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血液稀释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8413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血液稀释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院化验室检验血液时稀释血液用电动血液稀释装置。
血液稀释是医院化验室检验血液时的必作程序,目前,血液稀释都是采用人工双手搓动、移动稀释棒的办法稀释,其问题是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熟练程度要求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容易产生人为操作误差而影响验血准确度,而且在手工稀释后再加入另一试剂,必须在专用的振动器上进一步振动混匀才可进行检验。另外,个别医院也曾使用过一种仿手工动作的电动稀释装置,因为该装置体积大、结构复杂、造价高、操作麻烦、可靠性低,也没能推广应用。(而且也同样需另行配置振动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且不需另配专用振动器的电动血液稀释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支架〔3〕夹持固定稀释棒〔4〕,用振动的振动台〔8〕托置稀释板〔6〕振动进行稀释。该装置由固定夹持稀释棒〔4〕的支架〔3〕,使稀释板〔6〕振动的振动器〔9〕、托放稀释板〔6〕的振动台〔8〕、使稀释板〔6〕上下前后移动的传控机构〔7〕以及振动器〔9〕、传控机构〔7〕控制电路〔1〕组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血液稀释的自动操作,其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且不需另配专用振动器,经样品试用,对医院化验室作乙肝血液检查尤为适应。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相对于附图1缩小);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附图2)俯视图(相对于附图1缩小,拆去了稀释板〔6〕);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附图2)左视图(相对于附图1缩小,拆去了稀释棒〔4〕);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振动台〔8〕具体结构示意图(相对于附图1缩小);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示意图;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传控机构(7)具体结构示意图(相对于附图1放大);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振动器〔9〕与传控机构〔7〕结合部位结构示意(左视)图(相对于附图1缩小);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振动器〔9〕与传控机构〔7〕结合部位结构示意(主视)图(相对于附图1缩小);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示意图;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传控机构〔7〕具体结构示意图(相对于附图1放大)。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9。本实施例由控制电路〔1〕、机壳〔2〕、支架〔3〕、传控机构〔7〕、振动台〔8〕、振动器〔9〕组成。
控制电路〔1〕由电阻R1、R2、R3、R4、R5、电容C、电位器W、二极管D1、D2、D3、D4、D5、D6、D7、D8、D9、三极管BG1、BG2、BG3、BG4、继电器J1、J2、J3、J4、J5、J6、J7、J8、J9、变压器B1、B2、B3、B、振动线圈L、传动电机D〔57〕、行程开关VK1〔745〕、VK2〔742〕及稳压集成块IC等按如下接线方式连接而成;变压器B初级通过电源开关K1〔11〕、熔断器BX接电源插头,形成B1的次级接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形成B2的次级接由二极管D5、D6、D7、D8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形成B3的次级一端分别接指示灯DZ1〔10〕、DZ2〔15〕,另一端接继电器J7双置触点KJ7定片,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端一端接稳压集成块IC之1接点,另一端与稳压集成块IC之2接点,继电器J2常闭触点KJ2动片,三极管BG1、BG2集电极、继电器J3、电容C、电阻R2、电阻R5三极管BG4发射极、继电器J4常开触点KJ4动片、继电器J6、继电器J8常开触点KJ8动片,行程开关VK2〔742〕动片相连,稳压集成块IC之3接点与行程开关VK1〔745〕定片、继电器J1常闭触点KJ1动片、继电器J3常闭触点KJ3动片、继电器J5常闭触点KJ5定片相连,行程开关VK1〔745〕常闭触点动片与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KJ5动片、继电器J6另一端相连,行程开关VK1〔745〕常开触点动片与继电器J1、电阻R1、继电器J3另一端、电阻R4、继电器J4、继电器J5连接;继电器J1常开触点KJ1定片与电源插头和手动常开开关K2〔12〕相连,继电器J1常开触点KJ1动片与振动器〔9〕振动线圈L和手动常开开关K2〔12〕另一端相连,振动器〔9〕振动线圈L另一端通过电源开关K1〔11〕、熔断器BX与电源插头相连,继电器J1常闭触点KJ1定片与继电器J9相连,继电器J1另一端接继电器J2常闭触点KJ2定片,继电器J2接三极管BG1发射极,其另一端与继电器J5另一端、继电器J4常开触点KJ4定片相连,电阻R1另一端与三极管BG1、BG2基极接点位开关K3〔16〕三极管BG2发射极接继电器J7一端,继电器J3触点KJ3定片与电容C另一端相连,电阻R2另一端通过电位器W与继电器J3常开触点KJ3动片、电阻R3相连,电阻R3另一端接三极管BG3发射极与电阻R5另一端、三极管BG4基极相连,三极管BG3接电阻R4另一端。三极管BG4集电极接继电器J4另一端,继电器J6常开触点KJ6动片接继电器J9双掷触点开关KJ9之3接点。其常开触点定片与继电器J7单置常闭触点KJ7′定片相连,继电器J7单置常闭触点KJ7′动片通过传动电机D〔57〕与继电器J9双掷触点开关KJ9之1接点相连,指示灯DZ1〔10〕另一端接继电器J7双置常开触点KJ7动片,指示灯DZ2〔15〕另一端接继电器J7双置常闭触点KJ7动片,二极管D9、继电器J8串接于继电器J9双掷触点开关KJ9之2、4接点之间,继电器J9、另一端分别与继电器J8常开触点KJ8定片、行程开关VK2〔742〕定片相连;由二极管D5、D6、D7、D8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端分别接继电器J9双掷触点开关KJ9之5、6接点。
机壳〔2〕呈上表面中央敞开的方盒形,其底面设有4个支承脚〔19〕、支架〔3〕呈固定于机壳〔2〕上的篮球架形,其“篮板”表面设有如房门结构的夹持稀释棒〔4〕的夹板〔5〕,夹板〔5〕与支架“篮板”在其后端部铰接,夹板〔5〕在其与支架“篮板”铰接的另一端设有磁性拉手,在支架〔3〕“篮板”与夹板〔5〕之间设有一排1~12个(本实施例为12个)定位稀释棒〔4〕的小圆柱孔,其接合表面设有用于缓冲的软垫(本实施例用橡皮垫),振动台〔8〕为一薄方形板,其上表面中部设有一定位稀释板〔6〕的围栏〔59〕,围栏〔59〕由薄板成“

”形垂直固定于振动台〔8〕上表面围住稀释板〔6〕而成,在振动台〔8〕的上表面一角沿其前后移动的长度方向设有一排1~8个(本实施例为5个)控制振动台〔8〕前后移动位置的触点〔13〕,并在机壳〔2〕的相应部位设有触头〔18〕、触点〔13〕用导线分别与孔位开关K3〔16〕定片触点相连;在稀释板〔6〕与振动台〔8〕之间,稀释板〔6〕与振动台〔8〕围栏〔59〕之间分别设有用于缓冲的软垫〔21〕、〔24〕(本实施例〔21〕为橡皮垫、〔24〕为海绵垫);在机壳〔2〕的上表面左端成一排从前至后依序设有指示灯DZ1〔10〕、电源工作开关K1〔11〕、手动常开开关K2〔12〕、指示灯DZ2〔15〕、孔位开关K3〔16〕和复位旋扭〔17〕、振动器〔9〕采用电磁感应振动器,其顶面用螺栓与振动台〔8〕在下表面固连,其底面用螺栓固定由导板〔725〕与齿板〔722〕形成跨置于升降台〔720〕框架前后两边上的导轨槽,齿板〔722〕向下伸出部分比导板〔725〕向下伸出部分短,其齿成“

”形,齿距为稀释板〔6〕稀释孔行距,在导板〔725〕与齿板〔722〕形成的导轨槽前端设有一弹性圆弧凸弹片〔723〕。传控机构〔7〕由升降台〔720〕、定位档片〔727〕、转轴支座〔728〕、定位轴〔729〕、升降驱动块〔730〕、移动驱动块〔732〕、驱动推片〔735〕、导向棍〔737〕、限位片〔738〕、驱动块〔739〕、导轮〔741〕、行程开关VK2〔742〕、限位片〔738〕、驱动块〔739〕、导轮〔741〕、行程开关VK1〔745〕、行程控制推杆〔743〕、复位拉线〔744〕、上下滚动的滚轮〔726〕、复位拉线推杆〔746〕、定位档片〔747〕、导轮〔749〕、支座〔752〕定位轴〔756〕、传动电机D〔57〕、转动轴〔758〕等组成,升降台〔720〕为一活动放置于机壳〔2〕底板上的方形框架,其在水平面内的位置由垂直固定于机壳〔2〕底板上的方形定位档片〔727〕、〔747〕与伸出定位档片〔727〕、〔747〕两端的档架前后两边确定,升降台〔720〕长度方向两端靠里位置设有装有滚轮〔726〕(本实用新型采用滚珠轴承)便于顺着定位档片〔727〕、〔747〕上升下降的定位轴〔729〕、〔756〕。在其宽度方向的前后两边框架板内侧设有与升降驱动块〔730〕、〔739〕两端“>”形凸块配合的凸块,升降驱动块〔730〕、〔739〕为两端设有“>”形凸块的垂直板,其中央固定有一与转动轴〔758〕旋合的螺母,升降驱动块〔730〕上顶面靠螺母一方铰接有一移动驱动板〔732〕,移动驱动板〔732〕为一方形薄金属板,其右端与升降驱动块〔730〕顶端铰接,在铰接部中央设有一使移动驱动板〔732〕保持一向上弹起的弹力的复位弹簧〔731〕,其右端与移动推片〔735〕固定连接,移动推片为一垂直长方形板。其左前部固定有一导向棍〔737〕,导向棍〔737〕的右悬出端由与支座〔736〕铰接并可转动一微小角度的限位片〔738〕一端稍靠里部位与支座〔736〕铰连,其端部由与机壳〔2〕底板上的一凸台支承;在驱动块〔739〕的右端面悬臂形固定行程控制推杆〔743〕。在行程控制推杆〔743〕悬出端固定有一顶撞行程控制开关VK1〔745〕、VK2〔742〕触点的顶板,在定位档片〔747〕的顶部固定有一前部上面设有复位拉线推杆〔746〕能在其内滑动并固定有导轮〔749〕的水平支板〔755〕,复位拉线〔744〕一端固定于复位旋扭〔717〕上,另一端绕过导轮〔741〕、〔749〕固定于复位拉线推杆〔746〕右端,与导板〔725〕,齿板〔722〕形成的导轨槽前端弹性圆弧凸弹片〔723〕相对应,在升降台〔720〕框架前后两边上右端部设有相应的阻尼定量圆弧齿。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与操作过程如下首先旋动复位旋扭〔717〕使振动台〔8〕在靠后端位置,并调至上升位置,这时行程控制推杆〔743〕顶住行程开关VK1〔745〕而使其常闭点断开,常开点闭合。同时根据稀释要求旋动点位开关K3到选定位位置,将稀释液按稀释要求放入稀释板〔6〕的稀释孔中。用稀释棒〔4〕沾起受检血液后夹于支架〔3〕的“篮板”表面与夹板〔5〕之间(一排一次最多可做24个血样)。其沾液头部放入稀释板〔6〕的稀释孔〔15〕中,然后打开电源开关K1〔11〕,此时产生两个效果,其一指示灯DZ2〔15〕通过继电器J7双置触点KJ7常闭触点形成回路工作变亮,其二是电源经过变压器B、B1和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整流电路变压整流后,通过集成块IC,此时产生二个效果,其一,电容C充电;其二,因行程开关VK1〔745〕已调至常闭点断开,常开点闭合,此时又产生两个效果其一,继电器J1通电,其触点KJ1动作,常闭点断开,常开点闭合,使振动器〔9〕振动线圈L通电,振动器〔9〕振动,从而使稀释板〔6〕振动。稀释棒〔4〕上的血样与稀释板〔6〕稀释孔内的稀释液由于振动而充分混匀。其二,继电器J3通电,其触点KJ3动作,常开点闭合,常闭点断开。电容C通过电阻R3、三极管BG3、BG4放电。三极管BG3、BG4导通,继电器J4通电,其触点KJ4动作。常开点闭合,继电器J5通电,其触点KJ5动作。常闭点断开,继电器J6不通电。其触点KJ6保持常态,常开点断开,传动电机D在KJ6断路不转。当电容C放电完毕(约15秒钟),三极管BG3、BG4截止,继电器J4断电,其触点KJ4常开点断开。此时,同时产生两种结果。其一是高电位经继电器J5和继电器J2至三极管BG1发射极,使三极管BG1导通,继电器J2通电,其触点KJ2工作。常闭点断开,使继电器J1断电,其触点KJ1常开点断开。从而使振动器〔9〕振动线圈L断电停止工作,振动器〔9〕不振动;其二是J5不工作。其触点KJ5常闭点闭合,继电器J6通电工作,其触点KJ6常开点闭合。电机D〔57〕通过KJ6、KJ7′形成回路通电工作正向转动,由于电机D〔57〕转动。通过减速器〔753〕、减速齿轮〔754〕、〔748〕带动转动轴〔758〕转动。这时,与转动轴〔758〕螺纹旋合的升降驱动块〔730〕、〔739〕向前平行同步移动,这时产生两个效果。其一是与升降驱动块〔739〕固连的行程控制推杆〔743〕、放开行程开关VK1〔745〕而使其常开点断开、常闭点闭合;其二是与升降驱动块〔730〕、〔739〕两端“>”形凸块配合接触的升降台〔720〕宽度方向的前后两边框架板内侧的凸块〔733〕、〔750〕向下落下,使升降台〔720〕向下移动,搁置于升降台〔720〕上的振动器〔9〕、振动台〔8〕及稀释板〔6〕一起下移。当下移使稀释棒〔4〕离开稀释板〔6〕稀释孔时。振动器〔9〕底板下的齿板〔722〕正好碰上了移动推片〔735〕,因为此时移动推片〔735〕一直在随着升降驱动块〔730〕向前移动(同时,行程控制推杆〔743〕也一直在随着升降驱动块〔739〕向前移动),所以振动器〔9〕在移动推片〔735〕的推动下也向前移动。当移动距离达到齿板〔722〕的一个齿距(因齿板〔722〕齿距等于稀释板〔6〕的稀释孔行距。故振动器〔9〕随移动推片〔735〕移动一个齿板〔722〕齿距,正好,稀释板〔6〕移动一个稀释孔行距,稀释棒〔4〕这时正对准稀释板〔6〕的下一个稀释孔)时。行程控制推杆〔743〕前端正好碰到行程开关VK2〔742〕,而使其常开点闭合,继电器J9通过继电器J1触点KJ1常闭触点与VK2〔742〕常开点通电工作,其触点KJ9倒向。这时产生二个效果,其一是继电器J8工作,其触点KJ8常开点闭合。从而保证在行程控制推杆〔743〕由于传动电机D〔57〕反转而离开行程控制开关VK2〔742〕,其常开触点断开后继电器J9能通过继电器J8触点KJ8常开触点而通电工作;其二是传动电机D〔57〕反转,从而转动轴〔758〕反转。与转动轴〔758〕螺纹旋合的升降驱动块〔730〕、〔739〕向后平行同步移动,行程控制推杆〔743〕随升降驱动块〔739〕、移动推片〔735〕随升降驱动块〔730〕一起向后移动,由于齿板〔722〕齿呈“

”形,故移动推片〔735〕后移时,振动器〔9〕不动,从而振动台〔8〕、稀释板〔6〕也不移动,当升降驱动块〔739〕前移至起始位置,则由其两端凸块通过凸块〔733〕、〔750〕而将升降台〔720〕顶起,而使稀释板〔6〕回复到移动了一个稀释孔行距的原始状态,这时稀释棒〔4〕插入稀释板〔6〕的下一稀释孔中等待振动混和。同时,与升降驱动块〔739〕固连的行程控制推杆〔743〕顶撞行程控制开关VK1〔745〕而重复上述工作程序。当振动台〔8〕移动到预先选定位置,点位开关K3〔16〕导通,在电容C放电完的瞬间,电阻R2的下端为低电位,三极管BG1、BG2导通工作。从而继电器J7工作,其单置常闭触点KJ7′断开,传动电机D〔57〕断电不转。同时继电器J7双置触点KJ7常闭触点断开,指示灯DZ2〔15〕断电熄灭。同时常开触点闭合,指示灯DZ1〔10〕通电发光,提醒化验员已经稀释完毕;同时三极管BG1因电源经继电器J5J2至其发射极而导通,继电器J2常闭点KJ2断开。继电器J1常开点KJ1断开,振动电机D2停转,振动停止。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1~5、8~11,本实施例机壳〔2〕、支架〔3〕、振动台〔8〕与实施例一的相应部件结构相同,其不同点是采用了不同的传控机构〔7〕、振动器〔9〕及其控制电路〔1〕。
控制电路〔1〕由电阻R1、R2、R3、R4、R5、电容C、电位器W、二极管D1、D2、D3、D4、三极管BG1、BG2、BG3、BG4、变压器B、传动电机D1′〔57〕、振动电机D2′、行程开关VK及稳压集成块IC等按如下接线方法连接而成,变压器B初级通过熔断器BX、电源开关K1〔11〕接电源插头,其变压后的一组次级接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接点,另一组次级分别接指示灯DZ1〔10〕、DZ2〔15〕与继电器J7双置触点KJ7定片。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接点一接点与稳压集成块IC之2接点。继电器J1常闭触点KJ1动片,三极管BG1、BG2集电极、继电器J3、电容C、电阻B2、R5、三极管BG4发射极、继电器J4常开触点KJ4动片、继电器J6及点位开关K3〔16〕相连,其另一接点接稳压集成块IC之1接点,稳压集成块IC之3接点与行程开关VK定片,继电器J3常开触点KJ3动片、继电器J6常闭触点KJ6定片相连。行程开关VK常开触点与继电器J1电阻R1、继电器J3另一端、电阻R4、继电器J4、J7、J5相连;常开开关K2〔12〕一端与继电器J1常开触点KJ1定片一起接电源插头,另一端与继电器J1常开触点KJ1动片一起接振动电机D2′、继电器J1另一端接继电器J2常闭触点KJ2定片,继电器J2一端与继电器J5另一端一起接继电器J4常开触点KJ4定片,继电器J2之另一端接三极管BG1发射极,电阻R1另一端与三极管BG1、BG2基极一起接点位开关K3〔16〕、三极管BG2发射极接继电器J7另一端,电容C另一端接继电器J3触点KJ3之定片,电阻R2另一端通过电位器W分别接继电器J3常开触点KJ3之动片和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接三极管BG3基极,三极管BG3之集电极接电阻R4另一端,其发射极分别接电阻R5另一端与三极管BG4基极。三极管BG4集电极接继电器J6另一端与继电器J5常闭触点KJ5动片,继电器J6常开触点KJ6动片与继电器J7单置常闭触点KJ7′定片相连,其常开触点KJ6定片接电源插头,继电器J7之常闭触点KJ7动片接传动电机D1′〔57〕,指示灯DZ2〔15〕另一端接继电器J7双置常闭触点KJ7动片。传动电机D1′〔57〕、振动电机D2另一端一起通过熔断器BX,电源开关K1〔11〕接电源插头。
传控机构〔7〕由托架〔71〕、升降滑套〔72〕、支座〔73〕、转动轴〔74〕、顶杆〔75〕、托板〔76〕、拨轮〔78〕、拨齿条〔79〕、凸轮〔710〕、底托板〔711〕、齿轮〔712〕、〔713〕等组成,托架〔71〕、顶杆〔75〕固定成可以在升降滑套〔72〕中上下滑动的方框形(本实施例用金属铁条焊接),支座〔73〕成对垂直固定于机壳〔2〕底板上(本实施例支座〔73〕呈“

”形,由螺栓与机壳〔2〕底板固定),升降滑套〔72〕为一短圆柱管。与支座〔3〕固连(本实施例用焊接),转动轴〔74〕能自如转动地安置于支座〔73〕上的支承孔内,转动轴〔74〕在其中部固定有凸轮〔710〕与拨轮〔78〕凸轮〔710〕呈椭圆饼形,拨轮〔78〕固定于两凸轮〔710〕之间的转动轴〔74〕上,转动轴〔74〕前端通过齿轮〔712〕、〔713〕减速接传动电机D2〔57〕,托架〔71〕上安置托板〔711〕,托板〔711〕中央与拨轮〔78〕部位对应固定有设斜齿的条形拨齿条〔71〕,振动器〔9〕通过支柱支承放置于托板〔711〕的顶板〔76〕上。托板〔711〕可以在托架〔71〕上前后滑动;二个托架〔71〕、四个升降滑套〔72〕、四个支座〔73〕、二根转动轴〔74〕、二根顶杆〔75〕、二个拨轮〔78〕、二个拨齿条〔79〕、四个凸轮〔710〕成两组沿振动台〔6〕前后移动方向平行固定于机壳〔2〕底板上,一块顶板〔76〕与一块底托板〔711〕分别设置于两顶杆〔75〕与两托架〔71〕上(本实施例振动器〔9〕用螺栓固定于顶板〔76〕下),振动器〔9〕采用扁心块转动振动器。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与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将振动台〔8〕置于靠后端位置。稀释板调到上升位置,凸轮顶住VK处于工作状态,同时根据稀释要求旋动点位开关K3〔16〕到选定位置。将稀释液按稀释要求放入稀释板〔6〕的稀释孔中,用稀释棒〔4〕沾起受检血液后夹于支架〔3〕的“篮板”表面与夹板〔5〕之间(一排一次可做24个血样),其沾液头部放入稀释板〔6〕的稀释孔中,然后打开电源开关K1〔11〕,指示灯DZ2〔15〕发光,同时继电器J1导通工作,其触点KJ1常开点闭合,从而振动电机D2通电工作,振动器〔9〕由此而振动,使稀释棒〔4〕血样与稀释板〔6〕稀释孔稀释液匀和;同时继电器J3工作。其常开触点KJ3接通,电容C放电,三极管BG3、BG4工作,继电器J4通电,其常开触点KJ4闭合,随之继电器J5导通,其常闭点断开,保证继电器J6无电不工作,从而传动电机D1′断电不工作。
随着电容C1放电完毕,三极管BG3、BG4截止,继电器J4不工作。其常开触点KJ4断开,继电器J5不工作,其常闭触点KJ5闭合,继电器J6工作,其常开触点KJ6闭合,从而传动电机D1′〔57〕通电运转,通过减速齿轮〔712〕、〔713〕带动转动轴〔74〕运转,与转动轴〔74〕固连的凸轮〔710〕、拨轮〔78〕同步旋转。凸轮〔710〕高凸位向下转,从而使顶杆〔75〕下移,导致托架〔71〕下移,而使振动器〔9〕、振动台〔8〕、稀释板〔6〕一起下移,同时由振动台〔8〕顶住的行程开关VK复位,其常开点断开,常闭点闭合,振动电机D2′停转。当稀释板〔6〕下移到稀释棒〔4〕离开稀释板〔6〕的稀释孔时,凸轮〔710〕高凸位到达最低点,拨轮〔78〕与拨齿条〔79〕接触。在拨轮〔78〕随转动轴〔74〕一起转动过程中,拨轮〔78〕将拨齿条〔79〕向右推动一齿的距离,而脱离拨齿条〔79〕,因为其齿距正好等于稀释板〔6〕稀释孔的行距,故与拨齿条〔79〕联动的振动台〔8〕,将稀释板〔6〕向前移动一个稀释孔孔距,稀释棒〔4〕对准稀释板〔6〕的下一个稀释孔;同时,传动电机D1′继续运转。转动轴〔74〕旋转,凸轮〔710〕高凸位向上移而将顶杆〔75〕顶起。与之联动的振动台〔8〕使稀释板〔6〕上移,当凸轮〔710〕高凸位到达最高点。则稀释板〔6〕回复到了向右进了一稀释孔的起始位置,振动台〔8〕将行程开关VK顶起,其常闭点断开,常开点闭合。而重复上述工作过程。当振动台〔8〕移动到预先选定位置,点位开关K3〔16〕导通,在电容C放电完毕的瞬间,电阻R2的下端为低电位,三极管BG2导通,从而继电器J7工作,其单置常闭触点KJ7′断开,传动电机D1′〔57〕断电停止工作,同时继电器J7双置触点KJ7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指示灯DZ2〔15〕断电熄灭,指示灯DZ1〔10〕通电发光,提醒化验员已经稀释完毕;同时,三极管BG1因电源经继电器J5、J2至其发射极而导通,继电器J2常闭点KJ2断开,继电器J1常开点KJ1断开,振动电机D2停转,振动停止。
权利要求1.一种医院化验室检验血液时稀释血液用电动血液稀释仪。其特征是具有固定、夹持稀释棒[4]的支架[3]、使稀释板[6]振动的振动器[9]、托放稀释板[6]的振动台[8]、使稀释板[6]上下前后移动的传控机构[7]以及振动器[9]、传控机构[7]的控制电路[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血液稀释仪,其特征是支架〔3〕呈固定于机壳〔2〕上的篮球架形,其“篮板”表面设有如房门结构的夹持稀释棒〔4〕的夹板〔5〕,在支架〔3〕“篮板”与夹板〔5〕之间设有一排1~12个定位稀释棒〔4〕的小圆柱孔,其接合表面设有用于缓冲的软垫;振动台〔8〕为一薄方形板,其上表面中部设有一定位稀释板〔6〕的围栏〔59〕,围栏〔59〕由薄板垂直固定于振动台〔8〕上表面围住稀释板〔6〕而成。在振动台〔8〕的上表面一角沿其前后移动的长度方向设有一排1~8个控制振动台〔8〕前后移动位置的触点〔13〕,并在机壳〔2〕的相应部位设有触头〔18〕;在稀释板〔6〕与振动台〔8〕之间、稀释板〔6〕与振动台〔8〕围栏〔59〕之间分别设有用于缓冲的软垫〔21〕、〔2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血液稀释仪,其特征是振动器〔9〕、传控机构〔7〕的控制电路〔1〕由电阻R1、R2、R3、R4、R5、电容C、电位器W、二极管D1、D2、D3、D4、三极管BG1、BG2、BG3、BG4、变压器B、传动电机D1′〔57〕、振动电机D2′、行程开关VK及稳压集成块ZC等按如下接线方法连接而成,变压器B初级通过熔断器BX、电源开关K1〔11〕接电源插头,其变压后的一组次级接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接点,另一组次级分别接指示灯DZ1〔10〕、DZ2〔15〕与继电器J7双置触点KJ7定片。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接点一接点与稳压集成块IC之2接点,继电器J1常闭触点KJ1动片、三极管BG1、BG2集电极、继电器J3、电容C、电阻R2、R5、三极管BG4发射极、继电器J4常开触点KJ4动片、继电器J7及点位开关K3〔16〕相连,其另一接点接稳压集成块IC之1接点,稳压集成块IC之3接点与行程开关VK定片、继电器J3常开触点KJ3动片、继电器J6常闭触点KJ6定片相连,行程开关VK常开触点与继电器J1、电阻R1、继电器J3另一端、电阻R4、继电器J4、J7、J5相连;手动常开开关K2〔12〕一端与继电器J1常开触点KJ1定片一起接电源插头,另一端与继电器J1常开触点KJ1动片一起接振动电机D2′,继电器J1另一端接继电器J2常闭触点KJ2定片,继电器J2一端与继电器J5另一端一起接继电器J4常开触点KJ4定片,继电器J2之另一端接三极管BG1发射极,电阻R1另一端与三极管BG1、BG2基极一起接点位开关K3〔16〕、三极管BG2发射极接继电器J7另一端,电容C另一端接继电器J3触点KJ3之定片,电阻R2另一端通过电位器W分别接继电器J3常开触点KJ3之动片和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接三极管BG3基极,三极管BG3之集电极接电阻R4另一端,其发射极分别接电阻R5另一端与三极管BG4基极,三极管BG4集电极接继电器J6另一端与继电器J5常闭触点KJ5动片,继电器J6常开触点KJ6动片与继电器J7单置常闭触点KJ7′定片相连,其常开触点KJ6定片接电源插头,继电器J7之常闭触点KJ7动片接传动电机D1′〔57〕,指示灯DZ1〔10〕另一端接继电器J7双置常开触点KJ7动片。指示灯DZ2〔15〕另一端接继电器J7双置常闭触点KJ7动片,传动电机D1′〔57〕、振动电机D2′另一端一起通过熔断器BX、电源开关K1〔11〕接电源插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血液稀释仪,其特征是传控机构〔7〕由托架〔71〕、升降滑套〔72〕、支座〔73〕、转动轴〔74〕、顶杆〔75〕、托板〔76〕、拨轮〔78〕、拨齿条〔79〕、凸轮〔710〕、底托板〔711〕、齿轮〔712〕、〔713〕等组成,托架〔71〕、顶杆〔75〕固定成可以在升降滑套〔72〕中上下滑动的方框形,支座〔73〕成对垂直固定于机壳〔2〕底板上,升降滑套〔72〕与支座〔3〕固连,转动轴〔74〕能自如转动地安置于支座〔73〕上的支承孔内。转动轴〔74〕在其中部固定有凸轮〔710〕与拨轮〔78〕,其右端通过齿轮〔712〕、〔713〕减速接传动电机D2′〔57〕、托架〔71〕上安置托板〔711〕、托板〔711〕中央与拨轮〔78〕部位对应固定有设斜齿的条形拨齿条〔71〕,振动器〔9〕通过支柱支承放置于托板〔711〕的顶板〔7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血液稀释仪,其特征是传控机构〔7〕的二个托架〔71〕、四个升降滑套〔72〕、四个支座〔73〕、二根转动轴〔74〕、二根顶杆〔75〕、二个拨轮〔78〕、二个拨齿条〔79〕、四个凸轮〔710〕成两组沿振动台〔8〕前后移动方向平行固定于机壳〔2〕底板上,一块顶板〔76〕与一块底托板〔711〕分别设置于两顶杆〔75〕与两托架〔7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电动血液稀释仪,其特征是振动器〔9〕采用扁心块转动振动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血液稀释仪,其特征是传控机构〔7〕、振动器〔9〕的控制电路〔1〕由电阻R1、R2、R3、R4、R5、电容C、电位器W、二极管D1、D2、D3、D4、D5、D6、D7、D8、D9、三极管BG1、BG2、BG3、BG4、继电器J1、J2、J3、J4、J5、J6、J7、J8、J9、变压器B1、B2、B3、B、振动线圈L、传动电动D〔57〕、行程开关VK1〔742〕、VK2〔745〕及稳压集成块IC等按如下接线方式连接而成变压器B初级通过电源开关K1〔11〕、熔断器BX接电源插头。形成B1的次级接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输入端,形成B2的次级接由二极管D5、D6、D7、D8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形成B3的次级一端分别接指示灯DZ1〔10〕、DZ2〔15〕,另一端接继电器J7双置触点KJ7定片;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端一端接稳压集成块IC之1接点,另一端与稳压集成块IC之2接点、继电器J2常闭触点KJ2动片、三极管BG1BG2集电极、继电器J3、电容C、电阻R2、电阻R5、三极管BG4发射极、继电器J4常开触点KJ4动片、继电器J6、继电器J8常开触点KJ8动片、行程开关VK2〔745〕动片相连,稳压集成块IC之3接点与行程开关VK1〔742〕定片、继电器J1常闭触点KJ1动片、继电器J3常闭触点KJ3动片、继电器J5常闭触点KJ5定片相连,行程开关VK1〔742〕常闭触点动片与继电器J5的常闭触点KJ5动片、继电器J6另一端相连。行程开关VK1〔742〕常开触点动片与继电器J1、电阻R1、继电器J3另一端、电阻R4、继电器J4、继电器J5连接;继电器J1常开触点KJ1定片与电源插头和手动常开开关K2〔12〕相连,继电器J1常开触点KJ1动片与振动器〔9〕振动线圈L和常开开关K2〔12〕另一端相连,振动器〔9〕振动线圈L另一端通过电源开关K1〔11〕、熔断器BX与电源插头相连,继电器J1常闭触点KJ1定片与继电器J9相连,继电器J1另一端接继电器J2常闭触点KJ2定片,继电器J2接三极管BG1发射极,其另一端与继电器J5另一端、继电器J4常开触点KJ4定片相连,电阻R1另一端与三极管BG1、BG2基极接限距开关K3〔16〕、三极管BG2发射极接继电器J7一端,继电器J3触点KJ3定片与电容C另一端相连。电阻R2另一端通过电位器W与继电器J3常开触点KJ3动片、电阻R3相连、电阻R3另一端接三极管BG3基极,三极管BG3发射极与电阻R5另一端、三极管BG4基极相连。三极管BG3接电阻R4另一端,三极管BG4集电极接继电器J4另一端,继电器J6常开触点KJ6动片接继电器J9双掷触点开关KJ9之3接点,其常开触点定片与继电器J7单置常闭触点KJ7′定片相连,继电器J7单置常闭触点KJ7′动片通过传动电机D〔57〕与继电器J9双掷触点开关KJ9之1接点相连,指示灯DZ1〔10〕另一端接继电器J7双置常开触点KJ7动片,指示灯DZ2〔15〕另一端接继电器J7双置常闭触点KJ7动片,二极管D9、继电器J8串接于继电器J7双掷触点开关KJ9之2接点、4接点之间,继电器J9另一端分别与继电器J8常开触点KJ8定片、行程开关VK2〔745〕定片相连;由二极管D5、D6D7、D8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端分别接继电器J9双掷触点开关KJ9之5、6接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血液稀释仪,其特征是传控机构〔7〕由升降台〔720〕、定位档片〔727〕、转轴支座〔728〕、定位轴〔729〕、升降驱动块〔730〕、移动驱动板〔732〕、驱动推片〔735〕、导向棍〔737〕、限位片〔738〕、驱动块〔739〕导轮〔741〕、行程开关VK1〔742〕、行程控制推杆〔743〕、复位拉线〔744〕、行程开关VK2〔745〕、复位拉线推杆〔746〕、定位档片〔747〕、导轮〔749〕、支座〔752〕、定位轴〔756〕、传动电机D〔57〕、转动轴〔758〕等组成;升降台〔720〕为一活动放置于机壳〔2〕底板上的方形框架,其在水平面内的位置由垂直固定于机壳〔2〕底板上的方形定位档片〔727〕、〔747〕与伸出定位档片〔727〕、〔747〕两端的框架前后两边确定,升降台〔720〕长度方向两端靠里位置设有装有滚轮〔726〕便于其顺着定位档片〔727〕、〔747〕上升下降的定位轴〔729〕、〔756〕,在其宽度方向的前后两边框架板内侧设有与升降驱动块〔730〕、〔739〕两端“>”形凸块配合的凸块,升降驱动块〔730〕、〔739〕为两端设有“>”形凸块的垂直板,其中央固定有一与转动轴〔758〕旋合的螺母,升降驱动块〔730〕上顶面靠螺母一方铰接有一移动驱动板〔732〕、移动驱动板〔732〕为一方形薄金属板,其左端与升降驱动块〔730〕顶端铰接,在铰接部中央设有一使移动驱动板〔732〕保持一向上弹起的弹力复位弹簧〔731〕,其右端与移动推片〔735〕固定连接。移动推片〔735〕为一垂直长方形板,其左前部固定有一导向棍〔737〕,导向棍〔737〕的右悬出端由与支座〔736〕铰接并可转动一微小角度的限位片〔738〕限制不向上翘起,限位片〔738〕一端稍靠里部位与支座〔736〕铰连,其端部由与机壳〔2〕底板上的凸台支承;在驱动块〔739〕的右端面悬臂形固定行程控制推杆〔743〕,在行程控制推杆〔743〕悬出端固定有一顶撞行程控制开关VK1、VK2〔742〕、〔745〕触点的顶板,在定位档片〔747〕的顶部固定有一前部上面设有复位拉线推杆〔746〕能在其内滑动并固定有导轮〔749〕的水平支板〔755〕,复位拉线〔744〕一端固定于复位旋扭〔717〕上,另一端绕过导轮〔741〕、〔749〕固定于复位拉线推杆〔746〕右端;振动器〔9〕底板由导板〔725〕与齿板〔722〕形成跨置于升降台〔720〕框架前后两边上的导轨槽。齿板〔722〕向下伸出部分比导板〔725〕向下伸出部分短,其齿成“
”形,齿距为稀释板〔6〕稀释孔孔距;在导板〔725〕与齿板〔722〕形成的导轨槽前端设有一弹性圆弧凸弹片〔723〕,在升降台〔720〕框架前后两边上右端设有相应的阻尼定量圆弧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血液稀释仪,其特征是振动器〔5〕采用电磁感应振动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示的一种电动血液稀释仪,其特征是在升降驱动块〔730〕、〔739〕两端“>”形凸块里侧用悬臂轴固定安装有一对在机壳〔2〕底板上滚动的滚轮〔734〕、〔751〕,升降台〔720〕宽度方向前后两边框架板内侧与升降驱动块〔730〕、〔739〕两端“>”形凸块配合的凸块为用悬臂轴固定安装的滚轮〔733〕、〔75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院化验室检验血液时稀释血液用电动血液稀释装置,由电路部分和机体部分组成,其特点是采用稀释棒不动、稀释板振动而使血样与稀释液匀和的稀释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工作效率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准确度低的缺点,且不需另配振动器作二次稀释,实现了血液稀释的自动化。经样品试用,该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对医院化验室作乙肝血液检查尤为适应。
文档编号G01N1/28GK2062839SQ8920982
公开日1990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1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1日
发明者刘建元 申请人:刘建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