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6613发布日期:2019-08-23 23:2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夹具。



背景技术:

纽扣电池在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充电、放电等项目的测试。对于纽扣电池,由于其呈扁平状,两极的表面积较大。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电池测试设备的夹头91夹住纽扣电池90后,纽扣电池整体上裸露在空气中。而测试过程中,纽扣电池的表面容易与外界空气发生反应,影响电池质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池夹具,既能够与纽扣电池的两极连接,又能避免纽扣电池裸露在空气中。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夹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纽扣电池测试时裸露在空气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夹具,包括绝缘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可导电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腔,第一连接杆从第一壳体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一凹腔中,第二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凹腔,第二连接杆从第二壳体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二凹腔中;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凹腔的那一端可以伸入到第一凹腔中。

所述的电池夹具中,所述第一凹腔的侧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二壳体对应第二凹腔那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电池夹具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第一凹腔内的那一端设置有第一底板,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二凹腔内的那一端设置有第二底板。

所述的电池夹具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分别开设有两个平面。

所述的电池夹具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规格相同。

所述的电池夹具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由铜或铝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夹具,相比现有技术,不仅能够正常用于电池测试,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夹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纽扣电池的内腔,使得纽扣电池不与外界空气接触,测试过程中不会与空气发生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池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夹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夹具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夹具,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夹具。

所述的电池夹具包括绝缘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以及可导电的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腔101,第一连接杆31从第一壳体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一凹腔101中,第二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凹腔201,第二连接杆32从第二壳体的另一端插入到第二凹腔201中;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凹腔的那一端可以伸入到第一凹腔中。实际使用时,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后,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则形成一个密闭的内腔,而纽扣电池90则置于这个内腔中,避免了与外界空气接触;由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可导电且分别与电池的两极接触,因此外部的电池测试设备(图中未画出)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连接便可与电池的两极连接。通常地,为了便于装入纽扣电池,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的横截面呈圆形。

为了方便连接,所述第一凹腔的侧壁设置有内螺纹100,第二壳体对应第二凹腔那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200;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通过螺纹连接。这样设置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快速地拆装,且装配之后两者不会松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31位于第一凹腔内的那一端设置有第一底板311,第二连接杆32位于第二凹腔内的那一端设置有第二底板321。通常,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为圆形;第一底板和第一连接杆一体成型,第二底板和第二连接杆一体成型。通过设置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一连接杆意外退出第一凹腔,避免第二连接杆意外退出第二凹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之后,纽扣电池的两极分别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抵。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上分别开设有两个平面300。这样设置便于与电池测试设备的导线连接,或者电池测试设备的导线端部设置有夹头,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两个平面能够被夹头夹持得更稳,测试过程中不会发生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的规格相同,这样设置增加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互换性,也降低了制作成本。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由铜或铝制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夹具,能够将导线分别与纽扣电池的两极连接以便进行电池测试,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夹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纽扣电池的内腔,使得纽扣电池不与外界空气接触,测试过程中不会与空气发生反应。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