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1070发布日期:2018-12-18 20:3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感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感器支架。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的要求,在工业自动化行业中应用广泛,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主要有接触式、接近式、激光、红外等方式。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为保证传感器的位置调整和安装的便捷性,市面上一般采用可拆卸式传感器支架安装传感器,现有的传感器支架有L型和直列型两种,但由于它们的固定角度分别为90°和180°,致使现有的传感器支架存在以下问题:(1)在需要调节到90°和180°时,只能选择更换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支架,成本高,来回更换传感器支架导致操作不便;(2)在需要改变被测物的被测方向或是需要调节到其他角度检测被测物时,由于传感器支架的角度一定,必须通过改变外部安装面的角度和位置才能完成,操作过程复杂、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感器支架,用以解决在需要调节不同角度时,必须不断更换传感器支架的类型及改变外部安装面的角度和位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铰接的第二固定板及调节第一、第二固定板之间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锁紧件、及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朝向锁紧件的第一角度调节板,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板上开设第一弧形滑道,所述锁紧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弧形滑道内且在第一、第二固定板夹角调节时,所述锁紧件沿所述第一弧形滑槽滑动并可锁紧第一角度调节板。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角度调节板,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板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板上开设第二弧形滑道,所述第一弧形滑道和所述第二弧形滑道在同一圆周上,所述锁紧件穿过第一弧形滑道及第二弧形滑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板均为扇形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两个第一角度调节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两个第二角度调节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板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侧边缘,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板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侧边缘。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栓、螺栓套管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第二弧形滑道与螺栓套管,所述螺母安装在螺栓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限位销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板的圆心角为90°,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板的圆心角为120°。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螺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为铰动连接,为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角度的任意调整提供了可能;

2、弧形滑道的存在,使传感器支架既可以作为L型传感器支架使用,也可以作为直列型传感器支架使用,同时还可以调整为90°-180°之间的任意角度的传感器支架,在需要更改被检测对象角度位置时,直接调整传感器支架角度就可以,无需改动或增加外部安装设备,提高了传感器支架的便利性和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支架各部分组件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支架角度为90°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支架角度为180°时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支架角度为135°时的正视图;

图中: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传感器;4、传感器固定螺母;5、限位销;6、螺栓;7、螺栓套管;8、螺母;9、第一角度调节板;10、第二角度调节板;11、第一弧形滑道;12、第二弧形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示例了一种传感器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1、与第一固定板1铰接的第二固定板2及调节第一1、第二固定板2之间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2上的锁紧件、及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上朝向锁紧件的第一角度调节板9,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板9上开设第一弧形滑道11,所述锁紧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弧形滑道11内且在第一1、第二固定板2夹角调节时,所述锁紧件沿所述第一弧形滑槽11滑动并可锁紧第一角度调节板9。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角度调节板10,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板10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板2上,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板2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板2上开设第二弧形滑道12,所述第一弧形滑道11和所述第二弧形滑道12在同一圆周上,所述锁紧件穿过第一弧形滑道11及第二弧形滑道12。

优选的: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板9和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板10均为扇形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之间通过限位销5连接。

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行业中广泛使用,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在使用过程中为保证传感器的位置调整和安装的便捷性,一般采用可拆卸式传感器支架安装传感器,现有的传感器支架为L型和直列型,也就是说可以直接使用的固定角度为90°和180°,但是在使用这两个角度时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更换,而且在需要固定到其他角度时,必须通过更换传感器的类型及改变外部安装面的角度和位置,操作过程复杂、费时。

本实施例示例的传感器支架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铰动连接(只要能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做自由转动的连接方式均可,比如限位销连接等),这样两者之间可以任意角度的相对或相向转动。第二固定板上设有锁紧件(比如固定销钉和螺母配套使用或螺栓、螺母配套使用等,但不限于所列举的这些,只要具有锁紧、固定功能均可),在朝向锁紧件的第一固定板上设置第一角度调节板,关键是要在第一角度调节板上设置第一弧形滑道,锁紧件可以在此第一弧形滑道内滑动,并且在调到所需要的角度时可以把第一固定板固定锁紧,锁紧件设置的位置是在第一弧形滑道所在的圆的圆周上,这样不管角度调节板的形状是怎样的,只要所设置的第一弧形滑道和锁紧件的运动轨迹在同一圆周上,均可实现对第一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角度的调节。在第二固定板的第二角度调节板上安装紧固件的位置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当然在第二角度调节板上开设第二弧形滑道时也是基于相同的原理,此时锁紧件的一端就不必固定在第二角度调节板上了,它可以同时穿过第二弧形滑道和第一弧形滑道,并同时在第二弧形滑道和第一弧形滑道内滑动,在需要的角度锁紧两端,就把第一角度调节板和第二角度调节板固定住了。

设置的弧形滑道可以实现让传感器支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连续自由变化。当把第一和第二角度调节板设置成扇形板时,不仅是外形上具有对称美,同时还可以实现使传感器支架的角度范围变化更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上设有两个第一角度调节板9,所述第二固定板2上设有两个第二角度调节板10。

优选的: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板9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两侧边缘,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板10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板2的两侧边缘。

本实施例的传感器支架,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两端边缘上对称设置角度调节板,使得传感器支架的受力点分散且均匀,且角度固定更牢固,一体成型的结构使传感器支架结构简单却比较牢固,避免了各个部件分开组装在一起所带来的组装难度大、费时的问题,在需要改变传感器支架角度的过程中只要调节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角度,然后固定住即可,操作方便简单。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二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栓6、螺栓套管7和螺母8,所述螺栓6穿过所述第一11、第二弧形滑道12与螺栓套管7,所述螺母8安装在螺栓6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角度调节板9的圆心角为90°,所述第二角度调节板10的圆心角为120°。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上均设有螺孔。

本实施例示例的传感器支架,通过设置螺栓、螺栓套管和螺母为固定传感器的锁紧件,且在需要调节角度时,使螺栓处于松弛状态,调到所需角度再固定住即可,操作简单,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第一固定板上设有螺孔,把第一固定板通过螺孔固定到相应的位置上,传感器上设有传感器固定螺母,传感器穿过第二固定板上的螺孔,通过传感器固定螺母把传感器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整个传感器支架结构简单,却实现了角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的功能。

如图3所示的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的角度调节为90°,此时作为L型传感器支架使用;如图4所示的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的角度调节为180°,此时作为直列型传感器支架使用;如图5所示的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的角度调节为135°。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更换传感器支架的类型,且不必改变外部安装面的角度和位置,实现了用一个传感器支架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调节,当需要更改被检测对象的角度位置时,直接调整传感器支架角度就可以了,无需改动或增加外部安装设备,提高了传感器支架的通用性和便利性。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