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仓测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0736发布日期:2020-05-22 22:18阅读:8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粮仓测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仓粮堆测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粮仓测温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粮食多数散布在全国各地的粮库当中,确保粮库内粮食的长时间安全贮存就成了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粮仓内粮食内部温度检查是粮库监控的一个要点,粮食在储藏的过程中常因粮食湿度过大而升温发热,致使粮食很多腐烂蜕变,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因此监测粮仓内粮食温度改变,及时采纳相应措施,能够有用避免粮食腐烂、确保粮食的存储质量,削减不必要的浪费。传统的粮仓测温采用电子测温系统进行测温,但是存在检测点间断导致检测范围小、弱电信号易受电磁干扰、温度传感器使用寿命短等缺点。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粮仓测温系统,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粮仓测温系统,该系统包括测温光纤、测温电缆、测温主机、信号采集器以及上位机;所述测温光纤与测温主机连接;所述测温主机与上位机连接;所述测温电缆与信号采集器连接;所述上位机与测温主机、信号采集器连接;所述测温光纤设置在粮仓的四个仓壁、粮仓地坪及粮堆表层,设置在所述粮仓地坪上的测温光纤与设置在所述仓壁的测温光纤连接;设置在所述粮堆表层的测温光纤与设置在所述仓壁的测温光纤和设置在所述地坪的测温光纤连接。

优选地,设置在粮仓的四个仓壁的测温光纤的间距设置在1-3米之间,并在仓壁下层距地坪墙角0-0.5米、上层距装粮线0-1米处布置水平测温光纤。

优选地,设置在粮仓地坪的测温光纤间距设置在1-3米之间,并在距粮仓仓墙地坪墙角0-0.5米处布置有水平测温光纤。

优选地,设置在粮堆表层的测温光纤距粮堆表层0-0.5米深度,间距设置在1-3米之间,并在距仓壁0-0.5米处布置水平测温光纤。

优选地,测温电缆上测温传感器距墙底面0.5-3米,测温电缆间距1.5-3米,测温传感器距粮堆表面0.5-3米,测温电缆上测温度传感器的间距为1-3米。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粮仓测温系统优点如下:一、在粮仓四周仓墙内部固定测温光纤,节省了工人布置测温电缆的劳力和时间;二、测温光纤固定,不易损坏;三、检测粮温升温的时间明显提前,能够提前发现外温对粮温的影响程度;四、测温光纤与测温电缆相结合完成粮仓粮堆测温,检测范围大,不易受电磁干扰,且测温光纤的使用寿命长,稳定可靠,适宜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粮仓测温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粮仓测温系统中测温光纤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粮仓测温系统中测温电缆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竖向”、“倾斜”’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粮仓测温系统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粮仓测温系统包括测温光纤101、测温电缆201、测温主机104、信号采集器203以及上位机105;所述测温光纤101设置在粮仓102的四个仓壁、粮仓102地坪及粮堆表层,设置在所述粮仓102地坪上的测温光纤101与设置在所述仓壁的测温光纤101连接;设置在所述粮堆表层的测温光纤101与设置在所述仓壁的测温光纤101和设置在所述地坪的测温光纤101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温光纤101与测温主机104连接,用于测定粮仓102粮堆四周、底层边界以及粮堆表层温度,并将其发送给所述测温主机104;所述测温主机104与上位机105连接,用于对所述粮仓102粮堆四周、底层边界以及粮堆表层温度处理后发送给上位机105;所述测温电缆201与信号采集器203连接,用于测定的粮仓102粮堆内部未设置测温光纤101部位的粮食温度,并将其通过所述信号采集器203发送给上位机105;所述上位机105与测温主机104、信号采集器203连接,用于对收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粮仓102粮堆的测量温度。

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粮仓102的四个仓壁的测温光纤101的间距设置在1-3米之间,仓壁上的测温光纤101连续不断,并在仓壁下层距地坪墙角0-0.5米(在实际应用中,优选0.2-0.3米)、上层距装粮线1030-1米(在实际应用中,优选0.1-0.5米)处布置水平测温光纤101,可测定靠近墙壁竖直方向的上中下各层粮食温度或粮仓102墙壁温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粮仓102地坪的测温光纤101间距设置在1-3米之间(在实际应用中,优选2米),地坪上的测温光纤101连续不断,可按仓房的长度或宽度(也可称南北或东西)方向布置,并在距粮仓102仓墙地坪墙角0-0.5米(在实际应用中,优选0.2-0.3米)处布置有水平测温光纤101以测定粮堆接触地坪的底层粮食温度和地坪温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粮堆表层的测温光纤101距粮堆表层0-0.5米深度(在实际应用中优选0.1-0.3米深度),间距设置在1-3米之间(在实际应用中,优选2米),并在距仓壁0-0.5米(在实际应用中优选0.1-0.3米)处布置水平测温光纤101以测定粮堆表层的粮食温度。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测温电缆201上测温传感器202距墙底面0.5-3米,测温电缆201间距1.5-3米,测温传感器202距粮堆表面0.5-3米,测温电缆201上测温度传感器的间距为1-3米(在实际应用中优选1.5-2.5米)。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测温光纤101中检测温度的测温点(即测温传感器)间距0.1-3m,优选1.5-2m,也可随机可调,获得光纤上任意位置的多点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测温光纤101以光纤远端布置在粮堆表层距装粮线103底层0-0.2m,位于东南角的竖直光纤命名为第1根测温光纤101,沿南墙的相邻光纤为第2根测温光纤101,以此类推,从东向西,按阿拉伯数字命名标记第n根测温光纤101,直至排到西南角;再沿西墙,由南向北,继续命名标记第n根测温光纤101;同样方法,由西向东,命名北墙上的测温光纤101;同样方法,命名东墙上的测温光纤101。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在仓墙上的竖直测温光纤101,由上到下分为多层测温点,优选分为3-4层测温点,粮堆3-4m高度的分为3层,粮堆5-6m的分为4层,根据第n根测温光纤101,测温点分别命名为,根-层测温点,如1-1,1-2,1-3,三层测温点(粮堆3-4m);再如n-1,n-2,n-3,n-4,四层测温点。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测温电缆201上的测温传感器202距墙底面0.5-3米,测温电缆201间距1.5-3米,粮堆表层测温传感器202距粮堆表面0.5-3米,安装布置在测温电缆201上的测温传感器202间距1-3米(在实际应用中优选1.5-2.5米)。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优点如下:一、在粮仓四周仓墙内部固定测温光纤,节省了工人布置测温电缆的劳力和时间;二、测温光纤固定,不易损坏;三、检测粮温升温的时间明显提前,能够提前发现外温对粮温的影响程度;四、测温光纤与测温电缆相结合完成粮仓粮堆测温,检测范围大,不易受电磁干扰,且测温光纤的使用寿命长,稳定可靠,适宜推广应用。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