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四氯化钛溶液取样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9003发布日期:2018-12-07 21:48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高精度四氯化钛溶液取样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精度四氯化钛溶液取样瓶。



背景技术:

四氯化钛,或氯化钛(IV),是化学式为TiCl4的无机化合物。四氯化钛是生产金属钛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室温下,四氯化钛为无色液体,并在空气中发烟,生成二氧化钛固体和盐酸液滴的混合物。精四氯化钛生产中,为了分析各工序生产过程,控制工艺参数,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需对四氯化钛进行取样。

目前,国内精四氯化钛生产厂家一般采用一个引流管、一个取样瓶对四氯化钛进行取样,这种取样方式会导致四氯化钛和空气接触,发生反应,进而影响采样精度,影响检测结果。在专利号为: CN201220715320.1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精四氯化钛生产密闭取样装置,它虽然避免了空气进入采样瓶,但是采样瓶中固有的空气同样会影响采样的精度,并且它在安装和拆卸时都不方便;在专利号为:“CN201520137552.7”,专利名称为:“保温密封取样瓶”中公开的取样瓶中的空气通过液体进入取样瓶中排挤出去,同样会影响采样的精度,不能够主动对取样瓶中进行抽真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高精度四氯化钛溶液取样瓶,它包括瓶体、进液管、球阀、出气管;进液管和出气管均连接在瓶体的顶部;它还包括输液管接头、空气管接头、单向阀;进液管位于瓶体上表面中心处;进液管上设有球阀;进液管的顶部焊接有输液管接头,输液管接头内部设有内螺纹;出气管上设有供瓶体中气体流出的单向阀;出气管的末端设有空气管接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精度四氯化钛溶液取样瓶,它采用空气管接头设计,在输液管接头接入四氯化钛输送管路中后,空气接头接入真空机,可将瓶体中和瓶体到输液管阀门处的空气抽掉,避免空气对四氯化钛溶液产生影响,采集的样本和输送的四氯化钛溶液品质相同,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瓶体、2-进液管、3-球阀、4-输液管接头、5-出气管、6-空气管接头、7-单向阀、8- 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高精度四氯化钛溶液取样瓶,它包括瓶体1、进液管2、球阀3、出气管5;进液管2和出气管5均连接在瓶体1的顶部;它还包括输液管接头4、空气管接头6、单向阀7;进液管2位于瓶体1上表面中心处;进液管2上设有球阀3;进液管2的顶部焊接有输液管接头4,输液管接头4内部设有内螺纹;出气管5上设有供瓶体中气体流出的单向阀7;出气管5的末端设有空气管接头6。

进一步地:瓶体1为透明的玻璃瓶,瓶体的侧面设有刻度线;透明的瓶体结合刻度线设计,能够实时观测瓶体1中的样本采集情况,精确控制采集量。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5为L形,出气管出口朝向瓶体外侧;L形的出气管5避开了进液管2,出气管5上的空气管接头5和真空机软管对接时方便。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瓶盖8,瓶盖8可拆卸式盖在输液管接头4上;瓶盖8的设计能够将采样结束后的取样瓶进行密闭,防止球阀3被误操作时空气进入瓶体1中。

进一步地:所述瓶盖8的外侧设有外螺纹,瓶盖8和输液管接头4的内螺纹之间螺纹式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精度四氯化钛溶液取样瓶,它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输液管接头4 和四氯化钛输送管道的采液管之间螺纹式对接,然后将出气管5前端的空气管接头6和抽真空机的软管相连接,然后打开球阀3,用抽真空机对瓶体1以及瓶体1以上的进液管2进行抽真空,四氯化钛输送管道的采液管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进液管2以及四氯化钛输送管道的阀门以下的采液管中的空气均被抽真空机抽取,然后拆下抽真空机的软管,单向阀7组织空气进入瓶体中;此时打开四氯化钛输送管道的采液管上的阀门,四氯化钛溶液流入瓶体中;当采用溶液样本完成后,首先关闭四氯化钛输送管道的采液管的阀门,然后关闭球阀3,将取样瓶从四氯化钛输送管道的采液管上拆下,完成采样工作;保证了采样工作完全在真空环境下采集,采样精度和品质等同于四氯化钛输送管道中的四氯化钛溶液。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精度四氯化钛溶液取样瓶,它采用空气管接头设计,在输液管接头接入四氯化钛输送管路中后,空气接头接入真空机,可将瓶体中和瓶体到输液管阀门处的空气抽掉,避免空气对四氯化钛溶液产生影响,采集的样本和输送的四氯化钛溶液品质相同,精度更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