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8131发布日期:2018-10-23 16:38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线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低压配电和控制领域,开关柜主回路接插件的质量好坏对开关柜的安全可靠运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主回路接插件触头接触良好是接插件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接触不好的接插件在冲击电流(过载电流)试验后的接触电阻和温升明显增大,出现接触不良,触头烧伤,温升过高引起触头表面氧化、触头弹簧片退火和塑料支持件软化变形,使接插件的接触更加恶化,加速失效,而目前多采用温度传感器进行在线监测。

现有的开关柜使用时间久后,会存在积尘的情况,而传感器在存在灰尘的情况下会影响测温精度,甚至引起测温仪的损坏,因此具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线传感器,具有可除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红外线传感器,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传感器本体,还包括:

第一定时模块,设置于传感器本体上,达到预设的定时时间后输出第一驱动信号;

第二定时模块,设置于传感器本体上,达到预设的定时时间后输出第二驱动信号;

静电除尘模块,包括电源、壳体、开关模块、阳极板以及阴极板,所述壳体套设于传感器本体收发信号端部,所述阴极板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正极与开关模块阳极板依次串接,所述开关模块与第一定时模块、第二定时模块均电性连接,所述开关模块响应于第一驱动信号导通,所述开关模块响应于第二驱动信号断开,所述阳极板设置于壳体上且与开关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阴极板设置于壳体上与阳极板相向设置且与电源电性连接。

通过这样的设置,当第一定时模块达到预设的定时时间后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开关模块响应于第一驱动信号导通,从而阳极板与电源的正极接通,进行静电除尘,当第二定时模块达到预设的定时时间后输出第二驱动信号,开关模块响应于第二驱动信号断开,静电除尘停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与传感器本体沿其收发信号的方向滑动连接,所述传感器本体上设置有驱动壳体滑移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电源电性连接且响应于第一驱动信号驱动壳体向靠近被测物的方向滑移,所述驱动模块与电源电性连接且响应于第二驱动信号驱动壳体远离被测物。

通过这样的设置,当驱动模块接收到第一驱动信号时,驱动模块驱动壳体向靠近被测物的方向滑移,使得壳体可向被测物方向延伸,增加除尘效果。当驱动模块接收到第二驱动信号时,驱动模块驱动壳体远离被测物,同时断开静电除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齿轮以及齿条,所述电机响应于第一驱动信号正向转动、响应于第二驱动信号反向转动,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传感器本体上,所述齿轮与传感器本体转动连接且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所述齿条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所述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

通过这样的设置,电机正向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的同时会带动与其啮合的齿条移动,从而最终带动壳体向靠近被测物的方向移动,从而达到驱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定时模块包括第一555定时电路,所述第一555定时电路的延时时间可调。

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传感器能够通过调节延时时间来定制所需要的定时时间,使得传感器更具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定时模块包括第二555定时电路,所述第二555定时电路的延时时间可调。

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传感器能够通过调节第二555定时电路的延时时间来定制所需要的定时时间,使得传感器静电除尘的工作时间可调,令传感器能够根据使用环境来进行合理的时间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均布有滚珠,所述滚珠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外壁与滚珠表面接触。

通过这样的设置,壳体与传感器本体产生相对位移时,减少将所产生的相对摩擦力,起到减少所需要带动壳体的动力的效果,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在靠近被测物的端部固定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触发时输出停止信号,所述驱动模块响应于停止信号停止动作。

通过这样的设置,壳体向被测物移动的过程中,若碰到异物,异物会按压限位开关K1从而触发其断开,此时电机停止工作,壳体停止移动。这样的设置可避免壳体在移动的过程中意外碰到硬物,若继续前行会损坏壳体,起到保护壳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传感器本体外表面固定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设置在传感器本体与壳体之间。

通过这样的设置,隔离罩可起到壳体与传感器之间相互隔离的作用,起到防止壳体与传感器之间相互影响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第一定时模块达到预设的定时时间后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开关模块响应于第一驱动信号导通,从而阳极板与电源的正极接通,进行静电除尘,当第二定时模块达到预设的定时时间后输出第二驱动信号,开关模块响应于第二驱动信号断开,静电除尘停止;

2.壳体向被测物移动的过程中,若碰到异物,异物会按压限位开关K1从而触发其断开,此时电机停止工作,壳体停止移动。这样的设置可避免壳体在移动的过程中意外碰到硬物,若继续前行会损坏壳体,起到保护壳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传感器本体的具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滚珠的具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1、底座;2、传感器本体;3、第一定时模块;4、第二定时模块;5、壳体;6、阳极板;7、阴极板;8、电机;9、齿轮;10、齿条;11、按钮;12、滚珠;13、隔离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红外线传感器,如图1以及图2所示,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1上的传感器本体2,底座1设置有第一定时模块3以及第二定时模块4,传感器本体2上设置有静电除尘模块。

第一定时模块3包括第一555定时电路,静电除尘模块包括滑动套设于传感器本体2上的壳体5、固定设置于壳体5上的阳极板6以及阴极板7,阳极板6与阴极板7成相向设置。静电除尘模块还包括电源以及开关模块。

参见图1以及图2,红外传感器还包括驱动壳体5滑移的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包括电机8、齿轮9以及齿条10。其中电机8固定在传感器本体2上,齿轮9与电机8上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且与传感器本体2转动连接。齿条10固定在壳体5上且与齿轮9相互啮合。

在壳体5靠近被测物的端部固定有按钮11,按钮11为限位开关K1,其为常闭状态。

第一555定时电路包括第一NE555芯片、NPN三极管KT1以及继电器KM1,第一NE555芯片的6管脚与8管脚之间连接有一滑动变阻器RP1,根据实际需要,可通过滑动变阻器RP1调节第一555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第一NE555芯片的6管脚与2管脚连接,2管脚输入第一脉冲信号,第一NE555芯片的6管脚连接一电容C1后接地,1管脚接地,第一NE555芯片的5管脚连接一电容C2后接地,第一NE555芯片的4管脚与8管脚相连,第一NE555芯片的8管脚与电源的正极VCC相连,第一NE555芯片的3管脚与NPN三极管KT1的基极相连,NPN三极管KT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M1的线圈串接后与电源的正极VCC连接,NPN三极管KT1的发射极接地,电机8的正极接线端与继电器KM1的一组常开触点串接后与电源的正极VCC相连接,电机8的负极接线端与继电器KM1的另一组常开触点、限位开关K1依次串接后接地。

本实施例中,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KM1的一组常开触点,阳极板6与继电器KM1的一组常开触点串联后与电源的正极VCC相连,阴极板7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当第一NE555芯片的2管脚输入低电平时,第一NE555芯片的3管脚输出高电平,从而NPN三极管KT1导通,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闭合,电机8正向转动,带动齿轮9转动。齿轮9转动的同时会带动与其啮合的齿条10移动,从而最终带动壳体5向靠近被测物的方向移动。当第一NE555芯片的2管脚输入高电平时,第一NE555芯片的3管脚输出低电平,从而NPN三极管KT1不导通,继电器KM1的线圈不得电,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断开,电机8不转动。

第二555定时电路包括第二NE555芯片,第二NE555芯片的6管脚与8管脚之间连接有一滑动变阻器RP2,根据实际需要,可通过滑动变阻器RP2调节第一555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第二NE555芯片的6管脚与2管脚连接,2管脚输入第二脉冲信号,第二NE555芯片的6管脚连接一电容C3后接地,第二NE555芯片的1管脚接地,第二NE555芯片的5管脚连接一电容C4后接地,第二NE555芯片的4管脚与8管脚相连,第二NE555芯片的8管脚与电源的正极VCC相连,第二NE555芯片的3管脚与NPN三极管KT2的基极相连,NPN三极管KT2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M2的线圈串接后与电源的正极VCC连接,NPN三极管KT2的发射极接地,电机8的正极接线端与继电器KM2的一组常开触点、限位开关K1依次串接后接地,电机8的负极接线端与继电器KM2的另一组常开触点串接后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当第二NE555芯片的2管脚输入低电平时,第二NE555芯片的3管脚输出高电平,从而NPN三极管KT2导通,继电器KM2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闭合,电机8反向转动,带动齿轮9转动。齿轮9转动的同时会带动与其啮合的齿条10移动,从而最终带动壳体5向远离被测物的方向移动。当第二NE555芯片的2管脚输入高电平时,第二NE555芯片的3管脚输出低电平,从而NPN三极管KT2不导通,继电器KM2的线圈不得电,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断开,电机8不转动。

继电器KM1的线圈不导电的情况下,电源为NE555芯片供电,由3管脚输出高电平,从而NPN三极管KT1导通,对CPU供电,进行正常测温工作,当达到延时时间时,555电路停止输出低电平,NPN三极管KT1不导通,从而停止对CPU的供电,停止测温工作。

壳体5向被测物移动的过程中,若碰到异物,异物会按压限位开关K1从而触发其断开,此时电机8停止工作,壳体5停止移动。

在壳体5的内表面上均布有滚珠12,滚珠12嵌入到壳体5内与其转动连接,同时传感器本体2的外壁与滚珠12表面接触。这样的设置使得壳体5与传感器本体2产生相对位移时,减少将所产生的相对摩擦力,起到减少所需要带动壳体5的动力的效果,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传感器本体2的外表面固定有隔离罩13,同时隔离罩13的位置设置在传感器本体2与壳体5之间。

具体工作过程:在红外传感器正常测温的过程中,第一脉冲信号输入到第一555定时电路,第二脉冲信号输入到第二555定时电路,第一脉冲信号与第二脉冲信号的高低电平状态相反,从而当第一NE555芯片的2管脚输入低电平时,第二NE555芯片的2管脚输入高电平,第一NE555芯片的3管脚输出高电平从而NPN三极管KT1导通,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闭合,电机8正向转动,带动壳体5向靠近被测物的方向移动。同时电源的正极与阳极板6连接,进行静电除尘。

当第一NE555芯片的2管脚输入高电平时,第二NE555芯片的2管脚输入低电平,第一NE555芯片的3管脚输出低电平,从而NPN三极管KT1不导通,继电器KM1的线圈不得电,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断开,第二NE555芯片的3管脚输出高电平,从而NPN三极管KT2导通,继电器KM2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闭合,电机8反向转动,带动齿轮9转动。齿轮9转动的同时会带动与其啮合的齿条10移动,从而最终带动壳体5向远离被测物的方向移动,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断开,从而断开阳极板6与电源正极的连接,停止静电除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