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防丢失基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2791发布日期:2020-04-07 22:0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防丢失基锚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地地面沉降测量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式防丢失基锚杆。



背景技术:

静载试验英文翻译:staticloadtesting。是指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为了准确的对单桩的沉降进行测量,需要通过架设基准梁,在基准梁上安装千分表对单桩的沉降程度进行测量。

现有技术中的基准梁两端通过支撑杆进行支撑,基准梁的水平度以及高度主要通过支撑杆插入地面的深度进行控制,采用这种方式,基准梁的水平度以及高度的控制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防丢失基锚杆,其具有可调节基准梁的水平度以及高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调式防丢失基锚杆,包括杆体,还包括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可沿杆体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承载机构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以及与所述相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通过所述螺纹孔,将所述承载机构固定于所述杆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杆体上设置可竖向移动的承载机构,承载机构通过在杆体上下移动调节合适的位置,再通过螺纹孔和螺杆的相互配合,将承载机构固定在杆体上,从而实现对基准梁的水平度和高度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座和固定架,所述承载座开设有圆孔,所述承载座通过所述圆孔可沿杆体长度方向滑动,且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座的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座开设有圆孔,可便于承载机构通过圆孔在杆体上下移动来进行调节合适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竖向的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承载座以及所述固定架三者结合形成一个承载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单桩的沉降进行测量时,通过将承载机构在杆体上下移动,从而对承载部上支撑的基准梁进行水平度以及高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的下端设置有止位块,所述止位块以防止所述承载机构沿所述杆体的下端脱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杆体的下端设置止位块,可以防止承载机构从杆体下端脱离出去,从而避免承载机构丢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的上端还设置有挡位块,所述挡位块以防止所述承载机构沿所述杆体的上端脱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杆体的上端设置挡位块,可以防止承载机构从杆体上端脱离出去,从而避免承载机构丢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位块呈环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单桩的沉降进行测量时,将挡位块设计成环状结构,便于使用绳子穿过环状的挡位块,可以将工地上正在使用的每根基锚杆串连在一起,不但可以清楚知道每根基锚杆的位置,而且还可以防止基锚杆的丢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位块可拆卸地设置在在所述杆体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承载机构遭受到损伤或者破坏时,导致需要更换承载机构,可以直接将挡位块拆卸下来,即可把承载机构顺着杆体上端移动出来进行更换。通过设置了可拆卸的挡位块,不但便于承载机构的更换,而且还能起到循环利用、节省成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的上端设置有旋拧杆,所述旋拧杆用于将所述螺杆旋拧进所述螺纹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杆的上端设置旋拧杆,便于在施力时轻易将螺杆旋拧进螺纹孔内,使得承载机构固定在杆体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杆体上设置可竖向移动的承载机构,可以有效地将承载机构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基准梁的水平度和高度进行调节,同时通过设置螺纹孔和螺杆的配合,可以有效地将承载机构固定在杆体上;

2.通过设置承载部,可以使得基准梁的两端通过承载部进行承载,从而使得基准梁可以进行水平度以及高度的调节;

3.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挡位块,不但便于承载机构的更换,而且还能起到循环利用、节省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防丢失基锚杆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防丢失基锚杆的左视图。

图3是图1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1、杆体;2、承载机构;21、承载座;211、挡块;22、固定架;3、螺纹孔;4、螺杆;41、旋拧杆;5、承载部;6、止位块;7、挡位块;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调式防丢失基锚杆,其包括杆体1和承载机构2,承载机构2可沿杆体1长度方向滑动,承载机构2包括承载座21和固定架22,固定架22固定连接在承载座21的上侧,承载座21开设有一个圆孔,承载座21通过圆孔可沿杆体1长度方向滑动,且承载座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竖向的挡块211,挡块211与承载座21以及固定架22三者结合形成一个承载部5。在对单桩的沉降进行测量时,通过将承载机构2在杆体1上下移动,从而对承载部5上支撑的基准梁进行水平度以及高度的调节。

如图1、图2所示,承载机构2还包括螺纹孔3和与螺纹孔3相配合的螺杆4,螺纹孔3固定连接在固定架22的一侧,而螺杆4可轻易地旋拧进螺纹孔3内,使得螺杆4抵顶杆体1,从而使得承载机构2固定在杆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螺纹孔3和螺杆4的材质为不锈钢或者铜材,可以防止与空气或者雨水长久接触后,发生氧化生锈的问题。

如图1、图2所示,螺杆4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旋拧杆41,旋拧杆41呈圆柱体结构,且旋拧杆41垂直于螺杆4。在使用时,只需握紧旋拧杆41,然后施加力旋拧,即可轻易将螺杆4旋拧进螺纹孔3内,从而使得承载机构2被固定在杆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旋拧杆41的材质为不锈钢或者铜材,可以防止与空气或者雨水长久接触后,发生氧化生锈的问题。

如图1、图2所示,杆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挡位块7,挡位块7呈环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呈环状结构的挡位块7不但可以防止承载机构2从杆体1上端脱离出去而丢失,而且通过使用绳子穿过挡位块7上环状的孔,将每根正在使用的基锚杆串连在一起,方便运输。而杆体1的下端还固定连接有止位块6,止位块6可以防止承载机构2从杆体1的下端脱落下来而丢失。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对单桩的沉降进行测量时,基准梁的两端通过基锚杆进行支撑,然后通过将承载机构2沿着基锚杆的杆体1上下移动,对基准梁的水平度和高度进行调节,找到合适的位置后,然后用手施力旋拧紧螺杆4上的旋拧杆41,把螺杆4旋拧进螺纹孔3内,螺杆4将承载机构2固定在杆体1上,从而完成基锚杆的调试过程。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挡位块7可拆卸地插接进杆体1的上端,且杆体1的上端还开设有贯穿杆体1的螺孔以及与螺孔相互配合的螺栓8,通过螺栓8旋拧进螺孔内,螺栓8将挡位块7固定在杆体1的上端。当承载机构2遭受到损伤或者破坏,导致需要更换承载机构2时,可以直接将螺栓8旋拧出来,即可把挡位块7拆卸下来,从而将承载机构2沿杆体1的上端,滑动出来进行更换。根据该结构,通过设置了可拆卸的挡位块7,不但便于工作人员对承载机构2的更换,而且还可以继续利用没有破坏的杆体1等部件,从而有效地起到循环利用、节省成本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