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6040发布日期:2020-02-07 22:3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厚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厚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精确测量物件的厚度,例如在纺织品、模具等领域,经常需要测量纺织品或者模具等样品的厚度,通常情况下使用卡尺进行测量,用卡尺的测量爪压紧被测的物件,当测量者感觉压力施加到最大,被测物件的厚度不再变化时,进行读数得到被测物件的厚度。然而,对于受到挤压厚度变化明显的被测物件来说,由于不同的测试者不同时间施加的力不同,手动操作较难控制力的大小,因此将导致每次测量的数据也不同,导致很难准确测量被测物件的厚度和统一厚度测量的标准。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对被测物件施加特定压力的同时测定在特定压力下的被测物件厚度的厚度测量装置,以达到精确测量且标准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度测量装置,该厚度测量装置能够对被测物件施加特定压力的同时测定在特定压力下的被测物件的厚度,可达到精确测量且实现标准化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厚度测量装置,包括扭力测试仪和厚度测量仪,扭力测试仪与厚度测量仪的调节部可拆卸的对接卡合连接,扭力测试仪的转动同步地带动厚度测量仪的调节部转动,调节部的转动使厚度测量仪的夹持部的夹持间隙逐渐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厚度测量装置,包括扭力测试仪和厚度测量仪,扭力测试仪与厚度测量仪的调节部可拆卸的对接卡合连接,扭力测试仪的转动同步地带动厚度测量仪的调节部转动,调节部的转动使厚度测量仪的夹持部的夹持间隙逐渐变化。通过扭力测试仪转动同步地带动厚度测量仪的调节部转动,从而使厚度测量仪的夹持部的夹持间隙逐渐变小,进而实现逐渐对被测物件的夹紧过程,随着扭测试仪的不断旋转厚度测量仪的夹持部对被测物件施加的压力将逐渐增大,扭力测试仪将同步地测试出施加在被测物件上的压力,当扭力测试仪测得扭力达到设定的特定值时,读取厚度测量仪的读数即得到被测物件的厚度。因此,可以针对同一类被测物件制定统一的施加压力的标准,保证不同时间不同测试者采用的测试标准相同,对被测物件的施加的力相同,从而减小测量误差,达到精确测量且实现标准化的效果,而且能够提高测量效率,增加每次测量的稳定性。

较佳地,厚度测量装置还包括一连接件,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呈可拆卸的对接卡合连接于扭力测试仪和厚度测量仪的调节部。通过连接件稳定连接扭力测试仪和厚度测量仪,进而保证扭力测试仪稳定带动厚度测量仪旋转,准确测量出旋转扭力。

较佳地,连接件的第一端呈可拆卸的插接卡合于扭力测试仪中,连接件的第二端呈可拆卸的插接卡合厚度测量仪的调节部。

较佳地,连接件的第一端的外轮廓直径小于连接件的第二端。

较佳地,连接件的第二端开设有与厚度测量仪的调节部连接的卡槽。

较佳地,扭力测试仪为数显扭力计或指针扭力计。

较佳地,厚度测量仪为螺旋测微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厚度测量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厚度测量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厚度测量装置在测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厚度测量装置100,主要用于测量被测物件30的厚度,包括扭力测试仪10和厚度测量仪20,扭力测试仪10与厚度测量仪20的调节部22可拆卸的对接卡合连接,扭力测试仪10的转动同步地带动厚度测量仪20的调节部22转动,调节部22的转动使厚度测量仪20的夹持部23的夹持间隙21逐渐变化。

如图1和图2所示,厚度测量装置100还包括一连接件40,连接件40的两端分别呈可拆卸的对接卡合连接于扭力测试仪10和厚度测量仪20的调节部22。如图3所示,连接件40的第一端41的外轮廓直径小于连接件40的第二端42,连接件40的第一端41呈可拆卸的插接卡合于扭力测试仪10中,连接件40的第二端42呈可拆卸的插接卡合连接厚度测量仪20的调节部22。具体地,通过扭力测试仪10的固定件12夹持连接连接件40的第一端41,连接件40的第二端42开设有与厚度测量仪20的调节部22连接的卡槽43。更具体地,厚度测量仪20的调节部22与连接件40的第二端42的卡槽43螺纹连接,或卡槽43内设有夹头,通过夹头夹持厚度测量仪20的调节部22。当然,连接件40两端固定连接扭力测试仪10和厚度测量仪20的方式不限于此,只要能稳定连接扭力测试仪10和厚度测量仪20均可。通过连接件40稳定连接扭力测试仪10和厚度测量仪20,进而保证扭力测试仪10稳定带动厚度测量仪20旋转,准确测量出旋转扭力。

较佳地,扭力测试仪10为数显扭力计或指针扭力计,厚度测量仪20为螺旋测微仪,可以为机械式螺旋测微仪和电子螺旋测微仪。具体地,通过扭动操作部11操作扭力测试仪10转动同步地带动厚度测量仪20的调节部22转动,从而使厚度测量仪20的夹持间隙21间距逐渐变小,进而实现逐渐对被测物件30的夹紧过程,随着扭力测试仪10的不断旋转厚度测量仪20的夹持部23对被测物件30施加的压力将逐渐增大,扭力测试仪10将同步地测试出施加在被测物件上的压力,当扭力测试仪10测得的扭力达到设定的特定值时,读取厚度测量仪20的读数即得到被测物件30的厚度。

使用上述的厚度测量装置100进行厚度测量,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厚度测量装置100;

(2)通过连接件40将扭力测试仪10和厚度测量仪20连接;

(3)将被测物件30放入夹持部23的夹持间隙21中;

(4)旋转扭力测试仪10,使被测物件30逐渐被夹持部23夹持,直至扭力测试仪10的扭力达到特定值时而停止旋转扭力测试仪10;

(5)读取厚度测量仪20的读数,即得到被测物件30的厚度。

较佳地,在进行厚度测试之前将扭力测试仪10和厚度测量仪20归零,扭力测试仪10为数显扭力计或指针扭力计,厚度测量仪20为螺旋测微仪。具体地,在步骤(2)中,如图4所示,扭力测试仪10的固定件12插接卡合连接连接件40的第一端41,厚度测量仪20的调节部22插接卡合于连接件40的第二端42的卡槽43中,从而连接扭力测试仪10和厚度测量仪20。具体地,在步骤(4)中,通过扭力测试仪10的操作部11转动同步地带动厚度测量仪20的调节部22转动,从而使厚度测量仪20的夹持部23的夹持间隙21逐渐变小,进而实现逐渐对被测物件30的夹紧过程,随着扭测试仪10的不断旋转厚度测量仪20的夹持部23对被测物件30施加的压力将逐渐增大,扭力测试仪10将同步地测试出施加在被测物件30上的压力,当扭力测试仪10测得扭力达到设定的特定值时,读取厚度测量仪20的读数即得到被测物件30的厚度。具体地,扭力测试仪10达到的测定值范围为2.0kgf.cm-5.0kgf.cm,具体可以为2.0kgf.cm、3.0kgf.cm、4.0kgf.cm、5.0kgf.cm,当然测定值不限于此,根据被测物件30的材质例如布料,通过多次实验确定能够显示出被测物件30真实厚度的扭力特定值,因此,对同一种被测物件30,在每次进行厚度测量时,根据实验所得的特定值,均扭动扭力测试仪10使得扭力达到同一特定值,开始读取螺旋测微仪读数,以减少测量误差。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厚度测量装置中扭力测试仪的转动同步地带动厚度测量仪的调节部转动,调节部的转动使厚度测量仪的夹持部的夹持间隙逐渐变化。通过扭力测试仪的转动同步地带动厚度测量仪的调节部转动,从而使厚度测量仪的夹持部的夹持间隙逐渐变小,进而实现逐渐对被测物件的夹紧过程,随着扭测试仪的不断旋转厚度测量仪的夹持部对被测物件施加的压力将逐渐增大,扭力测试仪将同步地测试出施加在被测物件上的压力,当扭力测试仪测得扭力达到设定的特定值时,读取厚度测量仪的读数即得到被测物件的厚度。因此,可以针对同一类被测物件制定统一的施加压力的标准,保证不同时间不同测试者采用的测试标准相同,对被测物件的施加的力相同,从而减小测量误差,达到精确测量且实现标准化的效果,而且能够提高测量效率,增加每次测量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针对不同的被测物件其所设定的扭力的特定值会有所不同,其扭力的特定值的设定来源于行业标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悉知的,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