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5702发布日期:2020-11-19 19:2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急救援领域,涉及一种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北斗搜救定位信标存在近距离难以快速准确追踪,在近距离时需要肉眼目视来寻找被搜救目标,但目视搜救受环境影响,在雾天和黑夜中会受很大限制。

红外热像仪搜救的优点是探测距离远,缺点是白天温度较高或雾天情况下,目标识别困难,可用度较低。

可见光相机搜救的优点是分辨率高,价格便宜,缺点是夜晚、雾天情况下难以使用,容易遗漏目标。

紫外信标是使用日盲紫外波段的一种依托于日盲紫外成像系统的信标,成像背景干净、噪声少。但紫外信标搜救不够直观,只能得到一个方位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可以极大地提高了救援效率。

一种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上的开关,还包括安装在外壳内的多光谱发光体源、北斗定位模块、处理器模块、电池,电池通过开关分别与北斗定位模块、处理器模块和多光谱发光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安装在外壳上,外壳包括外壳上盖和外壳下盖,多光谱发光源安装在北斗定位模块上,北斗定位模块与外壳上盖固定连接,处理器模块与外壳下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光谱发光源包括紫外发光体、红外发光体和可见光发光体,外壳上盖上设有灯罩安装孔,多光谱发光源上罩设有半圆形灯罩,灯罩从外壳上盖的灯罩安装孔向外凸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紫外发光体发出的光为uva、uvb和uvc波段的紫外光,所述的红外发光体发出的光为近红外和中红外光,所述的可见光发光体发出的光为波段在380nm~760nm的白色可见光。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壳包括外壳上盖和外壳下盖,开关包括手动开关和落水开关,外壳上盖上设有开关安装孔,手动开关安装在开关安装孔内,外壳下盖上设有电极安装台,落水开关为两个电极,安装在电机安装台上,并向延伸至外壳下盖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壳内侧设有电池安装槽,电池安装在电池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手动开关和落水开关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多种信号源与北斗定位功能结合,适合多种救援环境,既适合适合在水中救援,也适合陆地救援,提高了救援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外形图。

图2为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爆炸图。

图3为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无灯罩的紫外发光配光曲线图。

图4为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有灯罩的紫外发光配光曲线图。

图5为电路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6为落水触发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使用方式逻辑图。

其中:1-指示灯,2-灯罩,3-手动开关;4-外壳下盖,5-外壳上盖;6-开关安装孔;7-电池;8-电池安装槽;9-电极安装台;10-处理器模块;11-落水开关;12-北斗定位模块;13-多功能发光体;14-灯罩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包括多光谱发光源13、北斗定位模块12、处理器模块10、电池7、开关与外壳。所述的多光谱发光源13焊接在北斗定位模块12上,包括紫外发光体、红外发光体和可见光发光体三种,所述的紫外发光体发出的光为uva、uvb和uvc波段的紫外光,所述的红外发光体发出的光为近红外和中红外光,所述的可见光发光体发出的光为波段在380nm~760nm的白色可见光。

所述外壳包括外壳上盖5和外壳下盖4,外壳上盖5上设有灯罩安装孔14和开关安装孔6,并安装有蜂鸣器,用于发出求救信号。所述外壳下盖4上设有电池安装槽8、电极安装台9。所述的北斗定位模块12具体采用北斗rnss模块,通过螺钉安装在外壳上盖5上,多光谱发光体13上罩设有半圆形灯罩2,灯罩2从外壳上盖5的灯罩安装孔14向外凸出,多光谱发光体13透光使用同一个灯罩2,灯罩2材料使用熔石英,灯罩2形状设计使多功能信标的发光角度大于120°,并在灯罩安装孔14设有o型圈密封。处理器模块1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外壳下盖4上。

所述开关包括手动开关3和落水开关11,所述落水开关11是采用两个正负电极露出的方式,落水开关11安装在电极安装台9上,并凸出于外壳下盖4表面,落水开关11与电池7和北斗定位模块12连接。所述手动开关3采用的是防水型非自锁开关,安装在电池7上方与外壳上盖5螺纹连接,并穿过开关安装孔6凸出于外壳上盖5表面。

所述处理器模块10分别与北斗定位模块12和多光源发光体13连接,电池7通过并联的手动开关3和落水开关11分别给北斗定位模块12、处理器模块10、多光源发光体13、蜂鸣器供电。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遇水直接通过落水开关11的正负电极触发启动,也可以手动开启。所述外壳上装有模式工作指示灯1。所述的处理器模块10采用常见的处理器,北斗定位模块12为现有的模块。

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的连续工作时间为16小时。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的ip防护等级为ip67。如图3和图4所示,无灯罩时紫外光在±90°方向发光强度约为2.5e-5w/sr,加上灯罩后紫外光在±90°方向发光强度约为1.4e-4w/sr。配光分布得到改善。

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安装在救生衣上,被救援人员落水后,多功能信标遇水触发(遇险人员也可以手动开启多功能信标),1秒内多光谱可见光及红外按60±10次/分钟开始闪烁,紫外采用编码闪烁。北斗通信按一定规定频率开始工作,北斗通信信号由北斗接收机接收,多光谱光源信号由三光传感器接收,北斗接收机在远距离进行初步的判断位置,近距离后通过多光谱光源来进行位置精确判断,直至救上被救援人员。此过程中可与微波通讯、gps结合使用。

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适用于单兵训练演习或作战,各类船舶船员作业,遇险时紧急求援。可以佩戴在遇险人员头上、肩膀上或者身上其他位置,可与救生衣连接。多功能信标也可用于物品的搜索,安装于被搜索物品上,用于快速搜寻到被搜索物品。

上述描述的为落水人员搜救环境,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还可用于高山、沙漠等陆上环境的搜救应用,使用流程与上述描述的情况类似,开启关断由手动开关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上的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外壳内的多光谱发光源(13)、北斗定位模块(12)、处理器模块(10)、电池(7),电池(7)通过开关分别与北斗定位模块(12)、处理器模块(10)和多光谱发光源(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安装在外壳上,外壳包括外壳上盖(5)和外壳下盖(4),多光谱发光源(13)安装在北斗定位模块(12)上,北斗定位模块(12)与外壳上盖(5)固定连接,处理器模块(10)与外壳下盖(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光谱发光源(13)包括紫外发光体、红外发光体和可见光发光体,外壳上盖(5)上设有灯罩安装孔(14),多光谱发光源(13)上罩设有半圆形灯罩(2),灯罩(2)从外壳上盖(5)的灯罩安装孔(14)向外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发光体发出的光为uva、uvb和uvc波段的紫外光,所述的红外发光体发出的光为近红外和中红外光,所述的可见光发光体发出的光为波段在380nm~760nm的白色可见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包括外壳上盖(5)和外壳下盖(4),开关包括手动开关(3)和落水开关,外壳上盖(5)上设有开关安装孔(6),手动开关(3)安装在开关安装孔(6)内,外壳下盖(4)上设有电极安装台(9),落水开关(11)为两个电极,安装在电极安装台(9)上,并向延伸至外壳下盖(4)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内侧设有电池安装槽(8),电池(7)安装在电池安装槽(8)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开关(3)和落水开关(11)并联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多光谱与北斗定位整合的多功能信标,属于应急救援领域。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上的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外壳内的多光谱发光体源(13)、北斗定位模块(12)、处理器模块(10)、电池(7),电池(7)通过开关分别与北斗定位模块(12)、处理器模块(10)和多光谱发光源(13)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多种信号源与北斗定位功能结合,适合多种救援环境,既适合适合在水中救援,也适合陆地救援,提高了救援的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沈春伟;李大成;习叶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衡五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