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梁的碰撞仿真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34506发布日期:2019-02-22 20:34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撞梁的碰撞仿真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防撞梁在汽车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主要作用是传递冲击力。防撞梁一般都是装配在车身纵梁上。当车辆受到低速撞击的情况下,防撞梁可以起到减少维修费的作用,在受到高速撞击时,防撞梁可以起到吸收一部分撞击能量,同时可以把撞击力传到后方的连接部位上,让纵梁和乘员舱来承受主要力量。如果乘员舱没有变形,车门可以正常打开,驾驶员能够逃生,证明车辆足够安全。

因此,研究保险杠的耐撞性对提高车辆及行人的碰撞安全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梁的碰撞仿真测试方法,以期实现分析速度快、精度高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撞梁的碰撞仿真测试方法,其中,包括:

创建防撞梁的模块结构树;

在所述结构树中设置设定的参数集;

从所述参数集中选择设定的参数,建立防撞梁的网格模型;

建立防撞梁的碰撞模型;

根据所述碰撞模型,建立碰撞控制参数;

进行碰撞仿真测试。

优选地,所述建立防撞梁的碰撞模型包括:

设置具有设定重量的点,将所述点模拟车体,与所述防撞梁相连;所述设定重量为车体的重量。

优选地,所述建立防撞梁的碰撞模型还包括:

在所述防撞梁的碰撞面设置刚性面;所述刚性面为无限大且静止。

优选地,所述参数集包括零件厚度和零件材料。

优选地,所述碰撞控制参数包括碰撞总能量、系统沙漏能、时间步长和时间步数。

本发明提供的防撞梁的碰撞仿真测试方法解决了通常情况下正常碰撞模拟耗时长、精度不准确以及难以确定防撞钢梁零部件碰撞性能的问题,实现了分析速度快、精度高以及校核结果更直观的突破。

进一步地,通过配重法,利用设定重量的点替代车体,利用刚性面替代现有的刚性壁障,进一步提升了分析速度快和分析精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撞梁的碰撞仿真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创建防撞梁的模块结构树。

利用仿真分析软件,具体可应用hyperwork软件,在其中建立标准校核模块结构树。

s102,在所述结构树中设置设定的参数集。

具体地,在上述结构树中构建模型分析所需的主要参数集。优选地,参数集包括零件厚度和零件材料,还可以包括零件之间的接触关系。

s103,从所述参数集中选择设定的参数,建立防撞梁的网格模型。

防撞梁一般为薄壁化零部件,为了简化分析过程,可先采取抽取中性面的方法进行网格划分。在网格模型划分完成后进行零部件材料类型、厚度等参数的设置。同时,要设置防撞梁系统各个子零部件之间的焊接关系。此时,一个完整的防撞梁模型建立完成。

s104,建立防撞梁的碰撞模型。

建立系统的碰撞模型,需要在防撞梁本身完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与周边碰撞零部件之间的碰撞关系。优选地,首先可以在防撞梁上设置一个刚性面替代实车碰撞中的刚性墙,刚性面优选为无限放大并且是静止的。进一步优选地,可在防撞梁与车体连接的位置用一个具有重量的点模拟实车中的车体部分,初速度模拟为实车碰撞的速度,重量设置为整车的重量,此步骤为配重的过程。

s105,根据所述碰撞模型,建立碰撞控制参数。

碰撞系统模型建立完成后,需要对碰撞过程中输出的参数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可以对系统的碰撞总能量、系统沙漏能、时间步长、时间步数、各种功和作用力进行控制。

通过以上步骤,对碰撞控制的参数进行修改,即可驱动不同类型的防撞梁的仿真分析。以铁质防撞梁为例,只需要对结构树中的模型数据、材料类型及材料特性参数进行更新,即可完成一个完全不同类型防撞梁的碰撞分析。通过参数化,可以快速实现对防撞梁的碰撞分析。

s106,进行碰撞仿真测试。

测试完成后,可在hyperwork保存为ls-dyna可以求解的k文件类型。ls-dyna是整个碰撞模型的求解器,在ls-dyna中即可完成整个碰撞模型的计算。最终按照参数设置中的要求进行参数的输出。为了检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与实车碰撞的有效性及误差性。同时,可以在ls-dyna中对比模拟,以某款车为例,导入实车碰撞视频,对比仿真分析曲线,可以得到本技术涉及的方法准确度更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的碰撞仿真测试方法满足了产品设计过程中仿真的要求,解决了整车状态下的模拟分析工作量大、分析结果不直观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的碰撞仿真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防撞梁的校核。同时通过仿真软件模块化参数化驱动,使得本方法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方便性,能够将分析结果更加直观生动的呈现。

以上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撞梁的碰撞仿真测试方法,包括:创建防撞梁的模块结构树;在所述结构树中设置设定的参数集;从所述参数集中选择设定的参数,建立防撞梁的网格模型;建立防撞梁的碰撞模型;根据所述碰撞模型,建立碰撞控制参数;进行碰撞仿真测试。本发明提供的防撞梁的碰撞仿真测试方法解决了通常情况下正常碰撞模拟耗时长、精度不准确以及难以确定防撞钢梁零部件碰撞性能的问题,实现了分析速度快、精度高以及校核结果更直观的突破。

技术研发人员:吴向东;宋小宁;王耘;刘洪博;马建峰;梅相全;郑明敏;范琼;刘永星;徐超;董野峰;黄亮;王帅;范培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5
技术公布日:2019.0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