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瓶用高压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3558发布日期:2020-09-18 18:0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瓶用高压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药瓶高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液瓶用高压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食品包装领域中,容器包装完成后需要检测容器包装的密闭性。现有的检测方法有人工染色检测法,设备挤压法以及旋转式高压电泄露检测法。而高压电泄露检测法的电极布置尤为重要,要求电极与被检测物品近距离接触的方式效果最好,原来的高压检测装置中都是采用的钛板、检测针与被检测物品直接刚性接触,这种模式会对软性容器的磨损较大,容易导致软性输液容器破损,同时机构调节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输液瓶用高压电检测装置,它能够防止输液瓶被刮伤,且由于检测针与药品形成近距离接触,因此可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同时调节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瓶用高压电检测装置,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导向杆,导向杆通过固定板相互连接;在导向杆上设置有位于平躺状态的药瓶的下方的瓶头检测装置、瓶壁检测装置、瓶底检测装置;所述瓶头检测装置包括设置有在导向杆上的第一滑动座,所述第一滑动座上设置有用于接触瓶头的正极针装置和用于接触瓶壁的第一负极板;所述瓶壁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导向杆上的第二滑动座,所述第二滑动座上设置有用于接触瓶壁的正极针装置和用于接触瓶底的第二负极板;所述瓶底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导向杆上的第三滑动座,所述第三滑动座上设置有用于接触瓶底的正极针装置和用于接触瓶壁的第三负极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正极针装置包括针板,针板上均匀安装有检测针;所述针板上安装有用于罩住检测针的罩板;所述罩板上分布有用于检测针穿过的通孔。

所述第一滑动座上端面设置第一正极杆,第一正极杆上安装有u型的固定架,固定架两端均安装有正极针装置,两个正极针装置面对面设置;所述第一滑动座前端面设置第一负极杆,第一负极杆上安装用于接触输液瓶下方侧壁的第一负极板。

所述固定架两端通过弹片连接正极针装置。

所述第二滑动座前端面设置有第二负极杆和第二正极杆;所述第二负极杆上设置有第二负极板;所述第二正极杆上安装有正面朝上的正极针装置。

所述第三滑动座前端面设置有第三负极杆和第三正极杆;所述第三负极杆上设置有用于接触输液瓶下方侧壁的第三负极板;所述第三正极杆上设置有正面朝向瓶底的正极针装置。

所述瓶壁检测装置、瓶底检测装置上方设置有限位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装置通过设置三组滑座实现对输液瓶的瓶头、瓶身、瓶底的高压检测,检测更加全面,结果更加准确。

2、由于正极针前方设置有罩板,因此输液瓶在移动检测过程中可以降低与检测针的摩擦,降低对输液瓶的磨损。

3、由于滑座是安装在导向杆上的,通过拧松滑座与导向杆之间的固定螺钉即可移动滑座因此使用者更加方便调整各个滑座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b-b剖视图。

图中:51、导向杆;52、固定板;53、第一滑动座;54、第一正极杆;55、固定架;56、弹片;57、正极针装置;571、针板;572、检测针;573、罩板;58、第一负极杆;59、第一负极板;60、限位板;61、第二滑动座;62、第二负极杆;63、第二负极板;64、第二正极杆;65、第三滑动座;66、第三正极杆;67、安装板;68、第三负极杆;69、第三负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

一种输液瓶用高压电检测装置,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导向杆51,导向杆51通过固定板52相互连接;在导向杆51上设置有位于平躺状态的药瓶10的下方的瓶头检测装置、瓶壁检测装置、瓶底检测装置;所述瓶头检测装置包括设置有在导向杆51上的第一滑动座53,所述第一滑动座53上设置有用于接触瓶头的正极针装置57和用于接触瓶壁的第一负极板59;所述瓶壁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导向杆51上的第二滑动座61,所述第二滑动座61上设置有用于接触瓶壁的正极针装置57和用于接触瓶底的第二负极板63;所述瓶底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导向杆51上的第三滑动座65,所述第三滑动座65上设置有用于接触瓶底的正极针装置57和用于接触瓶壁的第三负极板69。

整体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输液瓶水平卧倒在输送带上移动,经过本装置时,瓶头检测装置先对输液瓶的头部泄漏状态进行检测,输液瓶的瓶头伸入到两个正极针装置57之间,同时瓶身与第一负极板59接触,完成瓶头检测;然后输液瓶继续移动,经过瓶壁检测装置,瓶壁下端与第二滑动座61上的正极针装置57接触,同时瓶底与第二滑动座61上的第二负极板63接触,完成瓶身检测;然后输液瓶继续移动,经过瓶底检测装置,瓶壁下端与第三滑动座61上的第三负极板69接触,瓶底与第三滑动座61上的正极针装置57接触,完成瓶底检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下:

第一负极板59、第二负极板63、第三负极板69均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导电板制作。

如图2所示,具体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正极针装置57包括针板571,针板571上均匀安装有检测针572;所述针板571上安装有用于罩住检测针572的罩板573;所述罩板573上分布有用于检测针572穿过的通孔。针板571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罩板572可以保护检测针572,同时也可以防止输液瓶与检测针之间受压过大,因此可以降低输液瓶与检测针之间的摩擦。

如图1、4所示,具体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滑动座53上端面设置第一正极杆54,第一正极杆54上安装有u型的固定架55,固定架55两端均安装有正极针装置57,两个正极针装置57面对面设置;所述第一滑动座53前端面设置第一负极杆58,第一负极杆58上安装用于接触输液瓶下方侧壁的第一负极板59。

如图2所示,具体的一个实施例,为了使得正极针装置57与输液瓶接触时,防止挤压过度,所述固定架55两端通过弹片56连接正极针装置57。通过弹片56可以降低挤压力。

如图1、3所示,具体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滑动座61前端面设置有第二负极杆62和第二正极杆64;所述第二负极杆62上设置有第二负极板63;所述第二正极杆64上安装有正面朝上的正极针装置57。

如图1、3所述第三滑动座65前端面设置有第三负极杆68和第三正极杆66;所述第三负极杆68上设置有用于接触输液瓶下方侧壁的第三负极板69;所述第三正极杆66上设置有正面朝向瓶底的正极针装置57。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输液瓶在检测过程中的移动稳定性,所述瓶壁检测装置、瓶底检测装置上方设置有限位板6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