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液与吸液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4527发布日期:2018-11-13 21:43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液与吸液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又称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是一种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测复杂样品中的某种蛋白的方法,其为在凝胶电泳和固相免疫测定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免疫生化技术。免疫印迹常用于鉴定某种蛋白,并能对蛋白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合化学发光检测,可以同时比较多个样品同种蛋白的表达量差异。免疫印迹法通过抗体与附着于固相支持物的靶蛋白所呈现的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行检测,整个过程主要包括:蛋白质的分离、电转移、免疫学检测和信号检测几个部分。在整个测试流程中涉及到清洗液的注入和洗涤废液的排除,且清洗液的浸湿均匀程度及废液排出残液量对整个测试结果有重要影响,

在传统的技术中,针对清洗和洗涤分别设计两个单独模块,且两个模块的驱动方式和液路布局都是相互独立的。因吸液模块和注液模块相互独立,导致其空间局部不够紧凑,结构繁琐,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液与吸液一体装置,其将注液和吸液整合一体化,简化设备的结构,降低成本。

一种注液与吸液一体装置,包括:

机架;

连接在机架上的注液组件;注液组件包括:铰接在机架上的注液固定座和连接在注液固定座上的注液针;以及

连接在机架上的吸液组件;吸液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吸液固定座和连接在吸液固定座上的吸液单元;吸液单元设有吸液针。

上述注液与吸液一体装置,在机架上同时布局注液组件和吸液组件,其中,注液组件上的注液固定座为铰接的方式安装,可以旋转注液固定座以调节注液针的注液角度。而吸液组件则滑动连接在机架上,使得吸液针可以相对机架实现升降动作,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吸液针高度。通过上述设计,使得注液和吸液实现有机整合成一体化结构,简化设备的结构,降低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注液与吸液一体装置还包括:连接吸液组件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连接吸液固定座。通过驱动单元带动吸液组件滑动,实现机械化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单元包括:连接在机架上的驱动元件、连接在机架上的从动带轮、以及连接在驱动元件与从动带轮之间的传动单元;传动单元连接吸液固定座。通过驱动元件转动来带动传动单元动作,从而带动吸液组件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单元还包括:连接驱动元件的位置检测单元;位置检测单元安装在机架上以检测吸液固定座的位置。通过位置检测单元来实现吸液针高度精确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机架上设有滑动连接吸液固定座的导向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注液针为防锈金属针管,其内外表光洁度高,有效减少注液针的管壁挂液,提高注液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吸液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吸液固定座的两端。在吸液时,两个吸液单元分别抵接在样品的两端,解决长度较大的样品条可能存在的左右两侧流动性差而产生的吸不净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吸液固定座连接有吸液板;吸液板与吸液针之间可相对滑动;注液针贯穿吸液板。根据残液情况,可以调节吸液针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吸液单元还包括:连接在吸液板与吸液针之间的弹性件。通过弹性件可以实现吸液板和吸液针之间的弹性滑动连接,在吸液针与样品抵接时起到缓冲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吸液单元还包括:连接在吸液板下侧的支撑座;支撑座套接吸液针。有利于增强吸液针的导向精度和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注液与吸液一体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注液与吸液一体装置中的吸液单元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注液与吸液一体装置;

20-机架,21-支撑立板,22-主固定板,23-连接板,24-导向轨;

30-注液组件,31-注液固定座,32-注液针;

40-吸液组件,41-吸液固定座,42-吸液单元,43-吸液针,44-吸液板,45- 弹性件,46-支撑座,47-挡板,48-螺钉;

50-驱动单元,51-驱动元件,52-从动带轮,53-传动单元,54-位置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的注液与吸液一体装置10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注液与吸液一体装置10包括:机架20、连接在机架20上的注液组件30、以及连接在机架20上的吸液组件40。其中,注液组件30用于注液,吸液组件40用于排废液。在本实施例中,各部件的结构说明如下:

该机架20包括:支撑立板21和连接在支撑立板21一侧的主固定板22。在主固定板22上设有连接板23和导向轨24。其中,连接板23用于铰接注液组件 30,而导向轨24为竖直方向设置且滑动连接吸液组件40。

该注液组件30包括:铰接在机架20的注液固定座31和连接在注液固定座 31上的注液针32。在本实施例中,该注液固定座31通过铰链铰接在连接板23 上。铰接的方式使得注液针32的注液角度可以在竖直平面内进行调节,可根据不同样品长度调整注射角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主固定板22上设置与连接板23滑动连接的辅助滑轨,通过滑动连接板23使得注液针32可以相对机架 20实现升降动作,可以根据工序来调动注液针32工作。此外,注液针32为防锈金属针管,其内外表光洁度高,有效减少注液针32的管壁挂液,提高注液精度。

该吸液组件40包括:滑动连接在机架20上的吸液固定座41和连接在吸液固定座41上的吸液单元42。如图2所示,吸液单元42包括:吸液针43、连接吸液固定座41的吸液板44、连接在吸液板44与吸液针43之间的弹性件45、以及连接在吸液板44一面且套接吸液针43的支撑座46。其中,注液针32贯穿吸液板44且穿设在支撑座46中,并且吸液针43与吸液板44之间可相对滑动,根据残液情况,可以调节吸液针43的位置。通过弹性件45可以实现吸液板44 和吸液针43之间的弹性滑动连接,在吸液针43与样品抵接时起到缓冲作用。支撑座46增强吸液针43的导向精度。在本实施例中,在吸液针43远离支撑座 46的一端还套接一块挡板47,而吸液板44背离支撑座46的一面设置一根垂直于吸液板44设置的螺钉48。弹性件45为套接在螺母上的缓冲弹簧并且位于螺母的头部和挡板47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弹性件45也可以是弹性塑胶块,又或者是弹片)。而吸液针43套接支撑座46的一端为针头端,当吸液针43的针头端抵接到样品时,在弹性件45的作用下,吸液板44依然可以下降一段距离,此时吸液针43向上回缩,同时在弹性件45的作用下,保证吸液针43的针头端与样品之间抵接的紧密性,降低残液量。在本实施例中,吸液单元4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吸液固定座41的两端。在吸液时,两个吸液单元42分别抵接在样品的两端,解决长度较大的样品可能存在的左右两侧流动性差而产生的吸不净问题,保证了样品残液量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该注液与吸液一体装置10还包括:连接吸液组件40的驱动单元50,驱动单元50连接吸液固定座41以通过带动吸液组件40滑动,实现机械化调节。其中,驱动单元50包括:连接在机架20上的驱动单元51、连接在机架20上的从动带轮52、以及连接在驱动单元51与从动带轮52之间的传动单元53。传动单元53连接吸液固定座41。通过驱动元件51转动来带动传动单元53动作,从而带动吸液组件40滑动。此外,为了实现精确和吸液针高度调节,驱动单元50还可以包括:连接驱动元件51的位置检测单元54,位置检测单元54安装在机架20上以检测吸液固定座41的位置。

工作原理说明:

注液过程:通过外接的隔膜泵对注液针32提供清洗液,通过调节注液固定座31与连接板23之间铰接的角度以实现注液角度的调节,根据样品的长度可以调整注液角度,有利于样品在清洗液中侵湿均匀,提高工作效率。

吸液过程:在驱动单元50的带动下吸液固定座41进行升降运动,而吸液固定座41的位置通过位置检测单元54反馈控制,当吸液针43抵达样品下端后,吸液固定座41继续下降一段距离,使得吸液针43能完全接触样品底部,此时,吸液针43被顶起,弹性件45被压缩,在弹性件45的反作用力下,吸液针43 紧贴样品底部,有效减少样品上的残液量,同时,在吸液固定座41的两端分别设置了一个吸液单元42,解决长度较大的样品可能存在的左右两侧液体流动性差而产生的吸不净问题,使得吸液更加彻底,并且吸液速度更快,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注液与吸液一体装置10,在机架20上同时布局注液组件30和吸液组件40,其中,注液组件30上的注液固定座31为铰接的方式安装,可以旋转注液固定座31以调节注液针32的注液角度。而吸液组件40则滑动连接在机架20 上,使得吸液针43可以相对机架20实现升降动作,可以根据工序来调动吸液针43工作。通过上述设计,使得注液和吸液实现有机整合成一体化结构,简化设备的结构,降低成本。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