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性旋翼复合材料长拉杆疲劳试验装置及验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252274发布日期:2021-03-12 13: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刚性旋翼复合材料长拉杆疲劳试验装置,用于试验件(200)的疲劳性能试验,所述试验件(200)为刚性旋翼复合材料长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疲劳试验装置(100)包括基座(1)、第一支座(2)、径向约束卡环支座(3)、过渡连接支座(4)、力传感器(5)、作动器(6)、第二支座(7);所述第一支座(2)、径向约束卡环(3)、过渡连接支座(4)、第二支座(7)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面;所述试验件(200)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2)转动连接,其中部穿过所述径向约束卡环(3),另一端与所述过渡连接支座(4)转动连接;

所述径向约束卡环支座(3)上设置有径向约束卡环(31),用于对套装于其中的所述试验件(200)进行径向约束;

所述过渡连接支座(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座耳片,分别记为左支座耳片(41)和右支座耳片(42),以及过渡连接轴(43);所述过渡连接轴(43)穿过两个支座耳片,并且其两端分别伸出两个支座耳片;所述过渡连接轴(43)伸出所述左支座耳片(41)一端与所述试验件(200)转动连接;

所述作动器(6)的作动筒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座(7)转动连接,所述作动器(6)的输出轴一端与所述力传感器(5)一端通过螺纹水平连接,所述力传感器(5)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渡连接轴(43)伸出所述右支座耳片(42)一端通过螺纹水平连接;

所述疲劳试验装置(100)还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作动器(6)加载的试验载荷;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用于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试验载荷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性旋翼复合材料长拉杆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约束卡环支座(3)的径向约束卡环(31)可选用一体式卡箍或分体式卡箍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性旋翼复合材料长拉杆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2)、径向约束卡环(3)、过渡连接支座(4)、第二支座(7)可分别通过紧固装置固定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性旋翼复合材料长拉杆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面还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座(2)、径向约束卡环(3)、过渡连接支座(4)、第二支座(7)可与所述基座(1)的上端面产生相对滑动。

5.一种刚性旋翼复合材料长拉杆疲劳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刚性旋翼复合材料长拉杆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试验件(200)安装于疲劳试验装置(100)上

将刚性旋翼复合材料长拉杆作为试验件(200),安装于所述疲劳试验装置(100)上;所述试验件(200)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渡连接轴(43)伸出所述左支座耳片(41)一端转动连接;

将所述试验件(200)套装固定于所述径向约束卡环支座(3)上的径向约束卡环(31)内,用于对所述对试验件(200)进行径向约束;

s2:确定试验载荷

依据刚性旋翼直升机复合材料长拉杆的计算载荷谱,采用安全寿命方法,计算满足复合材料长拉杆目标使用寿命的预期疲劳极限,使用所述预期疲劳极限计算进行100万次循环的沿长拉杆轴向的拉压交变载荷,作为复合材料长拉杆的疲劳试验初始载荷;

s3:加载试验

对已安装在所述疲劳试验装置(100)上的所述试验件(200)加载所述s2中计算得到的试验载荷;由所述控制系统进行加载控制,通过所述作动器(6)产生所述试验载荷,再通过力传感器(5)、所述过渡连接轴(43)将试验载荷传递加载于所述试验件(200),并使用所述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试验载荷监测;

s4:调整试验载荷

当每进行30-50万次载荷循环,如果所述试验件(200)没有出现裂纹或者断裂,则由所述控制系统进行加载控制,将所述试验载荷增加10%~20%,进行下一级载荷试验,直至所述试验件(200)失效或达到目标考核要求;

s5:试验结果评估

试验后,目视检查所述试验件(200),所述试验件(200)无裂纹则完成的试验循环数有效;若出现目视可见裂纹,则需复查相关试验数据,如果载荷出现明显变化,则以载荷出现明显变化时的循环数作为试验的有效循环数;

采用安全寿命方法,依据刚性旋翼直升机复合材料长拉杆的计算载荷谱、试验载荷和试验的有效循环次数计算所述试验件(200)的试验疲劳极限;通过比较试验疲劳极限与预期疲劳极限,达到验证所述试验件(200)是否满足要求的目的;如果试验疲劳极限大于或等于预期疲劳极限,则试验件(200)满足要求;反之,则不满足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刚性旋翼复合材料长拉杆疲劳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式一计算满足复合材料长拉杆目标使用寿命的预期疲劳极限:

其中:

s∞预期—预期疲劳极限;

sal—计算载荷谱中第i工况的交变载荷;

ni—计算载荷谱中第i工况每小时循环次数;

l—计算载荷谱中共l个工况

l—长拉杆的目标使用寿命

a、α—复合材料s-n曲线参数

k—疲劳强度缩减系数,k〉1;

根据式二计算进行100万次循环的沿长拉杆轴向的拉压交变载荷,得到复合材料长拉杆的疲劳试验初始载荷:

其中:

sa—试验交变载荷

n—1000000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刚性旋翼复合材料长拉杆疲劳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根据式三计算出试验疲劳极限s∞试验:

s∞试验—试验疲劳极限;

saj—第j级疲劳试验的交变载荷;

nj—第j级疲劳试验的循环次数,mc;

m—试验载荷级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刚性旋翼复合材料长拉杆疲劳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试验件(200)每级载荷试验载荷误差不超过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刚性旋翼复合材料长拉杆疲劳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需同时测量所述试验件(200)的轴向变形量,所述轴向变形量应小于5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结构强度试验技术领域,重点涉及一种刚性旋翼复合材料长拉杆疲劳试验装置及验证方法。所述疲劳试验装置(100)包括基座(1)、第一支座(2)、径向约束卡环支座(3)、过渡连接支座(4)、力传感器(5)、作动器(6)、第二支座(7);所述第一支座(2)、径向约束卡环(3)、过渡连接支座(4)、第二支座(7)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面。本发明通过径向卡环约束大大提高长拉杆的失稳临界载荷,避免长拉杆试验时失稳,既解决了复合材料长拉杆试验载荷升级过程中易失稳问题,同时解决不同长度尺寸疲劳试验验证问题,在满足复合材料长拉杆疲劳验证的要求基础上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孙思;孟庆春;岳巍;李永鑫;何丁妮;周青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10.3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