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后变速冷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5038发布日期:2019-12-27 16:5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加热后变速冷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热后变速冷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材料的缓慢加热和缓慢降温交替多次之后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其中降温的具体速度也会影响到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风冷降温时,风的流速决定了降温的速度,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对材料反复加热并且能够控制其降温速度的加热后变速冷却控制装置用于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后变速冷却控制装置,该加热后变速冷却控制装置在对试验件加热后通过改变其冷却速度改变其力学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后变速冷却控制装置,该加热后变速冷却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放置机构和升降机构,位于所述放置机构的上方自上而下顺次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抽气筒、加热筒和第二抽气筒,所述第一抽气筒、加热筒和第二抽气筒分别通过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其中,所述加热筒的内壁上铺设有加热网,所述第一抽气筒和第二抽气筒的内部分别形成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抽气筒和第二抽气筒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连通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的气孔;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抽气装置,所述第一抽气筒和第二抽气筒的外壁分别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连接于所述抽气装置,设置于所述抽气装置上的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气管或第二气管通气。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线环。

优选地,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同轴设置有多个安装柱,多个所述安装柱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优选地,其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安装柱为圆台型柱体。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为可伸缩柱体。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面盖设有防滑垫。

优选地,所述加热网为编制网,所述编织网的网孔为菱形。

优选地,所述加热筒的外侧设置有电连接于所述加热网的恒温加热系统。

所述升降机构为电动伸缩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放置机构和升降机构,位于所述放置机构的上方自上而下顺次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抽气筒、加热筒和第二抽气筒,所述第一抽气筒、加热筒和第二抽气筒分别通过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其中,所述加热筒的内壁上铺设有加热网,所述第一抽气筒和第二抽气筒的内部分别形成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抽气筒和第二抽气筒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连通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的气孔;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抽气装置,所述第一抽气筒和第二抽气筒的外壁分别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连接于所述抽气装置,设置于所述抽气装置上的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气管或第二气管通气。测试时,将实验材料安装在放置机构上,通过升降机构的升降作用促使加热筒上下移动,在未受到加热的区域逐步接受加热升温,已加热的区域逐步远离加热源逐步降温,如此往复可以提高实验材料的力学性能,为了通过控制降温速度获得更好的力学性能,通过抽气装置对第一气管或第二气管的其中一个进行抽气,当加热筒下移的时候对第一气管抽气,反之对第二气管抽气,通过气流速度调节降温速度。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加热后变速冷却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抽气筒2加热筒

3加热网4气孔

5第二抽气筒6安装柱

7支撑柱8第一横杆

9第二横杆10第三横杆

11线环12第一气管

13第二气管14电动伸缩杆

15底座16抽气装置

17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所示的加热后变速冷却控制装置,该该加热后变速冷却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5,所述底座15上设置有放置机构和升降机构,位于所述放置机构的上方自上而下顺次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抽气筒1、加热筒2和第二抽气筒5,所述第一抽气筒1、加热筒2和第二抽气筒5分别通过第一横杆8、第二横杆9和第三横杆10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其中,所述加热筒2的内壁上铺设有加热网3,所述第一抽气筒1和第二抽气筒5的内部分别形成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抽气筒1和第二抽气筒5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连通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的气孔4;所述底座15上还设置有抽气装置16,所述第一抽气筒1和第二抽气筒5的外壁分别通过第一气管12和第二气管13连接于所述抽气装置16,设置于所述抽气装置16上的控制系统17控制所述第一气管12或第二气管13通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测试时,将实验材料安装在放置机构上,通过升降机构的升降作用促使加热筒2上下移动,在未受到加热的区域逐步接受加热升温,已加热的区域逐步远离加热源逐步降温,如此往复可以提高实验材料的力学性能,为了通过控制降温速度获得更好的力学性能,通过抽气装置16对第一气管12或第二气管13的其中一个进行抽气,当加热筒2下移的时候对第一气管12抽气,反之对第二气管13抽气,通过气流速度调节降温速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保护第一气管12和第二气管13,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气管12和第二气管13的线环11。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安装不同口径规格的实验材料,优选地,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的顶部同轴设置有多个安装柱6,多个所述安装柱6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能够安装更多口径规格的实验材料,优选地,其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安装柱6为圆台型柱体。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调整实验材料的高度,优选地,所述支撑柱7为可伸缩柱体。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底座15的底面盖设有防滑垫。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加热的均衡性,优选地,所述加热网3为编制网,所述编织网的网孔为菱形。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供一种恒温加热方式,优选地,所述加热筒2的外侧设置有电连接于所述加热网3的恒温加热系统。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供一种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为电动伸缩杆14。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