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3336发布日期:2020-05-29 13:12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衍生了许多新能源汽车的相关问题。其中,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状态下的充电问题得到了重视。由于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充电容易出现析锂现象,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在气温寒冷时的正常充电,一般会设置加热膜为锂离子电池进行加热。由于电池内部单体排布不同,加热膜应设置不同加热功率,否则将增大单体电池间的温差,温升过大将触发电池系统温度保护,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加热膜的加热效率的获知十分重要。而在现有技术中,仅使用充放电测试柜按照固定的电流对测试电池进行充电测试,并不涉及加热膜相关操作,不能准确地获取加热膜当前的加热效率。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准确获取加热膜加热效率的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方法,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存储有测试电池的低温充电策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分别与充放电测试柜和所述测试电池电连接,所述充放电测试柜与加热膜电连接,所述加热膜与所述测试电池连接,其中,所述测试电池经过预处理,处于整车充电前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低温充电策略;

获取测试电池的充电参数,并将所述充电参数发送至所述充放电测试柜,以使所述充放电测试柜根据所述充电参数确定充电物理量和充电跳转条件;

接收外部输入的导通指令,导通所述充放电测试柜和所述测试电池;

根据所述低温充电策略和所述充电参数,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根据所述充电物理量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充电和/或通过所述加热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加热;

当接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达到所述充电跳转条件发出的充电完成指令时,获取所述充放电测试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充电和/或通过所述加热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加热的测试记录,并根据所述测试记录获得所述加热膜的加热效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参数包括低温充电请求电流、测试电池电压和充电截止电压;

所述将所述充电参数发送至所述充放电测试柜,以使所述充放电测试柜根据所述充电参数确定充电物理量和充电跳转条件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测试电池电压和充电截止电压发送至所述充放电测试柜,以使所述充放电测试柜将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作为所述充电物理量,将所述测试电池电压达到所述充电截止电压作为所述充电跳转条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参数还包括测试电池温度,所述低温充电策略包括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和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

所述根据所述低温充电策略和所述充电参数,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根据所述充电物理量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充电和/或通过所述加热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加热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测试电池温度不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通过所述加热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加热;

当所述测试电池温度超过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充电和通过所述加热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加热;

当所述测试电池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充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当所述测试电池温度不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通过所述加热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加热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测试电池温度不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得到所述充放电测试柜的实际输出电流;

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将所述实际输出电流作为加热电流通过所述加热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加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参数还包括充电电流;

所述当所述测试电池温度超过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充电和通过所述加热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加热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测试电池温度超过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得到所述充放电测试柜的实际输出电流;

将所述实际输出电流与所述充电电流相减得到加热电流;

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输出所述充电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充电和输出所述加热电流通过所述加热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加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当所述测试电池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测试电池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得到所述充放电测试柜的实际输出电流;

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将所述实际输出电流作为所述充电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充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记录包括加热阶段记录、加热充电阶段记录和充电阶段记录;

所述根据所述测试记录获得所述加热膜的加热效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加热阶段记录,获取加热时间;

根据所述加热充电阶段记录,获取加热充电时间;

根据所述充电阶段记录,获取充电时间,并获取测试电池最大温差;

将所述加热时间、加热充电时间、充电时间和测试电池最大温差作为所述加热膜的加热效率。

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装置,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存储有测试电池的低温充电策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分别与充放电测试柜和所述测试电池电连接,所述充放电测试柜与加热膜电连接,所述加热膜与所述测试电池连接,其中,所述测试电池经过预处理,处于整车充电前状态,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低温充电策略;获取测试电池的充电参数,并将所述充电参数发送至所述充放电测试柜,以使所述充放电测试柜根据所述充电参数确定充电物理量和充电跳转条件;

导通模块,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导通指令,导通所述充放电测试柜和所述测试电池;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低温充电策略和所述充电参数,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根据所述充电物理量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充电和/或通过所述加热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加热;

测试模块,用于当接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达到所述充电跳转条件发出的充电完成指令时,获取所述充放电测试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充电和/或通过所述加热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加热的测试记录,并根据所述测试记录获得所述加热膜的加热效率。

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计算机设备执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存储有测试电池的低温充电策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分别与充放电测试柜和所述测试电池电连接,所述充放电测试柜与加热膜电连接,所述加热膜与所述测试电池连接,其中,所述测试电池经过预处理,处于整车充电前状态,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低温充电策略;然后获取测试电池的充电参数,并将所述充电参数发送至所述充放电测试柜,以使所述充放电测试柜根据所述充电参数确定充电物理量和充电跳转条件;接着接收外部输入的导通指令,导通所述充放电测试柜和所述测试电池;根据所述低温充电策略和所述充电参数,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根据所述充电物理量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充电和/或通过所述加热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加热;当接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达到所述充电跳转条件发出的充电完成指令时,巧妙地获取所述充放电测试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充电和/或通过所述加热膜对所述测试电池进行加热的测试记录,并根据所述测试记录获得所述加热膜的加热效率,能够准确地获取加热膜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低温充电策略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阶段的测试记录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充电阶段的测试记录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阶段的测试记录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标:1-电池管理系统;2-充放电测试柜;3-测试电池;4-加热膜;100-计算机设备;110-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装置;1101-获取模块;1102-导通模块;1103-控制模块;1104-测试模块;111-存储器;112-处理器;113-通信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目前,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气温过低的环境下,对用于给新能源汽车供电的动力电池充电,可能会出现损害电池的情况(例如在低温下对锂离子电池充电容易出现析锂现象),一般会设置加热膜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由于动力电池内部单体排布不同,加热膜应设置不同加热功率,否则将增大单体电池间的温差。而温差大会导致动力电池温升增大,进而触发电池系统温度保护,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准确获取加热膜的加热效率对动力电池的充电和保护都较为重要。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方法,该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存储有测试电池3的低温充电策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分别与充放电测试柜2和所述测试电池3电连接,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与加热膜4电连接,所述加热膜4与所述测试电池3连接,其中,所述测试电池3经过预处理,处于整车充电前状态。而测试电池3和加热膜4都可以设置在电池包中,充放电测试柜2可以与电池包电连接,将电流传输至电池包,再由电池包通过电池管理系统1将获取的电流分配给测试电池3和加热膜4,以此来实现充放电测试柜2与测试电池3和加热膜4之间的电连接。请结合参照图2,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201至步骤s205。

步骤s201,获取所述低温充电策略。

测试电池3的低温充电策略可以是预先存储至电池关系系统中的,可以根据具体的电池包的内部结构(单层或者双层)以及构建电池的材料种类(磷酸铁锂或者镍钴锰酸锂)制定。

步骤s202,获取测试电池3的充电参数,并将所述充电参数发送至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以使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所述充电参数确定充电物理量和充电跳转条件。

由于充放电测试柜2本身不具备直接读取测试电池3的充电参数的功能,可以将低温充电策略电流报文写入dbc(databasecan,数据库can)文件中,然后将dbc文件导入充放电测试中,以使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能够识别获取电池管理系统1获取的充电参数,并根据所述充电参数确定充电物理量和充电跳转条件。为了能够进一步确定充放电测试柜2获取的充电参数是正确的,可以将充放电测试柜2获取的充电参数与电池管理系统1的上位机监测的充电参数(即电池管理系统1直接采集的充电参数)进行对比,二者一致,则可以认为低温充电策略电流报文解析正确,充放电测试柜2能够准确得获取需求的充电参数。而在确定了充电物理量和充电跳转条件,可以为充放电测试柜2设置正确的充电工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试电池3经过预处理,处于整车充电前状态的过程是可以将测试电池3放进恒温恒湿箱中,进行低温热平衡,以使测试电池3在进行充电测试前能够模拟整车充电前(即在模拟真实环境)的状态。

步骤s203,接收外部输入的导通指令,导通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和所述测试电池3。

为了使测试过程正常的进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管理系统1可以通过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总线调试)工具发送闭合总正负继电器的报文指令的方式来闭合总正负继电器以使充放电测试柜2和测试电池3导通,总正负继电器可以设置在测试电池3中,也可以外置于单独的高压盒内,在此不作限制。通过上述方式,能够使闭合总正负继电器的操作不会被强控,能够测试的正常进行。

步骤s204,根据所述低温充电策略和所述充电参数,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所述充电物理量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和/或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

在导通充放电测试柜2和测试电池3后,可以启动充放电测试柜2,以及运行前述设置的充电工步,可以通过can工具发送充电指令报文(或者通过外部线路短接)模拟新能源汽车插枪充电动作,以使测试电池3进入充电状态。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管理系统1可以根据充电参数的变化以及低温充电策略控制闭合/开断加热继电器、闭合/开断主正负继电器以实现对电池的加热和充电,其中,加热继电器可以设置在加热膜4和充放电测试柜2之间,主正负继电器可以设置在测试电池3和充放电测试柜2之间。

步骤s205,当接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达到所述充电跳转条件发出的充电完成指令时,获取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和/或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的测试记录,并根据所述测试记录获得所述加热膜4的加热效率。

当电池管理系统1接收充放电测试柜2达到充电跳转条件发出的充电完成指令时,可以认为充电完毕,可以获取充放电测试柜2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和/或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的测试记录,并从中得到加热膜4的加热效率。通过上述过程,能够模拟更为真实充电环境,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充放电测试柜2输出的电流一般为固定且无法实现同步对加热膜供电以对电池进行加热,能够更准确地获得加热膜4的加热效率。

在此基础上,所述充电参数包括低温充电请求电流、测试电池3电压和充电截止电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将所述充电参数发送至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以使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所述充电参数确定充电物理量和充电跳转条件的示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将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测试电池3电压和充电截止电压发送至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以使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将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作为所述充电物理量,将所述测试电池3电压达到所述充电截止电压作为所述充电跳转条件。

如前所述,不同于现有技术中输出固定的电流作为充电物理量,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低温充电请求电流作为充电物理量,采用的低温充电请求电流是随着测试电池3的在不同状态下(加热和/或充电)改变的,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整车充电环境以及更加准确地获取加热膜4的加热效率。而充电跳转条件,即充电完成条件,可以根据测试电池3电压达到所述充电截止电压时进行判定,其中,测试电池3电压可以是指单压,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测试电池3电压也可以是指总压。

在此基础上,所述充电参数还包括测试电池3温度,请参照图3,所述低温充电策略包括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和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根据所述低温充电策略和所述充电参数,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所述充电物理量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和/或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的示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当所述测试电池3温度不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

当所述测试电池3温度超过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和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

当所述测试电池3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

可以设置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为-10℃,第二温度阈值为-8℃,第三温度阈值为-4℃,还可以设置位于温度值位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和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第四预设温度阈值,为-6°。应当理解是,在执行低温充电策略时,测试电池3温度可以是指测试电池3的电池单体最低温度(即电池包中某区域或某个预设采集点的温度),当电池单体最低温度不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即-10℃时,控制充放电测试柜2对加热膜4供电,以对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随着加热膜4的加热,当电池单体最低温度超过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即-8℃时,控制充放电测试柜2通过加热膜4对测试电池3继续进行加热,同时对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随着加热膜4的持续加热,当电池单体最低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即-4℃时,不再进行加热,控制充放电测试柜2仅对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直至充电完成。应当理解是,当因外部因素或人为操作,充放电测试柜2在仅对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操作时,电池单体最低温度若出现不超过第四预设温度阈值,即-6℃,此时需要重新控制充放电测试柜2通过加热膜4对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直至电池单体最低温度重新超过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即-4℃。同理,当因外部因素或人为操作,充放电测试柜2在对测试电池3进行同时充电和加热操作时,电池单体最低温度若出现不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即-10℃,此时需要控制充放电测试柜2停止对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仅通过加热膜4对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直至电池单体最低温度重新超过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即-8℃。

在前述基础上,请参照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当所述测试电池3温度不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的示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当所述测试电池3温度不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得到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的实际输出电流。

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将所述实际输出电流作为加热电流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

可以将测试电池3在-20℃(模拟整车充电前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充电,测试电池3的电池单体最低温度为-20℃,获取的充电参数中的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即bms_req_curr)可以为7a,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低温充电请求电流输出的实际输出电流为7a,由于电池单体最低温度为-20℃,未超过第一预温度阈值-10℃,故仅进行加热操作,因此用于充放电测试柜2输出的用于充电的电流值(即bms_packcurr)为0a,7a全部用户提供给加热膜4进行加热。应当理解的是,实际输出电流、bms_req_curr和bms_packcurr可以在充放电测试柜2上显示,以供用户查看。同时从图4中也可以看出,此阶段测试电池3的单体电压并未增加,可以进一步地确认电池仅在进行加热,并未开始充电。

在上述基础上,请参照图5,所述充电参数还包括充电电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当所述测试电池3温度超过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和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的示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当所述测试电池3温度超过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得到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的实际输出电流。

将所述实际输出电流与所述充电电流相减得到加热电流。

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输出所述充电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和输出所述加热电流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

如前所述,随着对测试电池3的加热,测试电池3的单独电池最低温度升高,如图5所示,此时单体电池最低温度可以为-7℃,此时超过了第二预设温度阈值-8℃,可以控制充放电测试柜2进行加热充电操作,即边充电边加热,获取的充电参数中的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即bms_req_curr)可以为10a,即请求10a的电流为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和加热,其中,充放电测试柜2的实际输出电流为10a,bms_packcurr可以为5a,那么用于提供给加热膜4为电池进行加热的电流即为实际输出电流减去bms_packcurr(10a-5a)为5a。同时根据图5,也可以看出测试电池3的单体电压逐步增加,可以确认电池正在进行充电。

在此基础上,请参照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当所述测试电池3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的示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当所述测试电池3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得到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的实际输出电流。

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将所述实际输出电流作为所述充电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

如前所示,测试电池3正在进行充电及加热,随着加热的持续进行,测试电池3的单体最低温度可以为-3℃,已经超过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此时控制充放电测试柜2仅对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操作,获取的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即bms_req_curr)可以为10a,即请求10a的电流为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其中,充放电测试柜2的实际输出电流为10a,bms_packcurr可以为10a,用于提供给加热膜4进行加热的电流为0a。可以保持仅充电的状态,直至测试电池3的单体电压达到充电截止电压,充电完成。

在前述基础上,所述测试记录包括加热阶段记录、加热充电阶段记录和充电阶段记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根据所述测试记录获得所述加热膜4的加热效率的示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根据所述加热阶段记录,获取加热时间。

根据所述加热充电阶段记录,获取加热充电时间。

根据所述充电阶段记录,获取充电时间,并获取测试电池3最大温差。

将所述加热时间、加热充电时间、充电时间和测试电池3最大温差作为所述加热膜4的加热效率。

请结合参照图4、图5和图6,在前述测试过程中,直至充电结束,可以获取在前述低温充电策略下,测试电池3从-20℃开始加热,加热时间为29分48秒,加热充电时间为7分38秒,加热完成时间为37分26秒(即加热时间+加热充电时间),而充电时间为13小时31分17秒,充电完成时间为14小时8分43秒(即加热时间+加热充电时间+充电时间),而整个过程测试电池3的最大温差为12℃,至此,可以将这些参数作为加热膜4的加热效率以供用户参考。通过上述操作,便能够准确的获取加热膜4在实际使用中的加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装置110,该装置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1,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存储有测试电池3的低温充电策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分别与充放电测试柜2和所述测试电池3电连接,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与加热膜4电连接,所述加热膜4与所述测试电池3连接,其中,所述测试电池3经过预处理,处于整车充电前状态,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101,用于获取所述低温充电策略;获取测试电池3的充电参数,并将所述充电参数发送至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以使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所述充电参数确定充电物理量和充电跳转条件。

导通模块1102,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导通指令,导通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和所述测试电池3。

控制模块1103,用于根据所述低温充电策略和所述充电参数,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所述充电物理量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和/或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

测试模块1104,用于当接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达到所述充电跳转条件发出的充电完成指令时,获取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和/或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的测试记录,并根据所述测试记录获得所述加热膜4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参数包括低温充电请求电流、测试电池3电压和充电截止电压。所述获取模块1101具体用于:

将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测试电池3电压和充电截止电压发送至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以使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将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作为所述充电物理量,将所述测试电池3电压达到所述充电截止电压作为所述充电跳转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参数还包括测试电池3温度,所述低温充电策略包括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和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所述控制模块1103具体用于:

当所述测试电池3温度不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当所述测试电池3温度超过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和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当所述测试电池3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1103进一步具体用于:

当所述测试电池3温度不超过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得到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的实际输出电流;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将所述实际输出电流作为加热电流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参数还包括充电电流,所述控制模块1103进一步具体用于:

当所述测试电池3温度超过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得到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的实际输出电流;将所述实际输出电流与所述充电电流相减得到加热电流;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输出所述充电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和输出所述加热电流通过所述加热膜4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1103进一步具体用于:

当所述测试电池3温度超过第三预设温度阈值时,根据所述低温充电请求电流得到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的实际输出电流;控制所述充放电测试柜2将所述实际输出电流作为所述充电电流对所述测试电池3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记录包括加热阶段记录、加热充电阶段记录和充电阶段记录。所述测试模块1104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加热阶段记录,获取加热时间;根据所述加热充电阶段记录,获取加热充电时间;根据所述充电阶段记录,获取充电时间,并获取测试电池3最大温差;将所述加热时间、加热充电时间、充电时间和测试电池3最大温差作为所述加热膜4的加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100,所述计算机设备100包括处理器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计算机设备100执行前述的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方法。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100的结构框图。所述计算机设备100包括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装置110、存储器111、处理器112及通信单元113。

所述存储器111、处理器112以及通信单元113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装置11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11中或固化在所述计算机设备100的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112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1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所述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装置110所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及计算机程序等。

其中,所述存储器111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eprom)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计算机设备执行前述的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膜加热效率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在模拟整车在真实情况下的环境对测试电池进行测试,以准确地获取加热膜的加热效率,以供用户后续判断该加热膜是否符合要求等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