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型圈胶粘旋口式定量器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59767发布日期:2019-11-29 16:4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O型圈胶粘旋口式定量器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实验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o型圈胶粘旋口式定量器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定量器是一种按重力、容积或时间变量控制液体或松散物料的计量装置。定量器组合装置一般是由定量器主体与试剂瓶共同组成的整体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实践与应用。但是现有的定量器组合装置存在一些技术问题,诸如定量器组合装置中的试剂瓶大多为透明的玻璃瓶体,使得存放在其内部的化学试剂不利于避光保存,会导致化学试剂受到外界光的影响产生一些不良的化学反应。另一方面,大多定量器组合装置的定量器主体与试剂瓶的密封仅仅是依靠橡胶塞或者玻璃塞进行物理作用而塞紧,使得其密封非常不牢固,导致定量器组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使定量器主体与试剂瓶脱离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化学试剂的飞溅容易伤害到实验人员。由此可见,定量器组合装置存在的以上问题会严重影响化学试剂的保存和化学实验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o型圈胶粘旋口式定量器组合装置,解决了现有定量器组合装置的定量器主体与试剂瓶接触密封效果不好,导致化学试剂在其内部存放不安全、易洒出、易飞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o型圈胶粘旋口式定量器组合装置,包括定量器主体、连接瓶盖和试剂瓶,连接瓶盖包括上下螺纹连接的连接上盖和连接下盖,连接上盖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贯穿的圆形通孔,连接下盖上设置有安装孔和排气孔两个贯穿的圆孔,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胶圈槽,胶圈槽为圆形槽体并且其内部设置有o型圈,o型圈套设在定量器主体下方的外部,定量器主体的下方贯通穿过圆形通孔和安装孔并延伸到试剂瓶的内部,定量器主体与圆形通孔的配合间隙处填充有填充胶体。

进一步地,定量器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定量筒、柱塞102和游标滑块103,所述的柱塞套设在所述定量筒的内部,所述的游标滑块套设在柱塞102的外部,柱塞102设置在定量筒101的上部并可以在其内部上下移动,游标滑块103设置在柱塞102的侧面并且可以上下移动调整,游标滑块103的上下移动可以调整柱塞102每次上抬带动试剂瓶4中的液体试剂上升量的大小,使得整个装置在进行取液时更为精准。

进一步地,定量筒101为内部呈中空结构的玻璃筒体,定量筒10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向上玻璃单向阀104,两个单向阀104可以使柱塞102在抬升时保证试剂瓶4内的液体试剂上升不再回流到试剂瓶4中。

进一步地,连接上盖2上的圆形通孔的直径小于安装孔9的内径尺寸,且大于o型圈7的内径尺寸和定量筒101下部连接处的外径尺寸,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定量筒101在穿过圆形通孔和安装孔9的同时,可以套设在o型圈7的内部,o型圈7为橡胶圆环,可以极大地增强定量筒101与连接下盖3之间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填充胶体5延伸至安装孔9的内部并与o型圈7密封接触,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填充胶体5可以完全充满于连接上盖2与连接下盖3的连接间隙处,这样也使得定量筒101与连接上盖2、连接下盖3的密封变得更加紧密,防止液体试剂的飞溅和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检查各个零部件组成的初始状态是否有损坏或者磕碰伤的情况出现,随后开始组装定量器主体,将柱塞插入到定量筒的上方开口处,将连接上盖与连接下盖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旋紧组成一体后,再将连接下盖与试剂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旋紧组成一体。随后工作人员手握定量器主体将其下方穿过连接上盖的中心圆孔与连接下盖的安装孔中,直至其下方延伸到试剂瓶的内部,在此期间定量筒的下方通过接触o型圈和填充胶体来实现其与连接上盖之间的强力密封,避免了化学试剂漏出、喷洒与飞溅。

在需要对试剂瓶中的化学试剂进行取液操作的时候,工作人员手持柱塞,将柱塞向上拔出,试剂瓶中的液体通过气压改变的效应向上吸入到定量筒中,并且通过定量筒中设置的两个向上玻璃单向阀持续向上直到流入定量筒出口边缘处,之后工作人员再次下压柱塞,通过气压的变化将液体试剂压出,在此需要说明,连接下盖的表面上设置有一个通孔起名为排气孔,排气孔的设置使得试剂瓶的内部与外部空气相同,起到了平衡气压的作用,保证了液体试剂在取出时流动地更加平稳。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上下调整游标滑块的位置来实现柱塞每次抬升带动液体试剂量的大小,以保证整个取液过程变得更加精准,以上就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定量器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造优化,不仅保留了定量器精巧的外观及准确的定量结构,还优化和改造了定量器主体与试剂瓶连接部分的结构,定量器主体与试剂瓶的连接通过o型圈与填充胶体的配合最大程度地加大了定量筒与连接瓶盖之间的摩擦力,极大地提高了定量器组合装置的密封强度,使其连接更加牢固,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由于试剂瓶与定量器脱开而导致的化学试剂伤人隐患,还将原来透明广口试剂瓶更换为棕色螺纹口试剂瓶,并且通过连接上盖与连接下盖共同螺纹连接配合密封,使化学试剂的存放更加安全,避光。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定量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柱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连接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定量器主体,101、定量筒,102、柱塞,103、游标滑块,104、向上玻璃单向阀,2、连接上盖,3、连接下盖,4、试剂瓶,5、填充胶体,6、螺纹,7、o型圈,8、胶圈槽,9、安装孔,10、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案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例提供一种o型圈胶粘旋口式定量器组合装置,包括定量器主体1、连接瓶盖和试剂瓶4,所述的连接瓶盖包括上下螺纹连接的连接上盖2和连接下盖3,所述的连接上盖2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贯穿的圆形通孔,所述的连接下盖3上设置有安装孔9和排气孔10两个贯穿的圆孔,所述的安装孔9的内部设置有胶圈槽8,所述的胶圈槽8为圆形槽体并且其内部设置有o型圈7,所述的o型圈7套设在所述定量器主体1下方的外部,定量器主体1的下方贯通穿过圆形通孔和安装孔9并延伸到试剂瓶4的内部,定量器主体1与圆形通孔的配合间隙处填充有填充胶体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检查各个零部件组成的初始状态是否有损坏或者磕碰伤的情况出现,随后开始组装定量器主体1,将柱塞102插入到定量筒101的上方开口处,将连接上盖2与连接下盖3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旋紧组成一体后,再将连接下盖3与试剂瓶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旋紧组成一体。随后工作人员手握定量器主体1将其下方穿过连接上盖2的中心圆孔与连接下盖3的安装孔9中,直至其下方延伸到试剂瓶4的内部,在此期间定量筒101的下方通过接触o型圈7和填充胶体5来实现其与连接上盖之2间的强力密封,避免了化学试剂漏出、喷洒与飞溅。

在需要对试剂瓶4中的化学试剂进行取液操作的时候,工作人员手持柱塞102,将柱塞102向上拔出,试剂瓶4中的液体通过气压改变的效应向上吸入到定量筒101中,并且通过定量筒101中设置的两个向上玻璃单向阀104持续向上直到流入定量筒101出口边缘处,之后工作人员再次下压柱塞102,通过气压的变化将液体试剂压出,在此需要说明,连接下盖3的表面上设置有一个通孔起名为排气孔10,排气孔10的设置使得试剂瓶的内部与外部空气相同,起到了平衡气压的作用,保证了液体试剂在取出时流动地更加平稳。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上下调整游标滑块103的位置来实现柱塞102每次抬升带动液体试剂量的大小,以保证整个取液过程变得更加精准,以上就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

实施案例二: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所述的定量器主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定量筒101、柱塞102和游标滑块103,所述的柱塞102套设在所述定量筒101的内部,所述的游标滑块103套设在柱塞102的外部,柱塞102设置在定量筒101的上部并可以在其内部上下移动,游标滑块103设置在柱塞102的侧面并且可以上下移动调整,游标滑块103的上下移动可以调整柱塞102每次上抬带动试剂瓶4中的液体试剂上升量的大小,使得整个装置在进行取液时更为精准,定量筒101为内部呈中空结构的玻璃筒体,定量筒10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向上玻璃单向阀104,两个单向阀104可以使柱塞102在抬升时保证试剂瓶4内的液体试剂上升不再回流到试剂瓶4中。

实施案例三: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所述的连接上盖2上的圆形通孔的直径小于安装孔9的内径尺寸,且大于o型圈7的内径尺寸和定量筒101下部连接处的外径尺寸,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定量筒101在穿过圆形通孔和安装孔9的同时,可以套设在o型圈7的内部,o型圈7为橡胶圆环,可以极大地增强定量筒101与连接下盖3之间的密封效果,填充胶体5延伸至安装孔9的内部并与o型圈7密封接触,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填充胶体5可以完全充满于连接上盖2与连接下盖3的连接间隙处,这样也使得定量筒101与连接上盖2、连接下盖3的密封变得更加紧密,防止液体试剂的飞溅和洒出。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