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冲击测试装置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2405发布日期:2019-04-29 12:2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电梯冲击测试装置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测试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梯冲击测试装置架总成。



背景技术:

平时乘客在搭乘垂直电梯时首先触及到的部分就是电梯的层门。层门的作用在于紧闭住每个楼层井道的出入口,防止乘客在楼层上与井道内的部件相接触,从而避免发生剪切或坠落井道的事故。

电梯的数量逐年攀升,其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其中近年来,随着几起电梯层门事故被曝光,层门的机械强度问题也开始得到重视。而随着《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出台及实行,其对层门的机械强度有了新要求。同时,过往一向忽视层门的型式试验的厂商也逐渐开始重视起来。

目前采用的测试方式为通过人力调整冲击装置的冲击位置,这样一来,不仅测试效率较低,而且在测试过程中对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冲击测试装置架总成,其结构设置合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测试效率和降低了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冲击测试装置架总成,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

一安装横梁和地砍托架,该安装横梁和地砍托架一上一下地设于机架的同一侧壁面,该安装横梁和地砍托架之间形成可用于安装层门的安装空间;

一吊板,该吊板设置于安装横梁的上方;

一撞击锤,该撞击锤通过钢丝绳悬挂在吊板上;

一电动葫芦,该电动葫芦设于机架正对安装横梁和地砍托架的另一侧壁面上,该电动葫芦通过牵引绳与撞击锤牵引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吊板具有一U型挂钩,该撞击锤通过钢丝绳悬挂在该U型挂钩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撞击锤的顶端设有一可系钢丝绳的系绳环,该系绳环具有一缺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牵引绳与撞击锤连接的一端设有一脱钩器,该脱钩器上具有两根连接绳;所述撞击锤的底端设有一系绳圈,两根连接绳分别一一对应系在系绳圈和系绳环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是通过多条槽钢拼接而成的长方形架体,每两条槽钢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两槽钢之间固定设有用于保证两槽钢之间垂直度和平行度的安装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此可见,在机架上设置的安装横梁、地砍托架、吊板、撞击锤以及电动葫芦,通过电动葫芦牵引撞击锤提升到特定的高度,然后断开电动葫芦和撞击锤的连接使撞击锤撞向层门以检测层门是否符合要求;利用电动葫芦对撞击锤进行牵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还可以方便调整撞击锤提升的高度。加之,牵引绳与撞击锤连接的一端设有一脱钩器,这样测试人员就可以在远处拉动系有拉绳的保险销使撞击锤撞向层门,保证了测试人员和测试装置架之间的安全距离,杜绝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进一步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C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 11、槽钢

12、螺栓 13、安装块

21、安装横梁 22、地砍托架

30、吊板 31、U型挂钩

40、撞击锤 41、钢丝绳

42、系绳环 43、系绳圈

50、电动葫芦 51、牵引绳

60、脱钩器 61、连接绳。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降低测试时存在的安全隐患的电梯冲击测试装置架总成,该装置架总成包括有机架10、设于机架10上的安装横梁21、地砍托架22、吊板30、撞击锤40和电动葫芦50。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0是通过多条槽钢11拼接而成的长方形架体,每两条槽钢11之间通过螺栓12进行固定安装。并且每两槽钢11之间固定设有安装块13,该安装块13是呈L型结构设置的。通过设置的安装块13可以保证槽钢11之间的垂直度和平行度,便于后续计算撞击锤40提升的高度。

所述安装横梁21和地砍托架22,该安装横梁21和地砍托架22一上一下地设于机架10的同一侧壁面,该安装横梁21和地砍托架22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可以安装不同尺寸的层门,只需要根据实际层门尺寸的不同从而调整安装横梁21与地砍托架22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由此可见该测试架使用范围广,灵活度高。

所述吊板30设置于安装横梁21的上方,所述撞击锤40通过钢丝绳41悬挂在吊板30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吊板30具有一U型挂钩31,该撞击锤40通过钢丝绳41悬挂在该U型挂钩31上。所述电动葫芦50设于机架10正对安装横梁21和地砍托架22的另一侧壁面上,该电动葫芦50通过牵引绳51与撞击锤40牵引连接。具体而言,该撞击锤40的顶端设有一可系钢丝绳41的系绳环42,该系绳环42具有一缺口。所述牵引绳51与撞击锤40连接的一端设有一脱钩器60,该脱钩器60上具有两根连接绳;所述撞击锤40的底端设有一系绳圈43,两根连接绳分别一一对应系在系绳圈43和系绳环42上。

这样,当未提升撞击锤40时将脱钩器60上的保险销系上一拉绳,然后将撞击锤40提升到预设的高度再拉动拉绳将保险销脱离脱钩器60,脱钩器60脱开钢丝绳41对撞击锤40的牵引并且撞向层门。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测试,这样测试人员就可以与测试装置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杜绝了在测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大大地提高了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由此可见,在机架10上设置的安装横梁21、地砍托架22、吊板30、撞击锤40以及电动葫芦50,通过电动葫芦50牵引撞击锤40提升到特定的高度,然后断开电动葫芦50和撞击锤40的连接使撞击锤40撞向层门以检测层门是否符合要求;利用电动葫芦50对撞击锤40进行牵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还可以方便调整撞击锤40提升的高度。加之,牵引绳51与撞击锤40连接的一端设有一脱钩器60,这样测试人员就可以在远处拉动系有拉绳的保险销使撞击锤40撞向层门,保证了测试人员和测试装置架之间的安全距离,杜绝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