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尿素浓度传感器封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7657发布日期:2023-02-28 21:5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的nox选择催化还原(scr)系统及其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2.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发动机及车辆排放标准也日益严苛,目前,采用能够在富氧环境下进行催化还原处理的nox选择催化还原(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技术是针对nox污染物处理的主流技术路线。
3.scr技术需要将例如32.5%重量浓度的尿素水溶液(也叫柴油排气处理液def=diesel exhaust fluid,或者添蓝液adblue)定量喷射进柴油机排气中,通过排气高温分解成氨气,与排气混合后进入scr催化转换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就会与发动机排气中的nox等发生催化还原反应,使nox分解为无害的n2、h2o。如果def喷射量与排气中的nox含量不相匹配或者尿素溶液品质不能达到要求,那么要么nox不能够被充分还原分解,排放量增加,要么剩余不少氨气排到大气中,造成二次污染。
4.尿素溶度传感器是检测尿素水溶液品质十分关键的装置,现有尿素浓度传感器主要分为光学式和超声波式。常见的,传感器探头需要浸入尿素溶液中,为避免工作过程中受杂质以及气泡干扰,特别是应用广泛的超声波式传感器,需要额外增加封装。
5.所设置的封装,一方面需要保证探头不受干扰,另一方面也需要确保进液以及排污顺畅,现有装置不仅结构复杂,其效果也并不理想,尤其是受尿素水溶液加注气泡的影响难以消除。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气泡能力强,适应性好,成本低的尿素浓度传感器装置。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即,一种抗干扰尿素浓度传感器封装装置,包括一个传感器封装,一个传感器探头。所述传感器封装包括一个外壳、一个内套,所述内套设置有可以改变流体方向的导槽,用于减少加注尿素时,大量混有气泡的尿素水溶液直接接触探头,导致气泡附着在探头上,影响传感器精度或产生信号误报。
8.所述内套和外壳均为管状结构,内部中空,内套安装于外壳内部,并将传感器探头封装于内部。
9.进一步,所述内套外部与外壳内部结构配合,内套安装后可相对外套固定,并形成液体进入传感器探头的通道,所述导槽为围绕内套外周的凸起,该凸起交叉布置,以减小传感器探头周围液体流速,减少气泡生成或气泡附着。
10.所述外壳包括进液口、排气泡口以及排污口。所述进液口为液体进入通道。所述排气泡口布置于顶部,液体进入封装腔体后内部气体从排气泡口排出。所述排污口与排气泡口相对,布置于底部,溶液中脏污下沉后可从排污口排出封装腔体。
11.所述内套包括通气孔和通液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外壳之排气泡口位于同侧,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外壳之排污口位于同侧,且孔口位置基本一致,便于通道联通。
12.对于排气泡结构设计,所述外壳顶部曲率半径小于底部,使得顶部形成一个凸起的空间,更有利于内部气体排出。
13.进一步,所述外壳包括一个固定结构,通过固定结构,使各部件相对紧固形成整体。所述固定结构为一个卡勾,所述传感器探头包括一个限位面,所述卡勾与限位面配合,使得所述外壳与传感器探头相互固定。
14.本发明所述传感器封装装置各部件体积小,集成度高,不需要增设其他装置,布置方便,传感器探头可靠性提高,并且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抗干扰尿素浓度传感器封装装置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抗干扰尿素浓度传感器封装装置之传感器封装结构示意图之一。
18.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抗干扰尿素浓度传感器封装装置之传感器封装结构示意图之二。
19.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抗干扰尿素浓度传感器封装装置之传感器封装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发明所提供的抗干扰尿素浓度传感器封装装置之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传感器封装11和一个传感器探头10。所述传感器探头10包括一个发射面101和一个反射面103,所述发射面101和反射面103由“u”型支架107固定于两端,为有利于收发信号。所述发射面101和反射面103一般选择平行布置。所述传感器封装11包括一个外壳105、一个内套100。所述内套100为一个管状结构,包括一个外表面108和内部空间104。所述外表面108设计有可以改变流体方向的导槽102,所述导槽102为交叉布置的“u”型凸台。所述外壳内部106为柱状,
ꢀ“
u”型凸台与外壳的内部106形状配合,形成液体进入传感器探头10的导槽通道,液体随凸台形成的导槽通道流动,以减小周围液体的流速和气泡量,避免传感器探头10因气泡(特别是小气泡)附着而影响信号。
21.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抗干扰尿素浓度传感器封装装置之传感器封装结构示意图之一,所述传感器探头10之发射面101一端包括一个限位槽200,所述“u”型支架107底部为一个限位平面203。所述外壳105包括一个位于前端面的凸唇201和一个位于底部的卡勾202。所述外壳105和内套100首先组合安装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将外壳105与传感器探头10固定,所述外壳105之凸唇201从限位槽200装入,限制轴向窜动。同时,径向方向通过所述卡勾202变形,卡入所述限位平面203处,卡勾202回弹,使得所述外壳105与传感器探头10相互固定。所述内套100轴向尺寸与所述“u”型支架107配合,对内套100进行轴向定位,并形成传感器探头10所需的封装容积腔,即,探头工作区域。
22.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抗干扰尿素浓度传感器封装11装置之传感器封装
11结构示意图之二,所述外壳105包括进液口300、排气泡口301以及排污口303。所述进液口300为液体进入通道,布置于侧边,进液流量为各流道流量加总。所述排气泡口301布置于顶部,液体进入封装容积腔体后内部气体从排气泡口301排出。所述排污口303与排气泡口301相对,布置于底部,溶液中脏污下沉后可从排污口303排出封装腔体。所述内套100包括通气孔302和通液孔304,所述通气孔302与所述外壳105之排气泡口301位于同侧,所述通气孔302与所述外壳105之排污口303位于同侧,且孔口位置基本一致,便于通道联通。
23.进一步,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抗干扰尿素浓度传感器封装11装置之传感器封装11结构示意图之三,所述外壳105顶部曲率半径(r1)小于底部曲率半径(r2),一方面,保证安装时外壳105与内套100之相对位置固定,保证尿素水溶液的进入和内部空气的排出顺利。另一方面,使得所述封装容积腔顶部形成一个凸起的空间,更有利于内部气体导出。
24.对于上述抗干扰尿素浓度传感器封装11装置,在加注尿素水溶液的过程中,混有大量气泡的尿素溶液进入尿素箱,溶液首先经过进液口300,再由导槽102通道进入底部,从底部通液孔304进入探头工作区域,封装容积腔内的空气,从上部通气孔302及排气泡口301排出。
25.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但并不限制本发明。在未背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所作的任何修改,简化等替换方式,都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6.本发明未涉及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