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门锁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1884发布日期:2019-09-03 20:3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电子门锁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测试工装,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门锁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兴起,电子门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包括指纹锁、密码锁、感应锁等,现有大多数的电子门锁需要装配电池才能使用,为了保证用户在电子门锁装配电池后能够正常使用,出厂使用前需要对电子门锁进行相关测试,现有的测试方案大多需要人工进行测试,随着电子门锁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测试效率不高和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门锁测试装置,用于提高门锁的测试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门锁测试装置,电子门锁测试装置的第一锁体固定部和第二锁体固定部相对设置于底座,电接触部设置于底座且朝向第一锁体固定部,电接触部选择性的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一锁体固定部。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门锁测试装置,通过第一锁体固定部和第二锁体固定部固定门锁。测试时,电接触部相对第一锁体固定部相对运动,并与电子门锁的电池盒接触供电,实现自动化测试。测试过程中不需要人工装配或拆卸电池,使得测试效率更高,更好的节省人力成本。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子门锁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固定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底座在装配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Ⅳ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接触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子门锁的电池盒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接触部的第一种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接触部的第二种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接触部的第三种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第三驱动装置的剖面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子门锁测试装置在工作状态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大多数的电子门锁主要由相对的第一锁体、第二锁体、以及锁芯组成,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分别设置在门的相对两个面上,第一锁体通常设有可以安装电池的电池盒,锁芯设置于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之间并由电池供电。发明人发现,在电子门锁出厂前,传统的测试技术方案在电子门锁测试过程中需要人工将电池装配入电池盒以及拆卸电池,使得测试效率不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导致成本的增加。因此,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门锁测试装置。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门锁测试装置60,该电子门锁测试装置60包括底座100和电接触部180。底座100设有第一锁体固定部110和第二锁体固定部120。第一锁体固定部110和第二锁体固定部120相对设置于底座100,电接触部180设置于底座100并朝向第一锁体固定部110,电接触部180与第一锁体固定部110选择性的相对靠近或远离。

本实施例中,底座100包括固定基座80和活动基座90,活动基座90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基座80。请参阅图2,固定基座80为大致的矩形板状,固定基座80具有安装表面81,安装表面81凹陷形成安装槽82,安装槽82的横截面为矩形,固定基座80于安装槽82内形成安装底面83,安装底面83例如为光滑表面,以减少摩擦阻力。固定基座80具有位于安装槽82内的第一侧壁84、第二侧壁85、第三侧壁86及第四侧壁87,第一侧壁84与第三侧壁86平行间隔设置,第二侧壁85与第四侧壁87平行间隔设置,且第二侧壁85连接第一侧壁84和第三侧壁86,第四侧壁87连接第一侧壁84和第三侧壁86。第二侧壁85的延伸方向以及第四侧壁87的延伸方向即为安装槽82的延伸方向。

活动基座90滑动设置于安装槽82内,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活动基座90包括本体91和滑动块94。本体91为大致的矩形板状,本体91具有第一安装面92和第二安装面93,第一安装面92和第二安装面93平行,并位于与第二安装面93相背离的一侧,第一安装面92相对于第二安装面93靠近于安装底面83,且第二安装面93相对于安装底面83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滑动块94设置于第一安装面92并朝向安装槽82设置,滑动块94可在安装槽82内滑动。滑动块94为块状,滑动块9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滑动块94分别设置于本体91的四个边角处。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动块9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滑动块94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设置为半球状、多边体状及半椭圆体状等其他形状。四个滑动块94均设置有导向通孔95,导向通孔95的中心轴线与安装槽82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且靠近于第二侧壁85的两个滑动块94的导向通孔95的中心连线和靠近于第四侧壁87的两个滑动块94的导向通孔95的中心连线均垂直于第一侧壁84所在平面和第三侧壁86所在平面。

本实施例中,本体91还设有挡板97、固定板96及安装板98。挡板97为长条板状,挡板97的延伸方向与第三侧壁86所在平面大致平行,且挡板97设置于活动基座90靠近于第三侧壁86的边缘处。当活动基座90朝向固定基座80的第三侧壁86靠近时,挡板97的一端可抵靠于第三侧壁86,以使活动基座90停止运动。固定板96为块状,固定板96可用于与其他驱动装置进行连接,例如气缸、电机等其他驱动装置。固定板96连接于挡板97靠近于第二侧壁85的端部。安装板98为板状,安装板98可用于安装其他驱动装置,例如气缸或电机等其他驱动装置,且安装板98固定于第二安装面93且抵靠于挡板97远离第三侧壁86的端面。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活动基座90相对固定基座80的活动,底座100还包括导向机构190。导向机构190用于活动基座90的导向以使活动基座90沿安装槽82的延伸方向滑动于第一侧壁84和第三侧壁86之间,导向机构190设置于安装槽82内。请一并参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导向机构190包括第一导向杆191和第二导向杆192,第一导向杆191和第二导向杆192均为直线杆状。第一导向杆191的轴向与第二导向杆192的轴向大致平行,且均垂直于第一侧壁84所在平面和第三侧壁86所在平面。第一导向杆191依次穿过本体91靠近第二侧壁85的两个滑动块94的导向通孔95;第二导向杆192依次穿过本体91靠近第四侧壁87的两个滑动块94的导向通孔95。第一导向杆191和第二导向杆192均固定于第一侧壁84和第三侧壁86,活动基座90可沿第一导向杆191和第二导向杆192的延伸方向滑动。

在其他的一部分实施例中,导向机构190还可以仅包括一根导向杆,此时,活动基座90的滑动块94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或其他数量,滑动块94可以设置于活动基座90的中部区域,导向杆依次穿过两个滑动块94的导向通孔95且连接于第一侧壁84和第三侧壁86即可。此外,导向机构190还可以设置为滑动导槽的形式,滑动导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侧壁84和第三侧壁86即可,相应的滑动块94分别置于滑动导槽内。

第一锁体固定部110用于固定门锁的第一锁体,本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第一锁体固定部110设置于第二安装面93,并位于活动基座90的靠近第一侧壁84的边缘位置。第一锁体固定部110具有第一端面111、第一侧面112及第二侧面113,第一端面111位于第一锁体固定部110与第二安装面93相背离的一侧并与第二安装面93大致平行。第一侧面112与第二侧面113大致平行且位于第一锁体固定部110的相背离的两侧,且第一侧面112和第二侧面113与第二安装面93大致垂直,第一端面111连接第一侧面112和第二侧面113。第一侧面112相对于第二侧面113靠近于第一侧壁84。第一端面111设有用于固定第一锁体的第一锁体安装槽114。本实施例中,第一锁体安装槽114分别贯穿第一端面111和第二侧面113。

第二锁体固定部120用于固定门锁的第二锁体及锁芯。本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第二锁体固定部120设置于固定基座80并与第一锁体固定部110相对设置。第二锁体固定部120包括隔板130和固定座140,隔板130设置于安装表面81,并位于靠近固定基座80的靠近安装槽82的边缘位置。隔板130具有第二端面131、第三侧面132及第四侧面133,第二端面131位于隔板130与安装表面81相背离的一侧并与安装表面81大致平行,且第三侧面132与第四侧面133与安装表面81大致垂直,第二端面131连接第三侧面132和第四侧面133。在第二锁体固定部120与第一锁体固定部110靠近过程中第三侧面132与第一侧面112可相互抵靠。第二端面131凹陷形成锁芯固定槽134,使用时,锁芯直接置于锁芯固定槽134内进行固定。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在第二端面131直接设置定位肋对锁芯进行固定。

固定座140设置于安装表面81,并用于固定第二锁体。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40与隔板130相邻设置并与第四侧面133连接,即隔板130位于固定座140以及第一锁体固定部110之间。固定座140具有第三端面141,第三端面141位于固定座140与安装表面81相背离的一侧并与安装表面81大致平行。第三端面141凹陷形成第二锁体安装槽142,使用时,第二锁体直接置于第二锁体安装槽142内进行固定。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端面141也可以直接设置定位肋对第二锁体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一锁体固定部110相对第二锁体固定部120可以相对靠近或远离,固定基座80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160,第二驱动装置160与活动基座90连接并驱动活动基座90于安装槽82内滑动。请再次参阅图1,第二驱动装置160传动连接于活动基座90。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160为气缸161,气缸161的活塞杆162连接于活动基座90的固定板96,活动基座90通过活塞杆162的伸缩沿第一导向杆191和第二导向杆192的延伸方向滑动,使得第一锁体固定部110选择性的靠近或远离第二锁体固定部120。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体固定部110和第二锁体固定部120可以同时设于固定基座80上或活动基座90上。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装置160可采用电机、液压装置等其他形式。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锁体固定部110也可以采用手动驱动的方式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二锁体固定部120。

现有的大多数电子门锁的电池盒内设有相对的第一电源接触端和第二电源接触端,第一电源接触端和第二电源接触端均设有正极接触点和负极接触点,且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相对应。相邻的正极接触点和负极接触点电连接,以使安装电池后电池相互串联形成回路。

电接触部180用于在电子门锁测试过程中提供电源,电接触部180可以相对靠近或远离与第一锁体固定部110,电接触部180靠近第一锁体固定部110的过程中与电池盒的第一电源接触端以及第二电源接触端接触,实现电路通路。请再次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电接触部180设置于活动基座90上并位于第一锁体固定部110的远离第二锁体固定部120的一侧。电接触部180可相对于第一锁体固定部110伸缩或滑动设置,并在伸缩或滑动的过程中与电池盒的正极接触点和负极接触点接触。

本实施例中,电接触部180通过第一驱动装置150实现相对于第一锁体固定部110的滑动。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驱动装置150为第一气缸151,第一气缸151具有第一活塞杆152,第一活塞杆152的伸缩方向与第一锁体固定部110的第二侧面113大致垂直。第一气缸151固定于安装板98远离第二安装面93的一侧。第一气缸151的第一活塞杆152与电接触部180连接固定,并可驱动电接触部180靠近或远离第一锁体固定部110。电接触部180在靠近第一锁体固定部110的过程中伸入电池盒内与第一电源接触端和第二电源接触端接触。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装置150可采用电机、液压装置等其他形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接触部180也可以采取手动驱动的方式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一锁体固定部110。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电接触部180包括第一电连接板200和第二电连接板210,第一电连接板200和第二电连接板210间隔设置,第一电连接板200所在平面以及第二电连接板210所在平面均与第二安装面93大致平行。第一电连接板200为大致的矩形板状,第一电连接板20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02和第二表面203,第一表面202与第二表面203均大致与第二安装面93平行。且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板200由绝缘材料制成。第一电连接板200设有圆柱体状的第一导电触点201。第一导电触点201用于接触电池盒的第一电源接触端。第一导电触点201贯穿第一表面202和第二表面203,第一导电触点201可以由铁、铜、铝等具有导电功能的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触点201可以设置成圆柱状、圆台状、或其他的多边体形状。

第二电连接板210的结构与第一电连接板200的结构大致相同,第二电连接板210相对于第一电连接板200靠近于第二安装面93。第二电连接板210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212和第四表面213,第三表面212与第四表面213大致平行,第四表面213相对于第三表面212靠近于第二安装面93并与第二安装面93大致平行。第二电连接板210设有与第一导电触点201相对应的第二导电触点211,第二导电触点211的结构与第一导电触点201的结构大致相同。第二导电触点211可以由铁、铜、铝等具有导电功能的材料制成,第二导电触点211贯穿第三表面212和第四表面213。

第一电连接板200和第二电连接板210可以根据电池盒所需安装电池的节数来设置相应数量的第一导电触点201和第二导电触点21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门锁的电池盒除设有主供电模块外,还设置有备用供电模块。一般情况下,电子门锁只需主供电模块内安装的电池进行供电,备用供电模块内安装的电池用以备用。主供电模块和备用供电模块例如可以分别安装四节电池。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板200并排设有八个第一导电触点201,相对应的,第二电连接板210并排设有与八个第一导电触点201一一对应的八个第二导电触点211。其中四个相邻的第一导电触点201和相对应的第二导电触点211可用于对主供电模块供电,相应的,其余四个相邻的第一导电触点201和相对应的第二导电触点211可用于对备用供电模块供电。测试时,第一导电触点201以及第二导电触点211可以外接电源,进而选择性的给主供电模块或备用供电模块进行供电。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并排设置两个相同的电接触部180分别给主供电模块和备用供电模块进行供电。

电接触部180对门锁的电池盒进行供电测试,以串联6V电压为例,例如可以按以下第一种方式进行供电:

请参阅图6和图7,两个电接触部180并排设置,其中一个用于测试主供电模块,另一个用于测试备用供电模块。电接触部180的第一电连接板200与第二电连接板210伸入电池盒内,分别接触于第一电源接触端和第二电源接触端。四个第一导电触点201电接触于第一电源接触端相应的正极接触点,相应的,四个第二导电触点电接触于第二电源接触端的负极接触点。测试主供电模块时,四个第一导电触点201分别电连接于四个外接1.5V电源的-1.5V,相应的,四个第二导电触点211分别电连接于相应外接1.5V电源的+0V。通电后,四个第一导电触点201和四个对应的第二导电触点211依次串联形成6V电压,并与电池盒内部电路形成闭合回路。同样的,测试备用供电模块时,只需对另一个电接触部180的四个第一导电触点201和四个第二导电触点211进行供电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接触部180对门锁的电池盒进行供电测试,例如也可以按以下第二种方式进行供电:

请参阅图6和图8,测试主供电模块时,其中一个电接触部180最外侧的两个第二导电触点211:一个第二导电触点211电连接于外接6V电源的+0V,另一个第二导电触点211电连接于外接6V电源的-6V。其中一个第二导电触点211接触于第二电源接触端相应的正极接触点,另一个第二导电触点211接触于第二电源接触端相应的负极接触点。通电后,两个第二导电触点211与电池盒内部电路形成闭合回路。同样的,测试备用供电模块时,只需另一个电接触部180最外侧的两个第二导电触点211供电即可。

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中,电接触部180还包括连接件220,连接件220用于电性导通第一导电触点201以及与第一导电触点201对应的第二导电触点211。连接件220设置于第二表面203和第四表面213之间。连接件220可以由铁、铜、铝等具有导电功能的材料制成。连接件220电连接于第一导电触点201和相对应的第二导电触点211,以使第一导电触点201与第二导电触点211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接触部180对门锁的电池盒进行供电测试时,例如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供电:

请参阅图6和图9,四个第一导电触点201电接触于第一电源接触端相应的正极接触点和负极接触点。相应的,四个第二导电触点211电接触于第二电源接触端相应的正极接触点和负极接触点。其中三个相邻的第一导电触点201通过3个连接件220与三个相邻的第二导电触点211电连接。测试主供电模块时,第一导电触点201(未连接于连接件220)电连接外接6V电源的+0V,第二导电触点211(未连接于连接件220)电连接外接6V电源的-6V。通电后,电流由第一导电触点201(未连接于连接件220)流入,并通过连接件220以及电池盒内部电路,最后流出第二导电触点211(未连接于连接件220),并形成闭合回路。同样的,测试备用供电模块时,只需对另一个电接触部180的相应的第一导电触点201和相应的第二导电触点211进行供电即可。

对于不同的电子门锁,其所需电池的型号不同,导致电池盒的尺寸会有差异,例如:设置7#电池的电子门锁的电池盒较设置5#电池的电子门锁的电池盒的尺寸小。此时,为了适应多种不同类型的电子门锁测试需求,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电连接板200和第二电连接板210设置成可以彼此靠近或远离的形式。即第一电连接板200的第二电连接板210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板200的第二电连接板210之间的间距通过第三驱动装置170实现调节。同时,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20为弹性连接件,即连接件220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伸展以及压缩。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10。第三驱动装置170包括壳体300、第二气缸340、第一连杆310、第二连杆320及滑座350。壳体300设置于安装板98上,壳体300的内部形成内容腔301,第二气缸340置于内容腔301内,第二气缸340作为第三驱动装置170的动力源。第二气缸340具有第二活塞杆341,第二活塞杆341的伸缩方向与第二侧面113大致垂直,即第二活塞杆341沿电接触部180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一锁体固定部110的方向伸缩设置。壳体300与第一驱动装置150的第一活塞杆152连接,以使壳体300在第一驱动装置150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第一锁体固定部110,进而带动电接触部180靠近或远离第一锁体固定部110。

滑座350连接于壳体300靠近第一锁体固定部110的一端,滑座350靠近第一锁体固定部110的一端活动设置有两个滑动导块330,两个滑动导块330沿垂直于第二活塞杆341的伸缩方向滑动设置于滑座350,第一电连接板200和第二电连接板210分别连接于两个滑动导块330上。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均为大致的“L”型,滑座350设置有两根固定轴351,两根固定轴351间隔设置。固定轴351的轴线与滑动导块330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且固定轴351的轴线与第二活塞杆341的伸缩方向大致垂直。

第一连杆310的中部枢接于一根固定轴351,第一连杆310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其中一个滑动导块330,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活塞杆341。第二连杆320的中间部分枢接于另一根固定轴351,第二连杆320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另一个滑动导块330,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活塞杆341。在第二活塞杆341的带动下,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可绕固定轴351进行转动。当第二活塞杆伸出时,第二活塞杆341推动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分别围绕其对应的固定轴351的轴线转动。第一连杆310靠近滑动导块330的一端与第二连杆320靠近滑动导块330的一端相对远离,使得两个滑动导块330相对滑动并远离。当第二活塞杆341收缩时,第二活塞杆341拉动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320分别围绕其对应的固定轴351的轴线转动,第一连杆310靠近滑动导块330的一端与第二连杆320靠近滑动导块330的一端相对靠近,使得两个滑动导块330相对滑动并靠近。进而实现第一电连接板200和第二电连接板210的相对靠近或远离。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驱动装置170的动力源可以为电机、液压装置等其他形式,相应的,当动力源为电机时,电机的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可以设置成与滑动导块330的滑动方向平行的形式,此时电机的转动轴通过相应的传动组件与滑动导块330传动连接。

参阅图11,本实施例中,电子门锁测试装置60还包括控制装置360,控制装置360用于控制电子门锁测试装置60对电子门锁进行相关的测试。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60与第一驱动装置150、第二驱动装置160以及第三驱动装置170电连接,以控制第一驱动装置150、第二驱动装置160及第三驱动装置170的启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360可以为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等自动控制设备。

本实施提供的电子门锁测试装置60测试门锁的工作原理是:

请参阅图12,以测试指纹电子门锁为例进行说明,该指纹电子门锁的第一锁体20设有电池盒40,第二锁体10设有指纹识别装置和触摸屏,锁芯30可通过方轴50传动连接于第一锁体20和第二锁体10之间,第一锁体20、锁芯30及第二锁体10均设置相对应的方轴安装孔。

首先将指纹电子门锁装配于第一锁体固定部110和第二锁体固定部120,装配时,将第一锁体20置于第一锁体安装槽82内且电池盒40朝向电接触部180。将第二锁体10固置于第二锁体安装槽82内且设有指纹识别装置和触摸屏的一端背向于第一锁体20。将锁芯30固定于锁芯固定槽134内且锁舌朝上,将方轴50插入锁芯30和第二锁体10相对应的方轴安装孔中,方轴50的轴线和第一锁体20对应的方轴安装孔的中心对齐。

测试时,控制控制装置360启动第二驱动装置160,推动活动基座90朝第二锁体固定部120方向滑动,当第一锁体固定部110抵靠于第二锁体固定部120时,第二驱动装置160停止驱动,方轴50插入第一锁体20对应的方轴安装孔内。启动第一驱动装置150,电接触部180朝向第一锁体固定部110运动,电接触部180伸入电池盒40内后,第一驱动装置150停止。启动第三驱动装置170,使得第一电连接板200和第二电连接板210相对远离,当第一导电触点201和第二导电触点211接触于正极接触点和负极接触点后停止,电池盒40的第一电源接触端和第二电源接触端形成串联的闭合回路。接通电接触部180的外部电源,启动电子门锁的按键开关,对电子门锁的指纹识别功能、触摸屏的灵敏度及门锁的开锁和反锁等相关功能分别进行测试及数据收集。

测试完成后,断开电源接触部180的电源。启动第三驱动装置170,第一电连接板200和第二电连接板210相对靠近且分别远离于电池盒40的第一电源接触端和第二电源接触端。启动第一驱动装置150,电接触部180远离电池盒40运动。启动第二驱动装置160,活动基座90背向于第二锁体固定部120运动,直至活动基座90的挡板97抵靠于固定基座80的第三侧壁86停止,测试完成。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门锁测试装置60,通过第一锁体固定部110和第二锁体固定部120固定门锁。电接触部180包括第一电连接板200和第二电连接板210。测试时,电接触部180相对第一锁体固定部110运动,第一电连接板200和第二电连接板210与电池盒40接触供电,测试过程中不需要人工装配或拆卸电池,测试过程中减少了人工作业,提高了测试效率和节省人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