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葫芦试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7336发布日期:2018-09-18 21:4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动葫芦试验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试验手动葫芦性能的手动葫芦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手动葫芦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外形尺寸小、携带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和手扳(手拉)力小等优点。它可以进行提升、牵引、下降、降准等作业。若配置特殊装置,不但可以作非直线牵引作业,而且可以很方便的选择合适的操作位置,或以较小吨位的机具成倍的扩大其负载能力,手动葫芦又可以分为手拉葫芦和手扳葫芦两类,这两类手动葫芦体积小,重量轻,都符合市场的需要。对于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手动葫芦,怎么保证检测手动葫芦性能时的人员和设备安全和检测手动葫芦的安全性能就成了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动葫芦试验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葫芦性能试验时发生断裂或损坏对操作人员和设备造成安全隐患以及手动葫芦性能试验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基坑,桁架安装在地表上,手扳驱动器设置在桁架的顶部,手拉驱动器设置在地表上桁架内侧,挂钩设置在桁架顶部中央,控制盒设置在桁架中部一侧,控制盒和手扳驱动器以及手拉驱动器连接,连接杆为金属杆,与桁架垂直设置且焊接在桁架顶部中央,横梁平行于地面设置且垂直的焊接在连接杆上,保护罩挂钩通过焊接在其上的滚轮与横梁滑动连接,保护罩为U形金属板,焊接在保护罩挂钩上,保护罩和保护罩挂钩组成的整体能够沿横梁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基坑内设置下坨,上坨设置在下坨上方,上坨上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圆柱凸块,第一圆柱凸块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吊耳,所述上坨内部中心处开有深孔,第一圆柱凸块内部水平的开有第一通孔,上坨底部开有凹槽,凹槽的其中一个面为球面的四分之一,另外一个平面与深孔的轴向平行,整体为球体的四分之一,下坨上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二圆柱凸块,第二圆柱凸块伸入到第一圆柱凸块内部且其末端开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内径相等且中心轴重合,下坨的上部设置有凸起,凸起的其中一个面为球面的四分之一,另外两个面为互相垂直的平面,整体为球体的四分之一,凸起的下表面与下坨焊接,凸起与凹槽在竖直方向上为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凸起和凹槽的数量至少为4个,第二通孔的数量都至少为2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凸起和凹槽的数量都相等且均为第二通孔数量的2倍。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重坨采用同轴通孔和凸起与凹槽的组合,能够在一次性能试验完成之后不用移动重坨就直接进行下一次性能试验,提升了手动葫芦性能试验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保护罩B-B剖视图;

图3为重坨A-A剖视图;

图4为上坨仰视图;

图5为下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和5所示,一种手动葫芦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6,桁架3安装在地表上,手扳驱动器33设置在桁架3的顶部,手拉驱动器4设置在地表上桁架3内侧,挂钩3设置在桁架3顶部中央,控制盒31设置在桁架3中部一侧,控制盒31和手扳驱动器33以及手拉驱动器4连接,连接杆52为金属杆,与桁架3垂直设置且焊接在桁架3顶部中央,横梁54平行于地面设置且垂直的焊接在连接杆52上,保护罩挂钩51通过焊接在其上的滚轮53与横梁54滑动连接,保护罩5为U形金属板,焊接在保护罩挂钩51上,保护罩5和保护罩挂钩51组成的整体能够沿横梁54滑动。所述基坑6内设置下坨2,上坨1设置在下坨2上方,上坨1上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圆柱凸块15,第一圆柱凸块15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吊耳13,所述上坨1内部中心处开有深孔11,第一圆柱凸块15内部水平的开有第一通孔12,上坨1底部开有凹槽14,凹槽14的其中一个面为球面的四分之一,另外一个平面与深孔11的轴向平行,整体为球体的四分之一,下坨2上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二圆柱凸块21,第二圆柱凸块21伸入到第一圆柱凸块15内部且其末端开有第二通孔22,第一通孔12与第二通孔22的内径相等且中心轴重合,下坨2的上部设置有凸起23,凸起23的其中一个面为球面的四分之一,另外两个面为互相垂直的平面,整体为球体的四分之一,凸起23的下表面与下坨2焊接,凸起23与凹槽14在竖直方向上为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通孔12、凸起23和凹槽14的数量至少为4个,第二通孔22的数量都至少为2个。所述第一通孔12、凸起23和凹槽14的数量都相等且均为第二通孔22数量的2倍。

进行性能试验时,先将上坨1放在下坨2上,控制挂钩32勾住吊耳13,将保护罩5右移,再进行性能试验,这样就能避免试验过程中设备发生断裂或损坏对人员和其他设备造成安全隐患。此时性能试验的重坨为上坨1,试验完毕后,通过挂钩32放下上坨1,由于上坨1下部设置有凹槽14,下坨2上部设置有凸起23,凸起23能够相对凹槽14滑动,凸起23对凹槽14起到限位作用,所以当上坨1放下时,凸起23正好完全置于凹槽14内,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22的轴正好重合。用钢棒穿入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22,此时下坨2和上坨1被钢棒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控制挂钩32勾住吊耳13,上坨1和下坨2同时运动,此时性能试验的重坨为上坨1和下坨2。试验完毕,放下吊耳13,取下钢棒,移开保护罩5。这样在一次性能试验完成之后不用移动重坨就直接进行下一次性能试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