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检测装置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6632发布日期:2019-08-09 21:1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屏检测装置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显示屏检测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检测采用人工作业,效率低,人工长期重复操作容易疲劳导致出错,造成检测结果不正确,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提高,市场对检测精密度、检测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样化,规格尺寸越来越多,对检测环节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必须提高检测效率、泛用性,于是开发自动检测机器。

现有人工检测机为一次检测一件产品,一人一次只能操作两台机器,单位检测时间内只能检测2件产品,人工需要休息,无法长时间保持高效率高强度高精度操作,工作效率不稳定。并且人工操作易出现漏检,错捡等。

因此,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示屏检测装置及设备,目的在于提高显示屏检测效率和保证检测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的一方面为:

一种显示屏检测装置,包括支架,该支架上具有沿Z轴方向按分层方式布置的至少两层检测机构;

每层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放置物料的且能够沿着X方向往复移动的载料台,该载料台上方具有检测器用以检测放置在该载料台的物料;每层检测机构的载料台在X轴方向交错运动。

另外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屏检测设备,该设备包括检测平台,该检测平台上具有按照检测流程方向设置的上料装置、上述的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其中,所述上料装置位于检测装置进料一侧用以向检测装置的载料台放置物料,所述下料装置位于检测装置的出料侧用于抓取并转移检测装置的载料台上经过检测的物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一种显示屏检测装置及设备,该设备包括检测平台,该检测平台上具有按照检测流程方向设置的上料装置、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其中检测装置包括支架,该支架上具有沿Z轴方向按分层方式布置的至少两层检测机构;每层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放置物料的且能够沿着X方向往复移动的载料台,该载料台上方具有检测器用以检测放置在该载料台的物料;每层检测机构的载料台在X轴方向交错运动;其中,所述上料装置位于检测装置进料一侧用以向检测装置的载料台放置物料,所述下料装置位于检测装置的出料侧用于抓取并转移检测装置的载料台上经过检测的物料。本技术采用了上下方式布置的至少两层检测机构,且不同层的检测机构的载料台交错运动,因此能够在保证动作连贯的前提下提高设备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显示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显示屏检测设备(无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显示屏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显示屏检测装置,包括支架21,该支架21上具有沿Z轴方向按分层方式布置的至少两层检测机构22;每层检测机构22包括用于放置物料的且能够沿着X方向往复移动的载料台221,该载料台221上方具有检测器222用以检测放置在该载料台221的物料;每层检测机构22的载料台221在X轴方向交错运动。本方案由于采用了分层方式布置的至少两层检测机构22,每层检测机构22的载料台221以错落交替运动的方式实现动作,能够在保证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显示屏检测。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用于检测LCD显示屏,当然也并不局限于此,其还可以用于检测LED显示屏或其他与LCD显示屏类似的显示屏。

当然,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以包括两层检测机构22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局限于两层检测机构22,其可以是三层、四层、五层甚至更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器222位于支架21的中间部分位置,载料台221在检测器222的左右两侧之间来回往复移动。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检测器222在X轴方向上固定的,通过载料台221的移动实现检测。

具体的,所述支架21包括底板211,底板211沿X轴方向两侧分别设置一排立柱212,每排立柱212的上端连接一个共同的隔板213,其中一个检测机构22位于隔板213上方,另外一个检测机构22位于隔板213的下方。应当理解,该隔板213沿X轴方向的两侧均具有一个开口槽2131,该开口槽2131是为了方便向下层的检测机构22的载料台221放料和取料,具体该开口槽2131为方形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每一层检测机构22的结构是相同的。其中所述检测器222包括检测本体2221和固定在立板2222上沿Z轴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驱动气缸2223,该至少一个驱动气缸222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本体2221用以驱动该检测本体2221相对所述载料台221上下往复移动。即当载料台221将承载的物料转移至检测本体2221的下方时,驱动气缸2223运作,带动检测本体2221向下运行至合适的位置处对物料进行自动检测,检测完毕后驱动气缸2223带动检测本体2221复位。为了保证运作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驱动气缸2223。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本体2221是用于检测LCD显示屏的表面平整度的仪器,属于公知技术。当然除此之外,检测本体2221可以是任意的公知的能够适用本技术方案的检测仪器,例如LED显示屏平整度检测仪,或其他类型的公知的检测仪器。

另外,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在同一个检测机构22中同时检测多个显示屏,所述载料台221上具有至少一排物料位2211,对应所述检测器222包括与所述至少一排物料位2211匹配的至少一排检测部;其中,所述物料位2211的尺寸介于3寸显示屏的大小和10寸显示屏的大小之间。即当载料台221上设置一排物料位2211时,检测器222设置一排检测部;当载料台221上设置两排物料位2211时,检测器222设置一排检测部,也可以设置两排检测器以满足对载料台221上物料的检测;当当载料台221上设置三排物料位2211时,检测器222设置一排检测部,也可以设置三排检测器以满足对载料台221上物料的检测。且应当理解,一排物料位2211的数量和位置与一排检测部的数量和位置是相对应的。当物料位221的数量与检测部的数量一致时,能够实现一次性对载料台221上的物料进行检测,当只有一排检测部时只能针对载料台221上的多排物料逐排检测。再者,由于所述物料位2211的尺寸介于3寸显示屏的大小和10寸显示屏的大小之间,因此,可根据需要设定物料位2211的尺寸,以实现3寸显示屏至10寸显示屏的各类型显示屏进行检测。

参见图2,载料台221通过驱动机构223实现驱动。该驱动机构22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载料台221以驱动该载料台221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223包括伺服电机2231,该伺服电机2231的输出端与沿X轴方向设置的传动带2232啮合,该传动带2232上固定一滑块2233,该滑块2233与载料台22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载料台221的两侧均与一个沿X轴方向设置的导轨2234套接。当伺服电机2231转动的时候,带动滑块2233滑行,以此实现载料台221的移动控制。当然,所述驱动机构223的结构除了上述的方式之外可以是其他任意的合适的技术,例如以丝杆滑块与电机的组合形式来实现。而该丝杆滑块与电机实现驱动的技术术语公知技术,此处不进行赘述。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以上层的检测机构22为例进行说明。上料时,载料台221位于检测器222的左侧,即左侧的开口槽2131上方,接收上料装置提供的物料,然后在驱动机构223的作用下载料台221沿X轴向右移动至检测器222的正下方,检测本体2221在驱动气缸2223的作用下下移至合适位置,对放置在载料台221上的显示屏进行检测,载料台221继续右移至检测器222的右侧供下料装置取料;以此完成一个检测动作过程。当然,在上层的检测机构22的运作过程,下层的检测机构22也处于检测显示屏的过程。只要保证两个检测机构22的检测过程不同步即可,例如当上层的检测机构22在上料过程,下层的检测机构22处于检测过程,如此错开各自的流程,保证相互不影响。当然如果采用三层、四层或更多层时也保证不同步。当载料台221具有多排物料时,在检测本体2221检测完第一排时,检测本体2221上移,载料台221右移一个工位,使得第二排物料正对检测本体2221,此后检测本体2221继续检测第二排,按照如此道理直到最后一排检测完毕后载料台221右移至右侧位置供下料处理。

另外一方面,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屏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平台1,该检测平台1上具有按照检测流程方向设置的上料装置3、上述的检测装置2和下料装置4;其中,所述上料装置3位于检测装置2进料一侧用以向检测装置2的载料台221放置物料,所述下料装置4位于检测装置2的出料侧用于抓取并转移检测装置2的载料台221上经过检测的物料。本技术中,上料装置3、检测装置2和下料装置4相互协调运作实现上料、检测和下料的全自动控制,实现自动化检测的功能。检测装置2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上文已讲述,此处不进行赘述。其中检测平台1、上料装置3、上述的检测装置2和下料装置4被设置在箱体5内。

应当理解,上料装置3能够在上层载料台221移动至右侧时向该载料台221提供显示屏,在下层载料台221移动至右侧时向该载料台221提供显示屏,其是交替工作的,保证不相互影响,提高整个设备的工作效率。同理下料装置4交替实现上下层载料台221的取料。

参见图5,该图为上料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上料装置3包括设置在检测平台1上的第一机械手机构31和第一放料槽32,所述第一机械手机构31包括第一伺服电机,该第一伺服电机内置在第一壳体311内,该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摆动板312,该第一伺服电机驱动该第一摆动板312在平行于所述检测平台1的平面内旋转,其中,第一摆动板312上具有沿Z轴方向设置的第一Z轴驱动机构313,该第一Z轴驱动机构313的下端设置与第一放料槽32的槽位匹配的第一真空吸附组件314,运行时在第一Z轴驱动机构313的作用下该第一真空吸附组件314能够运行至第一放料槽32的上方吸取物料并放置在载料台221上。具体的,所述第一放料槽32位于第一机械手机构31侧面处,第一真空吸附组件314能够在第一放料槽32的上方和检测机构22的载料台221之间来回转动以实现取料、放料。另外,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Z轴驱动机构313采用公知技术实现,因此在此处不进行赘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料槽32内设置至少一排第一槽位,每排第一槽位包括四个第一槽位321,对应所述第一真空吸附组件314具有至少一排第一真空吸嘴,每排第一真空吸嘴包括四个第一真空吸嘴3141,所述载料台221对应具有至少一排物料位,每排物料位包括四个物料位2211。这样在工作过程中,第一真空吸附组件314能够对应吸附第一槽位321内的显示屏。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排第一槽位,设置两排真空吸嘴。

工作时,在第一伺服电机的作用下,第一真空吸附组件314转动至第一放料槽32的正下方,在第一Z轴驱动机构313的作用下该第一真空吸附组件314下移至第一真空吸嘴3141与显示屏接触的位置,在真空泵的作用下第一真空吸嘴3141产生负压,将显示屏吸住,然后在第一Z轴驱动机构313的作用下该第一真空吸附组件314复位,第一伺服电机转动将第一真空吸附组件314转动至位于左侧的载料台221的上方,此后第一真空吸附组件314下移至载料台221的物料位2211处,第一真空吸附组件314释压,显示屏被放置在物料位2211处,之后整个第一机械手机构31复位,继续执行下一次取料放料动作。

参见图6,所述下料装置4包括设置在检测平台1上的第二机械手机构41、第二放料槽42和第三放料槽43,所述第二机械手机构41包括第二伺服电机,该第二伺服电机设置在第二壳体411内,该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摆动板412,该第二伺服电机驱动该第二摆动板412在平行于所述检测平台1的平面内旋转,其中,第二摆动板412上具有沿Z轴方向设置的第二Z轴驱动机构413,该第二Z轴驱动机构413的下端设置与第二放料槽42的槽位匹配的第二真空吸附组件414,运行时该第二真空吸附组件414能够运行至载料台221处抓取物料并将该物料放置在第二放料槽42和/或第三放料槽43处。

详细的,所述第二放料槽42内设置至少一排第二槽位,每排第二槽位包括四个第二槽位421,所述第三放料槽43内设置至少一排第三槽位,每排第三槽位包括四个第三槽位431,对应所述第二真空吸附组件414具有至少一排第二真空吸嘴,每排第二真空吸嘴包括四个第二真空吸嘴414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排第二槽位,两排第二真空吸嘴和一排第三放料槽43。

工作时,在第二伺服电机的作用下,第二真空吸附组件414移动至滑行至右侧的载料台221的正上方,在第二Z轴驱动机构413的作用下第二真空吸附组件414下移至与显示屏接触的位置,此时第二真空吸附组件414的第二真空吸嘴4141产生负压将显示屏吸附,第二真空吸附组件414在第二Z轴驱动机构413的作用下上移并在第二伺服电机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二放料槽42的上方,此后第二真空吸附组件414下移,对应合格的显示屏的第二真空吸嘴4141释放压力,显示屏被放置在第二放料槽42内,之后第二真空吸附组件414上移,并执行下一个动作。此时,如果该检测到显示屏不合格,则在第二伺服电机的作用下第二真空吸附组件414移动至第三放料槽43的上方,将不合格的显示屏放置在第三放料槽43内。最后整个第二机械手机构41复位,执行下一次循环动作。

另外,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第一真空吸附组件314和第二真空吸附组件414的真空吸附技术采用公知技术实现,因此本实施例中未对该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根据该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是理解的。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高设备的检测数量、效率,保证整个设备能够高效运行。同时也能够适应3寸至10寸之间的显示屏的检测需求。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