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壳电芯测试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0633发布日期:2018-11-16 22:34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夹具,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硬壳电芯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硬壳电芯中,由于不同的需要,硬壳电芯种类及规格多样化,且不同品牌的硬壳电芯大小尺寸不相同,这样导致对不同型号的硬壳电芯测试时,需要对应不同型号的电芯测试夹具。

现阶段对不同硬壳电芯测试中,因为硬壳电芯种类繁多,通常不同的硬壳电芯需要采用不同的电芯测试夹具来测试,这样就导致了对硬壳电芯进行测试前,需要先对其设计夹具,影响工作进度,放慢了测试计划。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硬壳电芯测试夹具,通用性高,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硬壳电芯测试夹具,包括底板、支板、上活动挡板、下固定挡板、下活动挡板、极柱,所述支板垂直设立于底板上,所述上活动挡板以平行于底板的方式设立于支板上,并可沿支板移动,所述极柱有两个,设置于上挡板的第一移动槽内,并可沿第一移动槽移动,所述下固定挡板垂直固定设置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第二移动槽,第二移动槽与下固定挡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下活动挡板设置于底板的第二移动槽内,并可沿第二移动槽移动,第一移动槽位于下固定挡板与下活动挡板围成的空间的上方。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移动上活动挡板的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支柱、套管、第一导柱、第一压杆所述支柱平行于支板并固定在支板上,所述套管套设于支柱上,上活动挡板固定在套管上,所述第一压杆与第一导柱铰接,第一导柱与套管连接,第一压杆转动时,带动第一导柱产生位移,第一导柱带动套管沿支柱移动,最终带动上活动挡板移动。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移动下活动挡板的第二导向装置,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第二压杆和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一端与下活动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压杆铰接,第二压杆转动时,带动第二导柱产生位移,从而带动下活动挡板移动。

3、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对不同规格的硬壳电芯进行测试,省去了为不同硬壳电芯设计专门夹具的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硬壳电芯测试夹具的主视图。

图2为硬壳电芯测试夹具的侧视图。

图3为硬壳电芯测试夹具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硬壳电芯测试夹具,包括底板1、支板2、上活动挡板3、下固定挡板4、下活动挡板5、极柱6,所述支板2垂直设立于底板1上,所述上活动挡板3以平行于底板1的方式设立于支板2上,还包括用于移动上活动挡板的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支柱7、套管8、第一导柱9、第一压杆10所述支柱平行于支板并固定在支板上,所述套管套设于支柱上,上活动挡板3固定在套管8上,所述第一压杆10与第一导柱9铰接,第一导柱9与套管8连接,第一压杆转动时,带动第一导柱产生位移,第一导柱带动套管沿支柱移动,最终带动上活动挡板移动;

所述极柱有两个,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上挡板的第一移动槽11内,使用时稍拧松螺母,直接用手拨动极柱以调整位置;

所述下固定挡板4垂直固定设置于底板1上,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第二移动槽,第二移动槽与下固定挡板4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下活动挡板设置于底板的第二移动槽内,还包括用于移动下活动挡板的第二导向装置,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第二压杆12和第二导柱13,所述第二导柱13一端与下活动挡板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压杆12铰接,第二压杆12转动时,带动第二导柱13产生位移,从而带动下活动挡板5沿第二移动槽移动,第一移动槽位于下固定挡板与下活动挡板围成的空间的上方。

测试时,将硬壳电芯放入下固定挡板与下活动挡板围成的空间内,调整下活动挡板的位置,使下固定挡板与下活动挡板配合将硬壳电芯夹紧,调整上活动挡板的高度以及极柱的位置,使极柱接触电芯极柱。本实用新型对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方形硬壳电池均适用,对不同电芯极柱之间的间距也可以通过两个极柱左右移动来控制。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