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灯试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5290发布日期:2018-08-29 00:00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撞灯试验器。



背景技术:

防撞灯(anti-collision light)是飞机航行灯系统的组成部分,一般使用红色高频闪光灯,在飞机机身的顶部和底部各设置一个。防撞灯的作用是提醒附近的人员和车辆飞机发动机正在运转状态中,注意与飞机保持安全距离。目前所用到的防撞灯一般缺少有效的试验检测装置,一般仅在防撞灯制造厂中对其数据进行详细的检测,而一旦出厂,则其质量好坏仅通过接入电源后是否点亮进行判断,该种判断方式不够全面,导致飞机所用到的防撞灯的差别可能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撞灯试验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防撞灯试验器,包括:

暗箱,所述暗箱的左侧设置有密封拉板,顶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条形透光口;

直线导向限位机构,所述直线导向限位机构沿左右方向安装于所述暗箱内部,其活动部与所述密封拉板固定连接;

活动封光板,所述活动封光板为沿左右方向布置且与所述条形透光口相匹配的长条形结构,其安装在所述透光口并可沿左右方向滑动,其顶面左部设置有指针;

刻度尺,所述刻度尺通过支撑架安装于所述暗箱的顶部,其沿左右方向布置,所述指针指向所述刻度尺的刻度线;

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暗箱的右侧,其感应端伸入所述暗箱内部,其光信号输出端位于所述暗箱外部;

防撞灯电源插座Ⅰ,所述防撞灯电源插座Ⅰ固定在所述暗箱的右侧,其具有左右两个电源插接端,其中左电源插接端伸入所述暗箱内且右电源插接端伸至所述暗箱外部;

用于支撑防撞灯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水平布置并位于所述条形透光口的正下方,其左部通过支杆与所述密封拉板固定连接,其右部通过线缆管连接有中间电源插头,所述中间电源插头正对所述防撞灯电源插座Ⅰ的左电源插接端,所述支撑环内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防撞灯的弹性卡环、用于与防撞灯的电源插头插接的防撞灯电源插座Ⅱ,所述防撞灯电源插座Ⅱ通过贯穿所述线缆管的线缆与所述中间电源插头电连接。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拉板与所述暗箱通过螺钉固定,且它们之间挤压有黑色的弹性密封层。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直线导向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暗箱内并沿左右方向布置的滑轨,卡装在所述滑轨内并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滑杆,所述滑杆的左端头作为所述直线导向限位机构的活动部并与所述密封拉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封光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条形透光口的长度,其宽度大于所述条形透光口的宽度,其顶面右部设置有用于把手的竖直凸板。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光敏传感器与所述暗箱之间的衔接缝隙、所述防撞灯电源插座Ⅰ与所述暗箱之间的衔接缝隙均通过暗色密封胶填充密封。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支杆、所述防撞灯电源插座Ⅱ、所述线缆管、所述中间电源插头、所述防撞灯电源插座Ⅰ均共用一条经过所述支撑环直径线的中轴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试验器利用活动封光板在暗箱的条形透光口的移动来实现环境光的强弱调节,利用指针与直尺配合实现活动封光板移动量的判断,利用防撞灯电源插座为防撞灯供电,利用光敏传感器检测暗箱内的光强度并传输给外部信号处理装置进行分析,试验器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而且能够检测防撞灯在不同环境光的条件下的发光数据,可较好的保证所购入的防撞灯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撞灯试验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固定防撞灯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暗箱,2-条形透光口,3-活动封光板,4-直尺,5-指针,6-支杆,7-光敏传感器,8-密封拉板,9-防撞灯电源插座Ⅰ,10-中间电源插头,11-线缆管,12-防撞灯电源插座Ⅱ,13-支撑环,14-防撞灯,15-直线导向限位机构,16-弹性密封层,17-弹性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结构:

暗箱1,暗箱1的左侧设置有密封拉板8,顶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条形透光口2;

直线导向限位机构15,直线导向限位机构15沿左右方向安装于暗箱1内部,其活动部与密封拉板8固定连接;

活动封光板3,活动封光板3为沿左右方向布置且与条形透光口2相匹配的长条形结构,其安装在透光口并可沿左右方向滑动,其顶面左部设置有指针5;

刻度尺,刻度尺通过支撑架安装于暗箱1的顶部,其沿左右方向布置,指针5指向刻度尺的刻度线;

光敏传感器7,光敏传感器7固定在暗箱1的右侧,其感应端伸入暗箱1内部,其光信号输出端位于暗箱1外部;

防撞灯14电源插座Ⅰ9,防撞灯14电源插座Ⅰ9固定在暗箱1的右侧,其具有左右两个电源插接端,其中左电源插接端伸入暗箱1内且右电源插接端伸至暗箱1外部;

用于支撑防撞灯14的支撑环13,支撑环13水平布置并位于条形透光口2的正下方,其左部通过支杆6与密封拉板8固定连接,其右部通过线缆管11连接有中间电源插头10,中间电源插头10正对防撞灯14电源插座Ⅰ9的左电源插接端,支撑环13内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防撞灯14的弹性卡环17、用于与防撞灯14的电源插头插接的防撞灯14电源插座Ⅱ12,防撞灯14电源插座Ⅱ12通过贯穿线缆管11的线缆与中间电源插头10电连接。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密封拉板8与暗箱1通过螺钉固定,且它们之间挤压有黑色的弹性密封层16,该结构便于拆装,且能够避免密封拉板8安装缝隙漏光。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直线导向限位机构15包括固定在暗箱1内并沿左右方向布置的滑轨,卡装在滑轨内并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滑杆,滑杆的左端头作为直线导向限位机构15的活动部并与密封拉板8固定连接,该直线导向限位机构15为现有技术,运用于本专利中,可以保证密封拉板8运动运动轨迹恒定,保证防撞灯14能够移动到位,保证中间电源接头能够与防撞灯14电源插座Ⅰ9实现精准对接。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活动封光板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条形透光口2的长度,其宽度大于条形透光口2的宽度,其顶面右部设置有用于把手的竖直凸板,该结构确保活动封光板3可将条形透光口2完全堵住。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光敏传感器7与暗箱1之间的衔接缝隙、防撞灯14电源插座Ⅰ9与暗箱1之间的衔接缝隙均通过暗色密封胶填充密封,以防止漏光。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支杆6、防撞灯14电源插座Ⅱ12、线缆管11、中间电源插头10、防撞灯14电源插座Ⅰ9均共用一条经过支撑环13直径线的中轴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防撞灯14电源插座Ⅰ9接入电源,将光敏传感器7接入光信号处理分析装置;

拉动密封拉板8,使得支撑环13露出在暗箱1外部,将防撞灯14放置在支撑环13上,并利用弹性卡环17将其卡住,将防撞灯14的电源插头插接在防撞灯14电源插座Ⅱ12,然后推动密封拉板8,将防撞灯14密封在暗箱1内,在推动到位后,中间电源插头10插接在防撞灯14电源插座Ⅰ9上,从而使得防撞灯14接通电源;

将活动封光板3向右滑动,使得条形透光口2的敞开部逐渐增大,透入暗箱1内的光线逐渐增强,在此过程中,光敏传感器7检测综合光信号,并将其传输给光信号处理分析装置进行处理和分析;

指针5在直尺4上指示出来的刻度能够表达出条形透光口2露出部分的大小,可将该数据进行记录并配合光信号处理分析装置进行综合分析;

以一个标准防撞灯14为基准,检测不同的防撞灯14,所分析出来的结果与标准防撞灯14相比,如果相似,则认为合格,如果差异过大,则认为不合格。

按照上述实施方式,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