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涵道涡轮喷管一体化研究的试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6337发布日期:2019-04-23 21:2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多涵道涡轮喷管一体化研究的试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涵道涡轮喷管一体化研究的试验平台,属于叶轮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适应(循环)发动机(adaptivecycleengine,ace)根据飞机不同任务需求,通过改变多个可调几何机构位置、采用自适应控制技术,自动改变风扇、核心机流量和压比,使发动机在包线内不同速度和高度下获得最佳的性能,并与飞机的组合性能达到最佳,是先进的变循环发动机。由于其具有包线内综合性能好、耗油率低且飞机航程长、进气流量自动匹配、飞/发组合性能好、隐身性能好及有利于热管理设计等优势,得到世界航空发动机先进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其存在工作模态多而状态转换复杂、可调部件多而机构复杂且调节范围宽、可调变量多等技术难点,研究难度很大。2012年至2016年,美国空军组织投入约6.85亿美元,在advent研究基础上开展aetd计划,目的是促进采用3流道结构的自适应发动机技术的成熟,为美国空军下一代战斗机或轰炸机等多种作战平台提供动力。2016年6月30日,预计为期10年,美国空军投入经费20亿美元,开展aetp研究计划,由ge和pw公司承担技术开发与验证。aetp计划将沿着ated研究计划验证的自适应循环基本可行性继续开展工作,实现3流道自适应发动机从技术原型机到工程验证机的顺利过渡,目标是:相比目前技术水平,发动机燃油效率提高25%,推力增大10%,战斗航程延长30%。

相对于传统涡扇航空发动机而言,3流道结构可以提供1股相对低温的气流用于信号管理,这意味多余的空气能够用于冷却热端部件以减少红外信号,或者进入核心机和加力燃烧室来增大推力。由于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国内研究学者大都单独从可变几何喷管出发,假定喷管进口掺混均匀,通过调节喷管喉道面积及型线,试验及数值模拟喷管控制规律。但涡轮出口存在旋流,并与外涵气流存在很强的掺混,将涡轮/喷管一体化研究在改善涡轮性能的同时,增加内外涵掺混,缩短喷管长度并提升其隐身效果。尤其是针对3流道结构,必须考虑外涵气流对喷管性能影响。

因此,本次发明提出一种多涵道涡轮喷管一体化试验研究平台,针对下一代自适应发动机,将涡轮出口旋流与外涵掺混、第三涵道气流综合考虑到高效、隐身性能好排气系统设计与研究中。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研究下一代自适应多涵道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存在的气动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多涵道涡轮喷管一体化研究的试验平台,用以研究内外涵掺混、涵道比在0-1.0范围内的排气系统调节规律,对其中的气动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为自适应发动机研制提供技术及试验支撑。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多涵道涡轮喷管一体化研究的试验平台,包括以下结构:

进气段:进气涡壳的进气口通过电加热器与高压气源相接,通过电加热器对主流进行加热,保证主流与外涵气流的总温差≤300k,加热后主流气体经过进气涡壳输送到涡轮段;

涡轮段:包括进口导叶、转子、出口导叶和中心锥,且涡轮段出口处设置有引射器,用于增加外涵气流与涡轮出口主流气体间的掺混,主流气体经过引射器输送到喷管段;

外涵及第三涵道空气系统、喷管段:外涵道进口设置于引射器上方的喷管进口处,喷管进口处设置有接近等直的掺混段,第三涵道进口设置于喷管喉道与喷管出口之间;外涵道进口及第三涵道进口的面积可调,保证总涵道比范围0-1.0。

本发明结合3流道自适应发动机结构特点,将进气段、涡轮段、外涵和第三涵道空气系统、喷管段组合成体系,通过电加热器对主流进行加热,保证主流与外涵气流总温差≤300k;外涵和第三涵道出口面积可调,满足涵道比0-1.0范围内研究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段、外涵及第三涵道空气系统使用同一高压气源,其进气口分别通过高压流量控制阀与高压气源阀门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涡轮段的轮毂比为0.65,涡轮段轴向长度与喷管段的比值为1:5。

进一步的,为更好模拟内外涵气流间的掺混,所述引射器采用波瓣式引射器,且波瓣式引射器的轴向长度为涡轮段的3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涵道进口位于喷管喉道和喷管出口之间30-50%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外涵道进口及第三涵道进口分别通过调节阀门控制进口宽度,进而实现外涵道进口及第三涵道进口流量的独立调节,保证总涵道比范围0-1.0。

进一步的,所述外涵道进口的进口宽度调节范围dw1=0~25mm,第三涵道进口的进口宽度调节范围dw2=0~20mm。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多涵道涡轮喷管一体化研究的试验平台,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将涡轮出口旋流、内外涵掺混、第三涵道气流考虑到排气系统中,结构相对简单,具有良好的主控效果;2、外涵和第三涵道流量实现单独控制,该试验平台可在总涵道比0-1.0范围内,不同外涵和第三涵道流量分配比下,对排气系统开展研究;3、在涡轮出口处设置引射器,可模拟内外涵掺混对喷管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验室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涡轮部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波瓣式引射器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喷管段、外涵道进口及第三涵道进口的立体图;

图中包括:1、高压气源,2、高压气源阀门,3、高压流量控制阀,4、电加热器,5、进气涡壳,6、进口导叶,7、转子,8、转子旋转轴,9、出口导叶,10、中心锥,11、引射器,12、外涵道进口,13、第三涵道进口,14、喷管喉道,15、掺混段,16、调节阀门,17、排气消音装置,18、涡流测功机,19、流场测量设备,20、总控制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一种用于多涵道涡轮喷管一体化研究的试验平台,主要包括:

进气段:进气涡壳5的进气口通过电加热器4与高压气源1相接,通过电加热器4对主流进行加热,保证主流与外涵气流的总温差≤300k,用于研究不同温差下对掺混过程的影响,加热后主流气体经过进气涡壳5输送到涡轮段;

涡轮段:包括进口导叶6、转子7、出口导叶9和中心锥10,且涡轮段出口处设置有引射器11,用于增加外涵气流与涡轮出口主流气体间的掺混,主流气体经过引射器11输送到喷管段14;

外涵及第三涵道空气系统、喷管段14:外涵道进口12设置于引射器11上方的喷管段14进口处,喷管段14进口处设置有接近等直的掺混段15,第三涵道进口13设置于喷管喉道与喷管出口之间;所述外涵道进口12及第三涵道进口13分别通过调节阀门16控制进口宽度,进而实现外涵道进口12及第三涵道进口13流量的独立调节,保证总涵道比范围0-1.0。

考虑到结构尺寸与试验需求,涡轮段采用1.5级涡轮(如图3所示),包括进口导叶、转子、出口导叶和中心锥,用以研究进口旋流下掺混段流场结构及其对喷管段的影响。优选设计:涡轮进口流量5kg/s,转速3000rpm,落压比1.35;采用三阶bezier曲线进行涡轮部件设计,择优确定进口导叶外径ds=0.4m,内径dh=0.26m等参数,进口导叶、转子及出口支板叶片数分别为24、39和7,出口导叶为转子的承力构件。中心锥可根据不同研究对象选择钝头短椎体或尖头长椎体。

涡轮段出口设置引射器,用于增加外涵气流与涡轮出口主流气体间的掺混,近似模拟真实发动机内的内外涵掺混,引射器的几何构型有圆台型、突片、波瓣型等。如图4所示,为更好模拟内外涵气流间的掺混,本实施例中引射器采用波瓣式引射器,由12个“波瓣”均匀分布一周,每个“波瓣”由两段圆弧和两段直线组成。

如图5所示,外涵出口位于进气段出口、喷管进口,喷管进口有接近等直的掺混段,用以内外涵气流的掺混,出口宽度调节范围dw1=0~25mm;第三涵道位于喷管喉道与出口中间,约50%位置,出口宽度调节范围dw2=0~20mm;进气段、外涵及第三涵道空气系统采用同一高压气源,可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对主流进行加热,模拟真实环境下内外涵气流温度差。

本实施例中,所述涡轮段的轮毂比为0.65,涡轮段轴向长度与喷管段14的比值为1:5,波瓣式引射器的轴向长度为涡轮段的35%。

本发明针对多涵道下涡轮及喷管的气动问题,提出一体化试验研究平台,可实现涵道比在0-1.0范围内变化,具备结构清晰、研究目标明确等突出特点。

在高压气源总流量10kg/s的条件下,设计多涵道涡轮/喷管一体化试验平台,为满足涵道比变化范围在0-1.0,将涡轮段进口设计点流量设为5kg/s,采用三阶beizer曲线完成涡轮段设计,并依据涡轮部件尺寸依次设计出口引射器、外涵和第三涵道、喷管段,确定该一体化试验平台的具体结构尺寸。

多涵道涡轮/喷管一体化试验室的布置结构如图2所示,为保证试验测量的可靠性,将转子旋转轴8与涡流测功机18相接保证涡轮稳定输出功率,喷管出口连接排气消音装置17降低出口噪音,流场测量设备19可由试验测量具体需求进行选择,转子转速、流量阀门控制及数据处理在总控制室20内进行,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1.确保多涵道涡轮/喷管一体化试验台连接可靠、管道及阀门等密封性达到指标要求,检查高压气罐1,若高压气罐1压强在合适范围内,将高压气源阀门2打开;

2.接通电加热器4和涡流测功机18电源,打开主涵道的流量控制阀3,自动调节该控制阀门3使得主涵道流量约为5kg/s;

3.逐步提高电加热器4功率和转子旋转轴8转速,高压气流总温提高约100k~300k(避免涡轮进口温度过高,导致涡轮输出功率超出涡流测功机最大功率),转子旋转轴的旋转速度提高并保持在额定转速3000rpm;

4.当主涵道流量稳定在5kg/s(±0.2kg/s)、电加热器功率4输出功率稳定(500kw~1500kw,由试验条件确定)、转子转速为额定转速3000rpm,利用流场测量设备19记录无外涵气流影响下,涡轮段和喷管段流场数据,包括涡轮段和喷管段进出口总温、总压、气流角等参数;

5.保持主涵道流量基本稳定,打开进气通道的流量总阀门3,打开并调节外涵道进口12的调节阀门16,逐步提高外涵进口12流量0~3kg/s,并保持外涵流量恒定为3kg/s(±0.2kg/s),外涵流量动态变化过程约3min,利用流场测量设备19记录动态及稳态流场数据;

6.保持主涵道和外涵流量基本稳定,打开并调节第三涵道进口13的调节阀门16,逐步提高第三涵道进口13流量0~2kg/s,并保持第三涵道流量恒定为2kg/s(±0.1kg/s),第三涵道流量动态变化过程约3min,利用流场测量设备19记录动态及稳态流场数据;

7.单次多涵道涡轮/喷管一体化试验过程约为20min,流场数据测量过程约为15min,试验测量完成后依次关闭外涵和第三涵道的调节阀门16、进气通道流量总阀门3、电加热器4电源、主涵道流量阀门3、涡流测功机18电源、高压气源阀门2,结束单次多涵道涡轮/喷管一体化试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