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粉尘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0019发布日期:2018-12-07 21:5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粉尘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粉尘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钢、铁、合金、有色金属、水泥、矿石、玻璃及其它材料中碳、硫两元素的质量分数。是集光、机、电、计算机、分析技术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测量范围宽、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等特点。

在对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日常使用与维护保养中,每天在仪器未打开电源前或分析一定数量的样品后,需清扫一次过滤网及整个炉腔,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应清洗过滤网一次,清扫、清洗需要将过滤网从装置中取出,需要拔下气管、拧开紧固件、取出压板上端的所有件等等,清理完毕后再按原步骤倒装回去,可谓是相当的费时费力,如分析式样粉尘较大时,清扫的次数须更加频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粉尘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过滤网快速、便捷、简单的拆装,省时省力,大大提升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粉尘过滤装置,包括筒体和筒盖,筒体和筒盖相互匹配,筒体和筒盖之间铰接并且筒盖可绕连接处旋转,筒盖上设置有搭扣并可与筒体扣紧,筒体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筒体底面上开设有出气口,筒体内放置有过滤网并且过滤网将筒体内部分割为两个独立的空间,进气口与出气口分别与上述两个独立空间直接连通,进气口位于筒体侧壁下部并且进气方向与筒体内壁相切。

在本实用新型中,气体与粉尘的混合物从进气口进入筒体,进入的气流在筒体内沿筒壁螺旋上升,气体中的一部分粉尘沿筒壁落下,类似于旋风筒的功能,使过滤网的负担降低,过滤效率大大提升,然后气体再经过过滤网的过滤,干净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当需要对过滤网进行清洁时,打开连接筒盖与筒体的搭扣,翻开筒盖,将过滤网取出,清洁后再放入,然后关闭筒盖,扣紧搭扣,完成维护。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过滤网为圆筒形,其上下底面分别与筒盖和筒体底面相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筒体、筒盖与过滤网相接处均开设有O形槽,所述O形槽大小与过滤装置两底面相匹配。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两个O形槽内均嵌有第一密封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筒体和筒盖相接的面上均开设有与筒体口径相等的凹槽,该凹槽内嵌有第二密封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过滤网为HEPA高效过滤网。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筒盖在下,筒体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过滤网快速、便捷、简单的拆装,省时省力,大大提升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网为圆筒形,其上下底面分别与筒盖和筒体底面相接,立体设置的过滤网表面积大于平面设置的过滤网,其上能吸附的粉尘更多,更加能够保障过滤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筒体、筒盖与过滤网相接处均开设有O形槽,所述O形槽大小与过滤装置两底面相匹配,过滤网的两底面可以卡装在O形槽中,使过滤网在装配时定位更简单;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O形槽内均嵌有第一密封圈,O形槽与第一密封圈之间、过滤网与第一密封圈之间紧密贴合,防止粉尘从O形槽与过滤网之间的间隙处通过,进一步保障过滤效果;

(5)本实用新型通过筒体和筒盖相接的面上均开设有与筒体口径相等的凹槽,该凹槽内嵌有第二密封圈,筒体与第二密封圈之间、筒盖与第二密封圈之间紧密贴合,防止外界的粉尘从筒体与筒盖之间的间隙进入筒体,也防止筒体内待测气体从间隙处逃逸,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6)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网为HEPA高效过滤网,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中文意思为高效空气过滤器,达到HEPA标准的过滤网,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有效率达到99.7%,HEPA网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是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最有效的过滤媒介;

(7)本实用新型通过筒盖在下,筒体在上,在打开筒盖取出过滤网时,由于开口朝下,能使最少的粉尘进入筒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2筒盖,3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5进气口,6出气口,7搭扣,8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粉尘过滤装置,包括筒体1和筒盖2,筒体1和筒盖2相互匹配,筒体1和筒盖2之间铰接并且筒盖2可绕连接处旋转,筒盖2上设置有搭扣7并可与筒体1扣紧,筒体1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5,筒体1底面上开设有出气口6,筒体1内放置有过滤网8并且过滤网8将筒体1内部分割为两个独立的空间,进气口5与出气口6分别与上述两个独立空间直接连通,进气口5位于筒体1侧壁下部并且进气方向与筒体1内壁相切。

在本实施例中,气体与粉尘的混合物从进气口5进入筒体1,进入的气流在筒体1内沿筒壁螺旋上升,气体中的一部分粉尘沿筒壁落下,类似于旋风筒的功能,使过滤网8的负担降低,过滤效率大大提升,然后气体再经过过滤网8的过滤,干净的气体从出气口6排出,当需要对过滤网8进行清洁时,打开连接筒盖2与筒体1的搭扣7,翻开筒盖2,将过滤网8取出,清洁后再放入,然后关闭筒盖2,扣紧搭扣7,完成维护。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过滤网8快速、便捷、简单的拆装,省时省力,大大提升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参见图1,一种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粉尘过滤装置,包括筒体1和筒盖2,筒体1和筒盖2相互匹配,筒体1和筒盖2之间铰接并且筒盖2可绕连接处旋转,筒盖2上设置有搭扣7并可与筒体1扣紧,筒体1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5,筒体1底面上开设有出气口6,筒体1内放置有过滤网8并且过滤网8将筒体1内部分割为两个独立的空间,进气口5与出气口6分别与上述两个独立空间直接连通,进气口5位于筒体1侧壁下部并且进气方向与筒体1内壁相切。

过滤网8为圆筒形,其上下底面分别与筒盖2和筒体1底面相接。通过过滤网8为圆筒形,其上下底面分别与筒盖2和筒体1底面相接,立体设置的过滤网表面积大于平面设置的过滤网,其上能吸附的粉尘更多,更加能够保障过滤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筒体1、筒盖2与过滤网8相接处均开设有O形槽,所述O形槽大小与过滤装置两底面相匹配。通过筒体1、筒盖2与过滤网8相接处均开设有O形槽,所述O形槽大小与过滤装置两底面相匹配,过滤网8的两底面可以卡装在O形槽中,使过滤网8在装配时定位更简单。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两个O形槽内均嵌有第一密封圈3。通过两个O形槽内均嵌有第一密封圈3,O形槽与第一密封圈3之间、过滤网8与第一密封圈3之间紧密贴合,防止粉尘从O形槽与过滤网8之间的间隙处通过,进一步保障过滤效果。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参见图1,一种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粉尘过滤装置,包括筒体1和筒盖2,筒体1和筒盖2相互匹配,筒体1和筒盖2之间铰接并且筒盖2可绕连接处旋转,筒盖2上设置有搭扣7并可与筒体1扣紧,筒体1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5,筒体1底面上开设有出气口6,筒体1内放置有过滤网8并且过滤网8将筒体1内部分割为两个独立的空间,进气口5与出气口6分别与上述两个独立空间直接连通,进气口5位于筒体1侧壁下部并且进气方向与筒体1内壁相切。

筒体1和筒盖2相接的面上均开设有与筒体1口径相等的凹槽,该凹槽内嵌有第二密封圈4。通过筒体1和筒盖2相接的面上均开设有与筒体1口径相等的凹槽,该凹槽内嵌有第二密封圈4,筒体1与第二密封圈4之间、筒盖2与第二密封圈4之间紧密贴合,防止外界的粉尘从筒体1与筒盖2之间的间隙进入筒体1,也防止筒体1内待测气体从间隙处逃逸,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4:

参见图1,一种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粉尘过滤装置,包括筒体1和筒盖2,筒体1和筒盖2相互匹配,筒体1和筒盖2之间铰接并且筒盖2可绕连接处旋转,筒盖2上设置有搭扣7并可与筒体1扣紧,筒体1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5,筒体1底面上开设有出气口6,筒体1内放置有过滤网8并且过滤网8将筒体1内部分割为两个独立的空间,进气口5与出气口6分别与上述两个独立空间直接连通,进气口5位于筒体1侧壁下部并且进气方向与筒体1内壁相切。

过滤网8为HEPA高效过滤网。通过过滤网8为HEPA高效过滤网,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中文意思为高效空气过滤器,达到HEPA标准的过滤网,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有效率达到99.7%,HEPA网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是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最有效的过滤媒介。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参见图1,一种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粉尘过滤装置,包括筒体1和筒盖2,筒体1和筒盖2相互匹配,筒体1和筒盖2之间铰接并且筒盖2可绕连接处旋转,筒盖2上设置有搭扣7并可与筒体1扣紧,筒体1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5,筒体1底面上开设有出气口6,筒体1内放置有过滤网8并且过滤网8将筒体1内部分割为两个独立的空间,进气口5与出气口6分别与上述两个独立空间直接连通,进气口5位于筒体1侧壁下部并且进气方向与筒体1内壁相切。

筒盖2在下,筒体1在上。通过筒盖2在下,筒体1在上,在打开筒盖2取出过滤网8时,由于开口朝下,能使最少的粉尘进入筒体1内。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