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44289发布日期:2019-01-08 20:44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电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鸟嘌呤是一种杂环化合物,其含有稠环嘧啶和咪唑环。鸟嘌呤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是核酸的基本成分和dna分子的4个碱基之一,在生物的遗传和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dna的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轨道具有较高的能级,使其容易发生氧化损伤。在临床医学中,大量的嘌呤类药物被研究用于化学药物治疗,因此,鸟嘌呤的检测在生物分析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检测鸟嘌呤的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色谱法和伏安法等手段。

伏安法测定鸟嘌呤一般选用固体石墨电极、碳糊电极和玻碳电极。纳米金具有催化活性、生物相容性、界面交互性等性质而广泛应用在电极修饰方面,纳米金可以增加电极表面积和电子传递能力。有机染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燃料本身具有共轭π电子结构,有利于在玻碳电极上修饰成膜。将亚甲基蓝和氯金酸形成的复合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可以得到牢固的膜,使得修饰电极具有更大的响应信号,在分析检测中达到更低的检出限。电化学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所需设备简单、检测成本低等突出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原理和思路:玻碳电极用0.3μm的al2o3浆在麂皮上抛光至镜面,在乙醇中超声清洗干净。将配制好的亚甲基蓝-氯金酸复合材料溶液再加入少量nafion溶液混合均匀,用移液枪移取30μl的复合材料溶液滴在电极上均匀平铺,放置自然晾干,得到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电极。在pbs(ph=5.7)溶液中,采用差分常规脉冲伏安法测定鸟嘌呤。线性范围为5.0×10-6~1.0×10-4mol/l,r=0.991,检出限是1.5×10-7mol/l。

制备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具体步骤为:

(1)称取0.0319g亚甲基蓝粉末于小烧杯中,用无水乙醇溶解,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制得亚甲基蓝溶液,量取4ml的亚甲基蓝溶液于10ml烧杯中,加入1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氯金酸溶液和5ml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的乙醇溶液,在40℃恒温水浴锅中水浴加热两个小时,取下冷却后,在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3次,最后在40℃烘箱中烘干,制得亚甲基蓝-氯金酸复合纳米材料,取制得的亚甲基蓝-氯金酸复合纳米材料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获得亚甲基蓝-氯金酸复合纳米材料溶液,备用。

(2)将玻碳电极用氧化铝粉末打磨成镜面,依次用1:1hno3、1:1乙醇溶液、h2o分别超声清洗15分钟,取出洗净后,放入10ml铁氰化钾溶液中,接通三电极系统,在-0.1~0.6v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对玻碳电极活化处理,获得活化玻碳电极。

(3)将步骤(1)配制好的亚甲基蓝-氯金酸复合纳米材料溶液于超声清洗器中震荡一分钟,取下摇匀,重复3~5次,使其均匀分散,再加入1滴nafion溶液混合均匀,制得分散液,用移液枪移取30μl分散液滴涂在步骤(2)获得的活化玻碳电极上均匀平铺,放置自然晾干,观察到电极上面有一层蓝紫色薄膜,即制得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

本发明的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应用于测定鸟嘌呤。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以制得的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pt电极为对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10mlpbs(ph=5.7)溶液中,采用差分常规脉冲伏安法测定鸟嘌呤,扫描范围是0.6~1.0v。线性范围为5.0×10-6~1.0×10-4mol/l,r=0.991,检出限是1.5×10-7mol/l。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亚甲基蓝-氯金酸复合纳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亚甲基蓝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a)和亚甲基蓝-氯金酸复合纳米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b)。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对鸟嘌呤的差分脉冲伏安响应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检测鸟嘌呤的线性方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1)称取0.0319g亚甲基蓝粉末于小烧杯中,用无水乙醇溶解,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乙醇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备用。量取4ml的亚甲基蓝溶液于10ml烧杯中,加入1ml1%的氯金酸溶液,5ml的50%v/v乙醇溶液。在40℃恒温水浴锅中水浴加热两个小时,取下冷却后,在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反复离心洗涤3次,在40℃烘箱中下烘干。取一定量的亚甲基蓝-氯金酸复合纳米材料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备用。

(2)将玻碳电极用氧化铝粉末打磨成镜面,依次用1:1hno3、1:1乙醇溶液、h2o超声清洗15分钟,取出洗净后,放入10ml铁氰化钾溶液中,接通三电极系统,在-0.1v~0.6v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对玻碳电极活化处理。

(3)将配制好的亚甲基蓝-氯金酸复合材料溶液于超声清洗器中震荡一分钟,取下摇匀,重复数次,使其均匀分散,再加入少量nafion溶液混合均匀,用移液枪移取30μl的分散液滴涂在电极上均匀平铺,放置自然晾干,可观察到电极上面有一层蓝紫色薄膜,即为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

以本实施例中制备的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pt电极为对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10mlpbs(ph=5.7)溶液中,采用差分常规脉冲伏安法测定鸟嘌呤,实验参数设置初始电位为0.6v,终止电位为1.0v。分别测定浓度0,5.0×10-6mol/l,1.0×10-5mol/l,1.5×10-5mol/l,2.0×10-5mol/l,2.5×10-5mol/l,3.0×10-5mol/l,3.5×10-5mol/l的鸟嘌呤标准溶液。线性范围为5.0×10-6~3.5×10-4mol/l,r=0.991,检出限是1.5×10-7mol/l。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与本发明构思无实质性差异的各种工艺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先合成亚甲基蓝染料‑氯金酸复合材料,再与Nafion溶液混合滴涂到玻碳电极表面,自然干燥后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得到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在0.1 mol/L的PBS(pH=7)缓冲溶液中,用差分脉冲伏安法,以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对鸟嘌呤检测,结果表明该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对鸟嘌呤有着明显的电化学响应,并且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5.0×10‑6~3.5×10‑5mol/L,r=0.991,检出限是1.5×10‑7mol/L。本发明方法中,亚甲基蓝‑氯金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过程简单,对鸟嘌呤的快速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潘宏程;庞光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0.28
技术公布日:2019.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