装板上插好相应端子,完成插线操作,随后启动线体。

电机随皮带线与相应插线工装板同步移动一定距离后停止,此时该电机流入老化岗位,测试夹下降,将额定的电压加至插线板,该被测电机通电进行高压老化;同时上线操作人员插好下一台被测电机。

当电机通过老化区移动至性能检测岗位时,测试性能检测仪器自动对电机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完成后电脑程序对该工位测试信息进行记忆存储。

随后电机移动至听噪音岗位,此时人机界面会显示该产品检测信息,如有不良品,将进行声光报警,如产品属不良品则由检噪音操作人员取出做好标记,合格电机则进行由检噪音操作人员进行通电检噪音操作,完成后在插线板上拨出电源线端子,电机流出至下一工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机检测线,电机输送带和插板输送带的高度不同,所以电机与插板所在的高度也不相同,因此,增加了电机和插板之间的间距,电机上的电源线无需盘绕,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操作人员操作,并且无需设置横模定位,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