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自检回路的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7484发布日期:2019-02-01 18:50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带有自检回路的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互感器极性测试技术领域,是一种带有自检回路的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电需求及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新站验收、保护换型及日常停电定检中都不可避免的进行点极性的工作,从根本上讲,提高点极性的质量,保障一次设备信息的正确采集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电流互感器极性正确与否,既影响继电保护装置能否正确可靠动作,又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监控和事故处理。

传统极性工作原理清晰,好学易懂,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日常完成一次极性工作,需要极性表、试验线、干电池等众多材料,而且在测试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有专人负责监护,无形之中造成更多的人力消耗。而且这种测试方法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测试时用干电池点击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会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二次绕组的毫安表容易损坏。这种依赖于传统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表的极性测试工作效率较低,耗时较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如何改善传统极性测试工具,提高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工作的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自检回路的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测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极性测试装置操作费时费力、施工效率较低、测试耗时长以及无法检测测试设备有效性,造成的测试结果不准确、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测包括电源单元、控制按钮、回路控制开关、指示单元,所述回路控制开关包括联动的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以及与第一动触点配合的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与第二动触点配合的第三静触点和第四静触点,所述指示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电源单元的正极与回路控制开关的第一动触点电连接,控制按钮串联连接在电源单元的正极与回路控制开关的第一动触点之间,电源单元的负极与回路控制开关的第二动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一静触点和第三静触点均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均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第一接线端子电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均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第二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静触点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第一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第四静触点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第二接线端子电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指示单元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上的保护电阻。

上述电源单元为可充电电池。

上述电源单元设置有充电接口。

上述第一发光二极管为绿色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为红色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根据直流法测试电流互感器极性的原理进行设计,在指示单元中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的性能显示测试结果,避免了传统极性表的指示错误情况,测试结果准确性高;为保证检测装置的有效性设置了自检电路用于工作前的装置自身检查,最大限度的减少因装置本身缺陷而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第一动触点,2为第二动触点,3为第一静触点,4为第二静触点,5为第三静触点,6为第四静触点,7为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第一接线端子,8为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第二接线端子,9为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第一接线端子,10为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第二接线端子,v1为电源单元,k1为控制按钮,k2为回路控制开关,d1为第一发光二极管,d2为第二发光二极管,r为保护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带有自检回路的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测装置,包括电源单元v1、控制按钮k1、回路控制开关k2、指示单元,所述回路控制开关k2包括联动的第一动触点1和第二动触点2、以及与第一动触点1配合的第一静触点3和第二静触点4、与第二动触点2配合的第三静触点5和第四静触点6,所述指示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所述电源单元v1的正极与回路控制开关k2的第一动触点1电连接,控制按钮k1串联连接在电源单元v1的正极与回路控制开关k2的第一动触点1之间,电源单元v1的负极与回路控制开关k2的第二动触点2电连接;所述第一静触点3和第三静触点5均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均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第一接线端子9电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第二接线端子10电连接;所述第二静触点4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第一接线端子7电连接,所述第四静触点6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第二接线端子8电连接。

实际使用时,当所述回路控制开关k2切换至第一静触点3和第三静触点5时构成自检回路,当所述回路控制开关k2切换至第二静触点4和第四静触点6时构成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回路。在每次测试电流互感器极性前,进行装置的自检,将回路控制开关k2切换至第一静触点3和第三静触点5,接通自检回路,按下控制按钮k1接通电源单元v1与指示单元电路,电源单元v1给第一发光二极管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供电,若第一发光二极管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同时亮则表示回路及二极管指示灯良好,可进行极性测试。当需要测试电流互感器极性时,将回路控制开关k2切换至第二静触点4和第四静触点6,按下控制按钮k1接通电流互感器一次侧与二次侧回路,根据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观察第一发光二极管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亮灭,若第一发光二极管d1亮且第二发光二极管d2灭,则表示正极电流经过电流互感器从一次侧感应到二次侧,即表示一、二次侧电流流向一致,极性正确;若第二发光二极管d2亮且第一发光二极管d1灭则表示一、二次侧电流流向不一致为反极性。控制按钮k1可选用正泰平头按钮开关np2-ba31自复位常开按钮,按下后瞬间导通并自动恢复断路状态,测试人员按一下控制按钮k1瞬间给指示单元一个瞬时电流即可完成相关的测试功能。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根据直流法测试电流互感器极性的原理进行设计,在指示单元中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的性能显示测试结果,避免了传统极性表的指示错误情况,测试结果准确性高;为保证检测装置的有效性设置了自检电路用于工作前的装置自身检查,最大限度的减少因装置本身缺陷而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带有自检回路的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测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指示单元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上的保护电阻r。在指示单元电路中接入保护电阻r,能防止自检回路造成二极管烧坏的现象,延长带有自检回路的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测装置使用寿命。保护电阻r可选用150欧的线性电阻。

如附图1所示,电源单元v1为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可选用9v镍氢充电电池80毫安时的电池。使用可反复利用的可充电电池节约了工程成本,节能环保。可充电电池可选用9v镍氢充电电池80毫安时规格的电池。

如附图1所示,电源单元v1设置有充电接口。在电源单元v1上设置目前市场上较为普遍接触到的充电接口,方便随时给电池充电,提高工作效率。

如附图1所示,第一发光二极管d1为绿色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d2为红色发光二极管。二极管可选用0.5mm、9v、20毫安的发光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d1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分别用两种不同颜色的二极管,方便测试人员观察。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