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检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4120发布日期:2022-10-14 22:0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检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夹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检夹具。


背景技术:

2.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件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部分端面开设有多个孔的轴类工件,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孔径、孔深进行检测,以保证工件的质量。在检测过程中,需要通过夹具对工件进行定位,目前缺少一种操作简单、定位准确的夹具,导致此类工件的检测效率低下,且测量误差较大,不能满足大批量检测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检夹具,其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定位轴类工件,提高检测的效率。
4.一种气检夹具,包括:座体;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座、弹性定位销、以及驱动件,所述转动座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座体,所述弹性定位销竖直设于所述转动座,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座连接;气检组件,所述气检组件可竖直移动地架设在所述转动座的上方。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弹性定位销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轴类工件,再通过驱动件驱动转动座转动,使得气检组件能够依次对轴类工件端面的孔进行检测,操作简单方便,检测效率高。
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定位销包括壳体、伸缩件、固定件、弹性件、以及若干滚珠,所述壳体的周面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滚珠一一对应地嵌设于所述定位孔内,所述滚珠可沿所述壳体的径向移动,所述伸缩件可移动地设于壳体内部,所述伸缩件的上端与滚珠的表面抵接,所述固定件固设于所述壳体的下端,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伸缩件与固定件之间。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壳体的直径与轴类工件的内径相匹配,检测时,将工件套在弹性定位销的外周,滚珠受到工件内表面的挤压沿弹性定位销的径向向内移动,在伸缩件和弹性件配合的作用下,滚珠对工件内表面形成持续的压力,从而保证工件与弹性定位销紧密配合,使定位更加稳定。
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销头,所述销头设有第一导向斜面。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导向斜面能够便于弹性定位销插入工件,使操作更加方便。
10.进一步的,所述伸缩件的上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滚珠的表面抵接。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导向斜面使得伸缩件能够在滚珠的压力下向下移动,同时保证弹性件的弹力能够作用于滚珠,使滚珠具有一朝向壳体外侧的压力,进而保证工件定位的稳定。
12.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滚珠的直径。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孔的直径小于滚珠的直径能够避免滚珠从定位孔脱出。
14.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弹簧的一端与伸缩件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使得伸缩件具有一朝上的回复力,该回复力再通过第一导向斜面作用于滚珠,使滚珠保持朝向壳体外侧的压力。
16.进一步的,所述气检组件包括支架、安装座、滑动座、以及检测件,所述安装座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检测件设于所述滑动座。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滑动座能够滑动,从而调节检测件的高度,便于放置和取出工件。
1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滑动座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滑块与导轨配合能够使得滑动座稳定移动。
20.进一步的,所述检测件为气动量仪。
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气动量仪具有非接触测量、工作可靠、读数容易等优点,且能够有效测量孔的内径和深度。
22.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定位销的轴心与所述转动座的转轴重合。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弹性定位销的轴心与转动座的转轴重合能够保证工件沿其轴向转动。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弹性定位销结构合理,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轴类工件,通过驱动件驱动转动座转动,使得气检组件能够依次对轴类工件端面的孔进行检测,操作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定位轴类工件,提高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检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检夹具的弹性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号说明:
28.座体1、转动组件2、转动座21、弹性定位销22、壳体221、伸缩件222、固定件223、弹性件224、滚珠225、第二导向斜面226、销头227、第一导向斜面228、驱动件23、气检组件3、支架31、安装座32、滑动座33、检测件34。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30.如图1和图2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气检夹具主要包括座体1、转动组件2、以及气检组件3。其中,转动组件2用于驱动工件沿其轴向转动,气检组件3用于对工件端面的孔进行检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主要用于检测轴类工件,轴类工件的两端开设有多个孔,多个孔以工件的轴为中心等角度排列。
31.转动组件2设于座体1,转动组件2包括转动座21、弹性定位销22、以及驱动件23。转动座21呈圆盘状,其可转动地设于座体1,弹性定位销22竖直设于转动座21,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定位销22的轴向与转动座21的转轴重合,以保证检测时工件能够沿其轴向转动,从而对端面的孔进行检测。驱动件23的输出端与转动座21连接,驱动件23用于驱动转动座21转动,示例性的,驱动件23可采用电机,但不限于此。气检组件3可竖直移动地架设在转动座21的上方。通过弹性定位销22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轴类工件,再通过驱动件23驱动转动座21转动,使得气检组件3能够依次对轴类工件端面的孔进行检测,操作简单方便,检测效率高。
32.请参考图2,弹性定位销22包括壳体221、伸缩件222、固定件223、弹性件224、以及若干滚珠225。壳体221呈圆柱形,其内部中空,在具体实施时,壳体221的直径优选为与轴类工件的内径相匹配,壳体221的周面设有若干定位孔,若干定位孔沿壳体221的周向等角度排列。滚珠225一一对应地嵌设于定位孔内,滚珠225可沿壳体221的径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孔的直径小于滚珠225的直径,以避免滚珠225从定位孔脱出。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孔至少为两个,对应地,滚珠225至少为两个,以保证对工件内表面的压力均匀。
33.伸缩件222可移动地设于壳体221内部,伸缩件222的上端与滚珠225的表面抵接,在本实施例中,伸缩件222的上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226,具体的,伸缩件222的上端直径较小,使得第二导向斜面226自下而上向伸缩件222的中心倾斜,第二导向斜面226与滚珠225的表面抵接,第二导向斜面226使得伸缩件222能够在滚珠225的压力下向下移动,同时保证弹性件224的弹力能够作用于滚珠225,使滚珠225具有一朝向壳体221外侧的压力,进而保证工件定位的稳定。
34.固定件223固设于壳体221的下端,弹性件224设于伸缩件222与固定件22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24采用弹簧,弹簧的一端与伸缩件222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件223连接,使得伸缩件222具有一朝上的回复力,该回复力再通过第一导向斜面228作用于滚珠225,使滚珠225保持朝向壳体221外侧的压力。
35.检测时,将工件套在弹性定位销22的外周,滚珠225受到工件内表面的挤压沿弹性定位销22的径向向内移动,在伸缩件222和弹性件224配合的作用下,滚珠225对工件内表面形成持续的压力,从而保证工件与弹性定位销22紧密配合,使定位更加稳定。
36.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21的上端设有销头227,销头227设有第一导向斜面228,具体的,销头227的上端直径较小,使得第一导向斜面228自下而上向销头227的中心倾斜。第一导向斜面228能够便于弹性定位销22插入工件,使操作更加方便。
37.气检组件3包括支架31、安装座32、滑动座33、以及检测件34。支架31的一端与座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转动座21的上方,安装座32连接于支架31的端部。滑动座33与安装座32滑动连接,具体的,安装座32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轨,滑动座33上设有滑块,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检测件34设于滑动座33。
38.通过移动滑动座33能够调节检测件34的高度,检测时,将滑动座33降下,通过检测件34对工件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将活动座抬升复位,以便于取出和再次放入工件。
39.检测件34优选采用气动量仪气动量仪具有非接触测量、工作可靠、读数容易等优点,且能够有效测量孔的内径和深度。
40.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气检夹具,以下对其工作原理作详细描述:检测前,将工件套在弹性定位销22的外周,通过滚珠225挤压工件内壁,使工件稳定定位。然后向下移动滑动
座33,使检测件34从上方靠近工件,驱动件23启动使转动座21转动,从而带动工件转动,检测件34依次检测工件端面的多个孔,检测完成后,向上移动滑动座33,使检测件34复位,然后取出工件,以此循环。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
ꢀ“
上”、“下”、“前”、“后”、
ꢀ“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3.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