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温度计校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1974发布日期:2019-04-20 02:4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金属温度计校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用温度检测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金属温度计校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大型火力发电厂正逐步走向清洁环保、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在热控温度测点方面亦是如此。为避免水银温度计破损后污染环境,火电厂热控温度测点就地显示仪表大都使用双金属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把两种线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组合在一起,一端固定,当温度变化时,两种金属热膨胀不同,带动指针偏转以指示温度。双金属温度计是一种适合中、低温测量的计量仪表,具有防水、耐震动、易读数、无汞害、价格低廉等优点。

目前,双金属温度计检测及处理方式为:火电机组运行期间少数重要双金属温度计随停机检修送外检,检验费用高,机组运行期间双金属温度计出现问题将直接更换新元件,非常不经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校验精度高、检验费用低的双金属温度计校验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温度计校验装置,以达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校验精度高的效果,同时方便工厂校验双金属温度计,节约了检验费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金属温度计校验装置,包括:

容器,用于盛装热传导介质,所述热传导介质用于对进行校验的双金属温度计加热,所述容器上设置有用于添加所述热传导介质的注入管;

标准热电偶,所述标准热电偶的检测端位于所述热传导介质内;

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容器内,用于为所述热传导介质加热;

温控仪,所述温控仪设置在所述容器外面,且与所述加热器和标准热电偶连接,所述温控仪根据标准热电偶反馈的温度值情况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溢流的溢流管道,所述溢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容器的侧面上端连通,另一端与盛装溢流液的容器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搅拌所述热传导介质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的搅拌端位于所述热传导介质内,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容器上。

优选地,所述容器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容器连通的透明的观察管,所述观察管沿所述容器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观察管用于观察所述容器内的液面高度。

优选地,所述观察管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液位隔离手动门。

优选地,所述容器内还设置有水银温度计,所述水银温度计固定连接在所述容器上,所述水银温度计的测温端位于所述容器内,温度刻度位置位于所述容器外。

优选地,所述容器的内部底面为斜面,所述斜面的最低位置设置有介质出口,所述介质出口位置设置有出口开关。

优选地,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为5°—8°。

优选地,所述热传导介质为水或抗燃油。

优选地,所述容器为金属密闭容器;所述注入管上设置有入口开关,所述注入管的入口位置设置有进口漏斗。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金属温度计校验装置,通过设置容器,在容器内设置标准热电偶和加热器,通过温控仪与标准热电偶连接,温控仪控制加热器的加热,实现对放置在容器内的双金属温度计的校验,本方案的校验装置仅需要在容器内设置标准测温装置与待校验的双金属温度计的测量温度进行对比即可,结构简单,不需要送至专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在工厂即可进行检验,使用方便,通过使用标准热电偶对双金属温度计插入的介质温度进行检测,提高了校验精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验装置方便在工厂内校验双金属温度计,节约了检验费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金属温度计校验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金属温度计校验装置的主视(去除前面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金属温度计校验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标准热电偶,2、水银温度计,3、搅拌器,4、注入管,41、入口开关,42、进口漏斗,5、双金属温度计,6、温控仪,7、容器,8、加热器,9、溢流管道,10、出口开关,11、内部底面,12、观察管,121、液位隔离手动门,A为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金属温度计校验装置,以达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校验精度高的效果,同时方便工厂校验双金属温度计,节约了检验费用。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金属温度计校验装置,包括:容器7、标准热电偶1、加热器8和温控仪6。容器7用于盛装传递热量的热传导介质,容器7的上设置有用于添加所述热传导介质的注入管4,所述热传导介质用于对进行校验的双金属温度计加热。标准热电偶1的检测端位于容器7内的所述热传导介质内,用于测量所述热传导介质的温度。加热器8设置于容器7内,用于为所述热传导介质加热。温控仪6设置在容器7外面,温控仪6与加热器8和标准热电偶1连接。温控仪6根据标准热电偶1反馈的温度值情况控制加热器8的工作状态。通过使用标准热电偶1,能更准确地获得所述热传导介质的温度。

本方案通过设置容器7,在容器7内设置标准热电偶1和加热器8,通过温控仪6与标准热电偶1连接,温控仪6控制加热器8的加热,通过对比标准热电偶1反馈给温控仪6的温度与双金属温度计5测量的显示温度的差值,实现对放置在容器7内的双金属温度计5的校验。本方案的校验装置仅需要在容器内设置标准测温装置与待校验的双金属温度计5的测量温度进行对比即可,结构简单,不需要送至专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在工厂即可进行检验,使用方便,通过使用标准热电偶1对双金属温度计5插入的介质温度进行检测,提高了校验精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验装置方便在工厂内校验双金属温度计,节约了检验费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溢流的溢流管道9,溢流管道9的一端与容器7的侧面上端连通,另一端与盛装溢流液的容器连通。通过设置溢流管道9,使得当容器7内加注过多的所述热传导介质时,以及加热过程中所述热传导介质热胀冷缩时,所述热传导介质会通过溢流管道9直接溢流至外部的盛装容器中。加热过程中加热的气体也会通过溢流管道9排出。其中,溢流口距容器顶部50mm位置,方便通过液位高限警示溢流,杜绝浪费,同时为加热时介质热膨胀留下空间。

进一步的,校验装置还包括用于搅拌所述热传导介质的搅拌器3,搅拌器3的搅拌端位于所述热传导介质内,另一端连接在容器7的顶盖上,搅拌器3与温控仪6电连接,温控仪6用于控制搅拌器3的工作。在加热器8加热的过程中,搅拌器3一直处于搅拌的工作状态,保证容器7内的所述热传导介质加热均匀。

为了使所述热传导介质加热均匀,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搅拌器3的搅拌端和加热器8的加热部位均设置于容器7的中心位置,加热器8的加热部位在搅拌器3的搅拌端的正下方加热,搅拌器3搅拌使热量均匀传递至容器7的各区域。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容器7侧面设置有与容器7的内腔连通的透明的观察管12,观察管12沿容器7的高度方向设置,观察管7用于观察容器7内的液面高度,为了方便获知液位高度,观察管12上设置有刻度。其中,观察管7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液位隔离手动门121。所述热传导介质加注过程中,打开液位隔离手动门121,通过观察管12上的刻度得知容器7内的所述热传导介质的液位高度。所述热传导介质加注完成后,关闭液位隔离手动门121,尤其是在加热过程中,液位隔离手动门121一定要处于关闭状态,防止所述热传导介质加热蒸发后气化溢出。

为了更好地对双金属温度计5的线性进行校验,容器7内还设置有水银温度计2,水银温度计2固定连接在容器7的顶盖上,水银温度计2的测温端位于容器7内,温度刻度位置位于容器7外,方便观察温度数值。加热过程中,水银温度计2和标准热电偶1配合使用,使检测到的所述热传导介质的加热温度更准确。

更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容器7内的介质在不使用时全部排出,容器7的内部底面11为斜面,斜面的最低位置设置有介质出口,所述介质出口位置设置有出口开关10。出口开关10用于控制所述介质出口的开闭。其中,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为7°,方便容器7内的所述热传导介质顺利流出。

具体的,所述热传导介质为水或抗燃油。用于校验0-100℃量程的双金属温度计5时,所述热传导介质为水或抗燃油,用于校验最大量程大于100℃的双金属温度计5时,所述热传导介质为抗燃油。所述抗燃油是一种抗燃的纯磷酸脂液体,难燃性是磷酸酯最突出特性之一,在极高温度下也能燃烧,闪点为700℃,但它不传播火焰,或着火后能很快自灭,磷酸酯具有高的热氧化稳定性。

其中,容器7为金属密闭容器,通过使用金属密闭容器,不仅方便加工制作,还能防止所述热传导介质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散失,节约能源。标准热电偶1为经国家相关计量单位认证的高精密温度检测仪表。

为了使得所述热传导介质能够顺利加入容器7内,注入管4的入口位置设置有进口漏斗42。为防止所述热传导介质加热蒸发后气化溢出,注入管4上设置有入口开关41,所述热传导介质加注完成后关闭入口开关41。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标准热电偶1插入所述热传导介质的深度为1/3~1/2。

本校验装置适用广泛(可校验90%以上双金属温度计),操作方便,能快速判断现场双金属温度计5是否合格,有效避免资源浪费。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检测双金属温度计5线性时,将待测双金属温度计5设置在容器7内,将标准热电偶1设置在相应温度,并记录;温控仪6未达到所设置温度时,温控仪6与加热器8连接线路上的常开点闭合,启动加热器8加热所述热传导介质,同时,温控仪6与搅拌器3连接线路上的常开点闭合启动搅拌器3,以此保证加热均匀。当容器7中介质的温度达到设置的温度时,温控仪6将控制加热器8和搅拌器3停止工作,对比此时双金属温度计5的显示,记录,计算误差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若校验0-100℃量程的双金属温度计5,可选用五个刻度点,分别选择室温、25℃、50℃、75℃和100℃;为防止热量局部过高或温度超限,当检测某个温度点时(如50℃),可先将温控仪6设置在标准点之下(例如先设置48℃),加热过程中观察水银温度计2,待温度稳定在48℃左右后,逐渐将温控仪6设置温度增加至标准点(50℃)。记录每个刻度点的温度偏差即可。

在容器7中对所述热传导介质进行加热,从而对双金属温度计5的线性进行校验,以判断被测双金属温度计5的线性区域的好坏程度,决定此被测温度计是否合格及是否有再使用价值。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