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传感器的支撑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3972发布日期:2019-07-10 10:2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传感器的支撑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传感器的支撑防护装置,属于水文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水下传感器由于位于水下,日常维护与检修较为不便,尤其对于水下能见度较低的天然河道,水下传感器的维护检修更为不便。此外,对于通航河道,水下传感器还极易受到捕鱼作业,船舶拖锚及水中杂物的影响。因此急需一种方便对水下传感器进行维护检修的支撑系统和防护装置,经过广泛检索,尚未发现较为理想的技术法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传感器的支撑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下传感器进行维护检修比较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下传感器的支撑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桩、支撑臂和固定装置;

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固定桩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装置固连;

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上浮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上设置有防护钢爪和抱箍。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上还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上浮装置安装在支撑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浮装置为充气气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平台为20cm×40cm的不锈钢支撑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桩固定在河底;所述固定桩为2-3m的钢桩;所述固定桩顶部高出河床0.2-0.5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桩与支撑臂之间通过销钉、销钉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撑臂包括多节套接的活动钢管;所述水平支撑臂中设置有传感器线缆和上浮装置的导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装置通过传感器自动浮出水面的设置,有效避免了潜水员潜水作业的风险,降低了水下传感器的维护成本,且操作简单;通过选择不同长度的水平支撑臂和水下固定桩,适应了不同水深和河床条件的河道,且水平支撑臂与水下固定桩的连接装置设计简单,不仅能够保证支撑臂自由转动,且能够同时保持稳定;通过低廉的造价,简单的操作,替代了成本高昂的潜水员潜水作业,节约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在防护装置上设计结构简单的钢爪,有效的减少了水中杂物与传感器的接触,从而提高了监测精度,延长了传感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于检修维护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桩;2-支撑臂;3-支撑平台;4-上浮装置;5-固定装置;6-传感器;7-抱箍;8-防护钢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水下传感器的支撑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桩1、支撑臂2、固定装置5和支撑平台3;固定桩1为2-3m的钢桩,通过垂直嵌入的方式固定在河底,顶部高出河床0.2-0.5m。

支撑臂2的一端与固定桩1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有固定装置5,支撑臂2上还设置有支撑平台3,支撑平台3为20cm×40cm的不锈钢支撑平台3,支撑平台3上设置有上浮装置4,上浮装置4为充气气囊,充气气囊通过位于水平支撑臂2中的导气管与岸上的气泵连接,气泵用于工作时给充气气囊充气,在固定装置5上固定有防护钢爪8,在固定装置5上还设置有用以固定传感器6的抱箍7,抱箍7还可以调节传感器6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

固定桩1与支撑臂2之间通过活动关节连接,例如,固定桩1和支撑臂2之间通过销钉、销钉孔连接,支撑臂2可绕着支撑点做上下任意角度的自由旋转。

支撑臂2由多节钢管组装而成,长度可自由调节,以适应不同水深条件,传感器6和上浮装置4所需的线缆和气管均位于钢管中,并从末端引出连接至岸上的站房。固定装置5通过抱箍7将传感器6固定住,传感器6与线缆间的连接可实现水下插拔。

工作方法,a.先用气泵给上浮装置4充气,使其浮出水面;b.工作人员乘船到达传感器6所在位置,即可对其进行检修维护作业;c.作业完成后再利用气泵放掉上浮装置4中的气,即可使装置回到工作状态。

该装置实现了水下传感器6的上浮与下潜双重功能,方便维护检修,同时亦可以为传感器提供防护装置。

本装置解决了天然河道,尤其是水体相对浑浊,水深较深的河道中水下传感器难以检修维护的问题。目前,对水下传感器的检修与维护,需要潜水员潜入河底,取下需要检修更换的传感器或清除附着在传感器上的杂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传感器的支撑防护装置,属于水文监测领域。该装置包括固定桩、支撑臂和固定装置;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固定桩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装置固连;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上浮装置。本发明可以实现水下传感器的上浮与下潜,以方便其维护检修,同时亦可以为传感器提供防护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徐雷诺;孙勇;丁韶辉;徐志国;张白;冯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9.04.12
技术公布日:2019.07.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