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9178发布日期:2019-01-22 23:36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一般包括金属壳、容纳于金属壳内的电芯和电解液,以及焊接于金属壳上的顶盖。在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一般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特别是顶盖与金属壳之间焊接的位置,容易出现焊接不好,气密性不好的问题。现有的动力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是在电池注液孔焊接之前,将电池内部注入纯氦,插入密封钉,焊接注液孔。将待测电池放入密封腔体中,对密封腔体抽真空,检测腔体中的氦气。这种检测装置会由于密封钉密封效果良好,即使注液孔焊接处为微漏或者大漏,密封腔中也不会有氦气存在,从而出现检测异常。因此这种检测装置会出现漏检的情况,而且需要大量的氦气,检测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电池气密性准确,不会出现漏检,而且需要氦气少、节约检测成本的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与电池盖板压合形成密封小腔体的下压头、下压机构、注氦阀、抽气阀、氦检阀和破真空阀,所述下压机构下端与下压头连接,注氦阀通过管道与密封小腔体连通,抽气阀通过管道与密封小腔体连通,在注氦阀与密封小腔体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压力表。

优选的是,所述的下压机构包括固定座、导向轴和弹簧,导向轴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在固定座上,弹簧套在导向轴上并在固定座与下压头之间。这样可以在下压头与电池盖板压合时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对电池起到保护作用。

优选的是,所述下压头下面设有与电池盖板接触的密封圈,确保下压头与电池盖板之间形成有效密封。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在电池注液孔焊接之前,不需要对电池内部注入纯氦,插入密封钉,焊接注液孔后。本装置的下压头下压与电池盖板压合形成密封小腔体,将注液孔包含在密封小腔体1中,对注液孔周边注入0.25MPA左右的氦气,并保压1-3分钟,若电池微漏,氦气会渗透进入盖帽中,若电池大漏,氦气会渗透进入密封钉中。有效避免了由于密封钉密封效果良好,即使注液孔焊接处为微漏或者大漏,密封腔中也不会有氦气存在,从而出现检测异常,出现漏检的现象。而且本装置只需要对密封小腔体进行充氦气即可,能较大程度上节约氦气,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中:1密封小腔体,2下压头,21密封圈,3下压机构,31固定座,32导向轴,33弹簧,34直线轴承,4注氦阀,5抽气阀,6氦检阀,7破真空阀,8压力表,9电池,91电池盖板,92盖帽,93密封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与电池盖板91压合形成密封小腔体1的下压头2、下压机构3、注氦阀4、抽气阀5、氦检阀6和破真空阀7,所述下压机构3下端与下压头2连接,注氦阀4通过管道与密封小腔体1连通,抽气阀5通过管道与密封小腔体1连通,在注氦阀4与密封小腔体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压力表8。本实施例的下压机构3包括固定座31、导向轴32和弹簧33,导向轴32通过直线轴承34安装在固定座31上,弹簧33套在导向轴32上并在固定座31与下压头2之间。在下压头2下面设有与电池盖板91接触的密封圈21。

工作原理:

具体使用时,注氦阀4通过管道与氦气供应源连接,氦检阀6与氦检仪连接。在电池9注液孔焊接之前,不需要对电池9内部注入纯氦,插入密封钉93,焊接注液孔后。气密性检测装置下压头2下压与电池盖板91压合形成密封小腔体1,将注液孔包含在密封小腔体1中,对注液孔周边注入0.25MPA左右的氦气,并保压1-3分钟,若电池微漏,氦气会渗透进入盖帽92中,若电池大漏,氦气会渗透进入密封钉93中。注氦完成后,检测密封小腔体1的密封性,将注液孔包含其中,对密封小腔体1抽真空,检测腔体中的氦气。采用本结构装置的检测装置不会存在对电池漏检的现象,并且只需对密封小腔体进行重氦气,能较大程度上节约氦气,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