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角的沟槽深度检测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89582发布日期:2019-10-29 20:33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用于清角的沟槽深度检测仪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清角的沟槽深度检测仪器,属于测量测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完成塑钢门窗有缝焊接后,需要对焊接位置做清角处理,以保证门窗整体外观美观,国家规范要求沟槽深度不得超过0.3mm且沟槽需平整,而工厂工人在清角过程中无法准确判断沟槽深度是否满足要求,目前,市面上还无快速有效地检测沟槽深度的工具来辅助工人检测,沟槽深度过深将直接导致组框强度下降,存在内槽开裂的安全隐患,同时,在现场检查过程中需提供有效的检测数据及影相资料,故急需一种检测仪器来辅助检测沟槽深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用于清角的沟槽深度检测仪器,实现了沟槽深度的快速检测,解决了现有塑钢门窗有缝焊接沟槽检测方法效率低以及检测结果不直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清角的沟槽深度检测仪器,包括底座、轴承、转动杆、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移动杆、弹簧,轴承过渡装配在底座上,转动杆与轴承的内圈过盈装配,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分别内锲在转动杆的顶部和中部,第一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都开有供移动杆往复运动的通孔,移动杆贯穿两伸缩杆开有的通孔后与两伸缩杆间隙配合,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伸缩杆所开通孔内,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与第二伸缩杆所开通孔间隙配合的移动杆型材上。

进一步的,用于清角的沟槽深度检测仪器的第二伸缩杆上设置有卡尺,移动杆定位画有用于读取沟槽深度数据的基准线。

进一步的,用于清角的沟槽深度检测仪器的移动杆的底部为带弧触针。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与转动杆过盈配合的轴承实现检测工具的360度旋转,内锲在转动杆上的伸缩杆在水平方向移动检测工具,与伸缩杆间隙配合的移动杆在转动杆和伸缩杆的配合下实现各角度不同位置的沟槽深度检测,能够一次性精确检测清角沟槽各位置深度,缩短检测时间,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2)伸缩杆上设置的卡尺和移动杆上的标记线能够直观地反映沟槽深度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固定在伸缩杆通孔内的弹簧用于移动杆的复位,在检测完某一位置的沟槽深度后将移动杆复位到初始位置。

(3)该仪器方便携带,易用性强,可交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自检,从而提高门窗成品率,降低内槽破损风险。

(4)该设备可交由车间、现场监理、现场施工人员对塑钢门窗进行验收,保证门窗质量及观感,避免门窗安装过程中因组角强度不足而开裂以及门窗安装完成后整改繁琐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沟槽深度检测仪器的正视图。

图2为沟槽深度检测仪器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2、轴承,3、转动杆,4、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移动杆,7、弹簧,8、卡尺、9、红色警戒线,10、黄色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克服现有沟槽深度检测方法复杂且检测结果不直观的缺陷,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沟槽深度的检测仪器,进而帮助清角处理的工人能够直观地判断出沟槽深度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本申请涉及的沟槽深度检测仪器如图2所示,包括:底座1、轴承2、转动杆3、第一伸缩杆4、第二伸缩杆5、底部为带弧触针的移动杆6、弹簧7,轴承 2过渡装配在底座1上,转动杆3与轴承2的内圈过盈装配,第一伸缩杆4和第二伸缩杆5分别内锲在转动杆3的顶部和中部,第一伸缩杆4及第二伸缩杆5 均开有供移动杆6往复运动的通孔,移动杆6贯穿两伸缩杆开有的通孔后与两伸缩杆间隙配合,弹簧7的一端固定在第二伸缩杆5所开通孔内,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在与第二伸缩杆5所开通孔间隙配合的移动杆6的型材上,第一伸缩杆4 上设有卡尺8,卡尺8上刻有红色警戒线9,转动杆3的顶部画有黄色刻度线10。弹簧使移动杆保有自动复原归位的功能,带弧触针保证移动杆在移动过程中的流畅性。沟槽深度检测仪器的正视图如图1所示。

将该仪器底座与型材面进行贴合,通过转动杆3及两伸缩杆使带弧触针准确置于沟槽上方,右手(或左手)稳固底座,左手(或右手)持转动杆3轻轻下移直至触针下端贴于沟槽底部,此时,垂直滑动移动杆6,观察黄色刻度线是否超过红色警戒线,旋转转动杆3后再垂直滑动移动杆6,旋转转动杆3再垂直移动移动杆6的过程中能够检测沟槽底部任意位置至顶部的标高浮动,若黄色刻度线超过红色警戒线表示沟槽深度超过0.3mm,即为不合格,若黄色刻度线未超过红色警戒线则观察黄色刻度线自身的位移区间,区间超过1mm即为不合格,反之合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