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维护的传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7067发布日期:2019-08-21 00:1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维护的传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维护的传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养殖场用传感器结构,由于养殖场情况特殊,环境复杂、湿度大,存在大量毛发,传感器结构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容易发生锈蚀,且易因毛发导致传感器结构损害,因而需要经常拆卸,进行维护或更换,而传统的传感器表面平滑,在安装时会对底盖与底板之间进行胶连接,对针脚与电路板上的预留孔连接处进行点焊处理,因而在进行底盖与电路板的拆卸、外壳体与底盖的拆卸工作时缺乏施力点,不便于拆卸,且传统传感器结构还存在针脚长度若过长则需剪掉,若长度不够则不能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维护的传感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拆卸维护的传感器结构,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固定耳、底盖固定耳、底盖、底板和螺纹孔,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盖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底板的两端均安装有外壳体固定耳,所述底盖的两端均安装有底盖固定耳,所述外壳体固定耳和底盖固定耳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上表壁安装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之间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底盖的下表壁焊接有针座,所述针座的内部开设有针孔,所述针孔的内部安装有针脚。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的下表壁安装有两个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外表壁连接有第二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把手与第一套环一体成型,且第一把手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一轴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把手与第二套环一体成型,且第二把手为U型结构,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二轴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针座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沿针座的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把手的旋转角度为0°-18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把手的旋转角度为0°-1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把手、第一转轴、第一套环和第一轴承,在进行维护时,可螺松螺栓,转动第一把手,将其转动至与外壳体垂直,手指或勾型工具伸入第一把手内,向上拉动第一把手,使针座克服焊锡点的禁锢力,使外壳体、底板和底盖脱离电路板,还设置了第二把手、第二转轴、第二套环和第二轴承,可转动第二把手,至其与底盖垂直的位置处,另一只手的手指或勾型工具伸入第二把手内,两只手向相反方向用力,克服底板与底盖之间绝缘胶的粘力,将底板与底盖分离即可,为工作人员进行底盖与电路板的拆卸、外壳体与底盖的拆卸工作提供了施力点,因而方便工作人员对传感器进行拆卸维护,本实用新型在针座的内部开设有针孔,针脚与针座插接,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选择长度合适的针脚进行使用,避免传统针脚长度过长需剪掉或长度不够不能使用的问题,通过针座内壁设置的两个凸块,避免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下针脚由针座内掉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脚拆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盖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针座立体图。

图中:1、安装槽;2、外壳体;3、外壳体固定耳;4、底盖固定耳;5、底盖;6、针脚;7、针座;8、底板;9、针孔;10、凸块;11、第一把手;12、第一转轴;13、第一套环;14、第一轴承;15、螺纹孔;16、第二把手;17、第二套环;18、第二轴承;19、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端”、“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套设有”、“套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拆卸维护的传感器结构,包括外壳体2、外壳体固定耳3、底盖固定耳4、底盖5、底板8和螺纹孔15,所述外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8,所述底盖5的上表面与底板8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底板8的两端均安装有外壳体固定耳3,所述底盖5的两端均安装有底盖固定耳4,所述外壳体固定耳3和底盖固定耳4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螺纹孔15,所述底盖5的下表壁焊接有针座7,所述针座7的内部开设有针孔9,所述针孔9的内部安装有针脚6,所述针座7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凸块10,两个所述凸块10沿针座7的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针脚6与针座7插接,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选择长度合适的针脚6进行使用,避免传统针脚6长度过长需剪掉或长度不够不能使用的问题,通过针座7内壁设置的两个凸块10,避免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下针脚6由针座7内掉出。

所述外壳体2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1,所述安装槽1的上表壁安装有两个第一轴承14,两个第一轴承14之间连接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套环13,所述第一套环13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把手11,所述第一把手11与第一套环13一体成型,且第一把手11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转轴12与第一轴承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把手11的旋转角度为0°-180°,第一把手11转动至与外壳体平行时,其高度小于安装槽1的高度,使得第一把手11不会凸出,因而不会对使用和安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使用时,向上拉动第一把手11,使针座7克服焊锡点的禁锢力,即可使外壳体2、底板8和底盖5脱离电路板,便于拆卸。

所述底盖5的下表壁安装有两个第二轴承18,两个第二轴承18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19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套环17,所述第二套环17的外表壁连接有第二把手16,所述第二把手16与第二套环17一体成型,且第二把手16为U型结构,所述第二转轴19与第二轴承18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把手16的旋转角度为0°-180°,配合第一把手11、第一转轴12、第一套环13和第一轴承14的使用,其中一只手拉住第一把手11,另一只手拉住第二把手16,两只手向相反方向用力,克服底板8与底盖5之间绝缘胶的粘力,将底板8与底盖5分离即可,便于拆卸。

使用时,将适合长度的针脚6插入针座7内,由于针座7的内壁设置了两个凸块10,在向针座7内插入针脚6时,需克服针脚6与凸块10之间的阻力,因而在将针脚6插入针座7后,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下针脚6不会由针座7内掉出,将底盖5放置于底板8的下方,使得底盖固定耳4与外壳体固定耳3对准,从而使外壳体固定耳3和底盖固定耳4上开设的螺纹孔15重叠,将针脚6与电路板上预留的孔插接,将螺栓贯穿螺纹孔15和电路板,螺动螺栓,使传感器与电路板进行固定,然后将针座7与电路板预留孔连接处进行点焊处理,在对传感器进行维护、检修时,可螺松螺栓,转动第一把手11,将其转动至与外壳体2垂直,手指或勾型工具伸入第一把手11内,向上拉动第一把手11,使针座7克服焊锡点的禁锢力,使外壳体2、底板8和底盖5脱离电路板,然后转动第二把手16,至其与底盖5垂直的位置处,另一只手的手指或勾型工具伸入第二把手16内,两只手向相反方向用力,克服底板8与底盖5之间绝缘胶的粘力,将底板8与底盖5分离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