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摇式磁珠混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7810发布日期:2019-05-15 22:10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手摇式磁珠混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发光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的手摇式磁珠混匀装置。



背景技术:

磁珠具有大比表面和高分散稳定性、超顺磁性、生物相容性、功能基等特性,是由微粒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材料,其粒径在几百纳米到数十微米不等,是由内部磁性材料和外层高分子材料构成,通常保存在液态中,形成浅棕色的乳浊液。

磁珠在长时间放置或有强磁力吸引后,其分散混匀工作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或效果较差;目前现有用于混匀的方法主要包括手动混匀、振动台振动混匀和超声装置超声混匀三种,手动混匀相对费力,且可能会产生不确定因素;振动台振动混匀容易出现混匀不完全或产生气泡的现象,干扰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检测;超声装置超声混匀的操作相对繁琐,且易出现磁珠溶液中成分发生变化的风险;另外,市面上的振动台和超声装置往往体积大、结构复杂、造价高,致使其推广及应用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及携带方便的手摇式磁珠混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摇式磁珠混匀装置,包括上开口的桶状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开口上活动扣合有上盖,在外壳内设置有上开口的桶状内胆,所述内胆通过垂直固设于其底壁下表面中心处的转轴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在所述内胆的底壁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中心卡槽,所述中心卡槽内活动卡装有永磁体,位于中心卡槽外侧的内胆底壁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磁珠瓶卡槽,所述磁珠瓶卡槽沿所述内胆的底壁中心呈发散状均匀间隔排布;在所述上盖的靠近边沿处垂直穿设有手动转轴,位于上盖外侧的所述手动转轴上固设有转动手柄,位于上盖内侧的手动转轴上水平设置有转动齿轮,在所述内胆的内侧壁靠近上口沿处水平设置有与所述转动齿轮相啮合的环形内齿圈。

在所述外壳的底壁下表面上设置有吸盘。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及携带方便。通过手动转动上盖上的转动手柄来带动转动齿轮,从而使与其相啮合的环形内齿圈带动内胆转动,使卡固于磁珠瓶卡槽上的磁珠瓶一同转动;磁珠瓶内的磁珠会受到来自内胆底壁中心处永磁体的引力和转动时离心力的共同作用,聚集在靠近永磁体的侧壁上,完成磁珠混匀操作。磁珠瓶卡槽沿内胆的底壁中心呈发散状均匀间隔排布,能够一次性卡放多个磁珠瓶,提高处理量;另外,转动的速度可人为手动控制,而引力的大小也可通过更换永磁体或选择不同的距离卡放磁珠瓶来实现,在不同的离心力和引力下磁珠混匀效果可调节至最理想的状态,不仅可以实时观测磁珠分散混匀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混匀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大大降低成本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内胆的俯视图(隐去永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摇式磁珠混匀装置,包括上开口的桶状外壳1,在外壳1的开口上活动扣合有上盖2,在外壳1内设置有上开口的桶状内胆3,内胆3通过垂直固设于其底壁下表面中心处的转轴4与外壳1转动连接;外壳1和内胆3可为上大下小的倒锥台结构,方便物品的取放,并且内胆3可贴壁或间隙套装于外壳1内,增强其稳固性。另外,为方便外壳1固定,在外壳1的底壁下表面上设置有吸盘12,通过吸盘可轻松将本装置吸固于操作台上。

在内胆3的底壁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中心卡槽5,中心卡槽5内活动卡装有永磁体6,位于中心卡槽5外侧的内胆3底壁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磁珠瓶卡槽7,用于卡固装有磁珠的磁珠瓶13,一次性能够卡放多个磁珠瓶13,提高处理量;磁珠瓶卡槽7沿内胆3的底壁中心呈发散状均匀间隔排布(如图2所示),方便调整磁珠瓶13与永磁体6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引力的大小。

在上盖2的靠近边沿处垂直穿设有手动转轴8,位于上盖2外侧的手动转轴8上固设有转动手柄9,位于上盖2内侧的手动转轴8上水平设置有转动齿轮10,在内胆3的内侧壁靠近上口沿处水平设置有与转动齿轮10相啮合的环形内齿圈11,通过手动转动上盖2上的转动手柄9来带动转动齿轮10,进而使环形内齿圈11转动,带动内胆3以转轴4为圆心转动,从而使卡固于内胆3底壁上表面磁珠瓶卡槽7内的磁珠瓶13转动,产生离心力;磁珠瓶13内磁珠受到的离心力大小可人为手动控制转速来改变,而磁珠受到的引力大小也可通过更换永磁体6或选择不同的距离卡放磁珠瓶13来实现,在不同的离心力和引力下磁珠混匀的效果可调节至最理想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