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形匹配的雷达模拟器地杂波回波的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998698发布日期:2023-01-18 00: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地形匹配的雷达模拟器地杂波回波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计算地杂波后向散射系数σ0;步骤2:划分杂波单元,并计算每个杂波单元的射面积,具体步骤为:步骤2a:按照水平波束宽带、俯仰波束宽度和距离分辨率将雷达探测范围划分成n个杂波单元;步骤2b:确立杂波单元散射面积σ
c
与杂波单元面积a
c
之间的关系;步骤2c:计算杂波单元面积a
c
:a
c
=δrrθ
a secθ
r
ꢀꢀꢀꢀꢀꢀꢀꢀ
(3)式中r为雷达天线与杂波单元之间的距离,δr为距离分辨率,θ
e
为天线波束俯仰宽度,θ
a
为天线波束方位宽度;步骤2d:根据地形高度得到优化后的杂波单元面积a
c

为:式中h为杂波单元在雷达视线内的高度;步骤2e:雷达视线高度h0计算公式为:式中h为雷达架高,r为距离雷达斜距,θ0为雷达视线角度,ρ为地球曲率半径:步骤2f:对每一个杂波单元计算公式(4)中的h,h=h
0-h0,h0为该处杂波单元对应的地形高度;步骤2g:计算杂波单元面积a
c
(r),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为雷达到地平线的视线距离,h
r
为雷达架高,r
e
为地球等效半径;步骤3:为每个杂波单元随机生成一个速度,以确定杂波单元的多普勒频率,然后使用相干视频回波模型和雷达回波方程计算每个杂波单元的回波;每个杂波单元的回波的计算公式为:式中s
t
(t)为雷达发射信号,p
t
为雷达发射功率,λ为雷达工作波长,r为杂波单元到雷达的斜距,g(θ)为天线方向图功率增益,τ为杂波单元的双程延迟时间,f
d
为杂波单元的多普勒频率,ψ为杂波单元的复反射系数,σ
c
为散射单元的雷达散射面积,为雷达信号被反射时的相位;步骤4:将每个杂波单元的回波进行矢量叠加得到雷达地杂波回波信号,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t)为雷达接收到总的地杂波回波,n为杂波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形匹配的雷达模拟器地杂波回波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地杂波后向散射系数的计算公式为:σ0=γaf
b
sin(θ
r
+c)
ꢀꢀꢀꢀꢀꢀ
(1)式中θ
r
为擦地角或称为入射角,f为雷达工作频率,γ为地面反射率表征参数,a、b、c为不同地形时雷达工作频率对地形的表征参数,其中a>0,0≤b≤1,c>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地形匹配的雷达模拟器地杂波回波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具体参数为:特征在于:步骤1中具体参数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形匹配的雷达模拟器地杂波回波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n取值范围为600至10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形匹配的雷达模拟器地杂波回波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每个网格水平波束宽度设置为0.4
°
至0.8
°
之间,俯仰波束宽度设置为0.5
°
至1.0
°
之间,距离分辨率取30米至80米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雷达模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形匹配的雷达模拟器地杂波回波的实现方法。本发明通过把杂波区划分成各小单元,结合地形高度数据计算各杂波单元的散射面积,并使用相干视频回波模型实现了地杂波回波模拟,该方法计算简单高效,不仅能够与真实的地形相匹配,而且能够逼真地描述雷达工作状态。而且能够逼真地描述雷达工作状态。而且能够逼真地描述雷达工作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 管孝伟 李丹迪 张建明 宋慧 南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滨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7
技术公布日:2023/1/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