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度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5965发布日期:2018-09-14 22:1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度检具。



背景技术:

现在一些球笼加工厂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球节壳体内腔与杆部的同轴度偏离技术要求,导致后续无法加工或返工,特别是长杆壳体尤为明显。但由于壳体内腔成均布三柱槽形,现有测量手段很难快速准确地测量出内球节壳体内腔与杆部的同轴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内球节壳体内腔与杆部的同轴度难以测量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同轴度检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轴度检具,所述同轴度检具所检测的工件包括工件本体和杆部,所述工件本体具有向内凹陷的内腔,所述杆部与所述工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内腔的中心轴与所述杆部的中心轴沿同一方向延伸,所述同轴度检具包括支撑体、底座和百分表,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块和多个配合部,多个所述配合部设置于所述支撑块的外周面,多个所述配合部与所述工件本体的内腔的内表面相配合,多个所述配合部以所述支撑块的中心轴为旋转对称中心;所述支撑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体以所述支撑块的中心轴为转动轴在所述底座上转动;所述百分表的测量杆的轴线与所述支撑块的中心轴相垂直,当所述工件的内腔套在所述支撑块上时,所述百分表的测量杆的头部与所述杆部的外周面相接触。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支撑体施加旋转力,使支撑体以支撑块的中心轴为转动轴在底座上转动,通过百分表上的数字变化,可得知内腔的中心轴与杆部的中心轴之间的同轴度,因此,通过上述同轴度检具可以测量内球节壳体内腔与杆部的同轴度。

较佳地,所述支撑块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导向孔,多个所述配合部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导向孔内,所述配合部在所述导向孔内移动,所述导向孔的轴线与所述支撑块的中心轴相垂直。

在本技术方案中,导向孔在配合部的伸缩过程中,起到导向的作用。

较佳地,所述支撑体还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配合部相连接并带动所述配合部移动,所述配合部能在凸出至所述支撑块的外周面外、缩回至所述支撑块的外周面内这两个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工件的工件本体扣在支撑块上后,配合部伸出并压在内腔的内周面上,保证工件与支撑块的相对固定。而在工件安装或卸除的过程中,配合部缩回至支撑块内,以方便工件安装或卸除。

较佳地,所述支撑体的中间设有伸入至所述支撑块内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所述支撑块的中心轴的方向设置;所述操作部包括手柄、连接杆、复位件,所述连接杆同轴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连接杆伸入至所述支撑块内的端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导轨,多个所述配合部逐一安装于多个所述导轨上,所述配合部能沿所述导轨滑动,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块的中心轴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复位件对所述连接杆始终施加一作用力,所述复位件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所述导轨向所述支撑块的中心轴靠近的方向一致,所述手柄能带动所述连接杆在所述安装孔内沿与所述复位件的作用力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手柄不受力的状态下,复位件始终对连接杆施加一作用力,使配合部位于导轨离连接杆的中心轴较远的一端,这样配合部能凸出至支撑块的外周面外,并能对待测量工件的内腔的内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在需要将配合部缩回时,施加作用力于手柄,通过手柄带动连接杆沿与复位件的作用力相反的方向移动,使配合部在导轨上移动至离连接杆的中心轴较近的位置,使配合部能缩回至支撑块的外周面内。

较佳地,所述导轨向所述支撑块的顶面延伸的同时逐步靠近所述支撑块的中心轴,所述复位件的作用力的方向指向所述支撑块的顶面。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连接杆向下移动时,配合部能缩回至支撑块的外周面内。

较佳地,所述连接杆的外周面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相对于所述支撑块的中心轴横向设置,所述手柄具有伸入端和操作端,所述伸入端伸入所述连接槽中,所述手柄还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伸入端和所述操作端之间,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支撑块的中心轴相垂直。

在本技术方案中,手柄的操作端转动时,连接杆能在安装孔内移动。

较佳地,所述复位件包括至少一个复位弹簧,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面,所述连接杆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面,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抵接在所述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之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复位弹簧作为复位件,始终对连接杆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保证连接杆的初始位置。

较佳地,所述同轴度检具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支撑体的外周面固定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转盘,即可实现转盘的转动。

较佳地,所述同轴度检具还包括至少一个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底座之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轴承的作用是保证支撑体与底座的同轴度,以及方便支撑体的转动。

较佳地,所述支撑体还包括若干顶杆,若干所述顶杆均匀设置于所述支撑块的顶面上,若干所述顶杆的端部与所述工件的内腔的端面相接触。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工件的工件本体扣在支撑块上时,通过设置顶杆,顶杆的端部能与工件的内腔的端面相接触,使工件的定位更加准确。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同轴度检具,将工件安装于支撑体上,并将使百分表的测量杆的头部与工件的杆部的外周面相接触,转动支撑体,通过百分表上的数字变化,可得知工件内腔的中心轴与杆部的中心轴之间的同轴度,测量方法简单,测量结果准确,特别适用于内球节或类似内球节的形状的零件的同轴度的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同轴度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同轴度检具所检测的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同轴度检具检测图2所示的工件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同轴度检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同轴度检具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同轴度检具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同轴度检具100

支撑体1

支撑块11

导向孔111

顶面112

配合部12

操作部13

手柄131

伸入端1311

操作端1312

转动轴1313

连接杆132

第二限位面1321

连接槽1322

导轨1323

中间段1324

容纳腔1325

复位件133

第一复位弹簧1331

第二复位弹簧1332

安装孔14

第一限位面141

顶杆15

底座2

百分表3

测量杆31

头部32

转盘4

轴承5

支撑柱6

摇臂7

工件200

工件本体201

杆部202

内腔2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同轴度检具100的一实施例。同轴度检具100 所检测的工件200如图2所示,工件200包括工件本体201和杆部202,工件本体201具有向内凹陷的内腔203,杆部202与工件本体201固定连接,内腔203的中心轴与杆部202的中心轴沿同一方向延伸。工件200可以是内球节,也可以是类似内球节的形状的零件。

如图1、图4至图6所示,同轴度检具100包括支撑体1、底座2和百分表3,支撑体1包括支撑块11和多个配合部12,多个配合部12设置于支撑块11的外周面,多个配合部12与工件本体201的内腔203的内表面相配合,多个配合部12以支撑块11的中心轴为旋转对称中心;支撑体1安装在底座2上,支撑体1以支撑块11的中心轴为转动轴在底座2上转动;百分表3的测量杆31的轴线与支撑块11的中心轴相垂直,当工件200的内腔203 套在支撑块11上时,百分表3的测量杆31的头部32与杆部202的外周面相接触。

如图3所示,在测量时,工件200的工件本体201扣在支撑块11上,多个配合部12与工件本体201的内腔203的内表面相接触,使工件200的位置固定。此时,百分表3悬挂在支撑体1的侧面,百分表3的测量杆31 的头部32与杆部202的外周面相接触。对支撑体1施加旋转力,使支撑体1 以支撑块11的中心轴为转动轴在底座2上转动,通过百分表3上的数字变化,可得知内腔203的中心轴与杆部202的中心轴之间的同轴度。因此,通过上述同轴度检具100可以测量内球节壳体内腔与杆部的同轴度。

当工件200的内腔203为均布三柱槽时,支撑块11的外周面也大致呈均布三柱槽,多个配合部12均匀分布在支撑块11的外周面上。如图1所示,配合部12的数量为六个,分别位于支撑块11的外周面的三个面上,这样使工件200的工件本体201扣在支撑块11上时,内腔203的中心轴与支撑块 11的中心轴相重合。

如图4所示,支撑体1还包括操作部13,操作部13与配合部12相连接并带动配合部12移动,配合部12能在凸出至支撑块11的外周面外、缩回至支撑块11的外周面内这两个状态之间切换。在工件200的工件本体201 扣在支撑块11上后,配合部12伸出并压在内腔203的内周面上,保证工件 200与支撑块11的相对固定。而在工件200安装或卸除的过程中,配合部 12缩回至支撑块11内,以方便工件200安装或卸除。

如图6所示,支撑块11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导向孔111,多个配合部 12对应设置于多个导向孔111内,配合部12在导向孔111内移动,导向孔 111的轴线与支撑块11的中心轴相垂直。导向孔111,在配合部12的伸缩过程中,起到导向的作用。

如图4所示,支撑体1的中间设有伸入至支撑块11内的安装孔14,安装孔14沿支撑块11的中心轴的方向设置。而操作部13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操作部13包括手柄131、连接杆132、复位件133,连接杆132同轴设置于安装孔14内,连接杆132伸入至支撑块11内的端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导轨1323,多个配合部12逐一安装于多个导轨1323上,配合部12 能沿导轨1323滑动,导轨1323的延伸方向与支撑块11的中心轴之间形成夹角,复位件133对连接杆132始终施加一作用力,复位件133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导轨1323向支撑块11的中心轴靠近的方向一致,手柄131能带动连接杆132在安装孔14内沿与复位件133的作用力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手柄131不受力的状态下,复位件133始终对连接杆132施加一作用力,使配合部12位于导轨1323离连接杆132的中心轴较远的一端,这样配合部12能凸出至支撑块11的外周面外,并能对内腔203的内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在需要将配合部12缩回时,施加作用力于手柄131,通过手柄131 带动连接杆132沿与复位件133的作用力相反的方向移动,使配合部12在导轨1323上移动至离连接杆132的中心轴较近的位置,使配合部12能缩回至支撑块11的外周面内。

其中,如图4所示,导轨1323向支撑块11的顶面112延伸的同时逐步靠近支撑块11的中心轴,复位件133的作用力的方向指向支撑块11的顶面 112。这样,当连接杆132向下移动时,配合部12能缩回至支撑块11的外周面内。

手柄131与连接杆132之间的一种具体的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连接杆 132的外周面上设有连接槽1322,连接槽1322相对于支撑块11的中心轴横向设置,手柄131具有伸入端1311和操作端1312,伸入端1311伸入连接槽 1322中,手柄131还设有转动轴1313,转动轴1313位于伸入端1311和操作端1312之间,转动轴1313的轴线与支撑块11的中心轴相垂直。

手柄131的操作端1312转动时,连接杆132能在安装孔14内移动。当导轨1323向支撑块11的顶面112延伸的同时逐步靠近支撑块11的中心轴 (即如图4和图6所示的延伸方向)时,手柄131的操作端1312向上抬起,使手柄131的伸入端1311向下按压连接槽1322,从而使连接杆132向下移动,配合部12能缩回至支撑块11的外周面内。

如图5至图6所示,复位件133包括第一复位弹簧1331和第二复位弹簧1332,第一复位弹簧1331套在连接杆132的中间,第二复位弹簧1332 位于连接杆132的端部。安装孔14的内周面设有沿径向延伸的两个第一限位面141,连接杆132设有沿径向延伸的两个第二限位面1321。

其中,如图6所示,相对于第一复位弹簧1331,连接杆132的中部具有较细的中间段1324,中间段1324与安装孔14之间形成容纳第一复位弹簧 1331的容纳空间,第一复位弹簧1331套在中间段1324上,第一限位面141 从安装孔14的内周面沿径向向内延伸,第二限位面1321为中间段1324的上端面,第一复位弹簧1331的两端抵接在第一限位面141、第二限位面1321 之间。

而,如图5所示,相对于位于连接杆132的端部的第二复位弹簧1332,连接杆132的端部形成容纳第二复位弹簧1332的容纳腔1325,第二复位弹簧1332安装于容纳腔1325内,第一限位面141为安装孔14的端面,第二限位面1321为容纳腔1325的端面,第二复位弹簧1332的两端抵接在第一限位面141、第二限位面1321之间。

如图1和图4所示,为了方便支撑体1的转动,同轴度检具100还包括转盘4,转盘4与支撑体1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转盘4,即可实现转盘4的转动。

如图4所示,同轴度检具100还包括两个轴承5,轴承5安装在支撑体 1与底座2之间。轴承5的作用是保证支撑体1与底座2的同轴度,以及方便支撑体1的转动。

如图1和图4所示,支撑体1还包括若干顶杆15,若干顶杆15均匀设置于支撑块11的顶面112上,若干顶杆15的端部与工件200的内腔203的端面相接触。当工件200的工件本体201扣在支撑块11上时,通过设置顶杆15,顶杆15的端部能与工件200的内腔203的端面相接触,使工件200 的定位更加准确。

如图1所示,底座2上竖直设置有支撑柱6,支撑柱6上固定有摇臂7,百分表3固定在摇臂7上。摇臂7可以调节在支撑柱6上的高度及角度,使百分表3的测量杆31的轴线与支撑块11的中心轴保持垂直。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