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0461发布日期:2022-12-13 22:0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肝癌单细胞样本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原发性肝癌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不佳,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肝细胞癌(hcc)是肝癌的主要组织学亚型,占原发性肝癌的90%,是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率的第三大常见原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酒精性脂肪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疾病发病率逐年显著升高;这些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经过炎症、肝硬化、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hcc。
3.研究显示,慢性炎症与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癌相关的炎症被认为是“肿瘤的第七大特征”,近年来的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的高通量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肝癌中的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转录可塑性,这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深入的见解,也有助于今后研发治疗肝癌的有效药物。
4.单细胞测序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是制备符合单细胞测序要求的单细胞悬液。现有的肝癌单细胞样本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对肝脏细胞组织进行消化,然后进行多次过滤处理,最终获得单细胞悬液。然而,在多次过滤处理的过程中,不仅容易造成细胞损失,而且多次反复操作也容易造成样本污染或样本交叉感染,不利于单细胞测序的进行。
5.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高效的获得单细胞悬液,仍然是肝癌单细胞测序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的装置。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一下技术方案:
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的装置,包括离心管主体和可拆卸的设置于离心管主体内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第一滤网位于第二滤网的上方,且第一滤网的网孔大于第二滤网的网孔。
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根据肝癌单细胞样本制备过程中所需的过滤条件,创造性的将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直接设置于离心管主体内,通过一次离心过滤,即可直接获得所需的单细胞悬液。使用时,安装好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后,直接将肝脏细胞组织的消化液装入本技术的装置中,直接进行一次离心,通过第一滤网过滤较大的组织块样本,再通过第二滤网过滤单细胞;离心完成后,拆除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离心管内的滤液即所需的单细胞悬液。
10.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滤网的网孔为70-100μm,第二滤网的网孔为40-50μm。
1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装置中,第一滤网的作用是过滤去除较大的组织块样本,
第二滤网的作用是使单细胞能够通过,获得单细胞悬液;因此,一般来说,第一滤网的网孔为70-100μm,第二滤网的网孔为40-50μm,即可达到以上效果。
12.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滤网的网孔为70μm,第二滤网的网孔为40μm。
13.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为尼龙膜形成的滤网。
1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关键在于将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可拆卸的设置于离心管主体内,至于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制备材料可以是常规的尼龙膜或其他不影响细胞过滤的材料。
15.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本技术的装置还包括套管,套管两端开口,并且其中一端可以插入离心管主体内,与离心管主体呈紧密配合;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依序固定于套管内,通过套管插入或取出离心管主体,实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可拆卸安装于离心管主体内。
16.需要说明的是,套管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可拆卸的安装于离心管主体内,使用时,直接向离心管主体内插入套管即可。可以理解,套管的大小取决于离心管主体,而离心管主体的尺寸可以参考现有的标准规格的各种尺寸的离心管,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17.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套管的非插入离心管主体内的一端设置有配套的盖帽。
18.需要说明的是,盖帽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在离心过程中,避免外界环境污染,或者避免消化液逸出。
19.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0.本技术的用于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的装置,对肝脏细胞组织的消化液仅仅进行一次离心即可获得肝癌单细胞悬液,避免了多次过滤操作对细胞造成的损失或污染,也简化了肝癌单细胞悬液的制备流程,为肝癌单细胞悬液制备提供了一种更简单、方便、高效的工具。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用于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技术用于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的装置,创造性的将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过程中所需要的过滤网可拆卸的设置于离心管主体内,这样使得原本需要进行多次过滤操作的单细胞悬浮液制备,采用本技术的装置,只需要进行一次离心过滤即可,极大的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单细胞悬浮液的制备效率,也避免了多次过滤操作造成的细胞损失或污染,提高了制备的单细胞悬浮液的质量。
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5.实施例
26.本例用于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离心管主体1和可拆卸的
设置于离心管主体1内的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3;第一滤网12位于第二滤网13的上方,且第一滤网12的网孔大于第二滤网13的网孔。本例具体的,第一滤网12的网孔为70μm,第二滤网13的网孔为40μm。本例的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3都是尼龙膜形成的滤网。本例采用的离心管主体1的尺寸为15ml。
27.本例的一种改进方式中,用于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的装置还包括套管11,如图2所示,套管11两端开口,并且其中一端可以插入离心管主体1内,与离心管主体1呈紧密配合;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3依序固定于套管11内,通过套管11插入或取出离心管主体1,实现第一滤网12和第二滤网13可拆卸安装于离心管主体1内。进一步的,套管11的非插入离心管主体1内的一端设置有配套的盖帽。
28.本例用于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的装置,使用时,安装好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后,直接将肝脏细胞组织的消化液装入本技术的装置中,直接进行一次离心,通过第一滤网过滤较大的组织块样本,再通过第二滤网过滤单细胞;离心完成后,拆除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离心管内的滤液即所需的单细胞悬液。
29.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试验:
30.采用本例用于肝癌单细胞样本处理的装置,对小鼠肝脏组织的消化液进行单细胞悬浮液制备,测量所制备的单细胞悬浮液中含有的单细胞数量。与此同时,采用常规的制备流程,依序对相同的小鼠肝脏组织的消化液进行70μm和40μm滤网过滤,获得单细胞悬浮液。对比本例装置和常规方法获得的单细胞悬浮液中单细胞数量。具体如下:
31.消化液:本例采用的消化液为小鼠肿瘤组织解离试剂盒(品牌:milteny biotec,bergisch gladbach,germany)。
32.对小鼠肝脏组织进行消化,消化处理参考试剂盒。消化后将消化液分成两份,每份2.5ml;其中一份采用本例的装置进行一次离心过滤,获得单细胞悬浮液;另一份,按照常规方法,依序进行70μm滤网过滤和40μm滤网过滤,收集滤液,即单细胞悬浮液。本例的小鼠来源为,广东省医学动物中心提供的6-8周的雄性小鼠。采用细胞计数板计数的方法计算单细胞悬浮液的细胞数量。
33.两份单细胞悬浮液的细胞数量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34.表1单细胞悬浮液中的细胞数量
35.方法细胞数量本例装置7.1
×
108常规方法3.1
×
10836.结果显示,采用本例装置只需要进行一次离心即可直接获得单细胞悬浮液,对于相同的消化液,本例装置能够获得7.1
×
108个单细胞;而常规方法只能获得3.1
×
108个单细胞。本例装置的产量几乎是常规方法的两倍多。
37.由此可见,采用本技术的装置,(1)只需要进行一次离心过滤即可,极大的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单细胞悬浮液的制备效率;(2)避免了多次过滤操作造成的细胞损失或污染,提高了制备的单细胞悬浮液的质量。
38.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