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游景区安全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96050发布日期:2019-10-18 21:1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旅游景区安全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景区安全检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旅游景区安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旅游安全既是旅游活动的保障,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相关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旅客旅游的安全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旅客不以为然,同时监管难度很大的“真空地带”,导致时有事故发生,不仅直接冲击旅游企业,还影响地区的形象。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每年有大量游客自驾进入巴朗山、四姑娘山等山区游玩。冬季和初春时,阴山的路面相比阳山更容易结冰,结冰路面使得没有安装防滑链或者防滑轮胎的自驾车辆打滑,轻则撞上护栏,重则出现伤亡事故。尽管当地管理部门和企业不断提醒并沿路租售防滑链。但一些雪地驾驶经验不足的司机没有这种危险意识,而一些自认为经验丰富的司机不愿意安装防滑链,故每年都有车辆在山区遇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采用一种车轮防滑检测装置,对欲进入冰雪路段的私家车进行防滑检测,提高车主安全意识,从根源上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旅游景区安全监控系统,以弥补现有技术中没有冰雪路段私家车车轮防滑检测装置的技术空白,对欲进入冰雪路段的私家车进行防滑检测,提高车主安全意识,从根源上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旅游景区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升降缸,所述升降缸的顶端安装有平台,所述平台能够在升降缸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平台的两端均铰链连接有伸缩承载板,所述伸缩承载板与底座铰链连接。

现有技术中,在路面积冰到一定程度时,管理部门有时会组织专人在山区入口处提醒私家车辆捆绑防滑链。然而一部分冰雪路段驾驶经验不足的司机没有危险意识,甚至不知道车轮打滑会出现何种问题;另一部分经验丰富的司机认为防滑链只有新手才会用,对管理部门善意的提醒不以为意。因此,正是这种不在乎、不重视、不了解的态度使得山区在冰雪天气常会出现伤亡事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旅游景区安全监控系统,具体为一种用于私家车车轮防滑检测装置,对欲进入冰雪路段的私家车进行防滑检测,提高车主安全意识,从根源上减少事故的发生率。该检测装置主要针对私家车辆,即排除货车、客车的检测。

该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升降缸,升降缸优选采用液压缸。升降缸的活塞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平台,优选地,底座上至少设置有三个升降缸,且至少三个升降缸均匀设置在底座上,此处的均匀设置是指从俯视的角度看升降缸的活塞杆的顶端构成正多边形的顶点。例如,当升降缸的个数为三个时,三个升降缸构成正三角形的顶点,通过均匀设置能够均匀地分配各个升降缸的受力,提高升降过程的安全性和升降缸的使用寿命。

平台的两端均铰链连接有伸缩承载板,两个伸缩承载板的另一端分别与底座的两端铰链连接。铰链连接是指两个铰链连接的物体能够通过铰链实现相对转动。本发明中,平台在升降缸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进而调整平台的高度;平台的两端铰接的伸缩承载板能够在平台升降的过程中通过铰链调整其与平台之间的角度,同理,伸缩承载板与底座铰链连接的一端也能够随着平台的升降改变其与底座之间的角度。铰链连接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例如在平台上设置销孔,在伸缩承载板上设置销孔,通过与平台、伸缩承载板的销孔相匹配的销轴以实现铰链连接;也可以在底座上设置销轴,在伸缩承载板上设置销孔以实现铰链连接。由于铰链连接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对具体的铰接方式做进一步限定。

本发明中,伸缩承载板的长度可以进行适应性调整。伸缩承载板用于承载待检测车辆,能够通过多块板的组装或者卡接等方式改变伸缩承载板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平台高度,使得伸缩承载板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进而改变测试难度,工作人员可根据当地要求、规范、标准对平台的高度进行适应性调整,提高了装置的普适性。

该装置的使用原理为:车辆在上、下坡的冰雪路面上移动时容易出现车辆打滑,因此将该检测装置设置为上坡、移动、下坡三段。在测试时,首先通过天然堆积或人工铺设确保伸缩承载板和平台上堆积有一定厚度的积雪;之后车辆缓慢通过上坡段的伸缩承载板移动至平台,再通过下坡段的伸缩承载板移动至地面。检测过程中,可以由测试人员驾驶车辆,也可以由私家车主驾驶车辆。如果在通过三个测试段时车辆均未发生打滑现象,则说明当前车轮的防滑程度(防滑链或是防滑轮胎)符合进入阴山的标准;如果检测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无论是打滑程度的大小都建议车主安装防滑链,安装完成后再次检测、更换、调整防滑链直至打滑现象为止,否则不允许私家车辆进入山区。

在检测之前,测试人员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积雪情况调整平台的高度,以校正检测的准确性。例如,部分车主可能会以很慢的速度通过以确保不打滑,因此平台的高度需要调整到足够的高度a,即如果车辆在通过高度a时亦不会出现打滑,则在山区积雪路段正常行驶时也不会出现打滑。

在部分实施例中,底座可以由多块格栅板组成,以提高检测装置运输的便利性。在部分实施例中,底座底部可安装滚轮,以方便装置的拖动。

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能够起到提醒作用,无论是初次进入雪区的新司机,或是反复进入雪区的老司机都会通过检测装置提高安全意识,切实地意识到其车轮可能会出现打滑的风险;另一方面,管理部门有依据对进入阴山的车辆进行安全识别,对于防滑能力不达标的车辆可向其提供并安装防滑链,对于拒不安装防滑链而防滑能力也不达标的车辆可拒绝其旅游请求。可见,本发明既提高了游客的安全意识,也增加了管理部门的监管手段,从根源上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为伸缩承载板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伸缩承载板包括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以及连接在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第一承载板和/或第二承载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承载板铰链连接在平台上,所述第二承载板铰链连接在底座上。为了提高装置使用的便利性和运输的便携性。所述伸缩承载板包括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和连接板三部分。其中,第一承载板与平台铰链连接,即第一承载板可围绕平台上下转动;第二承载板与底座铰链连接,即第二承载板可围绕底座上下转动。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在部分实施例中,连接板可以与第一承载板不可拆卸连接,如焊接,同时与第二承载板可拆卸连接,例如紧固件连接或卡接,以调整伸缩承载板的整体长度;类似地,连接板也可以与第二承载板不可拆卸连接同时与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连接,这两种设计使得伸缩承载版的整体刚度更高;在部分实施例中,连接板也可以同时与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可拆卸连接,这种设计使得连接板的使用、运输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底部均设置有滑槽,在伸缩过程中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始终位于第一承载板的滑槽和第二承载板的滑槽内。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的底部均设置有滑槽,连接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在平台升降过程中,滑槽一端通过螺栓螺母与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固定,另一端沿第二承载板的滑槽/第一承载板的滑槽移动,当平台升降至指定高度后,通过螺母螺栓使连接板与第二承载板或第一承载板固定,进而使得伸缩承载板的总长度固定;需要再次调整使,拧松连接板一端的螺栓螺母即可。通过该设置使得工作人员无需现场组装检测装置,运输到指定位置后,拧松连接板一端的螺栓即可实现在平台升降过程中伸缩承载板长度的自适应调整,大幅地提高了安装、检测效率以及使用的便利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套筒,所述套筒中活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与平台底面固定;所述套筒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放置筒,所述放置筒内部与套筒内部连通,放置筒内设置有旋转支撑机构,所述旋转支撑机构能够围绕放置筒垂直于套筒的中轴线旋转以达到支撑状态或待回缩状态,在所述支撑状态下,旋转支撑机构的位于套筒内的一端支撑伸缩杆的底端。

由于车辆上下平台时,多根升降缸的活塞杆的受力并不均匀,例如车辆通过上坡段进入平台时,靠近上坡段的升降杆受力较大,原理上坡段的升降杆受力相对更小。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可能会导致活塞杆损坏甚至断裂。为了进一步提高受力的均匀性,在底座上还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包括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套筒,套筒向上开口,套筒中活动设置有神缩杆,伸缩杆的顶端与平台底面固定连接。同时,套筒的侧面上设置有放置筒,优选地,同一水平高度上,沿套筒的周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放置筒。放置筒内部与套筒内部连通,放置筒用于放置旋转支撑机构,旋转支撑机构能够在放置筒内旋转。具体地,放置筒的中轴线与旋转支撑机构的中轴线共线,旋转支撑机构通过自身旋转能够达到支撑状态或者待回缩的状态,在所述支撑状态下,旋转支撑机构位于套筒内的一端用于支撑伸缩杆的底端,而在待回缩状态时,旋转支撑机构位于套筒内的一端在伸缩杆侧壁的挤压下收缩,以解除支撑状态。

通过设置支撑柱,伸缩杆顶部能够分担、平衡一定压力,避免平台偏转过度导致升降缸的活塞杆受力不均;同时,在升降过程中,套筒对伸缩杆的约束同样可以起到引导作用,确保平台沿竖直方向移动,进一步提高平台升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以在底座上均匀设置多根支撑柱。

作为旋转支撑机构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旋转支撑机构包括旋转柄,所述旋转柄上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部,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支撑部延伸出腔体并位于套筒内;所述支撑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斜面;当旋转支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时,支撑部的侧面支撑伸缩杆的底端;当处于待回缩状态时,支撑部的斜面竖直朝上。

旋转柄内部开设有腔体,腔体贯穿旋转柄的一个端面形成开口端,使用时开口端朝向套筒。腔体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与腔体内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支撑杆能够在腔体内移动。在弹簧处于不受力的自然状态时,支撑杆的一部分从开口端延伸出腔体并位于套筒内部,此时位于套筒内部的部分即为支撑杆的支撑部。支撑部上设置有斜面,该斜面为切削面,即从圆柱体的端面以偏离中心轴的角度切削所形成的平面。

旋转支撑机构的使用原理为:当处于支撑状态时,支撑部的没有形成斜面的侧面,即圆柱体的侧面用于放置并支撑伸缩杆的底端;当需要调整至待回缩状态时,转动旋转柄,使得斜面朝上并与支撑杆接触,伸缩杆在重力的作用下和升降缸的作用下竖直向下移动,伸缩杆的斜面使得竖直向下的合力产生一个水平分立,该水平分力推动支撑部朝向腔体移动;最终支撑部处于完全回缩状态,其端部受伸缩杆的侧面挤压,此时弹簧呈压缩状态。

使用之初,伸缩杆大部分位于套筒内,此时支撑部受伸缩杆侧面挤压而位于腔体内,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之后转动旋转柄使得支撑部的非斜面的侧面朝上,同时固定旋转柄;之后启动升降缸,升起平台,在平台上升过程中,伸缩杆起到引导作用;在伸缩杆竖直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失去伸缩杆挤压的支撑部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至套筒内部,此时这部分旋转支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待平台升至预定的位置后,支撑部的侧面支撑伸缩杆的底端,从而实现分担压力的作用。当需要降低升降缸时,转动旋转柄至支撑部的斜面朝上,同时固定旋转柄,之后启动升降缸降低平台,在平台下降过程中,伸缩杆起到引导作用;在伸缩杆竖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旋转支撑机构处于待回缩状态,伸缩杆的底端挤压支撑部斜面,对斜面产生的作用力在水平方向形成压力,进而推动支撑部向腔体内移动,最终平台下降至预定位置。因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各高度上旋转支撑机构的状态,进而配合伸缩杆的升降高度起到支撑作用。

上述设置具有至少四个优点。第一,支撑杆的支撑部能够始终支撑处于不同高度的伸缩杆,使得伸缩杆能够在任意高度分担平台对升降缸的作用力,对升降缸提供完善的保护,即使某个升降缸的活塞杆损坏或折断,平台也不会突然倾斜导致其余升降缸损坏;第二,旋转支撑杆操作方便,通过简单地180°旋转即可实现支撑状态和待回缩状态的切换,在待回缩状态旋转支撑杆不会对伸缩杆的下降过程起到阻挡作用,确保升降顺利;第三,不同高度的旋转支撑机构在处于支撑状态时,对伸缩杆的下降路径起到分段的作用,即使升降缸损坏,也不会出现伸缩杆突然从完全伸出状态陡降至回收状态的情况,提高了安全性;第四,旋转支撑机构拆卸方便,在损坏后也便于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没有设置斜面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槽;所述伸缩杆底端设置有第一卡凸,所述第一卡凸的尺寸与卡槽的尺寸相匹配。支撑部的侧面为曲面,为了提高支撑部对伸缩杆支撑的稳定性,在伸缩杆没有设置斜面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槽,优选地,卡槽为通槽,即该槽仅有一个底面和两个侧面,其顶面和另外两个平行的侧面为开口,通过该设置能够通过直接转动旋转柄而完成支撑状态到待回缩状态的切换。此处第一卡凸与卡槽尺寸相匹配是指第一卡凸能够放入卡槽中且预留有足够的工作间隙。通过第一卡凸和卡槽的卡接作用,第一卡凸不容易相对于卡槽移动,因此伸缩杆在套筒内的固定更加稳定。

作为伸缩杆底端的另一种优选设计结构,所述第一卡凸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卡凸;所述第一卡凸为刚性体,所述第二卡凸为弹性体;所述第二卡凸的厚度为卡槽的深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第一卡凸可由金属或硬塑料等受力不易产生形变的材料制成,第二卡凸为橡胶等弹性体,在受力时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优选地,第一卡凸的底面积略大于第二卡凸的底面积。通过上述结构和尺寸的设置,当伸缩杆底端挤压支撑部时,刚性体的第一卡凸能够卡住卡槽的上部,而第二卡凸在伸缩杆重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并填充卡槽下部,使得伸缩杆底端与支撑部的结合更加紧密。同时,使用橡胶材料时,第二卡凸不仅能够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避免第一卡凸与卡槽底部刮擦,磨损,棱角圆滑后将降低稳定性;第二卡凸还能够起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筒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旋转柄上开设有第二螺孔,还包括与第一螺孔、第二螺孔尺寸相匹配的固定螺栓;放置筒通过固定螺栓与旋转柄紧固连接以实现旋转支撑机构的支撑状态和待回缩状态的锁定和解锁。使用时,对齐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固定螺栓穿过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以实现旋转柄和放置筒的紧固件连接,进而锁定支撑状态或者待回缩状态;切换时,拧松固定螺栓以解锁支撑状态或待回缩状态,并实现两个状态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竖直中轴线与平台的竖直中轴线共线。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缠绕有安全绳,在检测过程中,所述安全绳用于与待检测车辆连接。尽管检测过程中车辆速度不快,但为了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在平台上固定有固定柱,固定柱上缠绕一定长度的可伸缩的安全绳,在检测过程中安全绳可与车辆的轮轴、车身或其余位置固定,以起到牵引保护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方面能够起到提醒作用,无论是初次进入雪区的新司机,或是反复进入雪区的老司机都会通过检测装置提高安全意识,切实地意识到其车轮可能会出现打滑的风险;另一方面,管理部门有依据对进入阴山的车辆进行安全识别,对于防滑能力不达标的车辆可向其提供并安装防滑链,对于拒不安装防滑链而防滑能力也不达标的车辆可拒绝其旅游请求;不仅提高了游客的安全意识,也增加了管理部门的监管手段,从根源上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以及与第一、第二承载板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板,使得工作人员无需现场组装检测装置,运输到指定位置后,拧松连接板一端的螺栓即可实现在平台升降过程中伸缩承载板长度的自适应调整,大幅地提高了安装、检测效率以及使用的便利性;

3、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柱,伸缩杆顶部能够分担、平衡一定压力,避免平台偏转过度导致升降缸的活塞杆受力不均;同时,在升降过程中,套筒对伸缩杆的约束同样可以起到引导作用,确保平台沿竖直方向移动,进一步提高平台升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本发明的支撑柱上设置有旋转支撑机构,所述旋转支撑机构具有如下四个优点:第一,支撑杆的支撑部能够始终支撑处于不同高度的伸缩杆,使得伸缩杆能够在任意高度分担平台对升降缸的作用力,对升降缸提供完善的保护,即使某个升降缸的活塞杆损坏或折断,平台也不会突然倾斜导致其余升降缸损坏;第二,旋转支撑杆操作方便,通过简单地180°旋转即可实现支撑状态和待回缩状态的切换,在待回缩状态旋转支撑杆不会对伸缩杆的下降过程起到阻挡作用,确保升降顺利;第三,不同高度的旋转支撑机构在处于支撑状态时,对伸缩杆的下降路径起到分段的作用,即使升降缸损坏,也不会出现伸缩杆突然从完全伸出状态陡降至回收状态的情况,提高了安全性;第四,旋转支撑机构拆卸方便,在损坏后也便于更换;

5、本发明通过合理地设计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的结构和尺寸,使得当伸缩杆底端挤压支撑部时,刚性体的第一卡凸能够卡住卡槽的上部,而第二卡凸在伸缩杆重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并填充卡槽下部,使得伸缩杆底端与支撑部的结合更加紧密;同时,使用橡胶材料时,第二卡凸不仅能够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避免第一卡凸与卡槽底部刮擦,磨损,棱角圆滑后将降低稳定性;第二卡凸还能够起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承载板与连接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旋转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平台,2-第一承载板,3-第二承载板,4-连接板,5-升降缸,6-支撑柱,61-伸缩杆,62-套筒,63-放置筒,64-固定螺栓,65-第二卡凸,66-第一卡凸,7-旋转支撑机构,71-旋转柄,72-弹簧,73-支撑杆,74-斜面,75-腔体,76-卡槽,8-底座,9-固定柱,10-待检测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旅游景区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底座8,底座8上设置有升降缸5,升降缸5的顶端安装有平台1,所述平台1能够在升降缸5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平台1的两端均铰链连接有伸缩承载板,所述伸缩承载板与底座8铰链连接。

车辆在上、下坡的冰雪路面上移动时容易出现车辆打滑,因此将该检测装置设置为上坡、移动、下坡三段。在测试时,首先通过天然堆积或人工铺设确保伸缩承载板和平台上堆积有一定厚度的积雪;之后车辆缓慢通过上坡段的伸缩承载板移动至平台,再通过下坡段的伸缩承载板移动至地面。检测过程中,可以由测试人员驾驶车辆,也可以由私家车主驾驶车辆。如果在通过三个测试段时车辆均未发生打滑现象,则说明当前车轮的防滑程度(防滑链或是防滑轮胎)符合进入阴山的标准;如果检测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无论是打滑程度的大小都建议车主安装防滑链,安装完成后再次检测、更换、调整防滑链直至打滑现象为止,否则不允许私家车辆进入山区。

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能够起到提醒作用,无论是初次进入雪区的新司机,或是反复进入雪区的老司机都会通过检测装置提高安全意识,切实地意识到其车轮可能会出现打滑的风险;另一方面,管理部门有依据对进入阴山的车辆进行安全识别,对于防滑能力不达标的车辆可向其提供并安装防滑链,对于拒不安装防滑链而防滑能力也不达标的车辆可拒绝其旅游请求。可见,本发明既提高了游客的安全意识,也增加了管理部门的监管手段,从根源上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伸缩承载板包括第一承载板2、第二承载板3、以及连接在第一承载板2和第二承载板3之间的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与第一承载板2和/或第二承载板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承载板2铰链连接在平台1上,所述第二承载板3铰链连接在底座8上。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承载板2和第二承载板3底部均设置有滑槽,在伸缩过程中所述连接板4的两端始终位于第一承载板2的滑槽和第二承载板(3)的滑槽内。

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承载板2、第二承载板3与连接板4采用紧固件连接。

上述设置使得工作人员无需现场组装检测装置,运输到指定位置后,拧松连接板一端的螺栓即可实现在平台升降过程中伸缩承载板长度的自适应调整,大幅地提高了安装、检测效率以及使用的便利性。

实施例3: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底座8上还设置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包括固定在底座8上表面的套筒62,所述套筒62中活动设置有伸缩杆61,所述伸缩杆61顶端与平台1底面固定;所述套筒62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放置筒63,所述放置筒63内部与套筒62内部连通,放置筒63内设置有旋转支撑机构7,所述旋转支撑机构7能够围绕放置筒63垂直于套筒的中轴线旋转以达到支撑状态或待回缩状态,在所述支撑状态下,旋转支撑机构7的位于套筒62内的一端支撑伸缩杆61的底端;所述旋转支撑机构7包括旋转柄71,所述旋转柄71上开设有腔体75,所述腔体75内设置有弹簧72,所述弹簧72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3,所述支撑杆73包括支撑部,当弹簧72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支撑部延伸出腔体75并位于套筒62内;所述支撑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斜面74;当旋转支撑机构7处于支撑状态时,支撑部的侧面支撑伸缩杆61的底端;当处于待回缩状态时,支撑部的斜面74竖直朝上。

在部分实施例中,支撑柱6可设置多个,且均匀设置在底座8上。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支撑部没有设置斜面74的侧面上开设有卡槽76;所述伸缩杆61底端设置有第一卡凸66,所述第一卡凸66的尺寸与卡槽76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卡凸66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卡凸65;所述第一卡凸66为刚性体,所述第二卡凸65为弹性体;所述第二卡凸65的厚度为卡槽76的深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当伸缩杆底端挤压支撑部时,刚性体的第一卡凸能够卡住卡槽的上部,而第二卡凸在伸缩杆重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并填充卡槽下部,使得伸缩杆底端与支撑部的结合更加紧密;同时,使用橡胶材料时,第二卡凸不仅能够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避免第一卡凸与卡槽底部刮擦,磨损,棱角圆滑后将降低稳定性;第二卡凸还能够起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放置筒63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旋转柄71上开设有第二螺孔,还包括与第一螺孔、第二螺孔尺寸相匹配的固定螺栓64;放置筒63通过固定螺栓64与旋转柄71紧固连接以实现旋转支撑机构7的支撑状态和待回缩状态的锁定和解锁;所述支撑柱6的竖直中轴线与平台1的竖直中轴线共线。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平台1上设置有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上缠绕有安全绳,在检测过程中,所述安全绳用于与待检测车辆10连接。

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例如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一卡凸、第二卡凸等)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