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瓶胚测漏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3554发布日期:2020-09-18 18:0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瓶胚测漏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瓶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塑料瓶胚测漏生产线。



背景技术:

塑料瓶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酱菜、蜂蜜、干果、食用油、农兽药等液体或者固体一次性塑料包装容器,但塑料瓶制造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尤其是质量检测中的泄露检测工序,在传统的测漏工序中,往往需要工人逐个地拿取瓶胚并往瓶胚内部注水,从而实现瓶胚测漏,检测效率低,且耗费大量的劳动力,不利于降低成本。随着行业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一些测漏装置来快速检测塑料瓶的气密性,但测漏装置与吹瓶机是相互独立,依旧需要工人从吹瓶机中拿出瓶胚,将瓶胚搬运和摆放在测漏装置上才能进行泄露检测,难以实现生产自动化,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产自动化的塑料瓶胚测漏生产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瓶胚测漏生产线,包括吹瓶机和测漏装置;

所述吹瓶机具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座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底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卡盘和固定柱,所述卡盘具有多个可沿径向方向移动的夹爪,各个所述夹爪均设有连接座;所述固定柱由多个子柱构成,各个所述子柱分别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

所述测漏装置包括运输带和测压单元,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运输带的始端,所述测压单元包括气压检测仪和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源和压台,所述压台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运输带的上方,所述压台具有检测管路和充气通道,所述气压检测仪与所述检测管路连通,所述气源与所述充气通道连通,所述充气通道的出气端和所述检测管路的进气端均设置在所述压台的底端面。

进一步,所述测漏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设有升降气缸,所述压台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动端。

进一步,所述安装平台具有第一安装梁,所述第一安装梁具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安装梁设有第一安装滑块,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滑块。

进一步,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板和多个光杆,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光杆的顶端,所述安装平台套设在光杆;

所述固定板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设有转动把手,所述丝杆的螺母与所述安装平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运输带于其两侧设有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所述第一护栏固定连接在所述运输带的一侧;

所述第二护栏包括第二安装梁、定位气缸和护栏板,所述第二安装梁具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安装梁设有第二安装滑块,所述定位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滑块,所述护栏板设置在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动端。

进一步,所述运输带还设有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第三安装滑块、阻挡气缸和挡块,所述第三安装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梁,所述阻挡气缸安装在第三安装滑块,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阻挡气缸的活动端。

进一步,所述运输带还设有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红外感应器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梁,所述支撑架具有与所述第二滑槽配合的第四滑块,所述红外感应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包括支架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缓冲座;

所述缓冲座包括底座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杆,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设有与盲孔,所述盲孔与所述连杆间隙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夹持机构将瓶胚从吹瓶机搬运至所述测漏装置进行泄露检测,使吹瓶机与所述测漏装置形成连续的生产线,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检测瓶胚的效率。

所述夹持机构搬运瓶胚时,所述固定柱从瓶口插入瓶胚的内部,然后所述夹爪沿径向方向朝外移动,带动所述子柱向外张开,使所述固定柱与瓶胚的瓶口过盈配合,从而实现夹持瓶胚,方便将瓶胚搬运至所述运输带。当需要卸下瓶胚时,所述夹爪沿径向方向朝内移动,带动所述子柱向内复位,使所述固定柱与瓶胚的瓶口间隙配合,从而使所述固定柱可从瓶胚抽出。通过在吹瓶机中加设本实用新型来实现夹持瓶胚,方便将瓶胚转移到所述运输带,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测漏装置结构简单,当所述运输带承接所述夹持机构卸下的瓶胚后,将瓶胚运输至所述压台下方进行泄露检测。当所述运输带将瓶胚运输至所述压台下方时,所述压台向瓶胚的瓶口下压,使所述压台相抵于所述瓶胚的瓶口,然后所述气源向所述瓶胚充气,所述气压检测仪检测所述瓶内的气压,从而实现检测瓶胚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卡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测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运输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运输带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照图1-7,一种塑料瓶胚测漏生产线,包括吹瓶机3和测漏装置2,所述吹瓶机3具有夹持机构1和移动臂,所述移动臂用于移动所述夹持机构1,所述夹持机构1包括安装座11和夹持部12,所述安装座11用于与所述移动臂连接,所述夹持部12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1的底部,所述夹持部12用于夹持瓶胚,通过所述移动臂移动所述夹持机构1,从而实现搬运瓶胚。所述夹持部12包括卡盘121和固定柱122,所述固定柱122用于从瓶口插入瓶胚的内部。所述卡盘121具有多个可沿径向方向移动的夹爪123,各个所述夹爪123均设有连接座124,所述连接座124与所述夹爪123连接。具体地,所述卡盘还具有气缸,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夹爪123沿径向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盘121的型号为mhs3-25d。所述固定柱122由多个子柱125构成,各个所述子柱125分别与所述连接座124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座124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连接座124与所述夹爪123螺纹连接,所述子柱125与所述连接座124螺纹连接。方便替换不同尺寸的子柱125,利于所述固定柱122与不同瓶口直径的瓶胚配合,从而适用于不同的吹瓶机3,实用性高。

所述测漏装置2包括运输带21和测压单元22,所述夹持机构1设置在所述运输带21的始端。所述测压单元22包括气压检测仪和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用于向瓶胚充气,所述气压检测仪用于检测充气后瓶胚内部的气压值。具体地,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源和压台221,所述压台221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运输带21的上方。其中,所述气源可以是空气压缩机。所述压台221具有检测管路和充气通道,所述气压检测仪与所述检测管路连通,所述气源与所述充气通道连通,所述充气通道的出气端和所述检测管路的进气端均设置在所述压台221的底端面。其中,所述气压检测仪可以是压力表。当所述运输带21将瓶胚运输至所述压台221下方时,所述压台221向瓶胚的瓶口下压,所述压台221相抵于所述瓶胚的瓶口,此时,所述充气通道的出气端、所述检测管路的进气端均连通至瓶胚的内部,然后所述气源向瓶胚内部充气,所述气压检测仪测出瓶胚内部的气压。

所述夹持机构1搬运瓶胚时,所述固定柱122从瓶口插入瓶胚的内部,然后所述夹爪123沿径向方向朝外移动,带动所述子柱125向外张开,使所述固定柱122与瓶胚的瓶口过盈配合,从而实现夹持瓶胚,方便将瓶胚搬运至所述运输带21。当需要卸下瓶胚时,所述夹爪123沿径向方向朝内移动,带动所述子柱125向内复位,使所述固定柱122与瓶胚的瓶口间隙配合,从而使所述固定柱122可从瓶胚抽出。通过在吹瓶机3中加设本实用新型来实现夹持瓶胚,方便将瓶胚转移到所述运输带21,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测漏装置2结构简单,当所述运输带21承接所述夹持机构1卸下的瓶胚后,将瓶胚运输至所述压台221下方进行泄露检测。当所述运输带21将瓶胚运输至所述压台221下方时,所述压台221向瓶胚的瓶口下压,使所述压台221相抵于所述瓶胚的瓶口,然后所述气源向所述瓶胚充气,所述气压检测仪检测所述瓶内的气压,从而实现检测瓶胚的气密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夹持机构1将瓶胚从吹瓶机3搬运至所述测漏装置2进行泄露检测,使吹瓶机3与所述测漏装置2形成连续的生产线,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检测瓶胚的效率。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测漏装置2还包括机架23,所述机架23设有安装平台231,所述安装平台231设有升降气缸232,所述压台221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232的活动端。通过将所述升降气缸232固定在所述安装平台231,并将所述压台221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232的活动端,实现所述压台221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运输带21的上方,当所述运输带21将瓶胚运输至所述压台221下方时,所述压台221向瓶胚的瓶口下压,所述压台221相抵于所述瓶胚的瓶口,此时,所述充气通道的出气端、所述检测管路的进气端均连通至瓶胚的内部。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安装平台231具有第一安装梁233,所述第一安装梁233具有第一滑槽234,所述第一安装梁233设有第一安装滑块235,所述升降气缸232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滑块235。通过在所述安装平台231的侧壁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梁233,在所述第一安装梁233设有可沿第一滑槽234横向移动的第一安装滑块235,将所述升降气缸232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滑块235,从而方便调节检测瓶胚的横向位置,利于应用在不同瓶胚种类的生产线。更优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梁233可安装多个升降气缸232,使所述测漏装置2可一次检测多个瓶胚。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机架23包括固定板236和多个光杆237,所述固定板236固定设置在所述光杆237的顶端,所述安装平台231套设在光杆237,所述固定板236设有丝杆238,所述丝杆238的顶端设有转动把手239,所述丝杆238的螺母与所述安装平台231固定连接。通过在所述固定板236设有丝杆238,所述丝杆238的螺母与所述安装平台231固定连接,通过转动所述转动把手239,即可实现所述安装平台231在所述机架23上升降,从而方便调节检测瓶胚的高度位置,利于应用在不同瓶胚种类的生产线。

进一步,如图5-6所示,所述运输带21于其两侧设有第一护栏211和第二护栏,所述第一护栏211固定连接在所述运输带21的一侧;所述第二护栏包括第二安装梁212、定位气缸213和护栏板214,所述第二安装梁212具有第二滑槽215,所述第二安装梁212设有第二安装滑块216,所述定位气缸213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滑块216,所述护栏板214设置在所述定位气缸213的活动端。具体地,所述第二安装梁212安装在所述运输带21的旁侧,当瓶胚运送到所述压台221下方时,所述定位气缸213带动所述护栏板214朝所述第一护栏211伸出,从而将瓶胚夹住,实现将所述瓶胚固定在所述压台221的下方,避免所述压台221下压时瓶胚移位。通过将定位气缸213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滑块216,所述第二安装滑块216可沿所述第二滑槽215移动,从而方便调节所述护栏板214的位置。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运输带21还设有阻挡机构24,所述阻挡机构24包括第三安装滑块241、阻挡气缸242和挡块243,所述第三安装滑块241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梁212,所述阻挡气缸242安装在第三安装滑块241,所述挡块243设置在所述阻挡气缸242的活动端。所述阻挡机构24用于将瓶胚停滞在所述压台221的下方,通过将所述挡块243设置在所述阻挡气缸242的活动端,瓶胚进入检测工位时,所述阻挡气缸242将所述挡块243推出至运输带21的中线,从而避免瓶胚继续跟随所述运输带21运输,当瓶胚检测完后,所述阻挡气缸242将所述挡块243拉回原位,使瓶胚可继续跟随所述运输带21运输,离开检测工位。通过将所述阻挡气缸242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滑块241,所述第三安装滑块241可沿所述第二滑槽215移动,从而方便调节所述挡块243的位置。

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运输带21还设有感应机构25,所述感应机构25包括红外感应器251和支撑架252,所述支撑架252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梁212,所述支撑架252具有与所述第二滑槽215配合的第四滑块253,所述红外感应器251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52。通过在所述运输带21的一侧设置所述红外感应器251,从而感应瓶胚进入检测工位,利于触发所述压台221下压。在所述支撑架252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215配合的第四滑块253,使所述支撑架252可沿所述第二滑槽215移动,从而方便调节所述红外感应器251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11包括支架111和连杆112,所述连杆112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11连接,所述连杆112的另一端设有缓冲座113;所述缓冲座113用于与所述卡盘121连接,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卡盘121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缓冲座113的底端面,方便所述卡盘121的拆卸和安装。所述缓冲座113包括底座114和弹簧115,所述弹簧115套设在所述连杆112,所述弹簧115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11连接,所述弹簧115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14连接,所述底座114设有与盲孔116,所述盲孔116与所述连杆112间隙配合。如图7所示,所述弹簧115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述连杆112的端面与所述盲孔116的内底之间存有缓冲空间,当所述固定柱122完全插入瓶胚的瓶口时,所述底座114被顶起,此时所述弹簧115处于被挤压状态,提供反作用力,使所述安装座11停止下压,避免所述固定柱122压坏瓶胚的瓶口,降低吹瓶机3的废品率。

其中,所述子柱125均具有连接部和插入部,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子柱125呈l型,其中沿径向方向延伸的为连接部,沿轴向方向延伸的为插入部。通过将所述连接部沿径向方向延伸,方便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座124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插入部的外侧壁具有第一圆弧面,如图2所示,通过将所述插入部的外侧壁设置为第一圆弧面,利于所述插入部与瓶胚的瓶口贴合,避免应力集中而破坏瓶胚的瓶口,降低废品率。

具体地,如图3所示,多个所述夹爪123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卡盘121,所述子柱125的数量与所述夹爪123的数量相同。通过将所述夹爪123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卡盘121,保证动平衡,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爪123的数量为3个,所述子柱125的数量为3个。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