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0025发布日期:2020-04-14 19: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由所述壳体形成的型腔,所述型腔内设置有供待检测气体流通的气路通道,以及与所述气路通道交叉设置的至少两路检测通道,且多路所述检测通道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检测通道的第一端设置为信号发射端,所述检测通道的第二端设置为信号接收端,所述信号发射端与所述信号接收端呈对射式布置;

所述气路通道内设置有传感膜夹,所述传感膜夹内安装有多个传感膜,所述传感膜与所述信号发射端和所述信号接收端的对射方向相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通道的中心轴线为直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气路通道的进气端对应处设置有接头,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气路通道的排气端对应处设置有气嘴,所述接头和所述气嘴内均设置供所述待检测气体流通的孔道,所述待检测气体依次经过所述接头的孔道、所述气路通道、所述气嘴的孔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路通道的排气端朝向所述气路通道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传感膜夹的进气侧与所述接头抵接,所述传感膜夹的出气侧压设在所述第一弹簧上,所述接头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接头紧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盖板的第一侧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第一侧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卡槽设置有滑槽和盖设在所述滑槽上的压块,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活动扣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活动扣抵接,所述压块上设置有活动窗口,所述活动扣上设置有伸出所述活动窗口的把手,当所述把手沿所述活动窗口移动时带动所述活动扣沿所述滑槽卡入或退出所述卡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第二侧向外延伸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安装有预扭的扭簧,所述扭簧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部接触,所述扭簧的扭转方向与所述连接部的转动方向对应。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气嘴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气嘴紧密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底盖上。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盖设在所述壳本体上的后盖、盖板和底盖,所述后盖对应所述检测通道设置,所述盖板对应所述气路通道的进气端设置,所述底盖对应所述气路通道的排气端设置,所述后盖、所述盖板和所述底盖与所述壳本体之间为密封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膜夹包括相互盖合的膜夹上盖和膜夹下盖,所述膜夹下盖上设置有安装槽和与所述安装槽同轴连通且贯穿所述膜夹下盖的透光孔,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玻璃基片,所述玻璃基片的外围通过密封圈安装于安装槽捏,所述玻璃基片上附在有所述传感膜,所述膜夹上盖和所述膜夹下盖均与所述气路通道密封接触,所述传感膜夹上设置有供检测气体流通的气路子通道,膜夹上盖与检测通道对应的部分具有透光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夹上盖包括沿在所述膜夹上盖的侧边设置且朝向所述膜夹下盖凸出的环状突边,以及设置于所述膜夹上盖上并朝向所述传感膜凸出的多个第一凸部,所述膜夹上盖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设置有沿所述气路通道的中心轴贯穿所述环状突边的进气子通道和排气子通道,多个所述第一凸部沿气路通道的中心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部的端面与所述传感膜之间形成有中部通道,所述进气子通道、所述中部通道、所述排气子通道依次连通形成所述气路子通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突边与所述传感膜的边沿抵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膜夹下盖上朝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凸部之间凸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的端面与所述膜夹上盖之间留出所述中部通道。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夹下盖的与所述待检测气体进气方向对应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膜夹上盖的方向凸设有定位凸边,所述气路通道上与所述定位凸边对应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凸边定位凸边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通道荧光猝灭传感装置,壳体、由壳体形成的型腔,型腔内设置有供待检测气体流通的气路通道,以及与气路通道交叉设置的至少两路检测通道,且多路检测通道之间间隔设置,检测通道的第一端设置为信号发射端,检测通道的第二端设置为信号接收端,信号发射端与信号接收端呈对射式布置;气路通道内设置有传感膜夹,传感膜夹内安装有多个传感膜,传感膜一一对应设置于气路通道与各个检测通道的连通处,传感膜与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的对射方向相交。本技术方案,相比现有传感结构,增加了检测通道,实现了同时检测多种物质种类的目的,同时采用对射式结构,体积利用率更高,信息传输损耗小。

技术研发人员:许亮;苏振忠;杨源鑫;吴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砺剑防卫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6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